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按需多路径路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Ad,hoc,AOMDV,按需多径路由,路径丢失
按需多路径路由论文文献综述
曹爱文,郭达伟,符可可,任昊翔[1](2013)在《一种避免路径丢失的按需多径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避免路径丢失的按需多径路由协议(CP_AOMDV)。CP_AOMDV通过建立链路相关的反向辅助路径机制,避免了AOMDV中RREP消息在向源节点转发时的丢失,从而解决了链路不相关正向路径丢失的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反向路径丢失的问题,CP_AOMDV使源节点收到丢失的RREP消息后,向目的节点回复一个新添加的ACK消息,通知中间节点把链路相关的反向辅助路径修正为链路无关的反向路径,目的节点收到ACK消息后也会把丢失的反向路径补上。仿真结果表明,CP_AOMDV相比AOMDV和OAOMDV在分组投递率、平均时延和路由开销等性能参数的方面均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3年09期)
王勇智,丁卓平,范钦[2](2012)在《移动自组网按需多路径路由协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AOMDV与SMR协议的工作机制,利用NS-2仿真平台对AOMDV与SMR协议进行不同运动场景的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中低速动态的MANET网络环境,SMR协议以一定的路由开销为代价,能有效改善网络端到端时延与分组投递率性能;对于高速动态的MANET网络环境,AOMDV协议具有更好的链路容错性能和更有效的恢复机制.(本文来源于《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徐佳,周曜,李千目,刘凤玉[3](2010)在《Ad Hoc按需路由中的路径缩减动态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路径缩减算法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路径缩减技术的动态分析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Ad Hoc网络的移动性、扩展性,能较为全面和有效地分析和评估各路径缩减算法.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缩减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以及与各类网络参数的定量关系.以SHORT和PCA算法为例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王庆文,史浩山[4](2010)在《Ad Hoc网络链路质量QoS多路径按需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MANET路由协议是基于最小跳数的路由,没有考虑链路质量,不能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Ad Hoc网络链路质量QoS多路径按需路由协议(QMORP)。QMORP采用移动预测来计算链路的生存时间,应用能量模型获得链路的剩余能量,综合链路生存时间和剩余能量两种因素来计算链路质量。选择链路质量大的路径转发分组。仿真实验表明,相比AOMDV协议,QMORP协议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降低了网络的平均端对端延迟、提高了网络的发包率和吞吐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0年29期)
徐佳,李陟,周曜,刘凤玉[5](2009)在《Ad hoc按需路由中路径压缩技术的稳定性组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动态路径压缩模型得出概率意义上实时动态化的路由稳定期,提出路径压缩技术的稳定性组件SMPC。SMPC分别采用基于GPS的SMPC-ES和基于压缩覆盖区的压缩请求策略的SMPC-MS降低短暂缩减和多次缩减的概率,有效抑制了路径压缩的盲目性,提高了路径稳定性。仿真表明,采用SMPC的路径压缩算法在与传统按需路由协议和路径压缩算法的性能比较中,具有低控制负载和端到端时延等特点,是一种通用和高效的移动adhoc网络路径压缩技术稳定性组件。(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谢今天[6](2008)在《MDYMO:一种新的Ad Hoc按需多路径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Ad Hoc网络(MANETs)是一种资源受限、拓扑结构不断动态变化的网络。很多Ad Hoc路由协议的研究都是集中在如何建立一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单路径路由上,但是,使用多路径路由能够显着提高网络性能。基于DYMO协议进行了适当修改,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路径路由协议——MDYMO。通过在NS-2下进行仿真测试,表明多路径不仅可以减少时延,而且能够降低网络中路由报文的传输数量。(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8年32期)
李婷婷,毛玉明[7](2008)在《基于路径稳定性的Ad Hoc网络按需路由算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Ad Hoc网络的高移动性,选择一条稳定的路径进行通信尤为重要。文章借鉴AODV按需路由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路径稳定性的路由算法PSR(Path Stable based on-demand Routing),通过引入路径有效因子PEF(Path Efficiency Factor)来考虑可行路径的稳定性问题,增强了所选路径的稳定性,减少了由于节点运动引起的链路断裂次数。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AODV相比,PSR减少了开销,提高了效率,使得算法的性能得到了提升。(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08年08期)
罗莉琼[8](2008)在《多路径按需路由协议改进方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具有多跳无线连接的特点,在这样的网络中如何有效提高路由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文章提出在DSR协议中对不连贯的路由使用两种多路由技术评价其性能的优劣,这两种方案对评价按需路由协议的性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Sixte,Martial,ITOUA(玛尔西亚勒)[9](2008)在《一种按需混合多路径路由协议及其对TCP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d Hoc网络是一种没有基础设施支持的移动网络,网络中的节点均由动态移动的主机构成。每个主机可以任意移动,可以通过多跳无线传播技术与其它移动主机进行通信。同时,每个移动主机还是路由器,担负着转发数据包的工作。Ad Hoc网络拓扑结构的不断变化和有限的无线通信资源,使得设计一种有效的路由协议成为一个难题。为了拥有最大程度的容错能力,我们基于网络的冗余性设计了一种新的多路径路由协议——按需混合多路径路由协议(OHMRv2)。OHMRv2是基于Chuan-Ching Sue和Ren-Jie Chou在文献[23]中提出的OHMR所设计的一个路由协议。同OHMR一样,我们提出的OHMRv2协议也采用源路由技术发现多个可行路径。不同的是,OHMRv2在路由选择方法中引入了交织多路径概念。因此,在路由发现过程中,OHMRv2可以得到相同长度的交织多路径和不同长度的交织多路径。模拟结果证明,OHMRv2可以在具有高移动性的场景中减少路由发现的频率。因此与其他多路径路由协议相比,OHMRv2可以维持一个更长时间的端到端传输,实现更高的包递交率。通过观察模拟结果,我们还可以发现在高移动性的网络场景中,使用相同长度的交织多路径时的平均路由发现频率要比使用不同长度的交织多路径时的路由发现频率低。论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OHMRv2对TCP性能的影响。多路径路由协议可以提高移动环境下的端到端有效传输时间,因此,在移动Ad Hoc网络中,多路径路由协议在提高TCP性能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当采用多路径路由协议时,我们却发现TCP的性能并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下降了,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多个路径传输的数据包产生了顺序错乱。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另外一个多路径策略,在提出的这个新的多路径策略中,我们采用了“备份路由”的思想。基于实验模拟,我们可以看出通过采用这种新的多路径策略,TCP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第5章,我们会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结果,同时我们发现在大的网络负载下,通过采用合适的多路径路由策略,TCP性能可以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8-06-12)
陈瑞,王青云[10](2007)在《按需能量多路径的路由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机电系统、处理器、无线通信及存储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也因此与传统网络有着许多不同之处。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通信协议体系结构,着重讨论了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问题。在分层模型基础上,动态地选择汇聚节点和分层模型的能量多径路由协议可使能量均衡,延长网络寿命,提高数据转发率,这也是传感器网络路由设计的主要目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07年17期)
按需多路径路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AOMDV与SMR协议的工作机制,利用NS-2仿真平台对AOMDV与SMR协议进行不同运动场景的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中低速动态的MANET网络环境,SMR协议以一定的路由开销为代价,能有效改善网络端到端时延与分组投递率性能;对于高速动态的MANET网络环境,AOMDV协议具有更好的链路容错性能和更有效的恢复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按需多路径路由论文参考文献
[1].曹爱文,郭达伟,符可可,任昊翔.一种避免路径丢失的按需多径路由协议[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
[2].王勇智,丁卓平,范钦.移动自组网按需多路径路由协议的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3].徐佳,周曜,李千目,刘凤玉.AdHoc按需路由中的路径缩减动态模型[J].电子学报.2010
[4].王庆文,史浩山.AdHoc网络链路质量QoS多路径按需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
[5].徐佳,李陟,周曜,刘凤玉.Adhoc按需路由中路径压缩技术的稳定性组件[J].通信学报.2009
[6].谢今天.MDYMO:一种新的AdHoc按需多路径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
[7].李婷婷,毛玉明.基于路径稳定性的AdHoc网络按需路由算法设计[J].通信技术.2008
[8].罗莉琼.多路径按需路由协议改进方案分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9].Sixte,Martial,ITOUA(玛尔西亚勒).一种按需混合多路径路由协议及其对TCP性能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
[10].陈瑞,王青云.按需能量多路径的路由协议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