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行道树;现状;调查研究;发展与创新
1.前言
道路景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的“脸面”,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并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的综合实力。近几年来,许多城市都加强了道路绿化建设,使道路景观有了很大的改善。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社会需求。道路植物是道路景观的主体,而行道树更是道路植物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城市绿化决策者和受益者的重视,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城市行道树的选择和布置也成为决策者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1.1国内外对道路绿地的重视与研究
春秋时期,《国语》中就有“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的记载,秦始皇統一天下,修好了四通八达的驰道后,便在驰道两旁种了松树以供人观赏乘凉,这可算是中国最早的行道树,因此我国的道路绿地行道树的栽植有着悠久的历史。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接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做到了路修到哪儿行道树就能栽到哪儿,而且从一条路两行树发展到三块板路,甚至现在的四块板,中间隔离带一般都较宽,用各种植物材料进行美化,不仅解决了车辆会车时的安全问题,也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早在2000年就指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两件最深刻的事情,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发展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契机,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具有城市其它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替代的多重效益。
1.2道路绿地的理论依据
道路绿化具有防尘、遮阴、增湿、减噪、调节气候、美化市容等一系列功能和作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如今,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交通行车压力日益增大,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的行道树,不仅影响到植物本身的特性,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周边环境的搭配,使整个城市的道路绿地有更好的景观效果提升。
1.3立题的目的及意义
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代表,也是城市园林绿化的“线”,反映着城市的发达程度和发展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绿化主要以街景绿化、行道树、分隔带绿化的形式出现。但就目前城市行道树的现状来看,仍存在着品种单一、观赏价值低、病虫害发病率高等问题,因此如何选择地区适应性强、病虫害少、观赏价值高的行道树,成为现今园林绿化工作中共同探讨的新问题,也具有深刻的探讨意义。
2.研究内容
2.1某区行道树现状分析
现今A城市行道树的种类繁多,分布广,具体在各个道路周边种植了有香樟、银杏、悬铃木、杜英、桂花、雪松等20多个品种的行道树,为A城市道路绿地增添了不少光彩。
A城市某区良好的环境,致使植物的更好生长。目前该区累计投入数亿元资金用于绿化的建设与维护,通过对该区53条道路上行道树基础数据的普查,该新区共有常绿、落叶乔木的行道树种类12种,共10834棵。
该区实施了如街心绿地、景观带等一大批重点民生工程。甲高速公路两侧各建设宽100米的绿化带,成为建成区的绿肺;高速公路出口绿地更宛如花园中的林阴大道,成为园林城市对外展示的一个重要区域。届时,该区城区将形成路网贯通,绿网相连的美丽风景。确实在道路绿化特别是行道树种植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
2.3某区道路绿地现状
近年来,该区道路绿化建设的发展有了质的改变,无论从植物的选择、道路的形式还是人性化的设计都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比如城市实行的“生态绿道”民生工程就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该区在其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该区生态绿道试验段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一致认可。
生态绿道(ECO-Greenway)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绿化带、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居民步行或骑行的景观游憩线路,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并为居民提供充足的游憩交往空间和组织城市慢行系统。生态绿道可以分为郊野型、都市型和社区型三类。有机串联各类有价值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生态、休闲游憩、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功能:植物配置应以乔木为主,乔、灌、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相结合。营造色彩、层次、空间丰富的植物景观,构建多样性的植物群落。
该区绿道成果显著,建成区共建设了8条绿道(图1、2),涉及36公里,投资3000多万元,绿道主要人行面包砖、彩色沥青等多种路面形式,配置一定的绿化景观,真正做到了春花、夏荫、秋色、冬阳,另外休闲运动设施也得到配套完善,人气集聚,已经成为周边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特别是在路灯配套完成后,真正为居民晚间散步提供了便利。
图1文化绿道
图2郊河绿道
3.某区道路绿化建设的发展与对策
绿化用地虽然短期投入大且没有直接资本投资回报,但从长远看,大规模绿化能极大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有力地提升城市品位,从而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长期综合社会效益远大于投入成本。该区在道路绿化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如种植土壤的处理难度高,植物品种偏单一;主要道路的景观未能形成设计预期的效果;死株、缺株等后期管养方面仍处于弱势。现对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3.1抓好道路绿化的规划与设计工作
增强该区人民的行车交通安全,有效改善道路绿化环境,已成当务之急。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是一个源头问题,主、次、干道的行车视线及行车净空设计更是重中之重。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在允许的红线范围内确定道路绿地面积的同时,遵循以“道路绿化应以行道树为主,并以乔、灌、地被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连续的绿带;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统筹安排,并保证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主要基本原则。在有限面积的情况下完成质量高、效果好的设计方案。在设计方案中,我们也可适当引进一些绿化效果好、养护简单的新品种进行试点种植。
3.2道路绿化的施工
3.2.1树种选择
道路绿化应选择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品种,并应有效地运用好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比例。香樟为该城市的市树,作为本地的乡土树种,对于他的栽植与生长都非常稳定,应作为道路绿化的首选树种。其中行道树还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能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飞毛等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翻阅该区相关道路绿化的文档纪录,可以看到适合本地区的行道树品种主要有:香樟、银杏、黄山栾树、乐昌含笑、樱花、白玉兰、榉树、合欢、桂花等。但并不是说以上树种放到任何路上都适合,应根据不同的道路,不同的路段具体区别对待。如:银杏生长较慢,选用时规格应相对偏大;桂花不耐尘污染,应设置在周边环境较好的区域;樱花等小乔木应布置在较小的园林景观路段等。交通安全、道路照明布置、地下管网和空中电缆……这些也是选择行道树不可忽略的因素。如架空线下配置的乔木应选择开放形树冠或耐修剪的树种。
3.2.2绿化与管线的布置
城市道路绿化的施工主要有:场地平整、清理——种植土和下基肥——挖苗——定点放线——挖穴——运输苗木和种植材料——种植——修剪整形——施工场地清理等主要环节。选择什么样的树种和做好管线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调查管线的走向和确切位置以及埋设深度,取得管线走向图,实地打点放样、施工、立标志等都要落实指定人员在施工期间进行管理。行道树绿带上方不宜设置架空线。必须设置时,应保证架空线下有不小于9m的树木生长空间。
3.2.3树池的运用
在不同的路段,设置不同的树池也非常有讲究。例: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10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简单大方。
3.2.4行道树种植
种植时,应充分考虑株距与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大小决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种植干径为5厘米以上的树苗,株距应定为6米—8米为宜;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带,为了保证车辆在车行道上行驶时,车中人能够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筑,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2倍。
3.2.5铺装及小景观的配置
城市道路绿地往往因为单一而显得没有生气,其中主要原因大多来自于铺装的选择和小景观的运用上。为能让秀洲区的道路绿地更丰富,我们应合理选择铺装的颜色、材质,在选用防滑材料,安全性能好的材料的同时,铺装的拼接形式上也应下功夫。主要景观带在配置时可采取以置石、小雕塑的方法进行点缀。最终效果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能突出地区的特色。
3.3后期养护与管理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养护与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即一年四季要进行,又是一项无尽无休的长期性工作。在园林树木的管养工作中灌溉与排水、施肥、除草松土、修剪与整形、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修剪与整形、病虫害防治更是养护的重点。
3.3.1修剪与整形
对树木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是一项很重要的养护管理技术,它对于美化树形、协调比例、调整树势、减少病虫害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修剪整形四季均可进行,但冬季是城市道路绿地进行整形修剪的最佳时机。此时对于落叶树木来说没有树叶的妨碍,可更清晰地整理树形、纠正其倾斜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形成优美的树姿,从而更好地为城市绿化服务。行道树往往与架空线产生一定的矛盾,所以在修剪树枝时,应使其与架空线保持安全距离(含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一般情况下,1千伏以下的电力线路安全间距为1米,1—20千伏线路下为3米,30—110千伏高压线路下为4米,150—220千伏超高压线路下要求达5米。枝条与通讯明线间的安全距离为2米,与通讯电缆的安全距离为0.5米。其次在修剪的同时还应合理掌握树种的特性。如:银杏树的修剪只能疏枝,不准短截。对轮生枝可分阶段疏剪。
3.3.2防台风、防病虫害
台风、病虫害是影响道路绿地后期生长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区属沿海城市,夏天常受台风的影响,树木常遭风折,又由于雨水多,土壤潮湿松软,易造成道路树木的折断和倒扶,所以在夏天到来前应提前做好绑立支柱、疏剪树冠、截头压冠等防台风措施。病虫害随处可见,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树种,对虫害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症下药,综合防治。同时应注意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污染,多用生物防治法进行防治。
此外,绿化养护工作还应做好防暑降温及防冻工作,在夏天与冬季来临之际,应提前落实应对。
4.行道树树木种植、配置形式应加以创新和发展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仅光做好以上工作就可以得出成效的,在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我们应与时俱进,无论在树种选择、运用,还是道路绿化的设计上都应加以一定的创新。行道树树木的品种应多样化,适宜道路生长的彩叶植物与花果植物应加强培育及栽培技术。植物与景观小品的配置形式应该更丰富。包括植物的整形、景观的点缀还有待创新和发展。
4.1行道树树木种植形式
城市道路绿化在进行植物种植时要顾及交通和行车安全,能够合理地辅助人流分散;要充分发挥道路绿化对于城市生态的改善和美化城市景致的作用;提高司机开的安全性,减少疲劳。
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形式有树带式和树池式两种,其中树带式多用于交通少、人流少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道间设置一条种植带,宽度要大于1.5米,种大乔木及树篱,树下铺草皮;树池式用于在交通流量和行人多的路段,多设计空地用来种植形成池式绿地。行道树栽植在树池中心的,池边一定要比人行道高些,以避免行人对地被植物的踩踏。并应有效考虑其树间距与高度,特别在树带转角种植时,应充分利用一些宽、矮的树丛以缓冲种植的高度,避免操作车辆和司机。
环城路植物要以辅助交通为主,保证司机安全视线出入口作指示性种植、转弯处以成行乔木指引司机行车;匝道和干道不能种植遮挡视线的植物;绿岛宜配置草坪,种植宿根花卉。道路的隔离干道因空气流通不畅而要以隔离有害气体和抗噪音、观赏性好的植物,主要以柏树、杨树等为最佳,要采取从乔木过度到小乔木、灌木和草坪的形式以增加绿化的层次感,增加防护和景观双重效果。
4.2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形式
4.2.1选择一些特殊植物的方法
城市道路绿化通常以常绿和落叶植物作为行道树,现因道路绿地的形式多样性,所以在选择乔木时也应该有了一定的变化。当然还是应该选择一些本地的优良品种为主,以一些新型品种为辅的原则。选择乔木一般为香樟、银杏等,但为迎合现代化特色,我们应该考虑用一些色彩艳丽、观果、观花的植物。作为行道树可以有:胡柚、黄山栾树等;在入口可以考虑一些造型树种,如:造型罗汉松、造型紫薇等;新型的七叶树等也可作为主要选择。
选择灌木时多用于车带分离和人行道绿旁绿化带,主要起着视线遮蔽和降低噪声的作用。由于之前运用的灌木有:金边黄杨、海桐球、金叶女贞等病虫害多,管养难,所以近段时间我们提倡多使用易于维护、株形漂亮且株叶色色彩丰富的灌木植物,主要有:洒金珊瑚、南天竹、茶梅、八仙花等。
而在选择地被植物时,目前主要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地被植物为主。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作为该区道路绿地地被植物的主要品种。为进一步提升景观美,在今后的配置的创新和发展上,应着力选择一些观赏性好、自然生长势强、管养成本低,如:春鹃、葱兰、三叶草、福禄考等自然式开花地被植物。
4.2.2配置一些景观小品的方法
城市道路绿化除选择一些适宜的植物之外,效好地运用一些景观小品、铺装等提升其美化功能已成为当今的重要话题。
道路绿地的小品可以设置在交通压力小、入口、环岛等面积较大、不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景点。可以是用单块、双块或多块景观的布置手法进行配置,结合造型树等植物进行美化。单块置石的选择可以是形态好、个头大的景观石。双块置石可以是形态相当、大小不一的石头增加苏铁等形式进行布置;而多块置石可以选择高低不一、而颜色相当的石块进行配置。当然,用一些小雕塑进行打造,结合当地文化元素体现当地的特色,特别适合用于单独的环岛或主干道中的入口处,以提升道路的视觉冲击感。并利用一些面积合适的点放置一些花境作为特点。此外,道路绿地还可增加些亮化设计,以提升城市道路景观的夜景效果。
城市行道树好坏是反映城市绿化水平的一个窗口,如何搞好城市行道树的选择是当前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使城市道路的绿化水平跨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对该城市建成区的行道树的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总结,对今后的行道树运用、建设思路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5.总结
新的世纪,中国的园林界逐渐趋于理性,开始从改革开放的拿来主义、崇洋主义回归本土文化的思考。于是中式设计思潮开始兴起,园林植物的运用也逐渐趋于理性,引进国外园林植物的热潮开始冷却下来,乡土植物重新为人们所认识,开始得到设计师的高度关注。作为在中国园林中拥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的行道树,也已经在现代中国的城乡建设中得到普遍使用,再加上栽培技术的进步,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行道树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各种品种、各种形式的行道树的应用也必将辉煌于未来!
参考文献:
[1]张英丽.谈谈园林植物配置[J].河北林业科技,2001(6):50-51.
[2]张金柏;城市绿地环境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3]王桂萍;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4]胡凯华;徐君华;胡华;浅谈城市道路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8年14期
[5]李琳.浅谈园林规划与植物配置[J].广西林业科学,2002,31(1).
[6]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7]冷静武汉市道路绿化景观构成浅议[J].重庆建筑,2004(2):48-49.
[8]和丕壮.道路绿化工程的景观设计,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9]刘库,李河.浅谈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设计与选择,防护林科技,2002年03期
[10]韩丽雅.廊坊市道路绿化建设现状及思考,河北林果研究,2003年01期
[11]程晓山.浅谈道路绿化设计中的意境构思[J].广东园林;2004年04期
[12]刘霖.绿化设计与城市道路的景观特征[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3]王林林.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浅议[N].吕梁日报;2010年
[14]刘岳宏.城市道路绿化设计探究[J].广东建材;2007年01期
[15]林青.试论城市街道绿化形式的发展[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16]刘祥平.试论现代道路绿化要点[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作者简介:
林丙兴(1982年2月),男,汉族,福建漳州,本科,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