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酒论文_那元

导读:本文包含了糯米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糯米酒,米酒,工艺,基质,蛋白酶,基因组,生产过程。

糯米酒论文文献综述

那元[1](2019)在《板栗糯米酒加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原料配比板栗20%,糯米80%。二、加工要点1.板栗浸水与破碎。先将新鲜板栗去壳,转入广口瓦缸中,加入自来水浸泡24小时,水面高出板栗10厘米左右。浸水过程中,夏季每隔6小时换水1次,其他季节每隔8小时换水1次。浸水结束后,用粗粉机将其破碎成绿豆粒大小,并注意将其汁液一并收入不锈钢(本文来源于《农村新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蔡文彬,韩丽杰,宫朝明[2](2019)在《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的产生背景,其次从材料和检测试剂、使用的仪器和检测设备、方法、糯米酒发酵微生物基因组提取的浓度对比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对比,进一步强化糯米酒发酵微生物基因组提取的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梁振,张元,朱明坚,白卫东,周子烨[3](2019)在《黑糯米酒中总花色苷测定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黑糯米酒为研究对象,对黑糯米酒花色苷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示差法、单一pH法和差减法所测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 7、0.998 5、0.999 4,线性关系均较好,均可用于测定黑糯米酒中总花色苷含量。3种方法测定黑糯米酒花色苷的平衡温度为30℃,平衡时间为40 min,测定波长为511 nm。单一pH法和差减法的最适pH值为0.8,pH示差法最适pH值为0.8和4.5。3种方法可直接测定黑糯米酒总花色苷含量,且精密度良好,其中pH示差法精密度最高,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3%。pH示差法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RSD为0.38%,表明该优化条件后的方法可靠、准确,适用于黑糯米酒中总花色苷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9年08期)

母应春,姜丽,禹晓婷,苏伟,母雨[4](2019)在《新基质曲酿造黑糯米酒工艺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枸杞、山药、覆盆子等12种物质为基质制作酒曲后用于黑糯米酒酿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黑糯米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确定黑糯米酒发酵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4℃,新基质曲添加量15%,泡米时间7 h。在此条件下可得到感官评分为86分,总酚含量为0.85 mg/mL的黑糯米酒。(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16期)

符郁馥,刘冬妮,周玉玲,林志藩[5](2019)在《密度瓶法测定糯米酒中酒精度的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定密度瓶法测定糯米酒中酒精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通过统计方法从测量重复性、温度计读数偏移、密度瓶校准、容量瓶的容量允差和天平校准等方面计算各分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当糯米酒的酒精度为13.65%vol时,扩展不确定度U=0.11%vol (k=2)。结论密度瓶法测定糯米酒中酒精度过程中,密度瓶校准的不确定度分量所带来的影响最大,是该方法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其次是是测量重复性;读数偏移、容量允差、天平称量的误差等对其测定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林娟,刘晓玲,田双红,贺群,张志旭[6](2019)在《绿茶糯米酒的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绿茶和糯米作为主要原料,探究绿茶糯米酒加工的最佳工艺,拟开发一款兼具绿茶和糯米酒风味,又具有保健功效的低酒精饮品。在前人对糯米酒发酵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究加曲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最佳发酵条件;在此发酵条件下对茶粉添加量、料水比和维生素C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探讨其对绿茶糯米酒品质风味的影响,并对成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通过正交优化确定工艺参数为:加曲量0.5%,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3 d,茶粉量2%,料水比1︰0.6 g/mL,维生素C添加量0.15%。经测定该配方所制得的绿茶糯米酒的理化指标为:酒精度(vol) 3.4%±0.26%,总糖度26.00±0.42 Brix,总酸度4.09±0.38 g/L (以乳酸计),p H 3.35±0.26,卫生指标符合发酵酒国家安全标准。该参数条件下生产的绿茶糯米酒清亮透明有光泽,具有绿茶的浅绿色,酒味与茶味协调,冷藏后饮用更佳。(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7期)

赵文婧,燕平梅[7](2019)在《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加快速地获得糯米酒发酵过程中高质量的微生物基因组DNA,本实验通过测定基因组DNA浓度和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利用溶菌酶-SDS-蛋白酶-K(A法),改良CTAB(B法)和改良CTAB-溶菌酶(C法)叁种实验方法获得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比较叁种方法发现,C法提取效率最高,获得的基因组DNA浓度为1 573.97±711.51ng/μL;B法获得的基因组浓度为1 436.03±128.0ng/μL;A法效率最低,获得基因组浓度为411.67±133.29ng/μL.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将扩增产物在0.6%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检验.结果显示C法获得的条带最清楚明亮,表明DNA浓度最高、结构完整.基因组DNA浓度和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的亮度表明,提取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最优方法为改良CTAB-溶菌酶法(C法).(本文来源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禹晓婷[8](2019)在《黑糯米酒工艺优化及发酵过程代谢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酒曲大多以谷物为主要原料,自然接种微生物发酵,酒曲微生物种类繁多,杂菌污染严重,品质不稳定;现代酒曲大多是纯菌种酒曲,发酵成品酒风味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为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且赋予黑糯米酒更好的品质。本研究以人参、酸枣仁、牛蒡根、甘草、芡实等12味药食同源物质作为制曲基质,研究根霉接种量、基质水分含量、培曲时间和培曲温度对新基质曲糖化酶活力和液化酶活力的影响。以糖化酶活力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最佳制曲工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作的新基质曲发酵黑糯米酒,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黑糯米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黑糯米酒发酵72h内代谢物进行跟踪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新基质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根霉接种量0.3%、培曲时间40 h、基质水分含量65%和培曲温度28℃,在此条件下糖化酶活力预测值为778.65 mg/g.h。最佳培曲条件经过3次验证性试验,所得糖化酶活力实测平均值为779.233±0.577mg/g.h,实测值与预测值较为接近,说明此方案可行。新基质曲糖化酶和液化酶活力分别约为传统曲的1.3和2.8倍。对传统曲和新基质曲酿造米酒中的33种酒体成分进行检测,两种酒中差异最大的物质分别是异戊醇(10.065μg/100mL/109.394μg/100mL)、丁酸乙酯(0.867μg/100mL/187.552μg/100mL)、乙酸(135.240μg/100mL/560.939μg/100mL)、苯酚(0.156μg/100mL/0.858μg/100mL)。结果表明,新基质曲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2)黑糯米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4℃,新基质曲添加量15%,泡米时间7 h。在此条件下酿出的黑糯米酒感官评分为86分,总酚含量为0.85 mg/m L。(3)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对黑糯米酒发酵72h内代谢物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黑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共鉴定出344种代谢物,包括糖、糖醇、有机酸、氨基酸、脂肪酸、酚酸和未知名称的等差异代谢物,其中33种被确定为显着差异代谢物(VIP>1且p<0.05)。热图显示33种差异代谢物可按发酵时间将其分为4大类,且发酵60 h阶段富集的差异代谢物数量最多。代谢通路分析表明33种差异代谢物涉及18个途径,包括3个显着相关的途径(p<0.05且Pathway impact>0.1),分别为淀粉蔗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和戊糖磷酸途径。进一步将关键代谢途径进行整合分析表明,淀粉蔗糖代谢和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代谢主要发生在黑糯米酒发酵前24h,而戊糖磷酸途径主要发生在发酵36-60 h之间。在6个不同发酵阶段得到不同数量的差异代谢物,随着发酵进行,差异代谢物数量和种类均发生变化。将过程特异性代谢物与相应的物理化学因子及酶表型相关联发现,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酸类物质增多,醪糟液pH值下降,总酸升高,与代谢物变化情况一致。随着纤维素酶、果胶酶和糖化酶活力增高,多聚糖含量下降,单糖和低聚糖含量增高。蛋白酶活力增高,氨基酸含量增加。在6个不同发酵阶段得到不同数量的差异代谢物,随着发酵进行,差异代谢物数量和种类均发生变化。果糖在前叁个发酵阶段为差异代谢物,麦芽糖除第叁阶段不是差异代谢物,在其他过程均为差异代谢物,说明这两种糖很有可能对米酒品质影响极大。(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黄栩然[9](2019)在《传统糯米酒酿造的条件探索——初探孝感米酒发酵程度与食用口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糯米酒作为老少咸宜的传统酒饮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但是,传统酿造方式往往依靠经验来制作糯米酒,这就会造成糯米酒品质的不稳定。结合高中生物知识来实现糯米酒的科学酿造,能够使知识服务于生活,并提高米酒酿造水平。(本文来源于《启迪与智慧(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徐杨郁青,董颖辰,郭赵瑞,邱江红,李炬明[10](2019)在《小米糯米酒酿造工艺及抗氧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米和糯米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小米糯米酒酿造工艺,并用DPPH (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法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酿造工艺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 d、小米添加量15%、酒曲添加量0.4%。此条件下的米酒酒精度为2.8%vol,感官评分最高,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糯米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以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实际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的产生背景,其次从材料和检测试剂、使用的仪器和检测设备、方法、糯米酒发酵微生物基因组提取的浓度对比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对比,进一步强化糯米酒发酵微生物基因组提取的效率,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糯米酒论文参考文献

[1].那元.板栗糯米酒加工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9

[2].蔡文彬,韩丽杰,宫朝明.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J].数码世界.2019

[3].梁振,张元,朱明坚,白卫东,周子烨.黑糯米酒中总花色苷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9

[4].母应春,姜丽,禹晓婷,苏伟,母雨.新基质曲酿造黑糯米酒工艺条件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

[5].符郁馥,刘冬妮,周玉玲,林志藩.密度瓶法测定糯米酒中酒精度的不确定度评定[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6].林娟,刘晓玲,田双红,贺群,张志旭.绿茶糯米酒的工艺[J].食品工业.2019

[7].赵文婧,燕平梅.糯米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基因组提取方法比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禹晓婷.黑糯米酒工艺优化及发酵过程代谢组学研究[D].贵州大学.2019

[9].黄栩然.传统糯米酒酿造的条件探索——初探孝感米酒发酵程度与食用口感的关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

[10].徐杨郁青,董颖辰,郭赵瑞,邱江红,李炬明.小米糯米酒酿造工艺及抗氧化性[J].食品工业.2019

论文知识图

糯米酒-布依族老人在酿酒 (李光映 ...红豆糯米酒的酿造工艺案有窝雨顺的..双龙空忿-...风妈鸟鸣气黄皮糯米酒香气成分的GC/MS总离...糯米酒不同用量对亚硝酸盐清除率...发酵温度对雪梨糯米酒的影响

标签:;  ;  ;  ;  ;  ;  ;  

糯米酒论文_那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