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爬行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线,几何,理论,曲面,地线,圆柱体,微分方程。
爬行波论文文献综述
曹拓,付松,何思远[1](2018)在《基于自适应变步长欧拉法的NURBS曲面爬行波寻迹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理论上可以应用于由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建模的任意形状的曲面,但UTD表面衍射场的计算中有一个巨大挑战,即难以确定爬行波在任意形状的NURBS表面上传播的测地线路径。在微分几何中,测地路径满足测地微分方程(GDE)。因此,引入了一种通用且高效的自适应变量欧拉法来解决任意形状的NURBS曲面上的GDE。与传统的欧拉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采用形状因子(SF)ξ来有效提高跟踪精度,并扩展了UTD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算法的有效性和有用性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8年07期)
邹宁,杨杨,吴语茂[2](2017)在《光滑曲面上测地线射线寻迹算法及爬行波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光滑凸曲面上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该算法结合泰勒级数,并根据测地线的相关性质,使用计算几何方法对暗区爬行波射线进行寻迹;在参数曲面片上根据测地线性质求解爬行波轨迹点,并对爬行波在任意一点处的测地曲率进行计算,结果准确度高。最后使用该算法结合UTD方法计算二维圆柱的散射场,得到的结果与级数解吻合,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扩展了UTD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付松[3](2015)在《介质涂覆目标表面爬行波寻迹及其电磁绕射建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介质薄涂覆理想导电目标(PEC)表面的电磁散射问题研究渐成热点,相关研究预期将在目标特性、雷达探测、电波传播、电子对抗、天线辐射等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材料科学以及雷达隐身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具有雷达吸波特性的介质材料涂覆在目标表面,不仅能够吸收雷达的入射波能量,还能通过控制各向异性介质的光轴将散射波能量集中于雷达的非观测方向,从而进一步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结合电磁理论中的阻抗边界条件(IBC),表面阻抗模型作为薄介质涂覆PEC目标的一种近似理论模型,可为各向异性介质涂覆目标电磁散射计算方法与建模技术研究提供一条相对便利的途径。因此,本文为了解决介质薄涂覆PEC目标表面电磁散射特性预估中的表面绕射问题,开展了光滑阻抗表面电磁绕射(爬行波绕射)的研究,该项研究的成果可丰富高频电磁场理论及相关建模技术的内容。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为了完成目标的几何建模,本文深入研究了NURBS及Bezier曲面建模技术,并且给出了若干几何模型的NURBS曲面建模结果。相比于传统的平面片构型,NURBS曲面建模具有精度高,所需曲面片少,不会产生虚假边缘,目标表面几何参数易于获取等优势。考虑到NURBS曲面本身的表达式比较复杂且其导数计算尚缺少一种简单稳定的数值算法,于是采用了考克斯-德布尔(Cox-De Boor)算法将NURBS曲面转换为了一系列有理Bezier曲面的组合。Bezier曲面片数学表达式相对简单为后续稳定的寻迹计算提供了条件。2)研究了任意光滑PEC表面、各向同性介质薄涂覆理想导体表面的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经考察发现传统欧拉法获取爬行波射线轨迹精度差且稳定性不好,于是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步长欧拉法求解爬行波射线轨迹。该方法不仅继承了传统欧拉法效率优势,而且保证了一定的寻迹精度,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为了获得更高寻迹精度并兼顾寻迹效率,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测地线性质的目标表面爬行波快速寻迹算法。这两种爬行波寻迹算法为后续光滑PEC/各向同性介质薄涂覆理想导体目标表面电磁绕射建模奠定了基础。3)在爬行波精确寻迹的基础上,研究了任意光滑PEC表面、各向同性介质薄涂覆PEC目标表面电磁绕射计算方法。首先采用阻抗边界条件将各向同性介质薄涂覆PEC目标模型等效为了无厚度的各向同性阻抗表面模型;然后按照光滑曲面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的框架,通过构建阻抗曲面绕射UTD算法获得了各向同性阻抗目标表面阴影区的绕射场,经过与解析解的数据对比,验证了该电磁建模方法的正确性。4)研究了任意光滑各向异性介质薄涂覆PEC目标表面电磁波的传播轨迹。首先比照各向异性介质中电磁波模的属性、以及在介质表面上电磁波模式相互耦合的事实,推断出各向异性介质表面一般会激发出两种类型的爬行波:寻常波(OW)与非寻常波(EW)。随后作者根据费马原理以及泛函与变分原理推导出了OW与EW在目标表面的传播轨迹方程,OW满足常见的测地线微分方程,表明OW爬行波绕射属于各向同性阻抗表面的绕射;EW满足作者推导出的非寻常波轨迹微分方程,亦表明EW爬行波绕射属于各向异性阻抗表面的绕射,该绕射需要另建适宜算法进行计算。当目标表面从各向异性退化为各向同性表面时,所推导的非寻常波轨迹微分方程也退化至常见的测地线微分方程。最后分别采用测地线性质法与4阶龙格-库塔法求解了寻常波的测地线微分方程和非寻常波的轨迹微分方程,结合目标几何建模给出了几个具体模型的爬行波寻迹结果及其相关分析。5)在OW与EW爬行波精确寻迹的基础上,初步研究并构建了单轴电各向异性介质薄涂覆PEC目标表面电磁绕射建模算法。算法构建的主要思路如下,鉴于单轴电各向异性阻抗表面沿光轴方向与垂直光轴方向具有两个不同的阻抗赋值,而EW表面爬行波轨迹与光轴方向一般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因此,在EW爬行波轨迹上可定义一个等效的“折合阻抗”参数,与在各向异性介质(自由空间)中EW波传播的折合阻抗类似。通过引入EW爬行波等效折合阻抗参数ZABequ(该参数定义了爬行波传播方向上的阻抗),再直接将ZABequ代入到作者所构建的各向同性阻抗表面绕射UTD算法中,即可进行各向异性阻抗表面EW爬行波的绕射计算。最后给出了几个各向异性阻抗典型形体表面的绕射场并加以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5-09-01)
马东立,刘忠铁[4](2009)在《叁维机翼前缘影区爬行波RCS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叁维机翼前缘影区的爬行波散射机理,建立了前缘影区爬行波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计算模型。根据光滑凸曲面的一致性绕射理论(UTD)给出爬行波的后向散射远区电磁场计算公式,按RCS定义计算爬行波散射贡献。采用微分几何原理分析任意凸曲面上的爬行波短程线特性,根据爬行波在光滑凸曲面上的短程线测地曲率为零的条件,给出一种叁维机翼表面短程线计算方法。对叁维机翼前缘爬行波进行计算和测试,并计算分析不同机翼参数对前缘影区爬行波的影响。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计算爬行波RCS快捷有效,可应用于工程分析。(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5期)
王楠,梁昌洪,张玉[5](2007)在《源在曲面上的NURBS-UTD方法的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辐射源位于凸曲面上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在分析设计电大尺寸平台上天线的应用广泛,本文给出了一种源点位于任意光滑凸曲面上的UTD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使用数值的微分几何方法对暗区爬行波射线进行寻迹.对目标模型引入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面进行建模,这使得UTD方法可以应用于以往板、柱、锥模型以外的任意光滑曲面模型.本文算法可应用于任意曲面上,数值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及工程适用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7年12期)
王楠,梁昌洪,张玉,陈铭[6](2007)在《NURBS-UTD方法的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不能处理任意弯曲模型这一缺陷,研究了基于任意曲面模型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采用数值的微分几何手段提出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建模技术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中在暗区占主要地位的爬行波射线的寻迹算法,使得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方法可应用到复杂电磁目标的分析中.这种算法可以应用于已有的板、柱、锥模型,并且可以有效地处理以往无法操作的任意光滑凸曲面.(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王楠,张玉,陈铭,梁昌洪[7](2006)在《NURBS曲面的UTD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典UTD方法使用柱、锥等典型模型对复杂电磁目标进行逼近,逼近模型与实际模型相差较大。针对这一缺点,本文将NURBS曲面建模技术与UTD方法相结合,讨论了一种基于NURBS曲面模型的UTD爬行波射线寻迹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单个贝齐尔面片上。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应用到典型模型所得结果与解析方法吻合良好,并可进一步推广到任意曲面。(本文来源于《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叁册)》期刊2006-02-27)
吴萍,吴先良[8](2003)在《凸曲面爬行波射线寻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爬行波是非镜面散射问题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射线寻迹是求解爬行波散射贡献的关键环节。文中基于短程线的定义,结合自由曲线曲面几何造型技术,探讨了对任意凸曲面导体目标表面进行爬行波射线寻迹的方法。对可展面爬行波射线寻迹计算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吻合,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解析求解困难的非可展面的爬行波射线寻迹进行了计算。(本文来源于《微机发展》期刊2003年09期)
李伟明,高本庆[9](2003)在《圆柱体上爬行波场分析及电磁兼容性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器上天线间辐射干扰问题的解决是系统正常通讯的保证。文章针对各种航空器的典型结构模型 -圆柱体进行研究 ,应用几何绕射理论分析了圆柱体上爬行波场的分布规律 ,包括固定收发天线位置 ,频率变化时爬行波场分布规律和固定天线工作频率改变收发天线相对位置时场的分布规律。所得结论为解决航空器上天线系统空间布局的电磁兼容问题提供了设计依据 ,也为定量地预测天线间隔离度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电波科学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李伟明,吕晓德,高本庆,刘瑞祥[10](2000)在《GTD应用中任意凸曲面表面爬行波射线寻迹》一文中研究指出射线寻迹是几何绕射理论 (GTD)解决高频电磁散射和辐射问题的关键步骤 .本文通过引入动态规划的数学优化方法 ,得到了任意凸曲面表面绕射射线的一般寻迹规划模型 .并对无限长圆柱、旋转抛物面和任意构造的一凸曲面上爬行射线进行了寻迹计算 ,结果表明模型方法是正确的 .该方法还可以应用到非均匀媒质任意凸曲面的爬行射线寻迹 .(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00年09期)
爬行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光滑凸曲面上的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该算法结合泰勒级数,并根据测地线的相关性质,使用计算几何方法对暗区爬行波射线进行寻迹;在参数曲面片上根据测地线性质求解爬行波轨迹点,并对爬行波在任意一点处的测地曲率进行计算,结果准确度高。最后使用该算法结合UTD方法计算二维圆柱的散射场,得到的结果与级数解吻合,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扩展了UTD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爬行波论文参考文献
[1].曹拓,付松,何思远.基于自适应变步长欧拉法的NURBS曲面爬行波寻迹算法[J].电子技术应用.2018
[2].邹宁,杨杨,吴语茂.光滑曲面上测地线射线寻迹算法及爬行波计算[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7
[3].付松.介质涂覆目标表面爬行波寻迹及其电磁绕射建模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5
[4].马东立,刘忠铁.叁维机翼前缘影区爬行波RCS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9
[5].王楠,梁昌洪,张玉.源在曲面上的NURBS-UTD方法的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7
[6].王楠,梁昌洪,张玉,陈铭.NURBS-UTD方法的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
[7].王楠,张玉,陈铭,梁昌洪.NURBS曲面的UTD爬行波射线寻迹算法研究[C].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叁册).2006
[8].吴萍,吴先良.凸曲面爬行波射线寻迹的研究[J].微机发展.2003
[9].李伟明,高本庆.圆柱体上爬行波场分析及电磁兼容性设计应用[J].电波科学学报.2003
[10].李伟明,吕晓德,高本庆,刘瑞祥.GTD应用中任意凸曲面表面爬行波射线寻迹[J].电子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