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坝水力学论文_李洪

导读:本文包含了丁坝水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坝,水力学,水气,航道,两相,论文,流涌潮。

丁坝水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1](2003)在《丁坝水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河航运是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我国内河航运潜力巨大,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振兴内河航运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迫切需要。 丁坝是航道整治中常见的工程措施之一,但若设计失当,可能带来许多严重后果,对丁坝所形成的许多水流条件变化开展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在水运科研和航道整治设计中,大多依赖物理模型实验。尽管物理模型实验给人较为直观的印象,但投资较大、周期较长,由于受模型比尺的限制,流速测量十分困难,尤其是水下流态难以得到准确描述。此外,目前航道整治设计中水面线的计算一般都采用传统水力学的断面平均水力要素计算方法,精度较粗,大大滞后于当今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水平。因此,借助计算流体力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航道水力学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本论文工作是结合交通部“十·五”西部交通科技重大研究课题研究内容而开展的。 本论文研究工作包括丁坝水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和数学模拟两个方面。在实验中采用先进的激光多普勒流速仪测量流速。研究对象包括淹没和非淹没两种情况。实验研究包括单丁坝及双丁坝条件下丁坝影响区内流场及水面变化规律;数学模拟方面包括二维和叁维自由水面追踪及流场数学模型开发、验证和应用。 通过上述研究,作者采用二维和叁维数学模型对水槽试验和天然河道中丁坝附近流场和水面形态进行了精细地描述和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论文分析了丁坝长度与布置对水面线的影响,根据流场、紊动场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研 ABSTRACT究丁坝造成的水流局部能量损失,并对水面变化和丁坝奎水高度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创新工作主要是:(l)首次将叁维水气两相流紊流数学模型应用于丁坝水动力学特性研究,使丁坝附近流场和紊动场的精细描述成为可能,为航道整治中水面线确定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的方法;(2)基于水槽实验和叁维水气两相流紊流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新的丁坝前奎水高度计算公式;(3)基于上述奎水高度计算公式和本文二维水面计算数学模型,首次提出了丁坝上下游二维水面分段计算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3-10-01)

赵渭军,韩海骞,林炳尧[2](2001)在《涌潮条件下排桩式低丁坝水力学冲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护塘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 ,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 ,不透水的排桩式丁坝群 ,其坝田部位可减冲 1~ 1.6m,与相应方案的堆石坝研究结果相近 ;随着板桩丁坝透水率的逐渐增大 ,滩地防冲作用逐渐变小 ,然而透水率大于 60 %的丁坝 ,仍有 0 .8m以上的减冲能力。低丁坝的保滩护塘机理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 :即对涌潮潮头的阻挡作用 ,对涌潮快水的减冲作用和在落潮期回流淤积作用本文除对护塘丁坝的设计提供基本数据外 ,还对新颖丁坝型式和结构的探讨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01年01期)

丁坝水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水槽中用动床模型试验手段研究了涌潮条件下不同透水率的排桩式护塘低丁坝群的水力学冲淤特性 ,并探讨了低丁坝的护滩保塘机理。结果表明 ,不透水的排桩式丁坝群 ,其坝田部位可减冲 1~ 1.6m,与相应方案的堆石坝研究结果相近 ;随着板桩丁坝透水率的逐渐增大 ,滩地防冲作用逐渐变小 ,然而透水率大于 60 %的丁坝 ,仍有 0 .8m以上的减冲能力。低丁坝的保滩护塘机理主要体现在叁个方面 :即对涌潮潮头的阻挡作用 ,对涌潮快水的减冲作用和在落潮期回流淤积作用本文除对护塘丁坝的设计提供基本数据外 ,还对新颖丁坝型式和结构的探讨有借鉴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丁坝水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洪.丁坝水力学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

[2].赵渭军,韩海骞,林炳尧.涌潮条件下排桩式低丁坝水力学冲淤试验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1

论文知识图

单丁坝实验测点分布照片概述2007年度武汉地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概述2007年度武汉地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11实际界面形状图5一12几何重构法概化...技术路线图单位(mm)概述2007年度武汉地区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

标签:;  ;  ;  ;  ;  ;  ;  

丁坝水力学论文_李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