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新股论文_邹秉辰,王玉龙,徐斌,章卫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增发新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新股,投资者,股息,利税,声誉,股权,不对称。

增发新股论文文献综述

邹秉辰,王玉龙,徐斌,章卫东[1](2019)在《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如何抑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用定向增发新股的折价率进行利益输送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以2009—2016年我国实施了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和保荐人声誉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折价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定向增发新股的过程中,投资者类别与新股折价率存在一定的关系,相较于关联股东,以非关联股东作为增发对象的新股折价率较低。(2)声誉背景下,对于控股股东通过增发新股折价率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保荐人能起到一定的抑制效应。保荐人声誉越高,向不同投资者增发新股的差异越小。(本文来源于《会计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张紫乾,刘明婉[2](2019)在《基于增发新股的事件驱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6年11月公告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超额收益率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实,投资者对增发新股公告的认同度较小,将导致显着为负的超额收益率。(本文来源于《财富生活》期刊2019年16期)

章卫东,罗希,王玉龙,李浩然[3](2019)在《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06—2015年我国实施了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为样本,研究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后公司的治理水平将会有所下降;第二,上市公司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后公司的治理水平将会有所改善;第叁,与财务投资者相比,战略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改善效果更好;第四,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的改善效果更好;第五,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向财务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徐斌[4](2019)在《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一文中研究指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对定向增发再融资方式热情高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处于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中小股东难以监督和制衡大股东的行为。在尚未有完善的资本市场规章条例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情况下,中小股东的利益容易被有控制权的控股股东所损害。以往研究表明定向增发这一再融资方式存在控股股东操纵发行折价率的行为。由于定向增发信息披露要求低于公开增发等融资方式,定向增发发行程序简单,为控股股东提供可操作的空间。随着定向增发再融资方式受到上市公司追捧,学术界针对定向增发折价率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有的研究都是围绕着定向增发折价成因以及控股股东对如何操纵新股折价率等,但是鲜有学者研究什么因素可以去抑制大股东操纵新股发行折价率的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保荐人由于具有专业的胜任能力和丰富的保荐经验,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有动机和能力去发现和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盈余管理是控股股东操纵新股折价率的一种方式,因此高声誉的保荐人能够起到抑制控股股东操纵新股折价率的作用。同时,当机构投资者参与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时,会提升公司的股权制衡度,而机构投资者相较于其他投资者而言有监控能力和信息获取的优势去监控控股股东及管理层,能够发挥公司治理作用,从而抑制控股股东通过低价认购定向增发股票进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行为,因此相对于股权制衡度低的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高股权制衡度的公司操纵新股折价率的现象得到了缓解。本文将A股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研究了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与认购对象的关系,还研究了保荐人声誉、股权制衡度作为调节变量如何影响增发新股折价率与认购对象。本文在归纳以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用认证中介理论、控制权收益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代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保荐人声誉以及股权制衡在定向增发中影响价格的机制。接着根据理论分析了定向增发折价率与增发对象的关系并用保荐人声誉与股权制衡作为调节变量提出了理论假设,以A股定向增发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假设推导部分提出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本文的建议。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与增发对象有关,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折价率要高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折价率;(2)定向增发新股公司聘请的保荐人声誉越高,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股东增发新股的折价率与向非关联股东增发新股的折价率差异更小;(3)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折价率要低。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定向增发信息披露机制,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加大力度监管大股东认购定向增发股票;加大对保荐人“只荐不保”的惩罚力度。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从而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归纳了定向增发折价、保荐人声誉、股权结构的相关文献。第叁部分介绍了定向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股权结构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理论。第四部分分析了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股权结构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保荐人声誉和股权制衡作为调节变量如何影响定向增发折价率与定向增发对象的作用。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根据结论提出建议,同时提出了本文不足的地方。本文贡献在于:以往研究学者们大多从定向增发折价成因以及控股股东对新股折价率的操纵方式等进行研究,但是鲜有学者研究什么因素可以去抑制控股股东操纵新股发行折价率的行为。本文研究了保荐人声誉和股权制衡是否能抑制控股股东操纵新股折价率的问题。本文发现高声誉保荐人和高股权制衡度的公司能抑制定向增发中控股股东操纵新股折价率的行为,为大股东操纵折价率的行为提供一个新的监管方向;同时有助于定向增发制度和监管政策、保荐人制度的完善。(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彤彤[5](2019)在《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向增发再融资方式的增发对象有关联股东和社会机构投资者,这两类增发对象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信息质量及相关性存在不对称现象,关联股东认购新股时会根据以“身份”优势获取的相关信息来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存在利益输送行为。作为投资者,其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首先会进行收益风险分析。因此,投资者会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因为成长性代表了企业的发展潜力、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可能性;关联股东也不例外,其在认购上市公司增发的股票时也会关注公司的成长性水平。而作为发行方的上市公司,其会在融资动机的刺激下进行盈余管理,公司通常采用的盈余管理方式为利用研发支出的资本化与费用化进行应计盈余管理、通过调整对研发投入等费用类支出财务决策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关联股东会利用其达到折价认购的目的。由于关联股东认购存在利益输送行为,且可利用上述方式进行操作。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至2017年间进行定向增发新股的1610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在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输送相关理论、盈余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比例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与关联股东的认购比例具有相关性的假设。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首先,上市公司成长性与关联股东认购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即发行方的未来发展前景越好,关联股东认购新股的比例也随之提高;其次,上市公司在增发前一年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更强时,关联股东的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比例会越高;最后,增发新股公司的信息不对称水平越高,其关联股东认购的比例越高。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对定向增发股份公司的监管,不断完善其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规定,对研究与开发阶段进行更加具体的划分;第叁方中介监管机构需发挥更积极作用等建议,以期保护投资者相关利益,为我国会计准则及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5)

杨特[6](2018)在《股利税改革下增发新股与否对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叁去一降一补”这五项2016年经济发展的要务。任务目标的“一降”指的是社会保障成本以及企业的交易、税负、生产、融资等成本的降低,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如轻车出行,保证高效率,达到利润最优化。目前文献多集中于研究了所得税(企业、个人)对股权资本成本的作用,增发新股视角多集中于盈余管理、公司业绩方面。很少有人将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增发新股这一股权融资政策结合起来考察股权资本成本。本文以国外文献研究的股息红利税对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作用成果为基石,综合考虑中国个人所得税税法的特点后,分别采用证监会除金融外所有行业上市公司2002—2007年以及2009-2014年的股权资本成本(OJ和Gordon两种方法的算式平均值和PEG方法计算所得的值)、所得税改革政策、增发新股等经验数据,利用近似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2005年股息红利税减税政策以及2012年差异化股息红利税政策分别实施后,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变动,以及增发新股公司与未增发新股公司相比股权变动存在怎样的差异。具体结论包括:(1)2005年股息红利税减税政策实施前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与税负是负相关关系,即股息红利税减税,股权资本成本增加。2012年差异化股息红利税政策实施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与税负是正相关关系。(2)本文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构建出市盈率乘数,通过数理推导发现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都会对股权资本成本产生作用相反但程度相同的影响,换句话说,使股票价格增加(减少)的因素会使得股权资本成本降低(提高)。就2002—2007年全体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实行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占全部增发新股公司62%的比例,通常进行负的盈余管理,利润和股票价格均会下降,作用相反但程度相同表现在股权资本成本上,引起了股权资本成本上升。因此2005年股息红利税减税政策实施后,增发新股公司在股权资本成本增加程度大于未增发新股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增加程度。(3)就2009—2014年增发新股的全体上市公司来看,公司持股时间增加,股利税税负降低,依据市盈率乘数和链式法则发现公司股票价格上升,且增发新股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更大的上升幅度,反作用于股权资本成本即2012年差异化股息红利税政策实施后,全体上市公司股权资本成本下降,增发新股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下降程度大于未增发新股公司股权资本成本下降程度。全文从公司和政府两个视角提出建议。就公司而言,要以充分了解股息红利税条款、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对公司股权资本成本产生怎样的直接影响为基石,通过恰当安排公司融资规模和结构来控制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实现企业目标。政府应当以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变动作为补充完善个人所得税税法体系的新颖视角和有效手段,调整好各微观经济主体间的关系,使经济获得可持续、高质量的增长,促进资本市场长远健康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8-03-01)

杨特,李桂萍,刘薇[7](2017)在《股利税差异化下增发/未增发新股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3年1月1日实施的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外生事件,借助近似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利用沪深上市公司2009~2014年经验数据,实证研究了股利税差异化下增发与未增发新股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变动差异。研究发现,股利税差异化政策实施后,增发新股公司相比未增发新股公司而言,权益资本成本下降幅度更为显着,股东财富效应增加更明显。本文结论补充了税与资本成本关系方面文献,为股东财富效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我国新时期股利税改革提供经验支持。(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7年45期)

李斯蕾[8](2017)在《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私募股权融资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英、美等国,而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资本市场也逐步掀起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热潮”。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是一种类似于私募的股权融资方式。然而,同中有异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新股可以向关联股东发行。而关联股东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股份的认购,本身就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关联交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关联股东的逆向选择问题难以避免,并极有可能利用其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控制权向自身输送利益,从而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股权再融资中,关联股东毫无疑问是信息的优势方。关联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及注入资产类型等私有信息的掌握,是其作出是否参与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决策的重要依据。关联股东不仅可以利用其掌握的上述私有信息,作出是否参与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决策,还可以利用公司管理层对研发支出会计处理的选择权来操纵公司盈余,以此影响定向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达到低价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目的,甚至还可以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将集团公司的劣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向关联股东输送利益,使中小股东的利益受损。因此,本文以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及注入资产的类型对关联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股份的影响为视角,研究当关联股东存在逆向选择问题时,是如何利用其掌握的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及注入资产类型的信息优势作出认购决策的,并分析关联股东又是如何通过公司管理层操纵研究开发支出来影响定向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以及关联股东是如何通过定向增发新股注入资产向关联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以此对引导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健康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及资产注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后发现,国内外的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向特定对象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而我国资本市场中向特定对象利益输送的问题更加严重。因为我国上市公司所处的制度环境与国外有着本质的不同,特别是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时可以向关联股东增发,这为上市公司向关联股东输送利益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此,研究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及注入资产类型对关联股东参与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股份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课题。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定向增发的理论及利益输送理论等,系统分析了关联股东利用其掌握的私有信息作出参与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决策的原因,深入剖析了关联股东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操纵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研究开发费用及注入资产类型的动机及后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关联股东会更加积极地认购成长型公司的定向增发新股;(2)当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关联股东认购成长型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比例越大;(3)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总研发支出占比越大,关联股东参与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比例越高;(4)定向增发新股公司费用化的研发支出占比越大,关联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比例越大;(5)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司总研发支出的占比与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比例的正相关关系越显着;(6)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司费用化研发支出的占比与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比例的正相关关系越显着;(7)定向增发新股公司注入的资产与原有上市公司资产的相关性越强,关联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发行的股份比例越高;(8)当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注入的资产与定向增发新股原有资产的相关性越强,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比例越大;(9)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比例越大,公司未来的市场绩效会越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2008年至2013年间公告了定向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及注入资产类型对关联股东参与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股份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表现在:(1)以往关于定向增发新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发行折价、资产注入、盈余管理与利益输送等方面。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可以向关联股东发行这一制度背景,假设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关联股东存在逆向选择,研究了定向增发公司的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以及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的类型对关联股东认购本公司发行的定向增发新股股份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关联股东利用其掌握的定向增发新股公司成长性、研究开发支出以及注入资产类型等信息作出是否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决定,而非关联股东由于并未掌握这些信息的真实情况,因而放弃或者较少参与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公司发行的股份,本研究还拓展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关联股东参与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解释。(2)本文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现,由于关联股东掌握了较多的关于公司成长的私人信息,导致关联股东在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时会积极参与认购,而其它投资者由于没有掌握这一信息从而放弃或者较少的参与认购,并且当关联股东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关联股东认购的成长性公司的定向增发新股的比例越大,以此拓展了公司成长性对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影响的研究。(3)以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企业业绩及市场价值的影响方面,本文研究了企业研究开发支出计入当期损益或予以资本化对关联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发行股份的影响,揭示了上市公司利用研究开发支出的费用化与资本化来操纵盈余从而达到低价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现象,以此丰富了研究开发支出与公司盈余关系的研究。(4)以往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注入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掏空”方面,本文则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注入资产既存在“掏空”现象,也存在“支持”的情况,当定向增发新股注入的资产与发行公司原有资产的相关性越强时,关联股东认购的比例越高,此时,关联股东在公司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这有助于强化关联股东对定向增发公司的控制,从而可以提高资产注入后公司的绩效,这一发现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注入资产的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1)

赵兴欣[9](2017)在《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融资能力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再融资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筹措资金的主要手段。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出现的问题也受到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5月6日发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定向增发作为我国一种新兴的股权再融资方式的法律地位得以确立。相比于配股和公开增发等其他融资方式,定向增发有着发行成本低、发行限制少、融资速度较快等诸多优势,使得其近年来备受上市公司的青睐,而学术界对定向增发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宽。目前,多数学者主要从定向增发的发行动机、定价机制、股东财富效应和实施前及解锁前后的盈余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虽然也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向不同对象定向增发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但是很少有学者从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的视角出发,探讨定向增发新股认购对象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选取2006年1月1日年至2012年12月31日间我国沪、深两市实施了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定向增发新股作为研究事件,探讨了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动机和认购后对定向增发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定向增发新股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其次,对不同类别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动机及对公司绩效影响相关性理论进行阐述。再次,以委托代理理论、股权制衡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参与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动机及其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假设。接着,运用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数据分别检验了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参与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绩效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对长、短期经营业绩有正面影响;(2)上市公司仅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比仅向财务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长期经营业绩更好;(3)上市公司仅向财务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比仅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短期经营业绩更好。针对这些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1)鼓励上市公司采取定向增发新股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2)应该鼓励上市公司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3)财务投资者认购上市公司发行的定向增发新股股份之后要积极参与公司治理;(4)适当延长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锁定期。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接着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及方法,最后列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介绍了国内外诸多学者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研究,其中既介绍了有关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研究成果,也总结了定向增发新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成果,其次归纳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以及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结果,最后对以上文献进行了评价总结。第叁部分为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与公司绩效的理论概述,首先介绍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概念以及类型,接着阐述了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投资者类型,总结了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最后详细介绍了委托代理理论、股权制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第四部分是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从理论上解释了实施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叁个研究假设。第五部分为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的实证检验,以2006年至2012年间我国沪、深两市证券市场上实施了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主要采用变量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本文的叁个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政策建议,同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以期在未来的研究中有所改进。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两点:(1)尽管现有文献关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较多,但是,关于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参与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动机以及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文献较少。本文通过研究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参与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动机及其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绩效的影响,可以丰富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文献。(2)本文以股权制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基础,从战略投资者与财务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出发研究了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的新股后对公司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的影响,可以增强对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及战略投资者和财务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认购目的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7-06-01)

刘思聪,石友蓉[10](2017)在《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于2011年增发新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增发后一年公司业绩出现显着下滑,其余年份业绩变化均不显着。进一步对于新股增发后业绩下滑的原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增发前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公司规模、管理层持股比例、筹集资金规模的大小与增发新股后的公司业绩负相关。筹资金额是业绩下滑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筹集金额越大,公司业绩下滑越明显。各自变量回归结果均与自由现金流假说相吻合,现金流量假说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上市公司SEO后经营业绩下滑这一现象。(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7年11期)

增发新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2016年11月公告增发新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超额收益率为因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证实,投资者对增发新股公告的认同度较小,将导致显着为负的超额收益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发新股论文参考文献

[1].邹秉辰,王玉龙,徐斌,章卫东.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J].会计论坛.2019

[2].张紫乾,刘明婉.基于增发新股的事件驱动策略研究[J].财富生活.2019

[3].章卫东,罗希,王玉龙,李浩然.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9

[4].徐斌.增发对象、保荐人声誉与定向增发新股折价率[D].江西财经大学.2019

[5].张彤彤.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9

[6].杨特.股利税改革下增发新股与否对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影响研究[D].聊城大学.2018

[7].杨特,李桂萍,刘薇.股利税差异化下增发/未增发新股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差异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7

[8].李斯蕾.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9].赵兴欣.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

[10].刘思聪,石友蓉.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业绩变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7

论文知识图

我国证券市场增发新股逐年筹资...各年度IPO与定向增发融资规模然而,近...年我国定向增发新股的...可转换债券配股增发新股融资比例...一2:日本股票市场增发新股及比例...增发新股公告期间的异常收益率...

标签:;  ;  ;  ;  ;  ;  ;  

增发新股论文_邹秉辰,王玉龙,徐斌,章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