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勇涛[1]2003年在《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行战略管理无疑是企业必须做好的重大课题,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面临更为迫切的要求。但当前理论界对企业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的探求并不理想,我认为弄清此问题的根基在于寻求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规律。对此,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企业战略思想是企业管理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管理学创新的结果,又是它最为活跃的发展领域。这是理解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基石。(2)、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可从两条线索得到说明,第一、通过考察战略思想的历史进程,可见战略的环境决定性特征是它发展演进的重要显性线索:自50年代至今,企业面临的环境的转变是促进企业战略思想不断演进的动力。第二、从理论上看,更有意义的探索在于寻求各阶段企业战略思想在理论上的内在逻辑演进规律,如战略思想的理论视角从企业外部转到内部再到内外结合的转换、各战略观对企业竞争根基的不同理解等都是战略思想的理论发展必然。各阶段企业战略思想通过它们之间的批判与扬弃,构成了战略思想演进的根本理论线索。本文中,我试图通过对这两条线的探讨来认清它演进的规律。
程勇[2]2011年在《多元化理论与现代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文中研究指明多元化理论研究与现代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一些多元化经典理论文献的回溯和评析,试图明晰多元化理论与现代企业战略思想发展、演进的脉络。
唐震[3]2004年在《理性视域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批判》文中指出纵观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会发现每一新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形成都充满着哲学的思想。“理性”是管理哲学问题的核心概念,对于管理“理性”的研究一直都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因此,本文把战略管理提升到“理性”层次加以剖析。为了深入研究战略管理的理性层面,本文开展对西方战略管理思想发展史的研究,通过对西方战略管理理性主义思想的批判,揭示传统战略管理理性的局限,并提出西方战略管理思想研究的理性基础重建问题。 首先,本文提出一个从哲学的“理性”层面深入开展对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演进历程研究的问题架构,并通过对战略管理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探究以及对哲学思想领域的理性与理性主义的内涵分析,初步解决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形态问题和知识基础问题。进一步,本文通过对西方战略管理萌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语境的分析,在战略管理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密切联系中阐解了西方战略管理思想的理性主义源流。 其次,本文分别阐述了战略管理正统学说和非正统学说的不同理论表现,以及两者不同的理论表现背后贯穿的各自的逻辑前提。进一步,立足于理性视域考察,侧重于逻辑前提和逻辑原理的反思,从管理主体以及战略管理学科理论与实践展开分析,将指向思想内容的科学批判与指向逻辑的哲学批判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揭示正统战略管理理论的缺失,并论述了非正统学说在与正统学说的对抗中表现出的启示和限制。 再次,本文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对战略管理领域的影响,通过对战略管理后现代思想与非正统学说研究视角的比较论证了战略管理后现代思想的彻底非理性。通过分析战略作为话语在后现代语言中的涵义,对战略管理正统学说的理性进行解构,并提出战略管理后现代思想的逻辑前提,进一步对其启示与限制做出评述。 最后,本文分析了战略管理学科在潜移默化中出现的新研究方向,并在综合评析战略管理思想总体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管理研究理性基础重建的初步设想,并在最宽泛的“理性”界定及吸收东西方各种基于实践指向的理性表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管理基于实践的新理性基础的构建原则和由此定义的战略管理的内涵。进一步,从实践创新平台和实践创新源头两方面对此作了论证。
宋军[4]2011年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而且关系民生幸福;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软实力部分,而且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历经90年的艰辛发展历程,总是以思想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来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可靠指针。目前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化发展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各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大国,理应用自己的先进文化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基于上述文化发展的地位和重要作用,论文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作为研究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看:1、历时研究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历程有助于揭示中国特色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规律,为今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深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系统研究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论文建构了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总体布局和理论基础的宏观认识框架,它与论文建构的文化发展战略要素思想体系一同,初步形成了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的规范结构,有助于在学术上,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总体研究;进行宏观理论与战略要素间的关照与反馈联系研究,进行战略要素间互动研究,为今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提供了可循的结构规范,及动态关联的思考方式。3、比较研究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有助于掌握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阶段性理论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客观的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考察、评价和展望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理论借鉴。4.整体研究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文化发展战略要素思想和宏观认识框架,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认识的自觉性,进而推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建设。从现实意义上看:1.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2.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有助于实现文化、经济、政治、社会“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3.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是实现文化的国际交流、互补,满足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需要;4.加强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有助于在全球化趋势中,向世界推广中华优秀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满足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时代需求。论文研究思路:紧紧围绕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的规范结构,即文化发展战略宏观认识框架和文化发展战略要素思想体系进行研究。从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研究开始,进而对90年的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历时性的、比较性的、系统性的研究。历时性是将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按历史演进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研究,揭示各发展阶段的联系与演进关系,此外在演进进程的研究中,也揭示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逐渐形成过程。比较性是将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同类战略要素比较,宏观认识框架比较,通过较细致的比较考察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细微演化,为总结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趋势性特征与本质特征提供根据。系统性是将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分为宏观认识系统和战略要素子系统,主要是从整体性上考察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间的区别联系与互动,进而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流变、演进有了整体把握,这种动态关联的考察,为总结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提供宏观整体视野。上述的全部研究,也为对即将进入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局面进行展望提供了合理性的研究基础。论文主要内容共分八章。第一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概述,主要是选题背景、意义,理论概念,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基础,认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马恩列关于文化的理论论述,同时也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思想资源。从第叁章至第六章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系统研究,论文按照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内容的演进与发展历程,将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分为战略奠基、战略开拓、战略创新、战略发展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对每个阶段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论文首先从宏观认识的视角入手对本阶段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进行总的概括,然后按照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构成要素: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思路、战略措施、战略任务、战略重点等进行理论体系分析,最后对每个阶段的思想理论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前一阶段思想理论进行比较,构成了历时研究、系统研究、比较研究、整体研究的综合深化研究态势。第七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特征与基本经验,论文在分阶段、分要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整体的观察和分析,来把握党的文化发展战略的整体面貌,进而抽象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本质和趋势性特征,并概括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变的基本经验。第八章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局面。论文在最后部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下一个新阶段,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新局面进行了展望。从宏观的角度对新局面、新角度、新理念、新布局进行了概括,然后按照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构成要素: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措施、战略任务等对新局面下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理论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索了实现新阶段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新局面的四条路径。论文对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有如下尝试性创新研究成果:第一,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即包括宏观认识框架,又包括战略要素体系。第二,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四个方面的文化思想为理论来源。其中,马克思、列宁的文化思想是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来源。第叁,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分为战略奠基、战略开拓、战略创新、战略发展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本质和趋势性特征、基本经验。第四,论文认为党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形成体系是个逐渐过程。
包文凯[5]2005年在《安德鲁斯框架中的战略管理思想演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6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兴起以来,战略管理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以安德鲁斯的研究框架为起点对战略管理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并据此对战略思想在西方的演进进行了概括性地分析。
谭志敏[6]2018年在《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4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巨大成就,但积累起来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指导下,吸收借鉴国外相关经济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而形成的。它脱胎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思想,借鉴了苏联建国初期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萌芽于科技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初步形成于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全面形成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成熟于“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思想的提出。本文用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用综合分析方法概括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相关概念,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历程、形成条件。本文从方法论、战略体系、价值意蕴叁个方面对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展开了辩证的分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科学思想体系,从它辩证的思想方法、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布局来看,该体系呈现全面性的特点。同时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创新精神,扬弃了国外创新发展观念,体现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动力观。从战略的制定和部署来看,充分体现前瞻性的特点。立足于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将在创新驱动的内容方面越来越倾向于智能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的影响范围将越来越大;立足于创新的开放性趋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将越来越注重创新主体的协同;立足于人的创新能力作为创新的来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将更加注重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更加接近复兴,发展问题仍然是我国理论和实践领域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我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在发展战略的规划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为指导我国建成创新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输送了新鲜的理论血液。
崔晓慧[7]2015年在《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进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开端、展开和深化叁个阶段。其科技战略思想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先导,促进了科学技术人才的大幅增加,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张建[8]2017年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的战略思想家群体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以冷战时期的两组战略思想家,即20世纪40-50年代的乔治·凯南和保罗·尼采、6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与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遏制战略与缓和战略—的互动为核心,论述他们战略思想的形成以及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制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并对他们的核心战略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美国的最大威胁和竞争对手,美国为此制定针对苏联的对外战略。虽然美国战略思想庞杂,但"遏制"与"缓和"在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国际格局的变化和调整也产生深远影响。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冷战初期,乔治·凯南首倡"遏制"战略,保罗·尼采推动"全面遏制",虽然凯南和尼采推动的遏制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凯南倡导的遏制强调政治和意识形态手段的作用,而尼采推动的遏制更加注重军事的力量,但这无碍战后初期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围绕"遏制"展开。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基辛格主导推行"缓和"战略,布热津斯基继而以"全面缓和"战略来指导美国国家安全政策。从根本上说,"缓和"战略仍是遏制战略的延续和扩展,缓和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遏制。基辛格注重以合作达致缓和以形成均势,但由于"缓和"政策推行愈加困难,布热津斯基则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转向以"地缘"战略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优先考量。虽然美国战略思想家的战略思想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护持美国霸权利益为基础,并存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上的"美国中心论",但美国战略思想家群体的战略思想无疑也是冷战的重要遗产,对认知冷战的源起、发展、深化和终结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目的不在于为战略思想家群体"画像",主旨在于考察比较有代表性的战略思想家的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冷战时期他们在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演变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乔治·凯南战略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他长期对苏联问题的关注以及作为外交官在苏联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任职经历,这使他形成了一套对苏联政策的现实观感和理论依据,这也正是凯南的"苏联战略观"的基础源泉。从凯南的战略思想形成可以看出,战略素养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实践,另一方面则是源于长期对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凯南提出的遏制战略,不仅成为当时杜鲁门政府的首要对外战略,也为美国对苏战略提供了理论和舆论支持,而且在具体实践上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后期凯南进行"自我反思"和批判,一方面对他推动的遏制进行了修正和完善,另一方面批评美国政府对遏制战略的执行偏离了他理论设计的初衷,这也反映了凯南顽固的个人性格。保罗·尼采战略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他的生活经历和二战后期在参与处理战争事务过程中的经验,金融行业和参与战争事务为他参与外交决策提供了现实基础。尼采的主要贡献是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从遏制转向"全面遏制",并从理论框架上提供支撑。保罗·尼采对遏制战略思想的深化是乔治·凯南遏制战略思维的延续,但在遏制战略的实施范围、实施手段、实施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的推进和调整,是对凯南设计的遏制战略的完善。如果说凯南推动的遏制是局部和选择性的战略,而尼采推动的遏制是具体和全面性的战略。尼采将"苏联威胁观"作为制定政策的根本依据,以"最坏情况"来渲染威胁的紧迫性,把提升美国的军事力量作为强硬回击苏联的主要方式来构建美国战略框架招来国内不少批评,但直到冷战结束后尼采才解释NSC68号文件的背景和过程,体现了尼采谨慎和低调的性格。基辛格战略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他对欧洲传统"均势"思想的学术研究,他从欧洲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挖掘外交哲学思想,并应用到美国对国际事务的经营和处理上。基辛格推动的"缓和"战略外交实践的基础在于容忍不对称,依据的前提假设是在一个领域的不足可以在另一个领域得到补偿。缓和战略在缓和美国与苏联关系、在越南逐步撤军、同中国关系正常化等方面都基本上达到了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目的。基辛格良好的学术素养使他在将战略思想应用到外交实践时显现出他对权力与均势的平衡,体现了他对人类社会宏大问题的把握,这正是"基辛格主义"的要义。但"尼克松-基辛格"的秘密外交方式受到指责,加之国内政党斗争,"缓和"战略导致了国内政治的"紧张"。布热津斯基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基辛格类似,也主要源于他对国际政治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他对地缘政治理论的历史分析和继承发展。布热津斯基以地缘战略思想指导美国外交战略,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布热津斯基先是在外交实践中推行"全面缓和"政策,继而推动地缘战略外交实践,在实现中美建交、加强同苏联竞争、扩大美国在欧亚大陆利益等方面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安全。布热津斯基的思想虽然深邃,但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却是其中的不足。本文在梳理冷战时期两组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互动基础上,总结了塑造美国战略思想家的主要因素,包括历史因素、教育背景、学术训练、适当平台、个人抱负、局势认知、体制作用等。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战略思想家与其国家安全战略构成了一种"共生"关系。但由于战略思想的丰富与外交实践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意识形态的窠臼与国家安全的平衡之间的矛盾导致美国战略思想家的局限。因此,美国不仅需要能从美国视角而且也需要能从世界视野看问题的领袖人物和战略思想家。本文在结论中指出,战略思想家是大国崛起过程和成为世界主导型国家后的重要战略资产。在国家大战略的理论构建、舆论造势、系统设计、方向选择、政策调整等过程中,除了作为最高领导人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思想、意志和决策,以核心知识分子为标志的战略思想家群体在美国的大战略中的角色,以及其战略思想在国家安全战略的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美国战略思想家群体对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精致设计对美国赢得冷战的贡献举足轻重,他们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形成、发展、转变、演进的过程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些特定时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中国正在成长为全球性大国,无论是中国践行和平发展外交政策,还是全球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推动都需要战略型、安全型、发展型的多元战略思想为国家的对外战略服务,都需要结合中国特色和世界价值的战略思想和具备历史担当的思想大家,在此意义上,美国的战略思想和战略家们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李兴平[9]2010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中国化的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结合律与发展律,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规律和与时俱进、一脉相承的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结合律融在发展律之中,发展律又支撑着结合律,两种规律相辅相成,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本论文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将结合律与发展律按照时间、空间和形式叁个维度分解成五个层次,即马克思主义化——理解、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接、磨合和检验;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化——应用、结合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化——继承、完善和超越;马克思主义现实化——深化、开放和普及。通过这五个层次,来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实践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演进规律首先就是要揭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共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述都是具体时代、具体国家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科学抽象,将带有共性的一般内涵剥离出来,形成具有普遍真理的属性,来作为指导我们研究具体事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科学理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化,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化,而不是别的什么化,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化了。所以,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和基本原理的坚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其次,马克思主义正因为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进步要素具有价值和学理上的相似性,才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始就是首先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传统文化的对接和磨合,逐步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然后通过具体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从表象走向内容。第叁,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只能通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才能解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中国不同时期国情变化和社会发展需求所创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第四,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属于过去,同样也要面对当代和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证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有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和超越马克思主义,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远保持活力和生机。第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获得的最宝贵的政治与精神财富,更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决定了它的开放性,时代性是新世纪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为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性和实效性,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回归普通民众,才能从实质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人走进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检验马克思主义,走出马克思主义(即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再回到马克思主义(即用实践经验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最终运用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马克思主义去武装普通民众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历程的变迁,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掌握的质的飞跃。
韩雪莲[10]2012年在《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发展战略对于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历程而言至关重要。文化发展已经被提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成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直接影响和制约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国际形象的树立。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出发,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因此,把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加以科学总结,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不断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等方面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途径。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趋势下,这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重点内容,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下,主要从新时期以来叁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战略进行分析,从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本的战略框架,到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发展,以及新的文化发展观下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等,研究和分析了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变的过程;同时,结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思想源泉、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文化发展战略,阐明了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几点启示。本文基本构架分为前言和五个部分:前言。本文首先对所涉及的关键词进行了界定,之后论述了研究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启示的重大意义;综述了学术界对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构架;说明了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一部分,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历史条件。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铺垫,主要是阐述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历史条件,从时代发展、理论创新以及民族复兴的角度对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使我们可以清醒认识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演进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必然及重要意义。第二部分,新时期文化转型战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部分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演进的历史轨迹研究的起点,是从“文化革命”到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文化战略思想转型时期,主要分析和阐释了文化思想转型期间以邓小平文化发展思想为代表的文化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思想的确立,主要内容及显着特点等几个方面,是本文对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历史轨迹研究的开端。第叁部分,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一部分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注重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时期。其内容主要是分析和阐释了以江泽民“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先进文化战略思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的确立,主要内容及显着特点等内容,充分阐述了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在这一阶段的丰富与发展。第四部分,新时期文化创新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这一部分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注重文化自觉和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这一阶段的研究是在以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和阐释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战略思想,包括战略的确立,主要内容及其显着特点,是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新阶段。第五部分,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重要启示。这一部分主要是在论述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和研究,提出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处理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的重要启示,为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本文在对当前重要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主旨与重点内容,采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规律启示法四种科学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从历史角度来纵向剖析新时期中共领导核心和领导集体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成果,分析中国文化战略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为历史背景,分时段对其进行研究,力求有所突破。二是在文化及文化发展战略等内涵的界定时,结合战略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对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素、战略重点以及的演进方面的研究,力求有所见解。叁是在剖析我国文化发展现状及针对现状所提出的建议和思考部分,本研究结合新的文化观等理论,力求使文化发展战略体系的分析和研究更加全面、深入和更具科学性,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分析[D]. 彭勇涛. 苏州大学. 2003
[2]. 多元化理论与现代企业战略思想的演进[J]. 程勇. 价值工程. 2011
[3]. 理性视域的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批判[D]. 唐震. 河海大学. 2004
[4].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宋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1
[5]. 安德鲁斯框架中的战略管理思想演进分析[J]. 包文凯. 齐鲁石油化工. 2005
[6].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想体系研究[D]. 谭志敏. 华南理工大学. 2018
[7]. 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J]. 崔晓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5
[8]. 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D]. 张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 李兴平. 兰州大学. 2010
[10]. 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启示[D]. 韩雪莲.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2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论文; 战略分析论文; 尼采哲学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