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隔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络,切片,高安,信息安全,架构,芯片,互联网。
网络隔离论文文献综述
张墨儒[1](2019)在《基于风云系统的风电场scada网络隔离防护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风电场scada监控系统除了要满足数据采集,能量管理,报表查询等日常信息化的基本需求外,如果要向云端传送数据,还必须要满足国家电网网络安全的要求。本文将着重介绍基于风云系统的网络安全隔离防护应用。这套网络防护体系不仅符合国网和网信办的有关电力二次安全规定,而且严格执行"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要(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22期)
谷会涛,孙懿峰[2](2019)在《一种基于高速交换缓存的网络隔离SoC芯片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网络隔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等类型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应用中。本文介绍了网络隔离技术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给出了当前典型网络隔离技术的组成和实现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交换缓存的网络隔离SoC芯片结构,最后分析评估了该硬件结构的设计约束和性能。(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王舶仲,蒋毅舟,文超,段浩然,易进[3](2019)在《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隔离开关分合位置判别方法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隔离开关状态需要双确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的开关状态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对抗学习模型,提取隔离开关样本特征,确定初始参数值;然后基于识别误差率最小的目标函数,采用反向传播算法更新模型层间连接权值;最后通过网络逐层计算得到隔离开关分合位置判别结果。以某地区变电站内的隔离开关图像为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规模图像样本具有较高的辨识准确率。(本文来源于《智慧电力》期刊2019年10期)
毛玉欣,陈林,游世林,闫新成,吴强[4](2019)在《5G网络切片安全隔离机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满足多样化垂直行业应用的5G网络服务化架构和网络切片实现。针对5G网络架构重构、网络部署形态的变化,研究提出了网络切片端到端安全隔离的实现方法,包括切片在接入网络、承载网络和核心网络中的隔离实现。结合典型行业应用的要求,给出了定制化切片的隔离实现案例。(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9年10期)
黄姗姗,蒋厚明,胡牧,刘士进,魏珍珍[5](2019)在《面向网络隔离架构的业务流行为控制高可信交互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面向网络隔离架构的业务流行为控制的高可信交互框架,解决了企业互联网移动应用难以访问复杂安全架构下的高安全区业务数据的问题,确保了业务系统关键数据的安全.在网络安全防护要求下,引入移动接入网关,分解业务数据跨安全区交互过程,通过特殊的访问转换与通信方法,实现了业务数据通过各型隔离装置的安全、可信传输和业务流行为控制.该框架目前已在员工报销、考勤打卡、电力系统配网抢修、移动巡检等多个业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刘文斌,丁建锋,寇云峰,王梦寒,宋滔[6](2019)在《物理隔离网络电磁漏洞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理隔离网络的电磁攻击手段,其主要目标是建立与外部互联网的隐蔽连接通道。近年来跨越物理隔离网络的方法和工具被陆续公开,相应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手段也逐步被国内外安全团队提出。掌握漏洞才能掌握网络安全的主动权,对比网络安全漏洞,电磁漏洞定义为能对设备或系统造成损害的电磁因素。以物理隔离网络为例,电磁漏洞主要指的是网络的硬件和系统缺陷,利用这些缺陷可以直接建立或通过植入恶意软件建立能突破物理隔离的电磁信号的信息收、发隐蔽通道。通过广泛的漏洞挖掘与验证,从物理信号类型、信息传递方向、信号生成与作用机理、漏洞利用方式以及漏洞检测方法上提出物理隔离网络电磁漏洞分类方法;通过综合借鉴网络安全漏洞、电磁信息安全检测、物理隔离隐蔽通道等领域的研究方法,提出电磁漏洞的研究方法;从深化主动检测、群智漏洞挖掘、网络电磁安全融合、大数据监测等角度,提出了物理隔离网络电磁漏洞库的建立方法。(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0期)
张璐,侯雪茹,宋华,长青,张强[7](2019)在《基于网络能力与隔离机制的网络位置形成及跃迁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探究网络位置、隔离机制与网络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网络位置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路径,以指导企业对网络压力情境产生警觉并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势网络位置。研究发现:当网络位置与网络压力之间出现"不适配"状态,原有位置资源不能满足解决网络压力的需要时,企业通过重复循环"不适配—再适应"的过程,实现了"单一关系型—平台研发型—跨界多元型"网络位置的演化态势;隔离机制与网络能力是阶段性网络位置形成的关键耦合动力,受二者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直接关系、资源来源、网络规模及信息和控制优势是形成网络位置的关键内在要素,其中直接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不同类型网络位置形成的核心要素。(本文来源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佩瑶,杨欣爽,葸淑婷,黄亚江,李光宪[8](2019)在《具有隔离网络结构的PA12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vs模压成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球磨包覆法制备了聚酰胺12(PA12)/纳米超导炭黑(CB)复合粉末材料,并通过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SLS)和模压成型(CM)分别制备了两种具有隔离网络结构的导电试样,探究了其在结构与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SLS成型更容易使包覆在粉末表面的CB在聚合物基体中构建较为完善的导电网络,获得更低的导电渗滤阈值(小于0.5%)。在CB质量分数为0.5%时,SLS试样的电导率比CM试样高8个数量级;在CB质量分数为1%时,SLS试样电导率可达10~(-3) S/cm。CB的引入可以使SLS试样的拉伸性能有所改善,但对CM试样拉伸性能的改善不明显甚至产生了消极的影响。SLS试样与CM试样在微观结构上差异较大,SLS试样具有多孔性的特点,而CM试样比较密实。(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王强[9](2019)在《关于信息安全的网络隔离技术研究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网络隔离技术的发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安全隔离产品的出现让人们不必过于担心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但由于人们对网络隔离产品的认识不足够,所以还是会出现一定的信息安全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信息安全问的网络隔离技术及其应用。(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16期)
黄国建[10](2019)在《电厂二次网络安全隔离与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电厂二次网络发展的客观趋势,从电力系统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出发,通过采用大量参考文献的分析法、对比法,分析了电力系统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研究了电厂二次网络安全区划分的方式,阐述了电厂二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希望为电厂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首先从黑客对电厂二次网络攻击、木马病毒入侵电厂二次网络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电力系统信息面临的安全威胁。其次从电厂二次网络安全防护的区分、电厂二次网络横向隔离、电厂二次网络纵向认证与防护叁个方面入手,研究了电厂二次网络安全区划分的策略。最后,从电厂二次网络分级授权管理、电厂二次网络容灾备份管理、电厂二次网络移动储存管理叁个方面入手,阐述了电厂二次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电厂二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导报》期刊2019年16期)
网络隔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重。网络隔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等类型内部网络的安全防护应用中。本文介绍了网络隔离技术基本原理和技术发展,给出了当前典型网络隔离技术的组成和实现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交换缓存的网络隔离SoC芯片结构,最后分析评估了该硬件结构的设计约束和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隔离论文参考文献
[1].张墨儒.基于风云系统的风电场scada网络隔离防护应用[J].电子世界.2019
[2].谷会涛,孙懿峰.一种基于高速交换缓存的网络隔离SoC芯片结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
[3].王舶仲,蒋毅舟,文超,段浩然,易进.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隔离开关分合位置判别方法研究及应用[J].智慧电力.2019
[4].毛玉欣,陈林,游世林,闫新成,吴强.5G网络切片安全隔离机制与应用[J].移动通信.2019
[5].黄姗姗,蒋厚明,胡牧,刘士进,魏珍珍.面向网络隔离架构的业务流行为控制高可信交互框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9
[6].刘文斌,丁建锋,寇云峰,王梦寒,宋滔.物理隔离网络电磁漏洞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7].张璐,侯雪茹,宋华,长青,张强.基于网络能力与隔离机制的网络位置形成及跃迁路径研究[J].管理学报.2019
[8].张佩瑶,杨欣爽,葸淑婷,黄亚江,李光宪.具有隔离网络结构的PA12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vs模压成型[J].塑料工业.2019
[9].王强.关于信息安全的网络隔离技术研究及其应用[J].电子测试.2019
[10].黄国建.电厂二次网络安全隔离与管理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