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急性肝衰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浆,肝功能,冰冻,蛋白,磷酸酶,病毒。
急性肝衰竭论文文献综述
蒙丹丽,梁列新,宋怀宇[1](2019)在《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粪便胆汁酸谱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粪便胆汁酸谱水平,了解其在疾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例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为观察组,随机选取14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两组粪便胆汁酸(胆酸、石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熊脱氧胆酸及总胆汁酸)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粪便胆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石胆酸、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熊脱氧胆酸及总胆汁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不伴肝性脑病两组患者,伴/不伴腹水两组患者,Child-Pugh B级与C级两组患者胆汁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粪便胆酸水平较正常人升高,但总胆汁酸和其他胆汁酸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雅茹,王星,王晓卫,李萌[2](2019)在《不同种类血浆在儿童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中疗效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较普通冰冻血浆(FP)、新鲜冰冻血浆(FFP)、普通冰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混合(FP+FFP)在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血浆置换(PE)中的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评价FP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儿血浆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9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进行PE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FP置换组(9例),FFP置换组(26例),FP+FFP置换组(24例),比较3组患儿PE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患儿在PE治疗前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PE治疗后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效果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FFP短缺时,FP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FFP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PE治疗。(本文来源于《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期刊2019年06期)
顾静,陈祖涛,孙蔚,甘建和[3](2019)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92例HBV-ACLF患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34名健康对照者,比较3组人群的外周血ALP水平差异。观察HBV-ACLF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入院时和入院后1周ALP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HBV-ACLF患者ALP上升组和ALP下降组存活率的差异;分析HBV-ACLF患者入院后1周ALP的上升值与前白蛋白(PAB)和终末期肝病评分(model for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的相关性。结果 HBV-ACLF组、CHB组、健康对照组ALP水平分别为(421.37±136.35)、(116.14±38.62)和(104.23±35.19)U/L,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193,P<0.05),HBV-ACLF组ALP水平较CHB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q值分别为3.704、4.548,均P<0.05)。HBV-ACLF患者存活组ALP(86.17±19.36)U/L明显高于死亡组(29.46±8.2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P<0.05)。HBV-ACLF患者ALP上升组存活率73.08%(38/52)高于ALP下降组32.5%(1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48,P<0.05)。HBV-ACLF患者入院后1周MELD评分为(35.63±5.81)分,PAB水平为(73.57±32.69)g/L,入院后1周ALP上升值与MELD评分呈负相关,与PAB呈正相关(r分别为-0.725、0.763,均P<0.05)。结论 HBV-ACLF患者外周血ALP持续升高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标志。(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1期)
刘国,王博,李劲松,司传平[4](2019)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CD163和sCD163的临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外周血中CD163和sCD163的临床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2月1日~2018年2月10日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收治的100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CD163、sCD163、CD163 m RNA表达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荧光强度,并分析sCD163与肝损伤关系。结果观察组的CD163 [(47.15±16.11)%]、sCD163水平[(33.45±10.25)%]均高于对照组[(16.11±6.23)、(15.11±6.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荧光强度[(28.01±8.15)%]高于对照组的[(20.1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D163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CD163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成正相关关系(r=4.652,P<0.05);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水平成正相关关系(r=5.521,P<0.05);与人体胆红素数值无相关性(r=6.558,P>0.05)。结论 CD163和sCD163的临床表达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检测方法简单直接,与疾病进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张海月,张文斌,刘杨,陈倩,龚作炯[5](2019)在《HBV肝衰竭、肝硬化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活性在HBV肝衰竭、肝硬化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入院HBV肝衰竭伴AKI、HBV肝硬化伴AKI、HBV肝衰竭、HBV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标本,检测血HDAC活性及肾小管损伤生物学标志物NGAL、KIM-1表达,检测肝、肾、凝血功能,血常规,降钙素原(PCT)及HBV DNA水平,并将上述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衰竭伴AKI及肝硬化伴AKI患者HDAC活性高于未发生AKI的肝衰竭及肝硬化患者(P=0.034、0.046),肝衰竭伴AKI患者HDAC活性高于肝硬化伴AKI患者(P=0.018);患者感染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比例(Neu%)、PCT在肝衰竭伴AKI组高于未发生AKI的肝衰竭组(P均=0.005),在肝硬化伴AKI组高于未发生AKI的肝硬化组(P=0.018、0.001);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在肝衰竭伴AKI及肝硬化伴AKI患者中均低于未发生AKI肝衰竭、肝硬化患者(P均<0.001);肝衰竭伴AKI与肝硬化伴AKI患者相比,ALT(P=0.034)、TBA(P=0.022)、TBIL(P=0.049)、PCT(P<0.001)值较高;NGAL、KIM-1在肝衰竭伴AKI患者高于肝硬化伴AKI患者(P=0.012、0.014)及未发生AKI的肝衰竭患者(P=0.043、0.017)。结论 HBV肝衰竭、肝硬化伴AKI患者常伴有较重的感染炎症反应的发生及肾小管损伤,且肝衰竭伴AKI患者较肝硬化伴AKI患者感染、肾小管损伤、肝功能损伤程度更重。发生AKI的HBV肝衰竭、肝硬化患者,HDAC活性表达出现异常并与其感染、肾小管损伤程度、HBV疾病严重程度相关,HDAC活性表达可能是HBV肝衰竭、肝硬化患者病情加重并发AKI的预测因素,抑制HDAC可能对HBV肝衰竭及肝硬化患者预防AKI的发生及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陆霭琪,杨可立,关玉娟[6](2019)在《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感染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可以导致肝脏合成、代谢、解毒和生物转化等功能的严重障碍和失代偿,并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短期内极高的病死率。感染可以诱发或者加重ACLF病情,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简述了ACLF合并感染的机制与特征,归纳了常见的感染类型及临床特征,总结了目前推荐的抗感染方案,提出早期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ACLF患者合并感染的病情危重,早期诊断和经验性的抗感染治疗是关键。(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侯艺鑫,王宪波,杨志云,杨玉英,张群[7](2019)在《解毒凉血健脾方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解毒凉血健脾方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肝胆湿热、毒邪蕴结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搜集80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肝胆湿热、毒邪蕴结证患者,应用SAS 9.2软件PROC PLAN程序制定随机方案,产生随机分配方案的序列,随机序号和分组方案采用不透光的密封信封隐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40例和西医对照组40例。西医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凉血健脾方,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指标,统计治疗后两组患者进展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情进展率、治疗的累积有效率以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中西医结合组的累积有效率为70.0%(28/40),高于西医对照组的37.5%(15/40,P<0.05);中西医结合组病情进展率[12.5%(5/40)]低于西医对照组[17.5%(7/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3、4、6及8周,中西医结合组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下降(P<0.001),与同一时间点西医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TBIL自治疗2周后显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同期西医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时间点,TBIL两组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治疗1周后,中西医结合组PTA明显升高(P<0.05),但与西医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2周时,中医证候评分及MELD评分较西医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结论解毒凉血健脾方能够降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患者的病情进展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覃绿星,周晓玲,唐农,黎军宏,毛德文[8](2019)在《基于扶阳思想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机及治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慢加急性肝衰竭属于中医黄疸、肝瘟等范畴。基于扶阳思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基本病机为阳虚为本、毒邪为因。治疗上提出"次第治疗"原则,初期宜清通上焦阳明郁热,予桂枝法,方选桂枝二陈汤和茵陈蒿汤加减,使邪有出路;中期宜疏通中焦脾胃,予培土法,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恢复中焦枢转之机;后期宜温扶下焦元阳,予四逆法,方选茵陈四逆汤加减,以补充坎中元阳,最终实现叁焦阴阳自和的状态。(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方彩霞,邹芸[9](2019)在《吃感冒药后饮酒 突发急性肝衰竭》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段时间,一场连夜为22岁花季女孩续写生命篇章的肝移植手术在树兰(杭州)医院手术室顺利完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威胁女孩生命的竟然是一顿再平常不过的夜宵。药后饮酒致肝衰半个月前,感冒一周的小尹(化名)接到了朋友的饭局邀约,豪爽的她服下几颗感冒药,欣然应约。饭桌上,小尹更是豪饮助兴,那叫一个痛快。半夜兴归的小尹刚回家没多久,就出现了腹疼的情况。"没事,睡一觉就好。"已经醉醺醺的小尹啥也没多想,倒头就睡。(本文来源于《健康博览》期刊2019年11期)
王兆勋,周渐,施文娟,张妍,万红[10](2019)在《98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9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不同临床转归的血清生化、凝血指标以及MELD评分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98例,观察其临床特征,分析其不同临床转归与血清生化、凝血指标以及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好转组与死亡组之间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lb)、CRE、INR与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9,P=0.002;t=6.826,P=0.000;t=2.121,P=0.039;t=3.426,P=0.0401)。结论血清p-Alb、CRE、INR、MELD评分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不同临床转归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19年10期)
急性肝衰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比较普通冰冻血浆(FP)、新鲜冰冻血浆(FFP)、普通冰冻血浆和新鲜冰冻血浆混合(FP+FFP)在儿童急性肝功能衰竭血浆置换(PE)中的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评价FP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儿血浆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9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进行PE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分为FP置换组(9例),FFP置换组(26例),FP+FFP置换组(24例),比较3组患儿PE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患儿在PE治疗前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PE治疗后凝血功能和生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效果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FFP短缺时,FP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FFP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PE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性肝衰竭论文参考文献
[1].蒙丹丽,梁列新,宋怀宇.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粪便胆汁酸谱变化的研究[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9
[2].王雅茹,王星,王晓卫,李萌.不同种类血浆在儿童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中疗效的比较[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9
[3].顾静,陈祖涛,孙蔚,甘建和.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变化及意义[J].肝脏.2019
[4].刘国,王博,李劲松,司传平.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CD163和sCD163的临床表达[J].中国当代医药.2019
[5].张海月,张文斌,刘杨,陈倩,龚作炯.HBV肝衰竭、肝硬化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表达及意义[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9
[6].陆霭琪,杨可立,关玉娟.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感染的诊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7].侯艺鑫,王宪波,杨志云,杨玉英,张群.解毒凉血健脾方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高风险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8].覃绿星,周晓玲,唐农,黎军宏,毛德文.基于扶阳思想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机及治法[J].山东中医杂志.2019
[9].方彩霞,邹芸.吃感冒药后饮酒突发急性肝衰竭[J].健康博览.2019
[10].王兆勋,周渐,施文娟,张妍,万红.98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分析[J].肝脏.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