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留成[1]2004年在《改性聚苯乙烯乳液合成及其复合物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考察SiO_2纳米粒子分散的基础上,研究了SiO_2纳米粒子改性苯丙乳液合成动力学;探讨了苯丙乳液插层OMT的方法及其复合物的性能;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超微交联聚苯乙烯(XPS)有机刚性粒子,评价了工艺条件对有机刚性粒子尺寸的影响;讨论了用有机刚性粒子和弹性体增强增韧改性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原因。 通过粘度法和沉降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说明分散剂DP270和CAT 639W对SiO_2纳米粒子有较好的分散性,DP270的最佳用量为0.2%时悬浮液粘度从35.1mPa·s降为23.3mPa·s,CAT 639W最佳用量为0.4%时悬浮液的粘度从35.1mPa·s降为23.1mPa·s;通过研究分散剂存在下纳米粒子的苯丙乳液聚合动力学,发现纳米粒子的存在对乳液聚合有一定的缓聚作用,并讨论了乳化体系、温度、引发剂、表面处理剂以及纳米粒子用量对聚合的影响。 将OMT的水悬浮液经超声波处理,与苯丙乳液复合,OMT/P(BA-St)复合物的萃取和XRD试验证明乳液的大分子已经大量嵌入OMT层间,使大部分OMT以纳米级均匀分散于苯丙乳液之中;DTA分析结果说明添加4%OMT苯丙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升高了73℃。 用2%粒径为0.39~0.46um的XPS复合PP,经力学性能测试,有最好的增韧效果;SEM扫描电镜发现,经热加工的复合材料中最小的有机刚性粒子粒径可部分分散到60~80nm,该复合材料比超细有机刚性粒子复合的PP有更好的冲击韧性。 用有机刚性粒子与弹性体SBS共同增韧PP时,发现二者有协同作用,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120%左右。偏光显微镜显示加入有机刚性粒子可使PP的球晶尺寸减小,SEM观察到复合材料中基体材料和刚性粒子的界面相容性较好,在冲击破坏的材料断面上,刚性粒子明显被拔出形成“空穴”,这些微小空穴较易产生而吸收能量,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这是刚性粒子复合聚丙烯的增韧机理。
章姝敏[2]2015年在《壳聚糖改性聚苯乙烯粒子及其乳化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壳聚糖(Chitosan,CS)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唯一碱性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性等生化性质和吸湿性、保湿性、抗菌性等理化性能。本课题紧紧围绕CS,采用CS对固体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并用于制备Pickering乳液。以CS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或合成聚合物,可以减少对人体的刺激性和毒性,同时赋予乳液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抗菌性等,从而拓宽Pickering乳液在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本文采用简单的模板法制备交联核壳结构复合粒子,旨在降低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强乳化能力,同时解决核壳结构粒子制备方法繁琐、球形度差等问题。首先,基于简单的静电吸附,用CS对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粒子进行原位改性,以液体石蜡为油相,研究CS原位改性PS粒子的乳化性,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荧光显微镜对乳液进行表征,并讨论了CS浓度、PS粒子浓度、水油比、水相p H和盐浓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S粒子发生最大程度的絮凝时,粒子的乳化性最强,乳液稳定性最高;乳液内相体积分数最高可达85%;通过CS在PS粒子上的吸附行为和CS对PS粒子的絮凝行为的研究,探索了CS原位改性PS粒子的乳化机理:当CS含量较低时,PS粒子和CS发生协同乳化作用,即CS的加入使PS粒子发生絮凝,乳化能力提高;而当CS含量较高时,则存在竞争吸附,即过量的CS发挥乳化作用,从而抑制了PS粒子在乳液滴表面的吸附。此外,CS在PS粒子表面的吸附导致粒子亲水性增强,因此乳液未发生相反转。其次,针对上述CS的大量吸附使得PS粒子亲水性增强,乳化能力降低的问题,同时旨在解决核壳结构粒子制备方法繁琐,得到的粒子形貌和粒径分布较差等问题,采用简单的模板法,用戊二醛交联,制备交联的核壳结构PS/CS复合粒子,用红外(FTIR)、Zeta电位、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其进行表征。核壳结构粒子的粒径大小为250 nm,粒径分布均一,且最佳反应条件为:戊二醛浓度为15.96 mmol/L,反应温度为40°C,反应时间为24 h。此外以液体石蜡为油相,研究了这种核壳结构粒子的乳化性,讨论了粒子浓度、水油比、水相p H和盐浓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粒子表面氨基含量减少,电荷降低,粒子可发生弱絮凝,因此乳化性增强。当粒子浓度为1 wt%时,乳液就能达到很高的长期稳定性;乳液内相体积分数最高可达85%;同时,由于粒子表面氨基含量减少,其乳化性受盐浓度和p H的影响较小,即使在酸性条件下,乳液也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放置1年粒径基本不发生变化。最后,研究了改性粒子及Pickering乳液的抗菌性。结果表明,用CS对PS粒子进行原位改性,形成的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性,且随着CS浓度的增加,抗菌性增强,而交联核壳结构PS/CS粒子由于表面氨基含量的减少,未体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以水油比3:7,PS粒子及CS占油相浓度分别为3 wt%和0.08 wt%制备的Pickering乳液对两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40%,相对于CS原位改性的PS粒子,其抗菌性有所增强,这可能是因为在乳液中,CS与细菌间的相互作用更强,且存在组分间的某些协同作用。
张丽园[3]2014年在《磺化石墨烯和磺化碳纳米管为稳定剂的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氧化石墨烯(GO)作为新型碳纳米材料,各自拥有独特的结构和许多新奇的特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碳纳米管、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表面的范德华力使得其在聚合物等基体中很容易发生团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本论文研究了盐(NaCl)协同氧化石墨烯稳定Pickering乳液的情况;探索了制备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即采用分子设计的方法对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进行共价键接枝改性,然后将其作为固体粒子稳定剂应用于聚合反应;分别得到了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磺化石墨烯(Ⅰ)/聚苯乙烯,磺化石墨烯(Ⅱ)/聚苯乙烯和磺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酰胺四种复合材料,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探讨了它们的应用前景。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单层GO,在盐(NaCl)的协同稳定作用下,以GO为固体粒子稳定剂制备了Pickering乳液。系统的研究了氧化石墨烯和盐的浓度对乳液的影响,为得到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用TEM、AFM等手段对聚合得到的氧化石墨烯/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2)利用缩合法将含有磺酸基团的功能有机小分子对GO进行共价键改性,制备得到了磺化石墨烯(Ⅰ)。该功能化的石墨烯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固体粒子稳定剂应用于苯乙烯的Pickering乳液制备,并且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反应,最终得到了磺化石墨烯(Ⅰ)/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用TEM、SEM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功能化石墨烯能够呈高度剥离的状态均匀地分散在聚苯乙烯微球中。3)通过重氮盐法将含有磺酸基团的有机小分子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得到了磺化石墨烯(Ⅱ),该功能化的石墨烯不仅能够作为高效的固体粒子稳定剂应用于Pickering乳液的制备,而且通过聚合反应,还能够作为高效的填充材料均匀地分散在聚苯乙烯产物中。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磺化石墨烯(Ⅱ)/聚苯乙烯纳米复合物,而且仅需要少量的磺化石墨烯(Ⅱ)就能够显着地提高聚苯乙烯基体的机械、热和导电性能。4)通过重氮盐法将含有磺酸基团的有机小分子对碳纳米管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得到了磺化碳纳米管。将其作为分散剂应用于丙烯酰胺的分散聚合反应,得到了磺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酰胺纳米复合物。采用SEM、TEM等手段对产物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功能化的碳纳米管能够均匀地分散在聚丙烯酰胺中,而且该复合物能够作为水溶性润滑添加剂,显着地提高基础液的减磨性能和承载能力。
郑保山, 龚小芬[4]1997年在《《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文中研究说明本编辑部开发有《精细石油化工文摘》机器翻译编辑出版系统和文摘自动建库系统,此索引系采用文摘自动建库系统中的主题索引功能制作。索引按叙词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叙词排在以汉字开头的叙词前面,各叙词下的每一个索引款目由中文题名和文摘流水号组成,索引叙词取自《石油化工汉语叙词表》和《精细石油化工文摘词表》。
佚名[5]1998年在《《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8年 第12卷 主题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编辑部开发有《精细石油化工文摘》机器翻译编辑出版系统和文摘自动建库系统,此索引系采用文摘自动建库系统中的主题索引功能制作。索引按叙词的汉语拼音顺序编排,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叙词排在以汉字开头的叙词前面,各叙词下的每一个索引款目由中文题名和文摘流水号组成,索引叙词取自《石
张念椿[6]2013年在《纳米微晶纤维素/金属/电介质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纳米微晶纤维素,纳米金属及二氧化硅等电介质组成的杂化结构材料是一类正在兴起的新型材料。通过高压均质法制备分散性好的纳米微晶纤维素,再以其为模板诱导使正硅酸乙酯(TEOS)在水解过程形成棒状物杂化物,该杂化物经过高温煅烧可以得到晶须状的碳化硅。以改性的二氧化硅为和聚苯乙烯微球为基,表面包覆或负载纳米银,以及将荧光染料包覆于电介质二氧化硅中可以得到不同功能化的杂化物,此类杂化物可以实现金属银和荧光物染料的多功能化特性。因而此类杂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基的增强、抗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生物医学等领域。本文报道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及碳化硅晶须的制备、并制备了Ag/SiO2、Ag/CNC、Ag/PS纳米结构杂化物及荧光物染料掺杂二氧化硅的杂合物,并讨论了聚合物基增强、抗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荧光标记等性能。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述纳米杂合物结构材料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常用的制备方法、基本性质、应用领域以及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第二章以物理机械法(高压均质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并用相同的方法细化了低熔点的玻璃粉,并探讨了不同均质时间对纤维素及玻璃粉粒径等影响。所得到纳米微晶纤维素为棒状,分散性较好,同样该方法得到的玻璃粉粒径比均质前明显减小,分散性更好。另外还对均质后的玻璃粉的烧结温度和软化温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玻璃粉的粒径越小,其烧结温度和软化温度越低。第叁章用纳米微晶纤维素为模板及诱导剂,可以使TEOS在水解过程形成棒状的杂合物,该杂合物经过高温煅烧可合成晶须状的碳化硅,并对碳化硅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将碳化硅晶须应用于聚苯乙烯基树脂的增强,碳化硅晶须增强的树脂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相比于普通的聚苯乙烯,其中拉伸强度增加到原来的3倍,缺口冲击强度增加到8倍左右。通过CNC合成的SiC晶须显示了在聚合物基等领域的潜在的应用前景。第四章以改性的二氧化硅微纳球为载体,Fe3+为催化剂,DMF为还原剂制备了表面包覆好的Ag/SiO2杂化物,并探讨了有无催化剂和不同的反应温度对纳米银负载物的影响。将银纳米粒子包覆的杂合物应用于抗菌测试,展现除了优异的抗菌性能。另将荧光染料掺杂于改性的二氧化硅纳米球,得到的纳米杂合物大小均一,粒径在50~80nm之间,分散性好。荧光测试实验表明该杂合物仍保留原始荧光单体的性能,但荧光单体泄露可以明显改善,进一步应用于生物标记,发现在细胞中有明显的纳米荧光杂合物颗粒。第五章以制备了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微球,并以聚苯乙烯微球和纳米微晶纤维素为基质,通过在PS微球表面吸附不同电荷,将Ag+还原为纳米银负载于聚苯乙烯表面上。该Ag/PS复合物应用于SERS增强实验,发现MB(亚甲基)的拉曼信号可以明显地提高。另外通过简单的方法超声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负载纳米微晶纤维素杂合物,发现随着超声反应时间的增加,纳米银粒子不断地生长,超声反应60min时,CNC表面的纳米银大小均一,无明显团聚现象,但是超声时间80min时,纳米银变得更大,而且大小不均一。进一步应用抗菌实验,表明超声反应60min时,所得到纳米银负载的CNC杂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该杂合物可应用于抗菌,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
朱云峰[7]2005年在《无机纳米粒子/水性树脂复合物的研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研究了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TiO_2的方法以及在改性纳米TiO_2粒子存在下的五元单体苯丙乳液共聚合。根据各单体的特点和他们在乳液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优选了苯乙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五种单体,并研究了单体配比、由非离子乳化剂OP与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组成的复合乳化剂体系、链转移剂、引发剂和缓冲剂等因素对聚合过程和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温度、时间和纳米TiO_2的加入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聚合工艺。结果表明,单体配比:St(32%)/MMA(20%)/AA(5%)/AN(10%)/n-BA(33%);TiO_2/(单体+TiO_2)为1.5~2.5%,乳化剂(SDS/OP)为2%~3%(配比为1:2)、链转移剂(DDMC)为2%,NaHCO_3用量为0.2~0.5%,引发剂0.6%,去离子水的用量为45~55%,反应温度为85℃,采用连续饥饿态滴加法能获得聚合过程稳定、性能理想的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结构和分散性。结果表明纳米TiO_2粒子与改性剂之间确实以化学键相结合,且改性后的纳米TiO_2粒子在有机介质中达到了极好的单分散状态。通过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TGA)研究了复合乳液的结构和热稳定性,TGA分析表明聚合物接枝到二氧化钛粒子表面,且复合乳液热稳定性比未加纳米TiO_2粒子的高;TEM分析表明所制得的纳米苯丙乳液具有以纳米TiO_2粒子为核、以聚合物为壳的核壳结构。对复合乳液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均为100%。所合成水性纳米苯丙乳液的耐水性达120小时不泛白,硬度为H级,粘度为16~20s,固含量42~45%,附着力为一级。 然后在此基础上用该纳米乳液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制备了纳米抗菌水性环保乳胶漆、纳米水性木器涂料和纳米水性防腐涂料叁种产品,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纳米抗菌水性环保乳胶漆不含游离甲醛,其重金属离子含量和有机挥发份都满足《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18582—2001的要求,并且做了24小时抗菌率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99.4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达99.54%,对白色念珠菌达99.63%、对黑曲霉菌达92.38%;纳米水性木器漆的硬度达到2H;水性防锈漆的耐盐水性达到260小时,这都远远高于现有产品的性能。
谭永涛[8]2012年在《互通多孔碳/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文中认为超级电容器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新型储能元件,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因而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其中电极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碳材料由于导电性较好,价格低廉,广泛应用于双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然而其比电容较低。导电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法拉第赝电容,价格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电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遗憾的是,导电聚合物的循环寿命较差。碳/聚苯胺的复合物的各组分具有协同作用,有望得到综合性能优异的超级电容电极材料。本论文采用超浓乳液法制备具有分级互通多孔结构的碳材料,并以其作为载体在分级互通多孔碳材料的表面生长导电聚苯胺电极材料,分别研究分级互通多孔碳及其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首先以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原料,合成互通多孔聚合物后,经炭化制备具有分级互通多孔结构的碳材料。采用SEM、BET、FTIR对其形貌、孔结构和表面的官能团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通过超浓乳液中分散相的体积来调节互通多孔碳材料的孔结构,并对碳材料进行了液相氧化改性。研究结果表明:互通多孔碳材料合成时存在着一个合适的分散相体积,并且具有互通分级多孔结构;在碱性电解液中比容量最高达95F/g,经过液相氧化改性提高了浸润性,比容量随之提高,最高达225F/g;经过1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90%,具有较好的循环寿命。采用经典的化学氧化法合成了互通多孔碳/聚苯胺复合物,研究了反应时间和苯胺用量对复合物结构及形貌的影响。采用SEM和FTIR对其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苯胺用量的增加,复合物中的聚苯胺的纳米纤维长度和直径都增加,并且其比容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复合物相对于纯的聚苯胺材料,虽然其比容量238F/g比纯聚苯胺的405F/g低,但是,复合物材料相对于纯聚苯胺材料,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循环寿命也得到了改善。
李玉峰[9]2005年在《聚苯胺/蒙脱土复合防腐蚀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苯胺(PANI)除具有抗氧化性和热稳定性之外,还兼有独特的掺杂行为和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具有电导率高、掺杂态和未掺杂的环境稳定性好、易于合成、单体的成本低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导电聚合物之一。聚苯胺通过与其它物质的复合,不但克服了其加工性能差的缺点,还可以获得具有多种功能性的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电池、电显示、静电屏蔽、微波吸收、金属防腐等领域。特别是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对金属具有常规涂料不可比拟的阳极保护和屏蔽作用,以及抗划伤能力等独特的防腐蚀性能,有可能成为聚苯胺最有希望的应用领域之一。 本文首先制备了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并首次以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水性叔氟乳液为成膜物质,制备系列聚苯胺/蒙脱土水分散体复合防腐蚀涂层材料,考察了复合涂层对A3钢及不锈钢的防腐蚀性能。全文包括五部分。 第一章 聚苯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综述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聚苯胺复合材料和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特别对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的种类、制备、特性、防腐机理及应用等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引用参考文献185篇。 第二章 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以盐酸(HCl)、对甲基苯磺酸(PTSA)、樟脑磺酸(CSA)、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聚苯乙烯磺酸(PSSA)等为掺杂剂,制备了系列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并对首次合成的聚苯乙烯磺酸掺杂水溶性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PSSA-PANI/MMT)进行了较全面的结构和性能表征。复合材料为蒙脱土以剥离为主的混合纳米形态,热稳定性很好,具有比PSSA-PANI更为稳定的变温电导率。 第叁章 聚苯胺/蒙脱土╱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复合防腐蚀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以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为成膜物质,与制备的水溶性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共混,再加入水性环氧树脂固化剂乳液,制得水分散体聚苯胺/蒙脱土/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涂层材料。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Tafel曲线测试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中添加
顾强[10]2005年在《乳液——悬浮原位聚合反应制备透明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聚合物材料的发展,传统的材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材料和器件的微型化、多功能化、集成化等方面要求,因此研究和制备高性能和功能性材料,特别是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根据分子设计原理,本文尝试利用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即乳液--悬浮原位聚合反应,在不影响聚苯乙烯透明性的前提下,来合成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实现对苯乙烯树脂的增韧,改善其耐热、耐候等性能研究。众所周知,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是高分子工业上重要的聚合方法。乳液聚合可以从微观上对高分子乳液微粒进行设计,调节共聚物组分,合成有机/有机、无机/有机纳米微粒。通常将乳液微粒与聚合物进行复合时, 需要将乳液破乳、洗涤、脱水、干燥等复杂过程处理,再直接将粒子掺杂于聚合物中,实际很难将纳米微粒上吸附着的杂质脱除,并很可能在乳液到干微粒的处理过程中导致微粒的聚集与变形等。悬浮聚合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产物后处理难的问题,并且它与乳液聚合都是在水介质中的多相聚合,我们正是利用他们都有水相介质的这一特点。本文在乳液聚合反应与悬浮聚合反应基础之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将乳液、悬浮聚合反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原位合成聚苯乙烯复合物。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将高交联的聚苯乙烯纳米粒子复合于聚苯乙烯材料中, 保持聚苯乙烯原有的光学性质;第二方面,将无机纳米微粒复合于聚苯乙烯材料中。这其中包括二部分:(1)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于聚苯乙烯材料,该聚苯乙烯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热性能和光学性质:(2)四氧化叁铁纳米粒子复合于聚苯乙烯材料,该聚苯乙烯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磁性。
参考文献:
[1]. 改性聚苯乙烯乳液合成及其复合物的应用[D]. 郝留成. 浙江工业大学. 2004
[2]. 壳聚糖改性聚苯乙烯粒子及其乳化性能研究[D]. 章姝敏. 江南大学. 2015
[3]. 磺化石墨烯和磺化碳纳米管为稳定剂的乳液聚合和分散聚合研究[D]. 张丽园. 合肥工业大学. 2014
[4].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7年 第11卷 主题索引[J]. 郑保山, 龚小芬.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1997
[5].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1998年 第12卷 主题索引[J]. 佚名.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1998
[6]. 纳米微晶纤维素/金属/电介质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念椿. 华南理工大学. 2013
[7]. 无机纳米粒子/水性树脂复合物的研制与应用[D]. 朱云峰. 山东科技大学. 2005
[8]. 互通多孔碳/聚苯胺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D]. 谭永涛. 兰州理工大学. 2012
[9]. 聚苯胺/蒙脱土复合防腐蚀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玉峰. 西北师范大学. 2005
[10]. 乳液——悬浮原位聚合反应制备透明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D]. 顾强. 吉林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