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以智能化技术为手段,不仅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同时还能提高电气工程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电气工程系统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用户需求,就必须深入技术研究,完善电气工程系统功能,不断提高其自动化控制水平。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具体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合理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价值作用。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使得电气工程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在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切实提高电气工程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智能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提高。这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加强智能化技术的研究,发现智能化技术更多的功能,促进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使电气自动化领域进一步壮大,从而提高我国电气工程的整体实力。
1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具有的优势
1.1简化设备,提升设备工作效率
有专家说过,自动化的最终就是智能化,也就是说智能化是比自动化高级的技术。因为智能化是赋予了电气工程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而传统自动化技术,只是让设备按照认为设定的程序去有条不紊地工作,其对工作环境不能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前文说的,因为需要有效地对控制器进行控制,否则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智能化技术因为无需建立控制模型,只需要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就可以实现对电气工程的操作,相对而言,智能化技术简化了电气工程设备。而且因为具有人工智能之故,操作水平显著提升,错误率下降明显,也能将传统电视工程自动化操作的人员解放出来。可以说,智能化技术的融入十分明显地提供了设备生产效率,甚至于促进了电气工程的发展。
1.2显著提升电气系统控制能力
传统生产中,因为对系统管控难度大,导致生产结果和预期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这主要因为电气工程管控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其需要经过复杂的技术手段去调控这些因素,然后让这些因素在设定的模式下进行工作,这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有了智能技术的融入之后,电气工程自动化操作水平明显提升,首先是缩短了对系统控制的时间,无需经过复杂的控制模型进行控制。因为智能化控制是通过计算机、GPS定位系统技术以及精密传感器等组成,提高了系统反应速度以及操作精确度,对电气工程系统的操作如臂使指。最主要智能化技术融入,给设备升级、改造留下了很好的空间,让设备和设备至今的融合度增加,最终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处理。这主要是因为智能化技术的集合了数据分析、实时监控以及智能操作等优势于一身。甚至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器械故障进行预测和预警,帮助操作者科学管理设备,降低其故障率。
2电气自动化工程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1电气工程自动化中PLC技术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获得广泛应用,PLC技术的应用逐渐取代控制器设备。利用PLC技术可有效对电气工程进行优化改进,同时PLC技术是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产效率核心,对电气设备的掌控可利用PLC技术充分体现,将设备运行的效率极大提高。
PLC技术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系统元件较为先进,在设备应用中能发挥更大的效果,能够自动切换供电系统,使电气工程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智能化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时,PLC技术是其发展的产物,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智能控制在电气工程中起到了关键决定性作用。为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远程化控制与无人操作技术效果,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操作技术措施来提高系统的自主高效性,明确系统的应用范围,在不同系统与设备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监督与使用,使得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帮助更加全面。
2.2控制系统自动化技术
在我国现阶段,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以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化工程中得以应用,可将办公操作程序合理优化,智能化控制可对机械中存在的设备故障进行检测,对机械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将设备在维修及养护中投入的人力、物力、时间等有所降低,进而节约了资源。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利用效率、精度及速度等水平均有所提升。
2.3电气工程优化设计技术
电力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一定的关系,技术操作人员除了要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相关知识外,还应将智能化技术的有关知识及技能有所掌握,为电力系统设计优化提高保障。同时,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可对电气系统随时进行监控,在相关技术人员掌握电力系统运行后,采用信息共享等方法实现电力系统的实用性。智能化技术不仅促进了电气工程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而且还促进了智能化相关的各种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使智能化技术取得更好的发展。
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趋势
3.1性能方向的发展
3.1.1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准性
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准性是衡量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就目前来看,虽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但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还不够,主要体现在效率、速度等方面。对此,在推广智能化技术的同时,要深入技术研究,加快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准性发展。
3.1.2柔性化
电气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多,每一个单位系统的功能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行,加快智能化技术的柔性发展至关重要。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数控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但由于电气工程服务对象的多样化,要想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就必须加大模块化设计,扩大电气工程系统的功能覆盖面,使信息流主动进行调整,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3.1.3实时智能化
早期的实时系统主要是针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确保任务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但是,随着电气工程规模的扩大,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要想促进电气工程的稳定发展,实现实时系统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成为必然。推进实时系统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
3.2功能发展方向
3.2.1用户界面的图形化
用户界面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使用户界面开发工作量较大。基于智能化技术,加快用户界面的图形化发展越来越重要。以智能化技术为手段,使用户可以通过窗口菜单进行操作,将相关功能立体地呈现出来,进而方便使用者更好地实施控制命令。
3.2.2计算的可视化
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大。而实现计算的可视化,有利于高效处理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文字,使用者可以借助图形、图像等方式进行传输。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加大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3体系结构的发展
3.3.1集成化
实现集成化发展是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电气工程中,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等,可有效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同时,借助LED平板显示技术,可以提高显示器性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对此,在推进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深入集成化的研究。
3.3.2模块化
电气工程系统是由诸多子系统组成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一个模块。在电气工程系统中,硬件模块化有利于实现数控系统的标准化。对此,在加大智能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将电气工程系统归纳成为各个模块,如CPU、存储器、显示器、通信等模块,进而更好地满足自动化控制的需要。
3.3.3网络化
网络化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将各个系统整合成一个巨大的系统,实现计算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专家资源的共享。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信息非常大,实现网络化发展,有利于电气工程系统的共享,进而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结束语
通过对电气工程方面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对比,来明确目前我国电气工程需要智能化介入的范围和领域,又详细地介绍了智能化于电气工程中具有的优势,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细致的讲述,如:应用PLC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故障诊断领域、智能化优化生产以及设计技术、简化操作降低设备复杂性,希望可以对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雷.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8):113-114.
[2]李金波.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22):50-51.
[3]宋杰.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3):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