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雷论文_常雯雪,陈娇,金杨,陈鹏,林万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直击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直击,过电压,线路,避雷器,变电站,特性,防地。

直击雷论文文献综述

常雯雪,陈娇,金杨,陈鹏,林万成[1](2019)在《双回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耐雷水平及闪络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回配电线路直击雷,对线路直击雷过电压耐雷水平及闪络特性进行研究,定量分析在雷击杆塔和雷击导线时接地电阻和绝缘水平对线路耐雷水平及闪络范围的影响,得到了3 km的双回路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及闪络范围。改善接地对线路闪络范围有非常好的限制作用。当接地电阻只有5Ω时,线路无论是单回线路还是双回线路,雷电流达到100 kA闪络范围都在30%以内;接地电阻大于100Ω时,接地电阻增大时线路闪络范围变化在2杆左右;小于50Ω时,每升高10Ω,30 kA以上雷电流闪络范围扩大3~5杆。此外,计算了常规线路118~296 kV等7种绝缘水平不同的绝缘子安装下的耐雷水平和闪络范围。具体地,绝缘水平每提升30 kV,线路耐雷水平约提高0.2 kA,而提高绝缘水平对线路闪络特性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陈鹏,金杨,林万成,曾繁杰[2](2019)在《双回配电线路直击雷雷击导线过电压传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电线路是输电网与用户端的重要连接,而雷害是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原因。针对配电线路直击雷问题,分析双回配电线路直击雷雷击导线过电压传播特性,分别研究杆塔在3 kA、10 kA、30 kA雷电流时各相线路上电压的沿线波形特性并作出比较,总结配电线路导线遭受雷电直击绝缘子闪络后的电压传播特性。雷击导线时,闪络杆塔底部的反射波会影响沿线杆塔的电压波形。雷电流大于3 kA后,11杆雷击相(1 A)绝缘子发生闪络;雷电流大于10 kA,绝缘子闪络时间较雷电流大于3 kA时有所提前;雷电流30 kA以上时,电压波形有针尖状突出,杆塔多相绝缘子发生闪络雷电流。当双回线路同一水平线上某一相已经发生闪络后,绝缘子两端电势差为0;另一相发生闪络时,已经闪络的一相绝缘子电压突然升高而后为0。(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苗青,李敬能[3](2019)在《山区通信设施防直击雷地闪回击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击雷是雷电自然灾害中常见的类型。山区通信设施采用的传统避雷针、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在雷电防护过程中电位较高,可能会反击被保护物,通过研究发现,防地闪回击保护技术可在局部区域内预防雷电而不吸引雷电,不接闪,无高电位,不会产生地闪回击现象,不会对被保护物造成伤害,适用于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2期)

于振江,安韵竹,许子涛,王琰,李英涛[4](2019)在《35 kV配电线路直击雷防护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区配电线路运行时存在雷电直击现象,而目前35 kV配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采用仿真计算的方法,研究35 kV配电线路耐雷水平变化规律并优化避雷器布置方式。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线路无避雷器时耐雷水平低,装设避雷器可明显提升线路耐雷水平;采用每2至3基杆塔安装1组避雷器的安装方式,只有当雷击发生在安装了避雷器的杆塔附近的导线上时,才能显着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在易遭雷击的档距的两个杆塔上装设避雷器,线路耐雷水平能明显提升,且当雷击档距中央时耐雷水平最高。研究结论为35 kV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的防护及差异化防雷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闫俊明,杨晓芳[5](2019)在《煤层气发电站直击雷防护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对煤层气发电站中的抽采泵站防雷采用不同形式接闪器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分析验证,得出在瓦斯泵房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选择4支等高接闪杆作为防雷保护,若与防雷要求不相符,可选择2根接闪线。(本文来源于《农业灾害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金杨,汪进锋,杨贤,魏俊涛,胡官印[6](2018)在《单回配电线路全线安装避雷器直击雷保护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配电线路直击雷防护问题,对线路在全线避雷器配置密度情况下的保护特性进行了研究,使线路的直击雷耐雷水平有较大提高。相对于只安装绝缘子线路,当避雷器放电电流为5 kA等级时,雷击相导线耐雷水平提高了3.5倍左右,雷击杆塔的耐雷水平提高了1.4倍多。当避雷器放电电流为10 kA等级时,雷击相导线的耐雷水平提高了7.3倍,雷击杆塔的耐雷水平提高了近3.6倍。雷击杆塔时,叁相避雷器分流和能量吸收比较均匀;被击杆避雷器承受最大的雷电流吸收最多的能量,往线路两侧会迅速降低。雷击上相导线时,上相避雷器流过的雷电流和吸收能量是叁相避雷器里相对最大的;同样在被击点处的杆塔流过最大的雷电流,流过线路两侧远处避雷器的雷电流会迅速减小。(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吴倩,纪磊,喻莹,王誉博,龚庆武[7](2018)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改进原子分解法的直击雷故障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压线路的不断增多,研究高压线路直击雷故障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雷击故障和普通故障在频谱能量分布上的不同,利用原子分解法对电流线模分量进行频率成分分析,提出基于原子分解能量比值的故障类型识别判据;与此同时,利用原子分解法提取故障相电流的电磁暂态特征,根据故障行波时间及原子频率比构造故障类型识别判据.然后根据两种判据的整定值来确定直击雷故障的类型,提高了故障识别的准确率.应用ATPEMTP软件建立了500kV同塔双回架空输电线路仿真模型,对绕击故障、反击故障和工频闪络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直击雷故障的识别效果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陈祝明[8](2018)在《新形势下变电站工程直击雷保护方案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变电站工程的设计工作中,对于直击雷保护方案的设计,起着保护变电站内电气设备,防止雷电波入侵幅值过大等重要作用。此项设计工作要考虑的内容包括避雷针、避雷线等结合问题,还要考虑电气设备、过电压等问题。才能有效规避雷害事故的发生。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变电站防直击雷保护的方案展开论述,期待能够在变电站工程的质量和功能要求上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8年05期)

何灏[9](2018)在《风电机组新型直击雷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机组一般位于空旷的草原地区或者山区丘陵的山顶部位置,其中叶片较长又处在较高的位置上,因此遭受雷击的概率非常高。遭受雷击时,叶片可能会产生微小的裂纹,处理修复及时,则不会造成大的损失。但由于现有防雷系统没有在线检测及通信功能,导致业主及维护人员无法得到整个风电场叶片的雷击情况,不能够做针对性的检测和修复,导致受损的叶片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运行,持续遭受大自然的破坏,小问题发展成为大问题,最终导致长时间的停机并产生高昂的维修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来源于《风能》期刊2018年04期)

谷鸣[10](2016)在《紧凑型220kV智能变电站防直击雷分析计算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雷电大体可以分为四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球形雷和雷电侵入波。其中直击雷产生的高压效应可以使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绝缘受到破坏,产生的高热效应可引起火灾和爆炸,产生的机械效应会使电气设备断裂,由直击雷造成的破坏在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尤为严重,因此防直击雷是变电站设计的一项重要环节。近年来,采用全封闭组合电器的紧凑型智能变电站已在我国大力推广并逐渐普及,电网公司为了实施集约化管理,大力推行输变电工程的标准化设计,提出了模块化设计方案,这使得目前国内220kV变电站布置型式和建设面积大体相似,从而可选出典型的变电站设计方案为例进行分析说明。目前我国变电站普遍采用避雷针防范直击雷,计算防直击雷的保护范围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折线法与滚球法。前者是电力规程明文规定的计算方法,后者体现于我国国标的建筑物防雷规范中。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介绍了防直击雷的手段和现状,然后对主要的两种防雷方法折线法和滚球法分别进行了原理分析和仿真,得出其不同保护高度和不同避雷针高度时的变化趋势;在厘清两种方法原理之后,进而利用仿真和计算对其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和分析,分别分析了单支避雷针、两支等高避雷针以及四支等高避雷针在两种方法下的保护半径变化情况,总结出其两者的优缺点;最后以电力公司最为典型的两种变电站布置方式为例,分析了滚球法和折线法在实际变电站中的保护情况,从各方面讨论了其应用范围和可靠程度,得出折线法更加适合电力系统变电站内应用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11-16)

直击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配电线路是输电网与用户端的重要连接,而雷害是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原因。针对配电线路直击雷问题,分析双回配电线路直击雷雷击导线过电压传播特性,分别研究杆塔在3 kA、10 kA、30 kA雷电流时各相线路上电压的沿线波形特性并作出比较,总结配电线路导线遭受雷电直击绝缘子闪络后的电压传播特性。雷击导线时,闪络杆塔底部的反射波会影响沿线杆塔的电压波形。雷电流大于3 kA后,11杆雷击相(1 A)绝缘子发生闪络;雷电流大于10 kA,绝缘子闪络时间较雷电流大于3 kA时有所提前;雷电流30 kA以上时,电压波形有针尖状突出,杆塔多相绝缘子发生闪络雷电流。当双回线路同一水平线上某一相已经发生闪络后,绝缘子两端电势差为0;另一相发生闪络时,已经闪络的一相绝缘子电压突然升高而后为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直击雷论文参考文献

[1].常雯雪,陈娇,金杨,陈鹏,林万成.双回配电线路直击雷过电压耐雷水平及闪络特性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2].陈鹏,金杨,林万成,曾繁杰.双回配电线路直击雷雷击导线过电压传播特性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3].苗青,李敬能.山区通信设施防直击雷地闪回击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

[4].于振江,安韵竹,许子涛,王琰,李英涛.35kV配电线路直击雷防护计算[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闫俊明,杨晓芳.煤层气发电站直击雷防护技术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19

[6].金杨,汪进锋,杨贤,魏俊涛,胡官印.单回配电线路全线安装避雷器直击雷保护特性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

[7].吴倩,纪磊,喻莹,王誉博,龚庆武.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改进原子分解法的直击雷故障识别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8

[8].陈祝明.新形势下变电站工程直击雷保护方案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8

[9].何灏.风电机组新型直击雷检测技术研究[J].风能.2018

[10].谷鸣.紧凑型220kV智能变电站防直击雷分析计算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直击雷示意图直击雷过电压波形采用分散式就近保护防直击雷保...变电所的直击雷电过电压保护-图9-1-...4高架桥不同高度时京沪高铁沿线直击直击雷防护示意图

标签:;  ;  ;  ;  ;  ;  ;  

直击雷论文_常雯雪,陈娇,金杨,陈鹏,林万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