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潮流沉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潮流,沙洋,口外,环境,地层,通道,闽江。
潮流沉积论文文献综述
王辉,夏非,张永战,高抒,李家彪[1](2019)在《江苏中部海岸西洋潮流通道区域晚更新世古地貌与沉积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曾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输送的陆源沉积物重要的汇,其沉积记录含有河流演化的丰富信息。江苏海岸中部、南黄海西侧、辐射沙脊群西北的西洋潮流通道及其邻区受到古黄河与古长江的交互影响,其古地貌与沉积地层等研究尚显不足。利用该区多次采集获得的长约380 km的浅层地震剖面数据,结合钻孔资料,分析了西洋浅部地震层序,探讨了其沉积环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洋潮流通道区域在平均海面以下33~49 m处,存在一个强振幅、中频率、高连续性的区域性反射界面,与对比钻孔中滨岸沼泽沉积的顶面相对应,代表一个不整合的古地貌面;该界面深度的空间插值结果反演的古地貌面与下伏的沟槽状切割-充填反射结构,揭示了数条沿NE方向延伸的古水道,并集中分布于古地貌面北部相对低洼的区域,为南黄海内陆架晚更新世某古水系的一部分;该古地貌面系末次冰消期的海侵冲刷面,其上覆是全新世滨浅海沉积,下伏是晚更新世末期的洪泛平原或滨岸沼泽或充填下切古河道或古潮道等沉积。对该区域性反射界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弄清南黄海西部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体系演化历史,提升对辐射沙脊群形成演化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珊珊,王中波,李日辉,孟祥君,陈晓辉[2](2018)在《渤海东部潮流沉积特征及MIS4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东部发育了典型的潮流沉积,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组成。该文基于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最新获取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与水深变化进行对比,将该区的潮流沉积特征与其地震相特征进行精细分析,同时结合晚第四纪CD5孔的岩性、14C测年和层序地层划分,识别出晚更新世以来的四期层序地层,分别是MIS4以细砂为主的陆相地层、MIS3以粉砂和黏土为主的滨浅海相沉积地层、MIS2末次盛冰期形成的以粉砂质粘土和细砂质粉砂为主的陆相沉积地层和全新世(MIS1)发育的以粉砂质黏土和细砂组成的海相沉积地层。其中全新世地层分别由早期的滨海相沉积、中期的浅海沉积和晚期的潮流沉积组成。通过这四期层序的研究,揭示了该区MIS4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本文来源于《高校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夏非[3](2016)在《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氧同位素5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 5,MIS 5)以来,中国海岸海洋地貌与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控于全球性海面升降旋回背景下的复杂的海陆交互作用。辐射沙脊群正是在这样环境背景下,由长江、黄河、淮河等大中型河流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形成的巨型砂质堆积体,是中国东部海陆交互作用的重要产物。西洋是辐射沙脊群北部最大的潮流通道,由潮滩海岸与沙脊夹持而成,是研究江苏中部海陆交互带沉积层序与演化的典型区域。本研究基于可控制整个西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剖面和西洋南段的07SR01孔等第一手资料,并搜集西洋及邻区做过深入沉积学研究的钻孔和剖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地震地层和钻孔地层分析与对比。与此同时,为弥补现有钻孔研究的不足,尝试借助废黄河口近岸的已有认识来外推西洋北段浅层地震单元U3的沉积环境和形成年代,进而完成了整个西洋钻孔与浅层地震的层序对比分析,最后初步建立MIS 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并宏观演绎该区的沉积演化历史。形成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西洋自海底向下可识别出5个浅层地震单元,并且约以33°19'N为界,西洋南、北段的沉积层序存在一致性差异。其中,U1单元多发育在侵蚀与堆积作用兼具的地区,以前积、平行、亚平行等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现代水下沙脊和潮道底部充填等沉积,可能形成于AD 1128年废黄河影响苏北海岸以来。U2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向南似有加厚趋势,以复杂的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河口/潮流沙脊、潮道沉积,可能形成于全新世海侵及高海面以来。U3单元仅在北段稳定分布,向南厚度减薄直至尖灭,以连续性好、振幅较弱和频率高的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为特征,应为滨岸、浅海泥质沉积,可能形成于9-5 kaBP。U4单元在全区稳定分布,以亚平行及微波状为主、兼切割-充填反射结构为特征,多为低海面时期(MIS 3末期至MIS 2)形成的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发育硬黏土层,部分地区还包括末次冰消期的滨海湖沼沉积。U5单元仅在少数剖面中可以明确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清楚,南段揭示此单元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与U4单元反射特征类似。(2)MIS3以来西洋的层序地层格架如下:此时期发育类型Ⅰ层序,以硬黏土层顶面或古河谷下切面为层序界面,之上发育冰后期层序(Sq1),之下发育末次间冰阶层序(Sq2)。其中,Sq1层序可识别海侵和高位体系域,且两者间的最大海侵面,在西洋北段可置于构成海侵体系域主体的滨岸、浅海泥质沉积中,其上高位体系域主要是潮下沙脊-潮道沉积;在西洋南段应在潮下沙脊-潮道沉积中。Sq2层序尚可识别高位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且难以区分两个层序间的低位进积楔和强制海退楔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在西洋南段主要为潮汐河口边滩、河床等沉积,在北段尚不明确;强制海退楔体系域在整个西洋基本为河湖相的洪泛平原或下切小河谷沉积。(3)MIS 3以来西洋的沉积演化过程如下:西洋南段在39 cal ka BP前后的末次间冰阶高海面时期发育了潮汐河口边滩、河床沉积(北段可能类似)。MIS3末期海面波动下降,26 cal ka BP前后已发育河湖相洪泛平原沉积,并经历MIS 2低海面阶段,可能会持续至末次冰消期海侵影响之前,亦有下切小河谷层序发育。LGM结束后,约15 cal kaBP进入末次冰消期,受全球融冰水事件影响,海面阶梯式急剧上升。西洋约在11.8-11.4caIkaBP形成海侵侵蚀面;约在11.4~9.6 cal kaBP发育滨海湖沼及冰后期海侵的基底泥炭,风暴沉积记录较多;约在9.5-9.2calkaBP彻底被海水淹没沦为滨海。西洋在约9kaBP之后形成滨、浅海环境,但南、北两段经历了不同的沉积演化过程,北段先后发育滨、浅海泥质沉积和潮下沙脊-潮道等环境,转换时间约在5kaBP,而南段则一直处于潮下沙脊-潮道环境。AD 1128年之前发育的沙脊为水深较大的暗沙,并未出露海面,尚处在沙脊-潮道的不断调整变动之中。AD 1128-1855年,黄河南徙经苏北入海,西洋接受废黄河南下大量泥沙并持续被充填,暗沙成长为明沙。AD 1855年至今,黄河北归入渤海,苏北近岸的直接供沙被切断,动力作用恢复为主导因素,西洋逐渐开始遭受强烈的侵蚀冲刷,一度不断刷深和南移,但至本世纪初,增幅已显着降低,并且冲刷出来的泥沙供给西洋周围潮滩和沙脊的淤长。(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11-30)
蒋大亮,张凌华,张振克,陈影影,付跃鑫[4](2015)在《苏北岸外辐射潮流沙脊群东沙浅滩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苏岸外发育典型的辐射状沙脊群,沙脊群的地貌与沉积变化是海岸海洋动力地貌研究的热点领域。东沙是辐射沙脊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在东沙浅滩采集了18个柱状岩心,利用210 Pb方法分析了柱状岩心沉积物210Pb比活度,计算获得了东沙地区10个站位的平均沉积速率。东沙地区平均沉积速率有"西部边缘低、东部边缘高"和"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辐射沙洲东沙附近地形格局和潮流对沉积速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5年04期)
刘阿成,陆琦,王百顺,张杰[5](2015)在《南黄海太阳沙西侧潮流脊槽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南黄海太阳沙西侧潮流脊槽区进行了底质调查,采用密集站位的振动活塞柱状沉积物采样器取样。根据粒度分析结果,比较精细地研究了厚度约2~3m浅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细砂主要分布在潮流脊和岸滩上,其它较细的沉积类型主要分布于潮流槽内,呈显"脊砂槽泥"的沉积-地貌基本特征。同时,沙脊上的表层细砂的分布范围明显与沙脊至海岸的距离有关,除了潮流的影响外,主要与外侧沙脊的消浪作用有关。另外,根据表层沉积物分布的沉积-地貌特征,探讨了潮流脊槽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来源于《海洋学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孙祝友,王芳,殷勇,黎刚,葛松[6](2014)在《辐射沙脊群兰沙洋潮流通道沉积环境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兰沙洋潮流通道07SR09孔的沉积相分析及粒度、14 C测年、有孔虫鉴定、磁化率等实验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并结合区域文献和钻孔数据资料分析,研究了兰沙洋潮流通道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特征.晚更新世时,古长江曾在此流入南黄海,粒度测试结果表明,自晚更新世至今,因古长江逐渐南迁,古长江源的细砂含量也呈逐渐减少趋势.结合前人相关文献分析,推测本孔所处区域在古长江南迁后受到了后期物源在此沉积的影响,很可能是古黄河源物质,也有可能是潮流作用带来的较细颗粒在此沉积,这些后期沉积的较细颗粒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本区的沉积物粒级构成.而据磁化率实验测试结果分析,并结合有孔虫种属分布及数量特征,揭示出自晚更新世以来,兰沙洋潮流通道的水动力变化环境渐趋稳定,可以作为优良的天然深水航道.(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许艳[7](2014)在《福建近海河口潮流沉积沙体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福建近海岸线蜿蜒曲折,沿岸发育众多河口,海洋环境受台湾海峡影响较大。河口是连接陆域和海域水体的媒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福建近海闽江口和九龙江口等河口均属于中小型强潮河口,河口沙体分布特征和演化趋势直接影响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基于较新数据资料,对河口外沙体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我国近海半封闭中小型河口湾海底潮流地貌的认识。本文通过多波束调查采集数据和浅剖、沉积物等资料的分析和研究,结合前人海平面变化的研究资料,对河口外沉积沙体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初步认为其为潮流沙脊。研究结论如下:(1)在平面分布上,闽江口外潮流沙脊走向近SW-NE向,沙脊局部连片;九龙江口外沙脊走向近ENE-WSW向,沙脊末端有分叉现象。(2)研究区沙脊主体生长受现代水动力影响较小,从沙脊相对于现代河口的距离和沉积物粒度特征来看,沙脊主体发育时的物源并非现代河口沉积物,沙脊表层覆盖有较薄的现代近海陆架沉积物层,下部地层为保留古河道相沉积的残留沉积。(3)通过沙脊间距推算出的古水深与前人研究全新世古海平面位置及当时南黄海和东海大量潮流沙脊形成水深是一致的,其中,闽江口外的潮流沙脊主体发育时期约为11-11.5ka B.P.处于中国近海沙脊演化早期,九龙江口外的潮流沙脊主体发育时期约为7-8ka B.P.处于演化中期。(4)研究区沙脊为古水下叁角洲砂质浅滩遭受潮流等水动力侵蚀而成,形成的潮流水动力环境强于现代的浅水陆架平原环境;在随后的海平面变化过程中,沙脊上覆水深逐渐大于沙脊发育的最佳深度,在现代水动力改造作用下,沙脊顶端圆滑,两侧坡度较缓,沙脊间沟槽较为平缓,表面发育沙波,基本处于动力平衡的状态。(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14-05-01)
孙祝友[8](2012)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主潮流通道兰沙洋沉积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分布在江苏岸外,是由河海交互作用形成的。晚更新世时期,古长江在江苏境内入海,带来了大量的细砂和粉砂级物质堆积,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大型河口叁角洲堆积体。而后,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受辐聚辐散的独特潮波系统的影响,逐渐发育成了由沙脊和潮流通道组成的辐射状分布的独特地貌体——辐射沙脊群。因长期处于陆海交互作用环境下,辐射沙脊群蕴含了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很好的揭示区域环境变化特征,具有较大的科学研究意义。同时,江苏省作为国内经济强省,经济产业结构正在由沿江发展向沿海发展过渡,而港口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及运营与海洋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经济发展背景之下,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研究也具有更大的生产应用意义。07SR09号钻孔位于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兰沙洋潮流通道内,作为洋口港的主航道,兰沙洋潮流通道的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07SR09号钻孔的沉积相分析和相关实验指标的测试,并结合已有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了兰沙洋潮流通道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特征。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海图对比、研究区底质样分析及钻孔数据对比,分析了兰沙洋潮流通道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冲淤演变及稳定性特征,论证了洋口港的未来建设与运营方向。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岩芯编录及有孔虫和贝壳鉴定分析,可将07SR09孔划分为上、中、下叁段,0-1838 cm为上段,1838-2447 cm为中段,2447-4591 cm为下段。根据出现的沉积结构及有孔虫组合、贝壳种属的不同,将叁段的沉积环境由上段至下段依次划分为:海相沉积环境、陆地沉积环境和河流相沉积环境。据14C测年分析,上段和中段的划分界限在7713±45 a cal B.P.~18135±305 a cal B.P.这个时间段内,约为距今12000年,属于晚更新世末期,近全新世初期;中段和下段的划分年代介于18135±305 a cal B.P.~31094 ±85 a cal B.P.这一时间段内,约为距今22000年,属于晚更新世晚期。(2)基于粒度分析的细砂含量变化趋势表明,07SR09孔的不同物质组分构成中,细砂含量最多,为54.9%,自下段至上段,细砂含量分别为64.3%、57.2%、48.8%,呈现出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结合本区已有的相关研究,推测此处丰富的细砂应来源于古长江带来的巨量沉积物。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认为,这一变化特征表明了,自晚更新世以来,随着古长江南迁,古长江源的物质影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结合前人研究,推测很可能是受到了后期古黄河源物质沉积的影响,也有可能是潮流作用带来的较细颗粒在此沉积的影响,总之这些后期沉积的较细颗粒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本区的沉积物粒级构成。(3)磁化率实验结果表明,07SR09孔的磁化率平均值为8.18×10-7m3/kg,上段为 4.76×10-7m3/kg,中段为 4.77×10-7m3/kg,下段为 11.89×10-7m3/kg。下段的值最高,表明下段的物质颗粒较粗,所含的磁性物质也较多,这一变化特征也与本孔细砂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亦反映出下段水动力条件最强,且由下段至上段,沉积动力条件渐趋稳定这一特征。(4)碳氮比分析结果表明,07SR09号孔的碳氮比值平均值为8.62,判断为海相沉积环境为主。上段至下段依次8.94、10.74、6.75,中段值最高,验证了陆地沉积环境这一初步判断,而下段的值最低,则是由于取样位置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下段的下部而导致的,并不能得出下段为典型的海相沉积环境这一结论。(5)古长江河道迁移研究方面,综合已有的相关文献分析,及本区附近几个相关钻孔的地层划分及14C年代分析,初步判断出古长江开始向南迁移的年代大致在距今30 000 aB.P.,处于晚更新世时期,大致在MIS 3期。(6)对于兰沙洋潮流通道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冲淤演变分析结果表明:据不同时期的海图对比分析,在短时间尺度上,1963-68年至1979年的净冲淤率为+0.085 m/a,兰沙洋潮流通道处于微淤的状态;而1979至2005年的净冲淤率明显减少,为+0.019 m/a,反映出兰沙洋潮流通道的水深变化逐渐变小,变得较为稳定这一特征,因此,可以作为一条长期发展的优良天然深水航道。在长时间尺度上,通过钻孔数据分析表明,兰沙洋潮流通道及洋口港所在的海域是比较稳定的。但应注意最近时期内突发的自然灾害或人工工程对深水航道产生的骤淤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8-01)
李延军[9](2012)在《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小庙洪潮流通道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是晚第四纪长江、黄河沉积物受潮流作用改造形成的巨型陆架地貌单元,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典型产物。小庙洪潮流通道位于沙脊群区最南部,也是深槽距岸最近的一条大型滨岸潮流通道,作为该地区继承古河谷性质的潮流通道的典型代表,研究小庙洪水道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长周期演变以及近10年来的悬沙浓度变化,对于了解该水道乃至辐射沙脊群南部地区的成因机制、动态发展趋势和古长江下切河谷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2月在江苏吕泗港岸外小庙洪潮流通道的牡蛎礁上(32°8.988'N,121°32.821'E)实施07SR11孔的野外施工,钻孔总进尺70.9m,实际取得岩芯51.2m,取芯率达到了72%。之后在室内进行钻孔描述和编录工作,并采集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有孔虫、粘土矿物及地球化学元素的测试和分析,结合同位素测年及其它环境替代性指标,对小庙洪潮流通道的长周期演变和成因机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运用遥感手段对1999~2010年间27景ETM+图像进行悬沙浓度的反演,分析在长江输沙量剧减的情况下该海域的悬浮物质含量变化,预测在物源减少的情况下小庙洪潮流通道及辐射沙脊群南翼地区未来可能的演变。小庙洪07SR11孔沉积物以粉砂和砂为主,平均含量为48.9%和47.2%,黏土含量较少,平均含量仅为3.9%,平均粒径在1.6~6.5Φ中之间波动,平均值为4.3Φ中,分选性较差。从整个钻孔来看,沉积物下粗上细,下部以细砂、中砂为主,向上粉砂、黏土含量增多。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高岭石、蒙皂石,绿泥石含量最少,根据黏土矿物可以判断该地主要以长江物质为主,但在钻孔底部和顶部,可能有少量黄河物质掺混影响。根据沉积构造、粒度特征、古生物特征等,将该孔自上而下划分为5个沉积单元:(1)河床相(33.71-70.9m),沉积物以细砂、中砂为主,黏土含量很少,沉积物中几乎没有有孔虫,在底部见咸淡水双壳类化石混杂堆积,推测该河流环境受到一定的潮水影响。(2)河漫滩相(23.05-33.71m),沉积物以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发育粉砂—黏土互层的水平层理、微波状层理和爬升交错层理,有较多的粉砂质透镜体,未见有孔虫,个别层位有铁锈斑和暴露标志。(3)硬黏土层(22.25-23.05m),中黄棕色粉砂与黏土,已硬结,见很多红褐色的铁锈斑、黑色的碳质斑点以及淋溶淀积形成的钙质结核。属于全球低海平面时期(MIS2)暴露环境下形成的陆相沉积,广泛分布于长江叁角洲地区,与上覆地层有明显侵蚀界面。(4)河口湾浅海沉积相(4.02-22.25m),沉积物以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黏土与粉砂交互成层,多发育水平或波状层理,多沙斑透镜体,生物扰动明显,有孔虫丰度整体上较高,以广盐型属种为主。属于全新世海侵层序。(5)潮控滨岸相(0-4.02m),发育为以泥质沉积为主的沙泥互层,具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发育波状交错层理,夹有厚层砂质透镜体,生物扰动作用明显,含有大量的牡蛎壳。有孔虫组合面貌与下覆地层类似。粒度分析显示,跳跃组分多呈双跳跃特征,显示出双向水流特征,与潮流通道中往复流特点一致。该段沉积显示潮流通道充填沉积的特点。小庙洪潮流通道长周期演化显示它是沿袭长江古河道,并在此基础上发育而来。晚更新世大约60-70ka前(相当于氧同位素4期),古长江由此入海,形成下切河谷,在氧同位素3期的海侵过程中(当时最高海平面要比现在低50-60m),古切谷相继充填河床相→河漫滩相沉积,总厚度达47.86m,占整个钻孔的67.5%。在氧同位素2阶段(14-29ka cal B.P.),随着海平面下降,该地广泛暴露,发育标志性的硬黏土层。暗示此时古长江已离开研究区,南迁到现在的长江叁角洲区域。进入全新世,随海平面上升,该地被淹没成为古长江河口湾(鼎盛时期的顶点在镇江—扬州)的一部分,发育河口湾—浅海相沉积。直至距今2000-3000年,随着河口湾淤积速度的加快,至唐宋年间古长江北支淤塞,形成了古叁余湾,伴随着海堤的逐步完善及黄河南泛带来的大量泥沙,古叁余湾逐渐淤积成如今的形态,该地最终由河口湾变为潮控滨岸环境,原残留古河道在潮流作用改造下逐渐发育为现今的潮流通道。通过对该地区1999-2010年27景遥感图像进行悬沙浓度的反演表明,该地区悬沙浓度平均值基本上是冬半年明显大于夏半年,岸滩、沙脊附近大于深槽,近岸大于外海。长江的输沙量与海区夏季悬砂浓度的平均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在叁峡大坝修建后长江输沙减少,势必会减少该地区的物质来源,有可能会加剧沙脊群南翼沙洲与岸滩的侵蚀以及槽道的刷深。(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01)
温春,刘健,张军强,仇建东,刁少波[10](2011)在《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远端沉积与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SYS-0702孔位于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的远端(水深32m),其最顶部18.64m岩心对应于潮流沙脊沉积。根据对潮流沙脊沉积物的岩性特征、粒度分析、AMS 14 C测年资料和210 Pb测试分析,结合通过该孔位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揭示了该远端沙脊的沉积特征、形成时间以及老黄河从江苏入海(1128—1855年)对沙脊沉积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远端沙脊形成于约2.5cal.kaBP至今,其内部的反射层向东、东北方向倾斜而下超至沙脊的底界面上;沙脊内部的前积反射层倾角一般<0.2°,大多呈上凸形态,与底部的侵蚀界面相切;远端沙脊总体上显示从下至上逐渐变粗的反粒序,砂质沉积物中跃移组分达到80%以上,悬浮组分不到20%,分选性较好;在老黄河从苏北入海期间(1128—1855年),潮流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较之前明显增加,即由0.28~0.77cm/a增加到1.10cm/a;在老黄河1855年再次改道入渤海后,沙脊远端的沉积速率明显下降,减少至0.23cm/a。根据以往的研究,长江古河口湾和苏北东台为辐射状潮流沙脊顶点的发育时间分别为8和6kaBP,至约2.5cal.kaBP潮流沙脊由这两处向海进积至SYS-0702孔位所在的远端沙脊,其直线平均进积速率分别为61.7m/a和65.9m/a;自2.5cal.kaBP以来沙脊远端向离岸方向进积的速率大为降低(约4m/a),可能与深水区潮流作用减弱、沉积物供应减少有关。(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1年03期)
潮流沉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渤海东部发育了典型的潮流沉积,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组成。该文基于中国海洋地质调查最新获取的高分辨率单道地震数据,与水深变化进行对比,将该区的潮流沉积特征与其地震相特征进行精细分析,同时结合晚第四纪CD5孔的岩性、14C测年和层序地层划分,识别出晚更新世以来的四期层序地层,分别是MIS4以细砂为主的陆相地层、MIS3以粉砂和黏土为主的滨浅海相沉积地层、MIS2末次盛冰期形成的以粉砂质粘土和细砂质粉砂为主的陆相沉积地层和全新世(MIS1)发育的以粉砂质黏土和细砂组成的海相沉积地层。其中全新世地层分别由早期的滨海相沉积、中期的浅海沉积和晚期的潮流沉积组成。通过这四期层序的研究,揭示了该区MIS4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潮流沉积论文参考文献
[1].王辉,夏非,张永战,高抒,李家彪.江苏中部海岸西洋潮流通道区域晚更新世古地貌与沉积体系研究[J].海洋学报.2019
[2].陈珊珊,王中波,李日辉,孟祥君,陈晓辉.渤海东部潮流沉积特征及MIS4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J].高校地质学报.2018
[3].夏非.辐射沙脊群西洋潮流通道的浅部层序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南京大学.2016
[4].蒋大亮,张凌华,张振克,陈影影,付跃鑫.苏北岸外辐射潮流沙脊群东沙浅滩沉积速率空间分布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
[5].刘阿成,陆琦,王百顺,张杰.南黄海太阳沙西侧潮流脊槽的沉积物分布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J].海洋学研究.2015
[6].孙祝友,王芳,殷勇,黎刚,葛松.辐射沙脊群兰沙洋潮流通道沉积环境演化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
[7].许艳.福建近海河口潮流沉积沙体特征[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14
[8].孙祝友.南黄海辐射沙脊群主潮流通道兰沙洋沉积演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2
[9].李延军.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小庙洪潮流通道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D].南京大学.2012
[10].温春,刘健,张军强,仇建东,刁少波.南黄海江苏岸外潮流沙脊远端沉积与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