导读:本文包含了半地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恩平组,低孔低渗
半地堑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张向涛,杨兴业,朱俊章,杜家元[1](2018)在《珠江口盆地惠南半地堑恩平组烃类充注特征与砂岩致密化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惠南半地堑A构造A1井古近系恩平组砂岩见油气显示,但地层测试结果为干层,砂岩具有低孔低渗特征。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绝对定量分析、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衍射、流体包裹体、储层定量荧光分析、成岩演化模拟等手段,对A1井恩平组砂岩中烃类充注史和储层成岩作用过程与致密化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指示A1井恩平组储层中以自生自储烃为主,有少量文昌组烃源岩生成的烃类贡献;流体包裹体和颗粒荧光定量分析指示2.5~0 Ma是油气主充注期,以晚期充注为主。石英胶结是导致A1井区恩平组砂岩致密化的主要原因,埋藏成岩期为富K+流体环境,高岭石和钾长石向伊利石转化,形成石英胶结和伊利石,破坏了砂岩的孔渗性;恩平组砂岩储层具有典型的先致密后烃类充注的特征,石英和伊利石均为水湿性矿物,烃类充注对胶结物的形成抑制作用不大。本文研究结果可为珠江口盆地古近系深层油气成藏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8年06期)
梁杰[2](2018)在《半地堑剥蚀类型及其应用难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珠江口盆地古近系钻井较少,剥蚀强烈,原型盆地恢复难的现状,本文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半地堑的沉积分带性,建立了叁种类型的半地堑剥蚀模型即陡坡带剥蚀型、缓坡带剥蚀型、湖盆中心剥蚀型,并将这叁种模型在番禺4洼、恩平12洼和开平洼陷进行了应用,并总结了应用难点和可行性。研究表明,(1)番禺4洼兼具湖盆缓坡带及湖盆中心剥蚀特征,恩平12洼具典型的湖盆缓坡带剥蚀特征,开平洼陷具有典型的湖盆陡坡带剥蚀特征;(2)陡坡带剥蚀型、缓坡带剥蚀型、湖盆中心剥蚀型的剥蚀量计算依次具有由难到易的特征;(3)缓坡带剥蚀型和湖盆中心剥蚀型的剥蚀量恢复具有相对准备性和可靠性,而陡坡带剥蚀型则具有多解性和难识别性。(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朱俊章,施和生,龙祖烈,杜家元,舒誉[3](2015)在《珠—坳陷半地堑成藏系统成藏模式与油气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分析珠江口盆地珠一油气区油气成藏规律和指导勘探实践,以珠一坳陷半地堑为成藏系统,以构造演化为主线,着眼于成藏要素组合,建立半地堑级的油气成藏模式。通过半地堑不同构造带烃源岩条件、油气输导条件、储盖组合条件等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半地堑成藏系统油气成藏模式可分为缓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陡坡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洼陷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和凸起带油气成藏组合模式共4大类型。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地层产状和流体势确立了油气运移主方向及油气分布格局。从油气资源分配角度考虑,研究区半地堑可分为缓坡优势型半地堑、陡坡优势型半地堑和近平衡型半地堑共3种结构类型,不同类型半地堑成藏系统油气分布格局明显不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5年01期)
刘蓓蓓,于兴河,吴景富,廖宗宝,杜永慧[4](2015)在《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半地堑类型及沉积充填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与琼东南盆地的区域不整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受控于幕式岩石圈整体拉张作用,主要经历了3个沉降阶段:初始裂陷、主裂陷、及裂陷衰减阶段,控制盆地内断裂系统发育及阶段性活动,形成了以半地堑为主的构造样式.依据主控断裂与次级断裂的位置关系,将半地堑分为3大类:简单型,缓坡断阶型及陡坡断阶型;同时,根据地震相的外部形状与内部反射特征,对盆地内地震相进行划分,识别出5种地震相类型: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前积楔状地震相、充填状地震相、丘状地震相及乱岗形滩状地震相.通过分析各种地震相的垂向分布规律和指相意义,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及单井资料,将地震相转变为沉积相,建立了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各类半地堑充填模式,划分出叁角洲、扇叁角洲、深水扇等沉积相,明确了不同类型半地堑沉积充填模式的区别,为生储组合分析及勘探前景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胡煜昭,赵玉民,刘路,王津津,李伟[5](2014)在《贵州晴隆锑矿床复式半地堑-盆地流体的成矿耦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省晴隆锑矿床位于南盘江-右江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锑矿床之一。本次研究将大地电磁测深、矿田构造和火山岩相学等资料密切结合,查明晴隆锑矿床位于复式半地堑构造中。大地电磁测深揭示青山镇断层已延深至盆地基底,该断层还控制火山岩相,是复式半地堑的边界断层和控制断层。地质填图和钻探资料揭示晴隆锑矿床存在一个古隆起——大厂古隆起,晴隆锑矿床即分布于古隆起之上。北东向二级断层为控矿断层,填图发现这些断层卷入地层少,虽未错断龙潭组地层,但在断层上方龙潭组可见砂岩流卷构造和大面积剪节理,也具有同生断层的性质。地球化学数据和新近在晴隆锑矿区发现的古油藏表明,盆地流体是晴隆锑矿床成矿流体的重要来源。东吴不整合面是黔西南地区成矿流体侧向运移的通道,在该不整合面上形成了面积巨大(2000 km2)的蚀变体——大厂层,是黔西南地区锑金矿的重要赋存层位,古隆起则是成矿流体运移的指向。青山镇断层是来自盆地深部或者下伏基底成矿流体运移的通道,而北东向二级断层则是将侧向运移的成矿流体输导至有利部位的关键。晴隆锑矿床复式半地堑控矿构造研究对该地区接替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期刊2014年04期)
郑阳[6](2013)在《我国近海半地堑的石油地质特点及石油勘探开发发展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资源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现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如今人们使用最多的能源之一。为了能够取得更多的油气以及经济利益,大部分的国家都开始寻找全新的油气勘探方式。文中简单分析了我国近海石油的地质状况,并且在这个地质基础条件之上,依照各个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提出了我国近海的石油勘探开发战略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3年24期)
彭光荣,黄峰,温华华,徐颖晶,全志臻[7](2013)在《珠江口盆地西江南半地堑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江南半地堑一直以上构造层渐新统的珠海组和中新统下段的珠江组为主要勘探目的层,已获重大油气储量发现。近年来在"复式油气藏、立体勘探"思维指导下,加大了珠江组之上的浅层(中新统中段的韩江组、中新统上段的粤海组)的油气勘探,并探明有规模性的商业油藏,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约2051万m3。浅层油藏具有以边水油藏为主、油藏数量多、储量规模大、充满度高和储层物性好等特征。通过对浅层油气分布规律、油气来源以及断裂活动性的研究,建立了西江南半地堑叁类浅层油气运聚模式:源内断裂带—垂向运移模式、源外陡坡带—二次调整运移模式和源外边缘带—侧向运移模式。源内断裂带—垂向运移模式的浅层油藏分布在活动性强的油源断裂附近,断裂在主成藏期时活动的强弱与时间长短决定了浅层油气的富集程度及富集层系。源外陡坡带—二次调整运移模式的浅层油藏远离供烃半地堑,为控圈断裂在主成藏期后的再次活动对早期油藏进行再次调整和分配的结果。源外边缘带—侧向运移模式明显受成藏期时优势构造脊控制,油气靠断面、不整合面和横向疏导的砂体空间有效配置进行阶梯式侧向运移。(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20期)
彭光荣,刘从印,吴建耀,徐颖晶,黄峰[8](2013)在《西江南半地堑晚期断裂系统基本特征及其控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和断裂系统的几何学、运动学对西江南半地堑晚期断裂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西江南半地堑晚期断裂是在北西西—南东东向张扭应力场作用下发生简单剪切右旋走滑变形形成和发育的。剖面上以负花状构造样式为主;平面上,主要呈北西西走向,断裂组合样式多样,包括平行式、交叉式、斜列式和羽状断层;断裂分布呈现明显分区特征,即晚期断裂主要分布在半地堑的南侧。结合圈闭定型期、油气充注史与晚期断裂活动的相关研究,得出晚期断裂系统对研究区控藏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断裂控圈,即晚期断裂控制了新近系构造圈闭的形成及分布;(2)部分断至古近系文昌组烃源岩内部甚至基底的晚期断裂和长期断裂一起构建了本区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其他晚期断裂对早期油藏的二次调整、油气再运移及再聚集起重要的控制作用;(3)主活动期后晚期断裂较好的侧向封闭性有效地控制了新近系油藏的最终聚集及分布。(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3年02期)
胡煜昭,王津津[9](2011)在《晴隆锑矿复式半地堑-埋藏成岩-盆地流体的成矿耦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重力、大地电磁测深(MT)和地质填图厘定了晴隆锑矿复式半地堑构造样式;基于矿石构造研究,岩(矿)REE、包裹体均一温度、气液成分和稳定同位素等测试成果,分析了晴隆锑矿成矿流体性质;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等测试成果,探讨了晴隆锑埋藏成岩史;初步分析了晴隆锑矿复式半地堑-埋藏成岩-盆地流体的成矿耦合关系。(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1年S1期)
王林,田勤俭,李德文,张效亮[10](2011)在《京西北蔚县-广灵半地堑盆地南缘断裂带的断层生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高分辨率DEM叁维分析、野外地质地貌调查以及探槽开挖等方法,对蔚县-广灵盆地南缘断裂带上多处断层生长发育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断层的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几何结构不规则的区段,亦即断层的生长是由其几何结构不规则性决定的。这种不规则性主要包括几何形态的不平滑性或不连续性。断层的生长发育具有一种"截弯取直"的趋势和效应,消除几何结构的不规则性,使断层变得更加平滑和连续,结果是降低了滑动面的粗糙程度,更加有利于盆地内半地堑地块沿滑动面进行下滑运动。此外,断层的生长发育受不规则形态的空间尺度的影响,"截弯取直"的程度随着不规则形态空间尺度增大而降低。(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1年04期)
半地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珠江口盆地古近系钻井较少,剥蚀强烈,原型盆地恢复难的现状,本文在正演模拟的基础上,根据半地堑的沉积分带性,建立了叁种类型的半地堑剥蚀模型即陡坡带剥蚀型、缓坡带剥蚀型、湖盆中心剥蚀型,并将这叁种模型在番禺4洼、恩平12洼和开平洼陷进行了应用,并总结了应用难点和可行性。研究表明,(1)番禺4洼兼具湖盆缓坡带及湖盆中心剥蚀特征,恩平12洼具典型的湖盆缓坡带剥蚀特征,开平洼陷具有典型的湖盆陡坡带剥蚀特征;(2)陡坡带剥蚀型、缓坡带剥蚀型、湖盆中心剥蚀型的剥蚀量计算依次具有由难到易的特征;(3)缓坡带剥蚀型和湖盆中心剥蚀型的剥蚀量恢复具有相对准备性和可靠性,而陡坡带剥蚀型则具有多解性和难识别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地堑论文参考文献
[1].朱明,张向涛,杨兴业,朱俊章,杜家元.珠江口盆地惠南半地堑恩平组烃类充注特征与砂岩致密化成因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8
[2].梁杰.半地堑剥蚀类型及其应用难点分析[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3].朱俊章,施和生,龙祖烈,杜家元,舒誉.珠—坳陷半地堑成藏系统成藏模式与油气分布格局[J].中国石油勘探.2015
[4].刘蓓蓓,于兴河,吴景富,廖宗宝,杜永慧.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半地堑类型及沉积充填模式[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5
[5].胡煜昭,赵玉民,刘路,王津津,李伟.贵州晴隆锑矿床复式半地堑-盆地流体的成矿耦合关系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4
[6].郑阳.我国近海半地堑的石油地质特点及石油勘探开发发展战略[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
[7].彭光荣,黄峰,温华华,徐颖晶,全志臻.珠江口盆地西江南半地堑浅层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8].彭光荣,刘从印,吴建耀,徐颖晶,黄峰.西江南半地堑晚期断裂系统基本特征及其控藏作用[J].科技导报.2013
[9].胡煜昭,王津津.晴隆锑矿复式半地堑-埋藏成岩-盆地流体的成矿耦合关系研究[J].矿物学报.2011
[10].王林,田勤俭,李德文,张效亮.京西北蔚县-广灵半地堑盆地南缘断裂带的断层生长研究[J].地震地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