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论文_田俊杰,黄成,赵秀阁,任静,赵建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重金属,大气污染,肺癌,呼吸道,公共场所,心血管。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田俊杰,黄成,赵秀阁,任静,赵建锋[1](2019)在《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本研究分别于夏季和冬季在上海徐汇区和金山区设置多个采样点,采集室外大气PM_(10)样品,同时招募相同区域各20名志愿者进行室内颗粒物采集,分析其中Cr、As、Pb、Cd和Hg的含量,并采用美国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中的PM_(10)浓度范围为36.6~266.6μg·m~(-3),其中,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城市浓度高于农村,室外浓度高于室内;PM_(10)中重金属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As>Pb>Cr>Cd>Hg,且呈一定的空间分布关系,室外Pb和Cd的平均浓度高于室内,As则是室内浓度高于室外.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PM_(10)中的重金属致癌风险为成年人高于儿童,As存在潜在致癌风险.(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陆广智,胡俊,张秋平,覃俊,林丽玲[2](2019)在《珠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况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珠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为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56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检测空调系统送风中PM10浓度和风管表面积尘量。结果 56家公共场所中,未进行定期清洗的占41. 1%,机房有杂物的占42. 9%,新风口周围有污染源的占21. 4%,只装有初效空调过滤器的占75. 0%;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PM10检测总合格率为67. 9%,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调系统PM10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 477,P<0. 001),经过清洗和未经过清洗的空调系统PM10合格率分别为78. 8%和52. 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01,P=0. 036),装有初效和中效空调过滤器空调系统的PM10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986,P <0. 01),风管表面积尘量与送风中PM10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 696,P<0. 001)。结论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对不合格的公共场所应该责令其进行清洗消毒,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李翔宇,向浩[3](2018)在《湖北省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早产疾病负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6年湖北省16个地区(除武汉市)早产状况,估算归因于PM_(2.5)暴露的早产疾病负担及早产儿数。方法收集2016年湖北省空气污染国家监测点的日均PM_(2.5)浓度,通过克里金插值得到每个地级市区的日均PM_(2.5)浓度,估算湖北省(除武汉市外)归因于PM_(2.5)暴露的早产疾病负担及早产儿数;同时将从一项在武汉市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研OR值(1.03,95%置信区间(1.02-1.05),每升高5μg/m~3)为OR估值,同时将OR值转换为RR值,以获得更接近真实水平的相对风险值;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选取PM_(2.5)为15μg/m~3、PM_(2.5)为35μg/m~3为本研究的RL(Reference Levels)值。随后,使用获得的RR和各地市的早产率来计算归因于PM_(2.5)的早产。结果研究估计2016年湖北省16个地区,以国家空气质量I类标准(15μg/m~3),约有20.94%(95%CI:13.54%一36.96%)的早产可归因于室外PM_(2.5)暴露(AF值的分布从23.94%(95%CI:15.38%-42.70%)到18.36%(95%CI:11.88%-32.35%)),归因于PM_(2.5)的早产人数为5821人,占早产儿总人数的22.68%;以国家空气质量Ⅱ级标准(35μg/m~3)为参考值,约有9.59%(95%CI:6.21%-16.89%)的早产可归因于室外PM_(2.5)暴露(AF值的分布从12.38%(95%CI:7.96%-22.08%)到7.26%(95%CI:4.67%-12.91%)),归因于PM_(2.5)的早产人数为2658人,占早产儿总人数的10.35%。结论 PM_(2.5)可能会对湖北省16个地区早产的疾病负担和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减少妊娠期间空气污染物的暴露,加强环境监管措施,可以实现相当大的健康效益。(本文来源于《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期刊2018-08-13)

彭琦,饶俊,阳志文,周纯良[4](2018)在《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与哮喘和肺癌的相关性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内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_(10))污染可能受室外PM_(10)污染影响,但其主要来源、成分与室外PM_(10)存在较大差异。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哮喘和肺癌发病率的升高使人们更加关注PM_(10)与哮喘、肺癌的关系。室内空气污染尤其是室内PM_(10)污染在肺癌、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新重点。本文从室内PM_(10)污染现状、室内PM_(10)污染与哮喘、肺癌的相关性进行了综述。现有研究结果提示室内PM_(10)可能与哮喘、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尚缺乏强有力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结论尚待进一步探究。今后应加强对室内PM_(10)主要污染成分对疾病作用机理方面的深究。(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8年08期)

李泽渊,鲁广秋,王淑凡,张殿叶,鞠正雄[5](2018)在《我国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PM_(2.5)及其载带的金属污染受到重视,其中Cr、Cd、Pb、Ni等典型重金属元素污染的危害更为重要。本文从常用的检测方法ICP-AES、ICP-MS、AFS、AAS、电化学分析,和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来源,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活性、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而分析了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进展,并针对以上内容展望了未来研究我国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来源、组成追踪分析、生物有效性评价等工作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吴小红[6](2016)在《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愈发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巨大的大气污染问题,更是备受瞩目。现阶段,我国空气环境污染的排放总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影响范围持续扩大。文章主要针对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特性及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6年24期)

孙秀萍,谢国建,闻丽莎[7](2016)在《下沙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PM_(2.5)和PM_(10)的浓度特征分析,探讨下沙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根据2013~2015年下沙空气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对浓度变化特征分析发现,PM_(2.5)和PM_(10)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_(2.5)与PM_(10)的月均浓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0759x+0.02532,相关系数方值为0.857。PM_(2.5)与PM_(10)的浓度比值P主要集中在0.5~0.8之间。(本文来源于《能源环境保护》期刊2016年04期)

张金萍,王玉欢,张陶然[8](2016)在《服装市场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TSI AM-510型智能防爆粉尘检测仪和TSI Aero Trak TM 8220型激光粒子计数器对北京市西城区叁个服装市场的室内、室外PM10的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进行了现场测试,并评价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水平和污染特征,分析室内外颗粒物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PM10是服装市场室外大气及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服装市场在室外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超标的情况下(>0.15 mg/m~3),室内颗粒物PM10与标准相比的合格率为30%,在室外PM10质量浓度<0.15 mg/m~3的情况下,室内PM10的合格率为92.2%。2服装市场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室外颗粒物是室内颗粒污染的主要来源,室内颗粒物浓度随室外浓度变化而变化,且吸烟和人员活动是服装市场可吸入颗粒物的重要室内污染源。3对于颗粒物数量浓度比,室内室外PM1/PM10、PM2.5/PM10、PM1/PM2.5的比值都在0.99以上,表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粒径小于2.5μm的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更大危害。(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6年05期)

敬小英,丁世敏,罗曼琳,汪建[9](2016)在《我国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控制重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我国城市可吸入颗粒污染的现状,总结了我国四大雾霾带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结果,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排放及燃煤尘是最主要来源;通过分析四大来源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污染控制重点:即控制机动车数量,健全我国关于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及相关单位监管力度,改变能源结构,培养全体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6年02期)

张亮,王子军[10](2016)在《大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查阅Pub Med和维普数据库近15年发表的文献,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PM)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为指导调整我国环境大气中污染物的限值提供依据。暴露于PM对肺疾患、心血管类疾病有微小但显着的不良影响;对脑血管类疾病的影响则较小。PM还增加人类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进一步研究需阐明PM的具体哪些成分可导致人类疾病的发生或加重,以及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和量效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期刊2016年01期)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珠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为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珠海市56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检测空调系统送风中PM10浓度和风管表面积尘量。结果 56家公共场所中,未进行定期清洗的占41. 1%,机房有杂物的占42. 9%,新风口周围有污染源的占21. 4%,只装有初效空调过滤器的占75. 0%;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PM10检测总合格率为67. 9%,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调系统PM10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 477,P<0. 001),经过清洗和未经过清洗的空调系统PM10合格率分别为78. 8%和52. 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01,P=0. 036),装有初效和中效空调过滤器空调系统的PM10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986,P <0. 01),风管表面积尘量与送风中PM10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 696,P<0. 001)。结论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对不合格的公共场所应该责令其进行清洗消毒,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1].田俊杰,黄成,赵秀阁,任静,赵建锋.上海市典型地区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9

[2].陆广智,胡俊,张秋平,覃俊,林丽玲.珠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9

[3].李翔宇,向浩.湖北省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对早产疾病负担研究[C].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2018

[4].彭琦,饶俊,阳志文,周纯良.室内可吸入颗粒物污染与哮喘和肺癌的相关性研究综述[J].实用预防医学.2018

[5].李泽渊,鲁广秋,王淑凡,张殿叶,鞠正雄.我国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18

[6].吴小红.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7].孙秀萍,谢国建,闻丽莎.下沙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J].能源环境保护.2016

[8].张金萍,王玉欢,张陶然.服装市场室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特征[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6

[9].敬小英,丁世敏,罗曼琳,汪建.我国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控制重点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6

[10].张亮,王子军.大气污染中可吸入颗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6

论文知识图

·2200‘年西安市五个监测点位可吸入一12006年包头市五个监测点可吸入颗秋季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以...) 秋季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2003-2006年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有关北京...秋季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以...

标签:;  ;  ;  ;  ;  ;  ;  

可吸入颗粒物污染论文_田俊杰,黄成,赵秀阁,任静,赵建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