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悲剧性风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意象,悲剧
悲剧性风格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萌[1](2019)在《初探张爱玲《金锁记》创作风格上的悲剧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是一位富于传奇的女性。她出身名门,地位显赫,才华横溢,是现代一位知名女作家。但她却有一段不幸的爱情,她的身世、生活经历、成长环境、爱情等方面对她创作的作品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探究《金锁记》悲剧性上着重分析张爱玲的生活背景,进一步深入分析《金锁记》文本,了解作品中人物、语言、意象、社会环境等,体会张爱玲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所渲染的悲凉的小说氛围。(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4期)
陈斯妍[2](2019)在《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悲剧性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歌曲是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凭借其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表达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青睐。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仅艺术歌曲就创作了600多首,他的音乐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相交融,将诗与音乐、声乐与钢琴的完美结合,开创了艺术歌曲发展的新纪元。本文从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悲情来源、悲剧形象进行音乐本体研究,并结合《冬之旅》中具体作品的悲剧色彩进行分析,进而体现舒伯特的悲情人生。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作为全文的引子,从搜集期刊文献、解读以往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结果和研究策略入手,分析《冬之旅》在当前社科领域的研究状况。第二章通过剖析《冬之旅》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景物描绘以及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去探究作品中的悲剧性形象。第叁章从舒伯特所处的成长环境、时代特点、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晚年的身体状况来解析《冬之旅》的悲情来源。第四章在音乐分析《冬之旅》这部作品的基础上,从中探寻这部作品的悲剧性风格,并且通过旋律、曲式调式、节拍节奏、速度与力度等方面深度分析舒伯特表达悲剧性的创作手法。简而言之,本论文通过对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进行音乐本体研究,归纳其悲剧性创作手法,试探《冬之旅》这部作品悲剧性风格的成因,总结舒伯特音乐中悲剧性的音乐风格的艺术价值及对后人的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2)
孙文博[3](2015)在《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艺术风格与叙事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冯小刚的早期影片大多是喜剧风格的,他逐渐对自己的电影创作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尝试了悲剧性电影。他的悲剧性电影在艺术风格和叙事方式上都有其显着特征,电影作品以喜衬悲,悲喜交融,聚焦人性的关怀与思考,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风格。在电影叙事中以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和伦理观为指导,通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和刻画,选材平实,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对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和普通百姓充满了人文关怀,使冯小刚在电影转型之后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5年17期)
高飞[4](2012)在《陕北民歌(情歌)的悲剧性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西境内北山以北广大地区的民间歌曲的统称。在众多陕北民歌的音乐题材当中,陕北人最喜爱的就是情歌。这数量众多的"情歌"里,却充满着"悲剧性"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从叁个方面对陕北民歌(情歌)中的"悲剧性"风(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小学)》期刊2012年10期)
焦奕博[5](2012)在《浅析俄罗斯民族乐派悲剧性风格形成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初,在民主思潮和启蒙运动影响下,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思考问题时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进步人士开始展望起自己和本民族的未来。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使得人们的脑袋中装满了金钱和机器,于是他们开始抢占市场,拓展殖民地,压榨劳动人民。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了,很多的国家被侵略,也有更多的人民开始反抗。欧洲人民展开了激烈的民(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2年12期)
贾金亮[6](2009)在《陕北民歌的悲剧性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我国民间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陕北民歌题材广泛,涉及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劳动生产、社会矛盾、爱情婚姻、生活情趣等方方面面。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地域习俗及历史变迁,形成了(本文来源于《飞天》期刊2009年22期)
吴义勤[7](2007)在《“悲剧性”的迷失——反思中国当代新潮小说的美学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当代新潮小说的美学风格进行重新检视,对其“非悲剧”风格的形成原因从反讽、荒诞、神秘几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既肯定了新潮小说美学风格的合法性,又对其局限性进行了深入总结。(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07年06期)
艾峰[8](2005)在《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悲剧性艺术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音乐技法和心理刻画的角度,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震撼人心的悲剧性艺术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进而上升到美学范畴的高度,揭示其音乐中深刻的悲剧性内涵的艺术真谛。(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05年04期)
戴起源[9](2005)在《对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演绎探寻——兼谈莫扎特《C小调幻想曲》的创作与美学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悲剧性艺术风格的作品,是音乐艺术文化整体形态中的一种特殊的艺术现象,是人类精神文化事象及人类心灵情感生活,在音乐艺术文化领域中的具体反映。从文化历史的深层背景看,它应归属悲剧文化这一庞大的艺术范畴,是人类精神文化在历史的沿袭与传承的深厚积淀中,所衍生出的一种必然形式。如果以一元探求悲剧文化现象的客观存在。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却是这一文化现象存在的多元形态的表现。它表现为:宗教领域中的献祭牺牲;艺术领域里的歌诵乐舞;文学领域中的诗文和剧本等。在这种多元形态并存的文化艺术范畴中,显而易见,唯有文学与戏剧可以得天独厚地凭借语言文字这一媒质材料,完成悲剧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活动。通过对人物艺术形象及其事件整体细节的描述,表现人类与自然搏斗、与生命周旋、与邪恶较量中情感震撼的生动具象,从而形成精神外化形态的艺术文本。(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05年05期)
王忠祥[10](1983)在《《柏林之围》的悲剧性和都德的艺术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的《柏林之围》,是世界短篇小说的名着。许多国家把它当作爱国主义的“教材”。《柏林之围》的深度与容量,令人惊叹。它揭示社会悲剧的内在矛盾极其深刻,在概括历史内容的广度上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两者都借助艺术形象来表现。作者以感人的艺术形象和独特的艺术格调折服读者。小说描写的人和事,当然是从生活中吸取来的,却又是特殊的、罕见的、怪异的。惟其如此,都德笔下的艺术典型,才富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和时代精神。(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1983年01期)
悲剧性风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艺术歌曲是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凭借其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表达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青睐。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作曲家,他短暂的一生,仅艺术歌曲就创作了600多首,他的音乐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相交融,将诗与音乐、声乐与钢琴的完美结合,开创了艺术歌曲发展的新纪元。本文从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悲情来源、悲剧形象进行音乐本体研究,并结合《冬之旅》中具体作品的悲剧色彩进行分析,进而体现舒伯特的悲情人生。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作为全文的引子,从搜集期刊文献、解读以往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结果和研究策略入手,分析《冬之旅》在当前社科领域的研究状况。第二章通过剖析《冬之旅》这部作品里的人物形象、景物描绘以及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去探究作品中的悲剧性形象。第叁章从舒伯特所处的成长环境、时代特点、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晚年的身体状况来解析《冬之旅》的悲情来源。第四章在音乐分析《冬之旅》这部作品的基础上,从中探寻这部作品的悲剧性风格,并且通过旋律、曲式调式、节拍节奏、速度与力度等方面深度分析舒伯特表达悲剧性的创作手法。简而言之,本论文通过对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进行音乐本体研究,归纳其悲剧性创作手法,试探《冬之旅》这部作品悲剧性风格的成因,总结舒伯特音乐中悲剧性的音乐风格的艺术价值及对后人的深远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悲剧性风格论文参考文献
[1].杨红萌.初探张爱玲《金锁记》创作风格上的悲剧性[J].北方文学.2019
[2].陈斯妍.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悲剧性风格[D].沈阳师范大学.2019
[3].孙文博.冯小刚悲剧性电影的艺术风格与叙事特点[J].电影文学.2015
[4].高飞.陕北民歌(情歌)的悲剧性风格[J].新课程(小学).2012
[5].焦奕博.浅析俄罗斯民族乐派悲剧性风格形成的原因[J].大众文艺.2012
[6].贾金亮.陕北民歌的悲剧性风格[J].飞天.2009
[7].吴义勤.“悲剧性”的迷失——反思中国当代新潮小说的美学风格[J].山东社会科学.2007
[8].艾峰.试论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的悲剧性艺术风格[J].齐鲁艺苑.2005
[9].戴起源.对悲剧性艺术风格作品的演绎探寻——兼谈莫扎特《C小调幻想曲》的创作与美学意蕴[J].艺术教育.2005
[10].王忠祥.《柏林之围》的悲剧性和都德的艺术风格[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