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大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王侠[1]2004年在《大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文中提出近20年来,社会结构转型下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趋势不断加大,这是我国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产生、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不平衡发展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尤其会对城市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对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的发展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条件。论文首先对低收入群体、低收入居住空间的概念、特征、界定给与大量描述;随后结合国外相关的经典理论进一步阐述低收入居住空间的发展机制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发展状况,对南京市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其发展和变迁的演化特征和形成机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低收入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应规划对策,以期达到一定的现实和理论的指导意义。在文章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低收入居住空间的发展不能就住房建设论住房建设,在改善居住质量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改善其生存发展的环境,这才是改善低收入居住空间环境的根本所在。

赵文飞[2]2018年在《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老城区内集聚了大量人口和建设开发,为了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老城区不断向新城区疏解过度拥挤的产业和人口,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但同时职住分离的情况也愈加明显,老城与新城之间面临着双向交通拥堵现象。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南京市老城区的职住空间及其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解析职住分离的影响因素,试图探索职住空间的优化策略,进而缓解职住分离带来的交通拥堵现象。本文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基础数据,spss软件进行特征分析和数据分析,gis软件进行空间落位,借鉴相关研究量化测度职住关系。主要包括老城区职住空间概况、职住空间总量测度、职住空间特征分析、职住关系解析、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以及项目实践应用六部分内容。首先梳理总结老城区职住空间发展概况,然后采用居住就业偏离度指数和居住就业比率两种方法对南京市老城区职住空间总量进行测度,研究发现老城区居住就业总量基本平衡,进而进一步解析南京市老城区的结构性匹配状况:本文以老城区调研片区为例从单因子、主因子和聚类分析叁方面分析职住空间特征;随后从基于通勤时间和综合各通勤因子两种方法分析老城区的结构性匹配程度。在此基础之上,探讨老城区职住均衡性的影响因素,并从居住空间、就业空间、交通系统和公共设施四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最后,以南京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证,探索职住空间优化措施的实践运用。

宁昱西[3]2015年在《个体迁居视角下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演变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内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的迁居时空轨迹和居住条件演变展开动态研究,并确定包括时间和空间在内的两个层次的研究范围。本研究以个体迁居为视角,利用时间地理学方法,揭示南京商业服务业进城务工人员的迁居时空轨迹面和居住条件演变规律,总结其迁居模式并挖掘其背后的动因机制。全文由叁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主要对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理论文献进行阐述,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方法。第二部分为实证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研究样本及其居住空间的总体概况进行把握。接下来从“宏观层面”入手,把握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流动性的宏观规律,包括时空单维度下样本迁居特征研究、时空综合维度下样本迁居轨迹、个体居住历程的描画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评级体系对样本“空间融入度”进行测度;再从“微观层面”入手,进而把握进城务工人员居住流动性的微观特征,具体包括住宅权属、空间布局、户型条件、配套设施四大板块,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对样本的“空间演变度”进行测度。第叁部分为结论:在前文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空间融入度”、“空间演变度”两个指标构建评价坐标系,以此为基础导入测度数据,进一步总结样本个体迁居基本模式,并探究其迁居机制,为有效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提供了决策基础和依据。

周欣帅[4]2015年在《城市集聚对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作为一定地域内集聚经济实体的有机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由于城市集聚效益,城市空间发展会表现出集聚和扩展两种方式,通过引导城市交通发展,城市外围区域不断增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调整,不同区域地块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进而会对住房价格空间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城市集聚在城市形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城市住房价格空间结构的影响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城市集聚角度探究城市住房价格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首先,对城市集聚和住房价格空间结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基于集聚经济原理探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表明,集聚经济效益同时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两种不同发展方向——集聚与扩展,城市集聚会巩固城市主城中心地位,城市扩展会形成城市的次中心,使得城市内部区位价值产生差异,最终会影响到城市住房价格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形成。其次,利用南京市13个区县2003-2012十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经济分析。以南京市行政区划图作为分析底图,将新建商品楼盘十年来(2004-2014)价格数据划分为4个时间段,利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通过普通克里金插值法对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分布进行模拟预测,获取住房价格地统计图层,然后栅格化得到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模型的叁维立体图。根据住房价格空间模型的预测图和叁维立体图发现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呈现单中心一扩展—两中心—扩展—多中心的演变过程。选择南京市江宁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得出影响因素系数图,识别出影响较为显着的因子分别为:商业中心、社区中心、城市道路、教育文化、医疗福利、容积率以及水域及城市绿地。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利用集聚经济效益理论对城市资源进行空间调控,对影响城市区位价值的商业、教育、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化分散,最终实现城市区域住房市场均衡发展的目的。本文研究思路可用于优化城市区位价值,引导城市住房市场需求,调节城市居住空间结构,为解决大城市房地产价格问题提供了可探索途径。

王效容[5]2016年在《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及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为适应紧迫的社会需求,我国的保障房建设驶入了“快车道”,许多城市采取了大规模集中式的保障房建设模式,“造城运动”式的形成了许多中低收入群体聚居区。但是,无论是早期的散点式建设,还是近几年的大规模集中式建设,均缺乏前期充分的理论研究和系统论证,尤其是对由此带来的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冲击和可能不断加重的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等社会问题关注度不高,研究深度有限。因此,研究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机制、准确把握保障房住区产生的城市社会空间影响,成为我国城市研究领域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研究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机制,其核心的问题是研究社会过程与空间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保障房住区不仅是人们的生活家园,而且作为促进城市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有必要将保障房住区的发展演变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各类保障房住区的社会空间特征,系统分析保障房住区与城市社会空间的相互作用。首先,本文梳理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概括了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总体情况,总结了南京市保障房住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从建设阶段、资源可接近性、住区建设面积3个方面对南京市保障房住区进行了划分归类。保障房住区的产生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发展历程密不可分,分析保障房住区形成的历史阶段对理解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将有重要意义。其次,本文运用典型案例的研究方法,选择景明佳园、摄山星城、银龙花园和丁家庄4个保障房住区,从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分异两个方面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实证研究,并基于调查所获得的各类数据从微观视角深入剖析了保障房住区的建设与发展对城市社会空间造成的种种影响。实证研究为本文的重要基础,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素材和依据。接着,在调查分析南京市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南京市保障房住区社会经济特征和空间发展形态对城市社会空间产生的诸多影响效应。南京市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长期的,而其影响效应则是过程性结果的表现。本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方面挖掘了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产生因素。影响城市社会空间的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直接去描述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借助于解释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理顺了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影响效应带来的各种城市社会空间问题为导向,从保障房住区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出发,理清了南京市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产生路径,总结了影响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最终分析了影响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为下文评估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提供了研究方向和分析框架。最后,本文在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分析框架内,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检索,设计选取了居民失业率、中低收入家庭比例等27项影响表征指标作为基础评估指标,并选取了包括居住一就业空间分配、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在内的4项指标作为影响效应指标。参照前文分析出的南京市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解释结构模型,本文建立了由上述指标组成的结构方程模型,之后运用SmartPLS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了验证与修正。修正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标对研究对象具有显着的正面影响。指标权重的确定是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章在对潜在变量的贡献率归一化处理、评估指标的回归系数归一化处理后,得出了各潜在变量及其所包含指标对目标指标的影响权重。在评估体系建立之后,本文以兴贤佳园保障房住区为案例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兴贤佳园对城市社会空间没有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本章对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评估等级划分进行了探讨,评估等级划分直观表现了保障房住区的发展现状和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程度,为城市规划、空间管理提供了便利。在可预见的未来,保障性住房仍将是我国社会政策的重要着力点,而保障房住区作为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对城市发展及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的研究较为清晰的解释了保障房住区的城市社会空间影响,并为定量有效评估这种影响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评估体系,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保障房住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顾萌[6]2017年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逐渐增加,作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进城务工人员,其居住空间已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的典型样本与关键路径。本文在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和空间分布、集聚和分异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宏观层面的南京市主城区为实证研究范围,以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空间的“局部-整体”关系为思路主线,综合运用集聚指数、大数据分析、层次分析法、空间中心判别、因子生态分析及空间拟合等方法,分别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同所在城市社会区位和整体居住空间的互动关联进行探讨,并探索其影响机制,以完善现有“特殊群体空间研究”的框架体系,同时促进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改善,推进落实“人的城镇化”。其中,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和城市社会区位关联性的探究主要包括:首先,借鉴国内外空间集聚分析及测度的量化研究方法,对南京主城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判别并进行集聚分区,然后,围绕着进城务工人员聚居空间同城市的社会关联性和区位关联性进行多因子拟合分析(其中,社会关联性分析包括社会阶层、教育程度、年龄构成、家庭户住房状况,区位关联性分析则包括公共服务区位、交通区位、环境区位)。对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和城市居住空间关联性的探究主要包括:针对南京市主城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和城市常住人口整体居住空间对位平行的展开研究,具体操作上则是从空间集聚、空间中心以及空间分异等方面入手,一一进行测度、图解、拟合和比较,揭示二者的关联规律。

杨卡[7]2008年在《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际上一些巨型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新城的发展与多中心模式的构建是城市快速扩展中的常见模式,也是目前找到的缓解城市无序蔓延、解决住房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一些大都市的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外围的新城建设逐渐兴盛,尤其是土地、住房制度改革和轨道交通快速发展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都市周围的新城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过程中,新城社会空间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以南京市的江北、东山和仙林叁个新城为实例,对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的社会空间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是:作者首先熟悉国内外城市社会空间的相关研究情况和理论基础,以及国外新城发展和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搜集大量有关南京新城的统计数据、规划材料、图件和政府文件,并构建起基本的研究框架;然后运用现场观测、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和直观印象,其中在新城居民中发放问卷902份,拍摄照片200余幅;数据搜集之后,运用spss、mapinfo、arcview等相关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新城社会空间的演变规律、主要问题和作用机制。作者通过对居住空间、行为空间、空间感知叁个方面的发展、演变和影响因素进行分别梳理和分析,得出各自的响应机制和主要问题,并针对叁方面的相互作用和联系进行探讨,总结出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的发展演变规律,以及社会空间内部的结构、规律、作用机制。具体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文章的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整篇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第一章介绍了国外新城建设的背景、历史和经验,并对中外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梳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第二章主要是对相关理论基础的总结,分别从城市空间的理论内涵、城市社会空间的变迁理论,以及城市空间的目标视角来进行。第叁章至第七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为背景的第叁章,梳理南京城市扩展的过程和新城的发展历程,以及新城社会结构的变化情况。南京现有江北、东山和仙林叁个新城,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江北和东山就有一些工业空间的发展,至1990年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以来叁个新城的发展步伐都进一步加快。第四章主要探讨新城居住空间的发展和演变,从居住空间的建设模式、发展阶段、社会演变和微观形态等方面来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新城的建设模式,以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城住区,其社会演变特征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这些建设模式、发展阶段和社会演变的差异也在新城后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第五章从新城居民的通勤、购物等行为入手,考察居民行为的地点、时间和方式的选择特征,以及行为选择的空间和社会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南京新城居民到主城的通勤比例较大(南京新城约有60%),居住和就业空间的失衡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新城居民的通勤行为、购物行为等受到新城建设特征的影响大于居民自身社会特征的影响。第六章分析了新城居民感知和主体评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新城环境与居民属性对于主体评价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小区的住房形态和居民的收入水平都是影响居民邻里认知和交往的重要因素。社区参与状况与邻里认知、迁居原因、居住时间和收入水平有显着的关联,社区参与状况和邻里交往状况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民归属感的强弱。并运用因子分析指出居民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评价性因子、社会属性因子、工作和通勤因子、居民交往因子、新城关注度因子的影响。第七章综合探讨了新城社会空间内部子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及新城社会空间系统和主城空间系统的相互作用,并总结了新城社会空间在城市建设中形成的一些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政策和规划上的指导和建议。作者指出现阶段我国大都市新城社会空间系统中的主要问题是:商服、交通、医疗、教育等各类实体与人口、产业发展的不同步;居住和就业等不同类型空间的发展不均衡;景观资源等空间权力分配的不公平;新城空间在政策、规划和社会心理上的边缘化;以及这些问题所衍生出的新城住宅空置、社会隔离等问题。在作用机制和相关问题的分析基础上,作者从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社会结构叁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和规划建议:在空间结构上,努力摈除新城空间在政策上、心理上的边缘化,并尽可能促进空间权力的公平分配,促进不同功能空间的均衡和协调,并根据不同住区居民的行为特征选择差异化的社区配套;在时间结构上,实施配套设施先行的策略,并在新城建设初期就推行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在社会结构上,由于居民对新城的评价和对生活的评价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社区参与、邻里交往和空间评价的状况,因此考虑通过各种互动机会增加居民交往、提高居民对于新城环境的认知,从而优化他们对新城空间的评价和对生活的评价。

杜浩[8]2012年在《都市区新城就业与居住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职住分离)概念以来,国外学者从城市经济学模型、交通通勤研究等角度对此展开了探讨。同时,2000年以来,随着国内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现象在国内大中城市日益普遍,并带来了严重的城市交通、污染和社会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但是对城市内部次区域,尤其是新城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新城的大规模发展是大中城市空间功能拓展的主要载体,其发展过程、功能组织、规划和政策措施都会影响到新城自身甚至都市区的就业与居住空间组织,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对国内外城市与就业空间、新城规划和治理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制度性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和市场性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的分类。以南京河西新城为案例,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间河西新城的就业与居住空间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05年和2010年河西新城居民的就业与居住地点、通勤特征、生活便宜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揭示了新城就业与居住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与规律。在对空间格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城就业与居住空间变化的发展阶段划分及政府、市场和居民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并重点对行政因素和市场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行政因素主要包括规划措施、产业政策、人才和创业政策、土地政策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市场因素包括企业区位选择、居民居住选择和轨道交通建设影响等方面。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河西就业与居住空间发展特征归纳了交通干道延伸发展模式、轨道交通引导发展模式、功能对接发展模式、产业带动发展模式、事件营销发展模式和触媒带动发展模式等六类发展模式。在已有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归纳了引导新城就业与居住空间发展的措施体系,主要包括规划引导措施和政策引导措施两类,其中规划引导措施包括规划体系引导和交通规划引导,政策引导措施包括就业增长政策、居住平衡政策和投资建设。

姜石良[9]2005年在《居住郊区化与大都市郊区住区开发》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先后步入了郊区化时代,而我国郊区化现象发生的时间较晚,大约20世纪80年代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方才出现郊区化现象。当前,作为郊区化一个重要方面的居住郊区化,在众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居住郊区化的不断进行,与之相呼应的郊区住区的开发也在从最初的小规模建设发展现在的较大规模的开发。 西方发达国家的郊区化均是从居住郊区化开始发展的。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其居住郊区化过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首先对美国居住郊区化的发展历程及动力机制给予了分析,并对美国居住郊区化发展历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给予了归纳总结。 居住郊区化的发展规律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郊区住区开发的方向、规模以及发展模式等诸多方面,同时郊区住区开发也反作用于居住郊区化的发展。鉴于此,作者随后从理论上阐述了居住郊区化与郊区住区开发间的互动机制。 然后,作者以南京市为例,分别对南京市居住郊区化的动因、南京市郊区住区开发的影响因素给予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同时对南京市居住郊区化与郊区(以江宁作为典型地区)住区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给予了阐述。 最后,作者在对南京市商品住宅供需分析以及南京购房群体相关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阐述了南京市郊区住区将来的开发态势,即住区建设的重心应逐步转向城郊地区,扩大郊区住区开发的规模,加强城郊中低价商品房的建设。在对比江宁、仙西、浦江叁区域各自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确定了以江宁作为南京市居住郊区化的主要方向,而其它两区域辅助进行的观点。此后,以江宁作为典型案例地区,对其住区开发的区位选择、布局模式、住宅开发结构以及住区的规划设计给予了切实的分析,并对居住郊区化与郊区住区开发实现和谐健康的发展提出诸多对策措施。

李静[10]2009年在《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开始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并带来产业结构与就业制度、社会财富和分配制度等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最根本的变化就是中国社会开始由整合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快速转变。中国城市社会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化,这种分化通过住宅市场的分流和住宅自有化的引导,空间化地表征为——以低收入与高收入阶层居住的相对隔离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中国城市的社会分化与空间分异构成了低收入人口及其聚居社区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居住用地的不断扩张,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环境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尤其会对城市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本文对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条件。论文共九章,内容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和二章,在对相关概念——低收入人口、低收入人口聚居形态、低收入社区进行界定和辨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的经典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空间分异理论、社会-空间统一体理论、人居环境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评述与总结;第二部分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城市社会分化与空间分异的宏观背景,随后聚焦大连实证研究区,系统梳理了大连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历史脉络,并对大连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和居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格局进行研究分析,为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分布和聚居研究打下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基础;第叁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以大量社会调查资料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了城区——街道——社区不同地域层次的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空间聚居程度,以社区低收入人口聚居指数和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指数这两项指标的综合值作为判定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的标准,并通过MapInfo软件将判定结果落实到地域空间,明确了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的空间分布。然后,通过对大连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状况的实地调研,分析得出当前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的空间聚居主要存在叁种形态:旧城历史遗留衰退社区、传统产业工人聚居社区和农民工聚居社区,对各形态低收入社区的形成背景与区位分布、社区居民构成以及社区人居环境等形态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大连西岗区日新街道东关街社区、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工人村社区和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辛社区为例进行典型案例研究;第四部分是第七章,首先对低收入人口聚居形成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别从历史发展惯性、政府导向、体制改革、市场分化、城市空间开发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大连城市低收入人口社区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因素,并构建了五大因素综合作用下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形成的机理模式图。第五部分是第八章,改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的对策研究。首先分析了改善大连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大连低收入群体自身、社会公众意识形态、社会保障制度叁个方面,最后借鉴国外在解决低收入人口住房问题方面的经验措施,提出改善大连城市低收入社区人居环境的对策建议,并指出低收入人口人居问题不能就住房建设论住房建设,在改善居住质量的同时,更应该考虑改善城市低收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才是改善低收入人口人居环境的根本所在。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对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1]. 大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 王侠. 东南大学. 2004

[2].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老城区职住空间研究[D]. 赵文飞. 东南大学. 2018

[3]. 个体迁居视角下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演变初探[D]. 宁昱西. 东南大学. 2015

[4]. 城市集聚对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周欣帅. 东南大学. 2015

[5]. 保障房住区对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及评估研究[D]. 王效容. 东南大学. 2016

[6]. 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初探[D]. 顾萌. 东南大学. 2017

[7]. 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 杨卡. 南京师范大学. 2008

[8]. 都市区新城就业与居住空间研究[D]. 杜浩. 南京大学. 2012

[9]. 居住郊区化与大都市郊区住区开发[D]. 姜石良.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10]. 大城市低收入人口空间分布及其聚居形态研究[D]. 李静.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大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