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现代都市;古建筑保护;深圳南头古城
1.古建筑保护利用的重要性
古建筑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标志,是祖先所留下的历史遗物、智慧、生活环境的综合体。保护和利用古建筑是加强对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研究发现的物证所在,因此,对具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古建筑进行有效保护利用,使其转化为旅游文化产业项目,创造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经济建设、旅游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现代都市中古建筑的保护策略
2.1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意识
在古建筑保护中,公众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充分重视公众的力量,鼓励公众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当中。为此,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等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古建筑保护宣传的力度,在社会中形成古建筑保护的舆论,介绍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古建筑重要性的认识,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古建筑保护意识。
2.2采取差异化、针对性保护方式
我国的古建筑类型较多,一刀切、统一的保护模式并不适用,所以,在古建筑保护中,需要根据古建筑的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差异化的保护。比如纪念性古建筑,基本不具备学术价值,主要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应当采用就地保存的方式,保证古建筑的继续使用,使其象征意义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学术价值较高,具有科研意义的古建筑,其价值体现在古建筑本身上,与地址无关,在保护时,应当侧重于古建筑的完整性、详实性等方面;对于艺术价值较高,达不到文物保护标准的古建筑,可以将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代表,将其融入到城市景观当中,起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作用。
2.3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现代古建筑保护中,为提高保护工作效率和准确性,还需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力度,来辅助完成古建筑保护工作。以近些年来古建筑保护普遍应用的GIS技术为例,可以为古建筑建立详实、全面的数据库,包括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建筑风格、平面图、实际测量图、三维扫描图以及历史维护记录等等,在这些信息基础上,可以为古建筑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确保古建筑保护方案制定的合理、科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深圳南头古城古建筑保护措施分析
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南头古城内现存多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历史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在珠三角地区无可取代。然而,随着深圳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且深圳第二次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古城所在的区域日渐成为重点发展城区。古城中大量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被拆除重建,古城格局虽基本保留,但古城风貌和空间环境遭到较为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古城所属的南山区的城市更新工作正逐渐步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既有效的保护古城历史风貌,又满足城内居民改善生活条件和提升经济水平的需求,是推进南头古城保护于发展的当务之急。
3.1区域整合,突出历史文化主题
统筹规划古城与中山公园及周边地区在地理空间、历史文脉、观光价值等方面的关系,突出历史文化主题,串联区域内的历史资源,构建“三轴五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即中山南北街历史文化轴、中山东西街商业休闲轴、中山公园生态景观轴以及古城内部片区、古城南部入口片区(南头古城—深南大道邻街地段)、中山公园片区、南头中学片区、古城东部片区,形成体现深圳多元文化的旅游场所。
3.2合理利用,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3.2.1划分刚性和弹性功能分区
功能明确区域——沿中山南北街、中山东西街形成联络南城门、北城墙遗址以及东城门的历史风貌展示区,集中反映南头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弹性功能区——对古城内建控地带以外的地区,赋予文化、商业、展示、创意等弹性功能,以街坊单位划定弹性功能区,用活化单元的模式强调活化更新与功能利用。
3.2.2保护与发展结合的功能拓展
在充分保护历史文物和古城历史风貌格局的基础上,发展以风貌展示和遗址展示为主的景观功能、以风貌旅游和纪念旅游为主的旅游功能、以传统商业和旅游商业为主的商业功能、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青少年培训为主的教育功能、以传统工艺创意和风貌居民为特色的商住功能。
通过文化旅游与商业的结合,推动对文物建筑和历史构筑物的维护修缮,保存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步恢复古城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以古城环境的整体提升为契机,促进古城内部社会组织的改善,推动社区建设,不仅使原住民对乡土文明的价值恢复自信心,也使外来人口逐步认同古城环境,最终主动参与和支持保护的行动。
3.3就地保护,活化更新
3.3.1就地保护——确立整体保护框架
构建以宏观层面山丘轮廓背景、城垣路网格局的保护到微观层面历史遗存的完整保护框架体系。根据历史风貌的空间分布,打造历史风貌展示区、遗址展示区和深港澳文化交流区,明确保护的核心空间载体,集中体现南头“古”城,保护古城。
3.3.2活化保护
①文物本体及保护范围——维护
以南头古城内的各类文保单位、保护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为空间载体,打造一个以官府文化、宗祠文化、古代商会文化、古代军事文化、市井文化以及民间私藏文化等为主题的南头古城主题博物馆展示体系,再现深圳传统历史风貌。
②建设控制地带——整治
沿中山南北街、中山东西街打造以传统手工艺展示、民俗博览、特色餐饮、历史参观等功能业态为主导功能、集历史体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风貌步行街。
街道空间保持原有街巷尺度,恢复传统风貌、统一坡屋顶。以新安县衙等官式建筑为核心,重点整治近人环境。
③环境协调区——改造
以街坊为单位,形成多个活化单元,调整用地功能,配置服务设施,整治和改造老建筑,引入文化、商业、展示、创意等新功能,建设环境品质高的街道和公共开放空间。
综上,在“城市原点,更新生活”理念下,南头古城通过自然更新,有机生长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改造。以创意设计为重点,通过“原生、年轻、关怀”三个方向,有步骤地完成产业、文化、商业、环境和居住五个维度的升级,最终将南头古城打造成为一个以“深圳本土、原创为主题,集合创意设计、特色商业等多种元素”的设计小镇。
结束语
总之在古建筑保护的道路上,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本着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建没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城市面临的问题,对历史文化保护更加应该重视起来。因此,应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做到历史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也要依靠人民群众来保护。
参考文献
[1]张筱筱.浅谈古建筑保护的意义与措施[J].神州.2016.
[2]余新波,徐迪.浅谈城市化进程中的古建筑保护与发展[J].吉林农业.2011.
[3]汪鹏.深圳市南头古城保护与居民生活关系初探[C].2015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