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新生代基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底,新生代,盆地,潜山,陆架,渤海,东海。
前新生代基底论文文献综述
高坤顺,吴庆勋,彭靖淞,郭颖,马正武[1](2019)在《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时代归属与构造演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钻探揭示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地层结构在东西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前寒武纪地势西高东低、中生代末地势西低东高,构造演化具有明显的"跷跷板"现象。综合运用钻井、锆石U-Pb年代学、微古生物化石、叁维地震等资料,明确了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时代归属,刻画了中生界、古生界残余地层分布特征。渤海西部前寒武系为变质岩基底,其年龄大致可以分为2 500 Ma左右和3 000 Ma左右两组,属于前中元古界;郯庐断裂东侧前寒武系古生物分析首次在渤海海域探井中发现新元古代疑源类化石,明确该区前寒武系碳酸盐岩为新元古界。郯庐断裂以西普遍残存古生界和局部残存侏罗系,郯庐断裂以东古生界几乎剥蚀殆尽,无侏罗系。南华纪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以及印支期华南、华北两板块剪刀式碰撞是造成研究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跷跷板"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4期)
吴庆勋,高坤顺,吴昊明,郭颖,陈心路[2](2019)在《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渤海钻井资料和叁维地震资料,梳理了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岩性、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将渤海基底划分为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叁个构造层,论述了各个构造层残余地层分布特征,并将基底结构分为叁种类型,单层型、双层型、叁层型。基底构造演化表现为"垂直升降→强烈挤压→局部伸展→强烈伸展反转→整体隆升→‘伸展+走滑’复合改造"6大阶段。结合薄片及物性资料探索了基岩储层发育规律,单层型前寒武系变质岩、双层型顶部的碳酸盐岩或火山岩、叁层型顶部中生界火山岩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围绕在富烃凹陷周边的潜山,在岩性和供油窗口耦合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朱晨曦[3](2019)在《南海南部断裂及前新生代基底岩性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是东亚陆缘最大的边缘海,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印—澳板块叁个板块的交汇处,是现今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南海地区有多个板块之间碰撞汇聚、拉伸裂离、地壳增生及减薄变形等作用强烈,地幔隆拗起伏幅度较大,导致岩石圈断裂、基底和盖层断裂分布广、期次多,运动复杂等均是该地区的地质特点。本文通过综合研究南海南部海域及婆罗洲北部地区断裂系统、南海海域重磁及地震特征、南海围区磁化率特征,明确了南海南部及陆域围区断裂系统特征,南海南部海域中生代基底岩性物性特征与分布特征,对南海南部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南海南部地区众多的断裂进行分类整理和研究,运用野外实地考察与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断裂的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断裂与南海内部盆地的关系加以研究;运用收集到的钻井、拖网资料、地球物理资料结合地震资料,采取盆缘(沿海陆区)地质约束重、磁、震联合解释,力求阐明南海南部地区中生代分布范围;作者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及沙捞越洲野外一共采样获得样品密度数据227个,磁化率数据2128个,并结合南海北部围区样品资料,将样品的年代、密度和磁化率特征分别成图加以比较总结。得出如下成果和认识:1.南海南部断裂体系特征南海南部地区的断裂系统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NW向走滑断裂类、NE向拉张构造伴生断裂类、SN向走滑断裂类及南部弧形断裂带类。NW向走滑断裂对南海南部板块的分区具有明显的指示作用;NE向的断裂多为半地堑盆地构造的边界控制断裂,与盆地形成时盆地边缘拉张作用相关;SN向的断裂即越东—万安断裂是南海盆地的西侧边界线;南部陆域卢帕尔线和武吉米辛线均为古南海俯冲于婆罗洲之下随后又抬升至地表的缝合线。2.南海南部围区磁化率—密度特征从前中生代到新生代其磁化率逐渐减低,从前中生代到新生代其密度也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岩性不同会造成磁化率的不同,相同岩性当中暗色矿物含量越高磁化率越高,影响密度的因素主要是岩性和压实作用的强弱。3.南海南部海域中生代基底分布特征南海南部地区中生代岩性分布特征总体上看,沉积岩具有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变质岩分布广泛,由于南海地区断裂众多部分地区埋深较大,所以多为动力变质岩和区域变质岩,火成岩多成补丁状或沿断裂分布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郭真,高顺莉,王建强,刘池洋,罗伟[4](2015)在《东海丽水凹陷新生代基底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丽水凹陷东部边界WZ27-1井为东海陆架盆地钻穿新生代的少数钻井之一,依据录井资料显示其前新生代钻遇花岗岩。通过对其底部岩屑样品岩石薄片研究发现,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呈半自形或它形粒状分布,具有典型的花岗岩结构;结合对样品的肉眼观察,以及地震剖面和测井解释资料,进一步确认该井底部所钻遇地层为浅层中酸性花岗岩,或具有一定规模的分布。同时运用锆石U-Pb定年方法,厘定该花岗岩的形成时代,结果显示该岩体主体形成于晚叁迭世-早侏罗世(194~243 Ma±),大致可分为205 Ma±和220 Ma±两期。上述结果,首次揭示在东海陆架盆地丽水凹陷内发育有印支期基底花岗岩体,具有重要的构造指示意义。结合我国东南陆域及琉球岛弧同期岩体发育特征及中生代沉积岩分布特点,认为东南陆域与东海陆架盆地在中生代处于同一基底之上,经历叁期相同构造背景的转换。(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5年06期)
尤龙,王璞珺,吴景富,岳军培,郎元强[5](2014)在《莺歌海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盆缘露头、盆地基底钻井及重磁震资料,综合研究莺歌海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特征。基于盆地西北缘Song Da带18个剖面点地层序列、166件岩石样品密度和2 800套磁化率测量结果,建立密度--磁化率交汇图版,约束盆内地震剖面和重磁异常解释,通过海陆结合的方法填制出盆地基底地质图。其前新生界由前震旦系、寒武系—上叁迭统下部、上叁迭统上部—白垩系叁个构造层构成,它们沿红河断裂呈北西向分布,中间老,为前震旦纪中—高级变质岩;两侧新,向西为中生代沉积岩,向东为古生代浅变质岩、灰岩。(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4年03期)
郭明估,刘建华,巫晓兵,李宏涛,张浒[6](2010)在《西藏邬郁盆地前新生代火山岩的基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西藏邬郁盆地周边的地层出露情况及此区域的地质构造演化,认为在邬郁盆地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之下存在一个前古新世的沉积及变质基底。其中,前震旦纪的念青唐古拉岩群变质基底弧岛状分布于盆地北侧的堪珠、雪古拉等地,构成了冈底斯地区最古老的陆壳基底之一。古特提斯洋时期,区域处在冈瓦纳板块的内陆,未接受沉积。新特提斯洋时期,在雅鲁藏布江北侧有一片较稳定的区域沉积了一套晚白垩系碎屑岩、泥质岩地层。本文通过对邬郁盆地周边地层出露及接触关系、区域上的地质构造演化研究,对盆地的基底进行探讨说明,初步认为在邬郁盆地地区新生代火山岩之下存在前震旦纪变质结晶基底和晚中生代的海相沉积地层的双层基底构造。(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0年12期)
李淑玲,孟小红,付立新,郭良辉[7](2010)在《黄骅坳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结构与基底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研究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结构是当前深层油气勘探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高精度重力、航磁、地震等综合地球物理资料,通过位场正演剥离和正则化滤波技术对黄骅坳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结构展开研究,构建黄骅坳陷宏观的盆地立体格架,分析前新生代残留地层的展布及残留厚度特征,探讨盆地基底的叁分性问题.研究表明,黄骅坳陷宏观上呈现垂向分层、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盆地结构特征;前新生代残留盆地总体为NNE-NE向展布,但沉积中心与残留地层厚度明显不同于新生代沉积特点,在歧口新生界巨厚区残留厚度较小;盆地基底表现出叁分性特征,区内"T"型交叉的两组隐伏深断裂可能为燕辽基底、鲁西基底和太行基底的拼接线;前新生代盆地结构、残留厚度与基底叁分性特征均表现出受深部断裂构造的影响和控制.(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9期)
马凌飞[8](2010)在《下辽河滩海地区前新生代基底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远景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下辽河盆地滩海地区前新生代基底构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构造背景及断裂系统的研究,结合叁维地震解释及测井资料分析,对滩海地区基底构造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述。通过对辽东、辽西的地层建造差异的对比,研究了郯庐断裂系统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主要活动特征。并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测井资料的岩性对比,对测井资料中岩芯的时代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种油气成藏要素,提出了基底含油气有利构造部位,从而对滩海地区油气的勘探开发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下辽河滩海地区是下辽河盆地向海上延伸的一部分,地理位置位于盆地西南部。通过对叁维地震数据的解释,认识到滩海地区的基底构造格架为坳隆相间列,盆缘断裂控制基底形态及新生界盖层发育,整体构造线为NE走向。主要的隆起部位为葫芦岛潜山、中央隆起、燕南潜山;主要的凹陷部位为西部凹陷和东部凹陷。盆缘断裂为郯庐断裂系统在下辽河盆地内的延伸,分别为海南断裂和燕南断裂。断裂性质以伸展正断层为主,部分受后期走滑改造。从早元古代开始,辽西、辽东在基底地层建造上就出现了明显差异,说明郯庐断裂形成的时间应不晚于统一基底形成前。而盖层地层的差异性,也显示了郯庐断裂发育的多期性。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史和郯庐断裂系统的研究,认识到下辽河盆地的形成时期为中生代,早期为断陷盆地,在古近纪转变为陆内裂谷,古近纪末裂谷夭亡,形成凹陷盆地。通过对测井资料的分析,结合叁维地震解释的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推测出滩海地区组成前新生代基底构造的地层特征。认为基底面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生界和太古宇,古生界出露范围较小,元古宇无直接出露。潜山主体为太古宙形成的结晶基底,厚度最大;中生界和古生界相对较薄。根据滩海地区的基底构造特征及岩石学的研究成果,对基底构造的含油气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潜山油气藏是滩海地区基底构造主要的油气藏类型,基底地层之间的不整合面和断裂活动形成构造软弱面也可以成为有利油气运移的通道。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是基底构造的主要圈闭类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0-05-01)
Cao,Dinh,Trieu,Pham,Nam,Hung[9](2009)在《重力方法研究越南早新生代基底效果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用重力方法在越南研究早新生代基底结构特点中的效率,表明作者们提出了一个综合分析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的系统方法。获得的研究结果表明:1)一个大的平均密度差是在用重力方法研究越南的早新生代基底时效率的一个基本因素;2)用多维线性相关分析来有效研究和预测越南的早新生代基底岩石的埋藏深度与密度是有可能的;3)通过利用多维线性分析预测密度以及泊松系数使我们能预测早新生代基底岩石。(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09年05期)
刘建华,方银霞,吴水根[10](2006)在《东海陆架盆地前新生代基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物理、钻井以及周边地质资料综合分析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前新生代基底主要由中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前震旦纪变质岩组成,并可能存在晚古生代浅变质岩。 1.中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浙闽沿海地区发育巨厚的中生代火山岩和陆相碎屑岩。东海陆架盆地反射地震揭示,中生界位于反射界面T50和T60(Tg)之间,分布面积十分广泛,其厚度在陆架盆地西部坳陷、东部坳陷和中部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6-10-01)
前新生代基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渤海钻井资料和叁维地震资料,梳理了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岩性、地层、结构、构造特征。将渤海基底划分为前寒武系、古生界、中生界叁个构造层,论述了各个构造层残余地层分布特征,并将基底结构分为叁种类型,单层型、双层型、叁层型。基底构造演化表现为"垂直升降→强烈挤压→局部伸展→强烈伸展反转→整体隆升→‘伸展+走滑’复合改造"6大阶段。结合薄片及物性资料探索了基岩储层发育规律,单层型前寒武系变质岩、双层型顶部的碳酸盐岩或火山岩、叁层型顶部中生界火山岩为有利的勘探目标。围绕在富烃凹陷周边的潜山,在岩性和供油窗口耦合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新生代基底论文参考文献
[1].高坤顺,吴庆勋,彭靖淞,郭颖,马正武.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时代归属与构造演化特征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9
[2].吴庆勋,高坤顺,吴昊明,郭颖,陈心路.渤海海域前新生代基底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现代地质.2019
[3].朱晨曦.南海南部断裂及前新生代基底岩性分布特征[D].吉林大学.2019
[4].郭真,高顺莉,王建强,刘池洋,罗伟.东海丽水凹陷新生代基底岩体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海洋通报.2015
[5].尤龙,王璞珺,吴景富,岳军培,郎元强.莺歌海盆地前新生代基底特征[J].世界地质.2014
[6].郭明估,刘建华,巫晓兵,李宏涛,张浒.西藏邬郁盆地前新生代火山岩的基底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0
[7].李淑玲,孟小红,付立新,郭良辉.黄骅坳陷前新生代残留盆地结构与基底性质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0
[8].马凌飞.下辽河滩海地区前新生代基底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远景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9].Cao,Dinh,Trieu,Pham,Nam,Hung.重力方法研究越南早新生代基底效果分析(英文)[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
[10].刘建华,方银霞,吴水根.东海陆架盆地前新生代基底探讨[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