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工程地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洋工程,震源,剖面,信标,差分,淤泥,阵列。
海洋工程地震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会,张志利,张建新,张莹,郭肖鹏[1](2015)在《海洋工程地震勘探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海洋工程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同步性,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路)实现集成24个简单UART(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设备)的串行通信模块,通过该模块,数据采集单元可以同时采集24个传感器节点数据,具有优异的同步性。该通信网络通信方式完全遵守RS232协议,已经成功应用于分布式水听器阵列同步采集系统。(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期刊2015-10-18)
裴彦良,解秋红,华清峰,李西双,刘晨光[2](2014)在《差分导航定位系统及其在海洋工程地震勘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差分导航定位是海洋工程地震勘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差分导航定位分为局域差分和广域差分,文中分别介绍了隶属于局域差分的信标差分(RBN DGPS)系统和隶属于广域差分的星基差分(SBAS)系统。根据所在测区位置和定位精度要求的不同,海洋工程地震勘探选用不同的GPS定位设备可以接收不同系统提供的差分信号。导航软件也是海洋工程地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记录GPS定位设备的数据,还具有测线设计、坐标投影、航行轨迹显示等诸多功能。通过对导航软件的灵活应用和信号变换,导航软件还可以为地震系统提供触发信号。最后给出了一个海洋工程地震勘探实例。(本文来源于《海洋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裴彦良,赵月霞,刘保华,韩国忠,李官保[3](2010)在《近海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拖缆系统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近海工程地震勘探主要使用单道地震拖缆接收,地层分辨率较低,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迭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近海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拖缆技术,并结合该技术的研究成果,简要介绍了多道地震勘探系统组成和地震拖缆的结构设计,讨论了拖缆水听器的选择,组内距、道间距的确定,并给出了一个工程应用实例.该系统可以满足今后海洋研究和工程勘探的需要,在试验和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探测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0年01期)
裴彦良,王揆洋,李官保,李西双,刘晨光[4](2007)在《海洋工程地震勘探震源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简述了海洋地震勘探系统的组成,介绍了海洋地震勘探震源的工作原理和代表产品、型号,分析了各类震源的频谱特性和应用范围。枪震源子波频率低、穿透深度大,主要用于深层地震勘探;电火花震源、BOOMER震源及剖面仪震源子波频率渐高、穿透深度渐小,主要用于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为了发挥不同震源的优点,可以将不同种类震源组合使用,即“双震源叁缆接收技术”。(本文来源于《石油仪器》期刊2007年02期)
汤爱平[5](2002)在《基于地震勘探的海洋工程地质勘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工程灾害荷载作用下的安全性成为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海洋工程的工程地质参数是海洋工程设计最基本的资料,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一种获取近海海洋工程的工程地质资料的简单、快捷的方法,以降低海洋工程地质勘察高费用,缩短获取资料的周期。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获取的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信息应用波动方程方法来反演近海海洋工程所需的地层结构参数和相关的岩土力学参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海洋叁维地震勘探的几个技术难点;2)利用小波变换技术的地震信息迭前处理优化算法;3)利用面波信息的近海海洋地层结构的波动方程反演算法和算法优化;4)利用P、S波信息的组成地层的岩土力学参数反演算法和算法优化。本文研究成果将大大减少近海海洋工程地质勘察的费用,缩短勘察周期,从而提高勘察的效益。(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02年03期)
汤爱平[6](2002)在《海洋工程地质的地震勘探方法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工程地质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和地震勘探叁种手段。用于海洋工程地质勘察的原位测试方法主要是静力触探(CPT)、标准贯入(SPT)两种,其优点是能够获取试验点及一定范围内真实的岩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不利的地方是试验时间长、成本高。随着地震勘探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与勘探配套技术、设备的更新和解译方法的改进,地震勘探方法正逐渐成为获取海洋的工程地质信息的重要手段,并逐渐发展为原位测试方法的一种。目前,用于海洋工程地质勘察的地震勘探方法主要有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期刊2002-09-01)
李起彤[7](2001)在《我国海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有辽阔的海疆。近 2 0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国海洋工程事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很多海洋工程都是重大建设工程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 ,这些海洋工程场地都应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文章对我国海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作了简要回顾 ,并对未来的发展及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01年05期)
朱镜清,周建,朱达力[8](1999)在《海底淤泥层对海洋工程地震作用环境的影响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海底淤泥的流变性质对海洋工程的地震作用环境的影响问题,并进行了有关的讨论。文中基于文献[1] 等的作者提供的关于海底淤泥流变性质的实验研究结果以及文献[2 ,3] 有关平板上方有限厚粘流层非定常层流问题的理论研究结果,介绍了由海水、海底淤泥和下方持力土层构成的层状迭合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分析方法,给出了一个粘流态淤泥层和持力土层体系的地震耦合运动的理论算例(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1999年03期)
谭龙驹,王利群[9](1989)在《M·E·P305型海洋工程地震反射剖面系列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水利委员会由美国进口的305型海洋工程地震反射剖面系列,在地矿部第二地质调查大队的帮助下,经过对仪器的验收、调试,以及在海上进行航拖试验,已取得理想的试验结果。目前已在珠江河口及其近海地带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305型海洋卫程地震反射剖面系列由:600型海洋声电源,105型电火花发射系列;20型多用的水上拖缆系列,300型高分辨率地震放大器;LRS—1307M线性扫描记录器等五部分组成。地震源是严密封装在轻便的防护箱内,其它部件可(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1989年06期)
海洋工程地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差分导航定位是海洋工程地震勘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差分导航定位分为局域差分和广域差分,文中分别介绍了隶属于局域差分的信标差分(RBN DGPS)系统和隶属于广域差分的星基差分(SBAS)系统。根据所在测区位置和定位精度要求的不同,海洋工程地震勘探选用不同的GPS定位设备可以接收不同系统提供的差分信号。导航软件也是海洋工程地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记录GPS定位设备的数据,还具有测线设计、坐标投影、航行轨迹显示等诸多功能。通过对导航软件的灵活应用和信号变换,导航软件还可以为地震系统提供触发信号。最后给出了一个海洋工程地震勘探实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工程地震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兴会,张志利,张建新,张莹,郭肖鹏.海洋工程地震勘探数据同步采集系统设计[C].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2015
[2].裴彦良,解秋红,华清峰,李西双,刘晨光.差分导航定位系统及其在海洋工程地震勘察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学报.2014
[3].裴彦良,赵月霞,刘保华,韩国忠,李官保.近海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拖缆系统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0
[4].裴彦良,王揆洋,李官保,李西双,刘晨光.海洋工程地震勘探震源及其应用研究[J].石油仪器.2007
[5].汤爱平.基于地震勘探的海洋工程地质勘察[J].世界地震工程.2002
[6].汤爱平.海洋工程地质的地震勘探方法比较研究[C].中国地震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纪念李善邦先生百年诞辰.2002
[7].李起彤.我国海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国际地震动态.2001
[8].朱镜清,周建,朱达力.海底淤泥层对海洋工程地震作用环境的影响问题[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
[9].谭龙驹,王利群.M·E·P305型海洋工程地震反射剖面系列简介[J].人民珠江.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