砾屑灰岩论文_庞军刚,国吉安,李文厚,吴少波,王桂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砾屑灰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乌拉,碎屑,山地,大冶,栖霞,向斜,桌子。

砾屑灰岩论文文献综述

庞军刚,国吉安,李文厚,吴少波,王桂成[1](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浅水台地与深水斜坡砾屑灰岩识别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典型露头剖面的沉积学研究,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成因砾屑灰岩的识别特征,查明鄂尔多斯南缘奥陶系的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沉积模式。研究可知,研究区奥陶系平凉组、背锅山组主要发育开阔海台地、台地边缘礁滩相、台地前缘斜坡相、以及深水斜坡-海槽相;不同成因砾屑灰岩在构造背景、砾屑特征、背景岩石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准确地识别和划分了浅水台地与深水斜坡;在此基础上,恢复了平凉期及背锅山期的沉积体系展布,明确了奥陶系岩相古地理的演化,构筑了发育浅水台地、深水斜坡和深水盆地沉积体系的塌积边缘型沉积模式。研究后认为,在继续重视马家沟组古岩溶及白云石化有关储层的同时,也要加强浅水台地礁滩相和深水斜坡区重力流颗粒灰岩储层的勘探。(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蒋细华[2](2014)在《对永耒向斜下叁迭统张家坪组砾屑灰岩的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永耒向斜下叁迭统张家坪组中、下段分界标志的砾屑灰岩的岩性描述及沉积环境的分析,确认其在区内是特征明显的唯一砾屑灰岩标志层,并确认该砾屑灰岩对中深部找煤勘查工作具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导刊》期刊2014年10期)

赵俊,何幼斌,肖彬,王宁,苑伯超[3](2014)在《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沉积特征及深水沉积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为研究对象,根据砾屑灰岩的发育规模、颗粒大小、磨圆、砾屑的主要成分等方面的差异,将砾屑灰岩分为小型砾屑灰岩、小型角砾化砾屑灰岩和大型角砾化砾屑灰岩3种类型,对其沉积特征及深水沉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小型砾屑灰岩、小型角砾化砾屑灰岩和大型角砾化砾屑灰岩这3种类型的形成均与碎屑流有关,所反映的碎屑流能量大小也有所差异;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沉积模式中,碳酸盐台地为砾屑灰岩提供物质来源,上斜坡一般不发生沉积,下斜坡处发育大型角砾化灰岩,盆地边缘处则沉积小型角砾化砾屑灰岩,深水盆地发育小型砾屑灰岩。(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4年10期)

柴琳[4](2014)在《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蒙古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从沉积背景、岩性、结构和构造等方面分析了砾屑灰岩的特征,探讨了其成因。通过对乌拉力克组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乌拉力克组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盆地环境。乌拉力克组大套页岩中所夹的砾屑灰岩呈块状,内部不具层理,砾屑大小混杂,无分选,无粒序,反映了碎屑流沉积特征。中奥陶世期间,贺兰坳拉谷发生强烈裂陷,在贺兰坳拉谷边缘发育碳酸盐重力流沉积,主要受同生断裂控制。贺兰地堑具有南强北弱的特征,桌子山地区同生断裂的构造强度相对不大,因此碎屑流沉积总体不是十分发育。由于斜坡坡度大,砾屑灰岩主要沉积于斜坡坡脚处,少数被搬运至盆地边缘,甚至盆地中,但是被搬运至不同位置的砾屑灰岩在发育规模、对下伏地层的侵蚀程度、颗粒大小和磨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斜坡脚处砾屑灰岩规模大,底部具有明显的截切面,颗粒大且磨圆差;到盆地处时,由于远离物源区,砾屑灰岩规模小,底部平坦,颗粒小且磨圆相对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4年02期)

杜叶龙,李双应,贾志海,王松[5](2012)在《再论安徽沿江地区中二迭统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沿江地区中二迭统栖霞组地层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保存条件良好,其广泛发育的砾屑灰岩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对砾屑灰岩的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这对下扬子地区二迭纪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等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确定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及沉积相意义重大。根据砾石的颜色、含量、产出形态、粒径和圆度等,本文将栖霞组砾屑灰岩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综合国际上对砾屑灰岩的成因认识及前人对本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研究,对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结果显示,砾屑灰岩应为斜坡沉积产物。另外,由于斜坡坡度的差异,分别发育不同的砾石形态、砾石与基质的组合及岩相特征。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斜坡相沉积可以进一步分为斜坡上部、斜坡中部和斜坡下部。(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2年03期)

陈吉涛,韩作振,张晓蕾,樊爱萍,杨仁超[6](2009)在《鲁西芙蓉统条带灰岩早期成岩变形构造——竹叶状砾屑灰岩形成机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条带灰岩是指毫米-厘米级薄板状灰岩与泥灰岩(页岩)互层岩相,正确认识条带灰岩的沉积与早期成岩特征对解释与之共生的竹叶状砾屑灰岩的成因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大比例尺野外实测剖面以及多种实验室分析(岩石薄片观察与X-射线衍射等),本文将鲁西芙蓉统条带灰岩分为四类,即:灰岩-泥灰岩互层(L-M)、灰岩-页岩互层(L-S)、薄板状灰泥岩(Ltb)和纹理状灰岩-泥灰岩互层(Cl).条带灰岩通常沉积于潮下低能环境(一般在正常浪击面以下).在成岩过程早期,富含碳酸盐层与含粘土层具有差异胶结现象,这使得条带灰岩在压实、压溶作用及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形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变形构造,如裂缝构造、"香肠"构造.在外力(如风暴、地震等)的触发下,条带灰岩可能在埋藏的情况下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假竹叶状砾屑灰岩.(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9年12期)

刘亚伟,王多义,鲁仁齐,邓美洲,武鹏[7](2007)在《云南永宁P_1上部砾屑灰岩成因及意义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云南省永宁地区,下二迭统(P1)上部砾屑灰岩被首次识别为重力流沉积,其重力流沉积可分为碎屑流沉积、滑塌(崩塌)沉积,以碎屑流沉积为主。通过沉积相、沉积物组份及物源分析,云南省永宁地区处于浅海斜坡断崖(陡坎)带,与华里西期伸展运动有关。因此,讨论砾屑灰岩成因,对该区的古构造发展,以及对峨眉山地裂运动开始时间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07年06期)

李柒林,代文军,柳生祥,邱庆伦[8](2002)在《甘肃省夏河地区二迭系毛毛隆组砾屑灰岩成因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夏河地区的上二迭统毛毛隆组中的砾屑灰岩沉积位于中秦岭裂陷槽内 ,这些砾屑灰岩由原地砾屑灰岩和异地砾屑灰岩组成。它们的出现说明碳酸盐台地解体 ,出现台裂斜坡 ,并于槽向岩系的配合可以说明裂陷的部位。因此对砾屑灰岩的成因讨论 ,对于认识古构造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期刊2002年03期)

戴新春[9](1998)在《贵阳乌当下坝下叁迭统大冶组砾屑灰岩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贵阳乌当下坝一带大冶组砾屑灰岩为层位东高面低,层数东少西多,横向变化明显的不连续楔状体,具有碎屑流沉积特征,代表较大型的水下水道沉积。东西方向变化反映出该地区海底坡向从西高东低转化为东高西低的翘板式变化。文中对砾屑的统计以统计点砾屑灰岩层的层厚为边长的正方形范围作为统计单位,按粒度分级分别统计板条状与粒状砾屑的数量,并对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取得良好效果。(本文来源于《贵州地质》期刊1998年02期)

砾屑灰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永耒向斜下叁迭统张家坪组中、下段分界标志的砾屑灰岩的岩性描述及沉积环境的分析,确认其在区内是特征明显的唯一砾屑灰岩标志层,并确认该砾屑灰岩对中深部找煤勘查工作具指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砾屑灰岩论文参考文献

[1].庞军刚,国吉安,李文厚,吴少波,王桂成.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奥陶系浅水台地与深水斜坡砾屑灰岩识别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蒋细华.对永耒向斜下叁迭统张家坪组砾屑灰岩的认识[J].国土资源导刊.2014

[3].赵俊,何幼斌,肖彬,王宁,苑伯超.桌子山地区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沉积特征及深水沉积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

[4].柴琳.乌拉力克组砾屑灰岩特征及成因[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

[5].杜叶龙,李双应,贾志海,王松.再论安徽沿江地区中二迭统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J].地质论评.2012

[6].陈吉涛,韩作振,张晓蕾,樊爱萍,杨仁超.鲁西芙蓉统条带灰岩早期成岩变形构造——竹叶状砾屑灰岩形成机理探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

[7].刘亚伟,王多义,鲁仁齐,邓美洲,武鹏.云南永宁P_1上部砾屑灰岩成因及意义探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

[8].李柒林,代文军,柳生祥,邱庆伦.甘肃省夏河地区二迭系毛毛隆组砾屑灰岩成因讨论[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2

[9].戴新春.贵阳乌当下坝下叁迭统大冶组砾屑灰岩特征[J].贵州地质.1998

论文知识图

须家河组长石岩屑砂岩粒度概率曲广西合山矿区马滩剖面晚二迭世合山组...巴麦地区石炭系碳酸盐岩和膏岩岩心照...鄂尔多斯盆地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鄂尔多斯盆地背锅山组地层对比图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开阔台地-台地...

标签:;  ;  ;  ;  ;  ;  ;  

砾屑灰岩论文_庞军刚,国吉安,李文厚,吴少波,王桂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