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信息化战略的哲学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曹婷婷[1](2021)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1)国际背景:中药产业正处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际大背景之下,“智能制造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演进变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智能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地深度融合与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制造发展;国内外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战略计划,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无论从社会发展角度,技术发展角度,还是从国家战略角度,“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各行各业占领未来市场的必由之路。(2)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现状:中药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已势不可挡;中药智能制造范畴也将由简单的中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发展,延伸至中药产品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但目前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尚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致使中药企业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盲目追求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出现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混淆”、“智能化发展方向偏差”、“发展路线模糊”等问题,以至于中药企业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收效甚微。研究目的: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以期为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从而帮助企业正确理解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以及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方向。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中药煎药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设计方案”,能够为中药产业链信息化集成、智能化控制、远程管控的实现,提供一个基础系统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另一方面,旨在通过上述应用研究,充分探索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指导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为中药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降低智能系统构建的复杂度,从而可以切实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研究方法:理论模型是联系科学理论与客观事物的桥梁,是使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可靠性的理论依据。因此,针对由于缺乏中药智能制造理论研究而导致中药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实践中:(1)在“结构化、标准化、演进化”的构建准则下,基于实体语法系统,以物质传递为规则,明确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通过柔性化生产和智能化设备“两化理念”结合,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两个应用研究,即“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和“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探讨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以及智能系统构建中的指导性以及应用价值。研究结果:(1)本文成功构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该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定义了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并将之与易混淆概念进行了辨析;在实体语法系统理论框架的前提下,以物质传递为规则,“两化”概念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具有“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传输”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制造范式,可通过一个四元组Q=(V,F,P,S)进行表示,并进一步给出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2)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成功设计了具有“远程监管、个性化煎煮、柔性化调度”等智能化特征的智能煎药系统;给出了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的整体结构图、技术实现路线图和工作流程图;(3)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成功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以服务用户为本设计了拥有“用户管理”、“传感器管理”、“数据处理”和“应用设备控制”等功能的智能服务系统;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下,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流逻辑框架;基于此,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方案,即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整体结构图和技术实现路线图;并进一步通过技术选择原则和技术的应用,设计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中的硬件设备板和软件系统,实现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功能检测。研究结论:本文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成功构建与应用,为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一方面,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相关概念的定义和与易混淆概念的辨析,为中药企业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中药智能制造发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柔性化、网络化、个性化”的智能化理念,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的设计思想。进一步地,通过对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流程和技术选择原则研究,为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的构建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探讨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应用中,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了完整的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为中药煎药机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可能,并证实了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在指导智能系统方案设计中的实践性。通过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指导和科学技术的应用构建了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为中药产业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基础开发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信息集成、资源统筹规划、综合管理。进一步证实了,在中药智能制造发展中,该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切实有效地推动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
赵诗源,王林,蔡东宏[2](2021)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信息化对农村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流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农村居民日常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重要影响。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农村地区流通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较为粗放,流通效率偏低。而信息化技术则是提高流通效率的重要工具,加快农村流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促进流通产业发展是目前农村流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采用时间分析法,分析信息化对农村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信息化虽然能够促进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但其作用仅略强于资金投入。
陆佳怡[3](2021)在《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已全面进入3.0时代,云计算、算法、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应用给电子商务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使其成为数据驱动型产业。在电商产业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消费者个人信息俨然已是电商交易达成所需的基础资源和电商经营者作出商情决策的重要依据。但电子商务市场在依靠信息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致使消费者个人信息权被损害的乱象屡屡发生,包括“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不当收集,危及消费者信息选择权与知情权”、“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损害消费者信息限制使用权”和“消费者个人信息被不当存管,侵犯消费者信息保密权”。电子商务领域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具有权利主体更为弱势、权利客体更为广泛、侵权主体更为多元、双重属性更为显着、侵权方式更为隐蔽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个人信息权保护规则无力应对电商3.0时代发生的消费者个人信息权受损乱象。鉴于此,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极具实践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包括立法现状、执法现状、司法现状以及电商行业实践现状。通过现状考察,发现既有的保护规则有以下六点不足:第一,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客体不清,致使相应的保护模式和保护范围混乱;第二,现行执法监管机制运行混乱,且监管主体结构设置失衡,无法实现常态化有效监管目标;第三,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泛化,无法维护消费者信息知情权与选择权;第四,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合理使用边界模糊,无法维护消费者信息限制使用权;第五,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要求不足,无法维护消费者信息保密权;第六,传统的司法救济机制致使相关侵权的法律责任归责困难、赔偿难以实现。随后,本文分析了欧盟和美国对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并得出如下启示:相应保护模式需立足于国家现实状况;宜采取多元监管主体机制提高法律保护的实效;需结合电子商务情境中的信息应用特征改良传统的个人信息权保护规则;从电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市场地位差异性出发设置司法救济机制。最后,本文以利益衡量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为理论指导,针对现有制度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完善对策:第一,明确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保护客体,包括:确定权利属性以厘清权利保护模式、拓宽权利客体范围以适应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应用情境。第二,建立适应常态化有效管制需求的监管机制,包括:确立国家担保责任理念作为监管逻辑、明晰多元化监管主体的权责。第三,优化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包括:增设“充分性”告知标准、完善同意的生效要件。第四,实现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使用边界明确化,包括:严格限制目的外使用许可情形、明晰信息使用必要性标准的判断依据。第五,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标准,包括:提高技术防范措施要求、细化组织管理要求、完善信息泄露补救要求。第六,推动司法救济机制设置的合理化,包括:重构法律责任归责方式、改革损害赔偿制度。
王智扬[4](2020)在《全域旅游视域下河南省漯河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河南省“旅游立省”战略和“绿色崛起”战略的发展背景下,漯河市作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中原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全市旅游资源丰富,“食品工业、美丽乡村、历史名城、红色基地”四大旅游品牌形象日益突出,为漯河市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漯河市全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是推进漯河市旅游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然而,在漯河市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缺乏优势旅游项目,整体旅游竞争力不足;旅游消费业态低级,旅游产业链不成熟;旅游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形成品牌效应;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与互联网融合程度不深;多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等发展短板。因此,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背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等理论指导下,针对漯河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调查、生态环境、政策现状、项目实施及互联网信息化等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当前漯河市开展全域旅游项目缺乏优势旅游项目,整体旅游竞争力不足;旅游消费业态低级,旅游产业链不成熟;旅游宣传力度不足,未能形成品牌效应;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与互联网融合程度不深;多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对策:明确目标定位塑造品牌新形象、发挥旅游+新优势打造精品项目、推动产业融合与共享共建挖掘消费潜力、优化服务方式筑牢行业基础、完善市场监管。以期为漯河市发展全域旅游提供决策参考,为漯河全域旅游得到更好更良性持久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
李荣胜[5](2020)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经济社会格局,关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从整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历程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激发新产业的形成,驱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看,各国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调整和升级,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引领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在快速信息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我国在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AI)等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进步中,能否紧扣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信息产业、非信息产业以及产业生态能否跟得上信息技术升级的步伐,能否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率,这一系列问题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而现有研究成果无法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这激发了作者的研究兴趣,特以“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为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这不仅对丰富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实践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对信息技术、产业升级以及二者之间关系方面最新、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借鉴,接受启迪。二是在理论上,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一方面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中,归纳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考察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与特点,将二者对比分析,揭示“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本质。三是在实证上,选取能够反映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升级及其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构建熵值法权重模型(Entropy Weighting Method)、固定效应(Fixed Effects Model)等计量模型,采用中介效应逐步法(Causal Steps Approach)以及超效率DEA包络分析等分析方法,测度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验证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产业间和产业生态化升级,分析居民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与产业升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考察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运营效率以及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四是揭示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四个方面的结论。一是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稳步上升。本文通过构建“二步三级”指标体系,在熵权法赋予各项指标权重基础上合成了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指数,并且该指数显示2001-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稳步上升。二是验证了信息技术水平对产业升级具有较显着影响。从60个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来看,信息技术发展对产业升级有显着影响的实证结果有48个,其中具有正影响的43%,负影响的占37%,二者占所有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的80%。三是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有一定中介效应。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内升级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60个模型中,人均消费支出在其中的48个模型中起到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占比80%,说明人均消费支出在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大部分指标均起到一定的中介效应。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直接或者通过消费间接驱动产业升级的基本论点。四是总体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相对稳定。通过超效率DEA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在2002-2018年我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运营效率的均值为1.0239。按照模型效率判断标准,该经济效率值大于1,反映该期间全国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整体上有效率。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着眼信息技术及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供给侧同时,把信息类和非信息类产品的需求侧也考虑在内,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的研究中实现了供给侧和需求侧在分析上的有机结合。第二,重新审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揭示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探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和传导机制,从全球语言、文字、纸张、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5G、区块链、AI等信息载体技术和信道技术发展历程和应用实践中,归纳新兴产业形成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结合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历史实践阶段,对比分析了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特点和本质。第三,本文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和经济效应相结合,不仅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产业间升级和产业生态化升级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消费在该作用过程中起部分或完全的中介作用,而且还发现了我国信息技术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却伴随着某些年份、某些省份、某个阶段缺乏经济效率的问题。这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深刻、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黄莺[6](2020)在《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火如荼,全球圈粉无数,成为国内政产学研各界关注的焦点。不同于以往侧重从文学文本、媒介技术和跨文化传播等视角研究中国网文出海宏观状况或其中表现突出的外国粉丝翻译网站,本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战略背景出发,以阅文集团为典型案例,实证分析网文出海之所以比较有成效,在作品自身及出海企业传播规律方面的原因。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与深度访谈法。首先,从国内与国际环境两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网文出海“热”的大背景,梳理归纳出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其呈现出的整体特征;其次,以阅文集团为例深入立体解读其网文出海成因、情况、采取的策略、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威胁,分析得出优化网文出海效果的对策。本文认为阅文在网文出海方面成就斐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在出海内容选取(含翻译)、产品运营与阅读市场开拓等出版产业链各环节牢牢紧扣“本土化”这个核心,注重输出全套的网文IP生态机制。只有当中国政府、网文企业、行业协会着力加强网文海外传播的本土化并紧跟时代潮流审视“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这一议题时,才有希望推动中国网文持续出海,实现中国出版、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化更有力地“走出去”。
朱旭[7](2019)在《中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和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的装备制造产业政策体系有利于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进行评价,发现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促进装备制造产业政策体系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拓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视角,丰富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定量化研究,还能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应用性探索,为相关部门指导产业政策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对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进行了研究。在对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梳理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发现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演化规律。通过借鉴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对指标权重进行划分和评分,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真实结果。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装备制造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效应,但产业政策效应有待提升,在产业政策制定机制、执行机制、退出机制以及在实现经济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发现影响产业政策效应发挥的问题。从完善装备制造产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退出机制,促进产业政策转型,针对产业政策在实现经济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对策建议,提高装备制造产业政策的整体效应,推动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侯爽,刘爱利,黄鸿[8](2019)在《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文中提出文化旅游产业是21世纪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黄金产业,既具有满足人们特殊精神需要的重大功能,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我国新兴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梳理,对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指出融合化、创意化、集群化、生态化、信息化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趋势的研究,对于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陶润生[9](2019)在《IT能力视角下信息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消费是目前创新最活跃、增长最迅速、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消费领域之一,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抓手作用。现在关于信息消费的研究多集中于国家或区域信息消费以及居民信息消费层次,而对于企业信息消费的研究尚不充分。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构成要素,其信息消费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企业通过一定的信息消费对于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鉴于此,本文在相关理论梳理研究和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清晰界定企业信息消费的内涵,并依托IT能力视角探索信息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问题。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有助于丰富企业信息消费的内涵,在实践中可用于指导企业进行有效信息消费以提升企业绩效。本研究首先回顾了信息消费、IT能力和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并界定了企业信息消费的概念,构建了IT能力视角下企业信息消费对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借鉴完善或开发出相关变量测量量表,通过发放问卷获取相关数据。然后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借助SPSS19.0及AMOS21.0软件展开实证分析,检验研究模型相关假设是否成立。文章最后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深入剖析和总结,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企业信息消费发展的方向和启示建议,针对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之处提出未来展望。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量表均有良好的信效度表现,概念模型与实际调研数据之间也是契合的。企业信息消费中信息消费需求响应、信息消费环境包容、信息消费多元协同对企业绩效和IT能力均有显着正向影响,IT能力在信息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在消费升级、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企业应抓住信息消费的发展趋势,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有效运用IT能力,提升企业绩效。
李政[10](2019)在《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大数据被更多人知晓并且带动了许多地区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数据与云计算、互联网被视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新生动力。贵州省凭借先天的自然及资源优势把大数据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来发展,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带动了本省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大数据产业都是贵州省“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点,而发展大数据产业集群则是实现贵州省经济发展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途径之一,将生态文明和大数据产业以相结合对于贵州省传统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生态文明、大数据、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在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界定大数据及大数据产业的内涵,并介绍了大数据产业的形成路径以及几大代表性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模式,从行业、社会、经济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大数据产业集群的诱导因素及动力机制。其后主要分析全国及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性的选取了贵阳数字物流产业园作为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产业生态体系总体框架出发逐个分析其产业园区的发展重点,总结出了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再对比了我国东中西部各个地区代表省市大数据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重点分析了贵州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最后针对前面章节的比较分析,阐述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必要性,明确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目标、模式、战略重点;并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对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建议。本文将大数据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研究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集群将如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带动贵州省经济发展。
二、产业信息化战略的哲学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信息化战略的哲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制造国际大背景 |
1.1.1 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研究 |
1.1.2 智能制造内涵演进 |
1.1.3 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应用 |
1.1.4 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战略 |
1.2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研究 |
1.2.1 中药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必然性 |
1.2.2 中药“智能制造”范畴 |
1.2.3 中药“智能制造”意义 |
1.2.4 中药“智能制造”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意义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构建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 |
2.1 引言 |
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和组成内容研究 |
2.2.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构建准则设计 |
2.2.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组成内容确定 |
2.3 理论基础—实体语法系统 |
2.4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基本概念和概念辨析的研究 |
2.4.1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定义 |
2.4.2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相关概念辨析 |
2.5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 |
2.6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智能系统构建核心思想研究 |
2.7 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应用流程研究 |
2.8 关键技术选择原则 |
2.9 总结与讨论 |
2.9.1 讨论 |
2.9.2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指导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方案设计 |
3.1 引言 |
3.2 影响中药汤剂质量关键因素研究 |
3.3 用户需求分析与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
3.3.1 用户需求分析 |
3.3.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性能设计 |
3.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3.4.1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理论框架设计 |
3.4.2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
3.4.3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
3.4.4 中药智能煎药系统工作流程图研究 |
3.5 总结与讨论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方案设计 |
4.1 引言 |
4.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与解决方案提出 |
4.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背景 |
4.2.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需求分析 |
4.2.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的提出 |
4.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可行性分析 |
4.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概念的研究 |
4.5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前期准备工作的研究 |
4.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人群 |
4.5.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目标确定 |
4.5.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原则设计 |
4.5.4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服务端平台功能设计 |
4.6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构建方案设计 |
4.6.1 基于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设计数据流逻辑框架 |
4.6.2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整体结构图设计 |
4.6.3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技术路线图设计 |
4.7 小结 |
第五章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设计方案实现 |
5.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
5.1.1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备原理图设计 |
5.1.2 传感器板开发 |
5.1.3 应用设备板开发 |
5.2 服务端平台搭建与系统配置 |
5.2.1 中药基础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2 平台页面搭建 |
5.3 服务端平台运行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乡村振兴视角下信息化对农村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理论基础 |
(一)农村流通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联 |
(二)流通产业信息化的机理分析 |
(三)信息化对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途径分析 |
我国农村流通产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缺少支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条例 |
(二)信息化发展生产要素投入较少 |
(三)流通产业市场竞争体系尚未完善 |
(四)农村流通产业信息化人才短缺 |
乡村振兴视角下信息化对农村流通产业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模型构建 |
(二)实证检验 |
政策建议 |
(一)以信息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促进农村流通产业发展 |
(二)落实农村流通产业体制改革 |
(三)完善农村流通产业政策法律体系 |
(四)加强农村流通产业人才培养 |
(3)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基本法理 |
2.1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界定 |
2.1.1 电子商务的界定与分类 |
2.1.2 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界定与法律性质 |
2.1.3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内涵 |
2.1.4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特征 |
2.2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面临的风险 |
2.2.1 不当收集风险:对消费者信息知情权与选择权的侵犯 |
2.2.2 不当使用风险:对消费者信息限制使用权的侵犯 |
2.2.3 不当存管风险:对消费者信息保密权的侵犯 |
2.3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保护与信息利用之间的利益平衡 |
2.3.1 利益衡量原则 |
2.3.2 公平正义原则 |
第3章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现状及不足 |
3.1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规范现状 |
3.1.1 立法规范 |
3.1.2 立法分析 |
3.2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实践现状 |
3.2.1 基于执法监管的实证分析 |
3.2.2 基于司法案例的实证分析 |
3.2.3 基于电子商务行业实践的实证分析 |
3.3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困境 |
3.3.1 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客体不清 |
3.3.2 现有监管机制无法实现常态化有效监管目标 |
3.3.3 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泛化 |
3.3.4 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合理使用边界模糊 |
3.3.5 适用于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要求不足 |
3.3.6 现有司法救济机制难以为实践纠纷解决提供合理指导 |
第4章 域外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及经验借鉴 |
4.1 域外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
4.1.1 欧盟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
4.1.2 美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
4.2 域外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经验借鉴 |
4.2.1 相应法律保护模式需与国家现实状况相适应 |
4.2.2 采用多元化监管主体机制提高保护规则的实效 |
4.2.3 结合电子商务情境中的信息应用特征改良传统保护规则 |
4.2.4 从电商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市场地位差异性出发设置司法救济机制 |
第5章 我国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的完善对策 |
5.1 明确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和权利客体 |
5.1.1 确定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属性 |
5.1.2 拓宽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权利客体范围 |
5.2 建立适应常态化有效管制需求的监管机制 |
5.2.1 确立国家担保责任理念作为监管逻辑 |
5.2.2 明晰多元化监管主体的权责 |
5.3 优化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阶段的告知同意规则 |
5.3.1 增设“充分性”告知标准 |
5.3.2 完善同意的生效要件 |
5.4 实现消费者个人信息使用阶段的使用边界明确化 |
5.4.1 严格限制信息目的外使用许可情形 |
5.4.2 明晰信息使用必要性标准的判断依据 |
5.5 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存管阶段的泄露防范标准 |
5.5.1 提高对电商经营者的技术防范措施要求 |
5.5.2 细化对电商经营者的内部组织管理要求 |
5.5.3 完善对电商经营者的信息泄露补救要求 |
5.6 推动司法救济机制设置的合理化 |
5.6.1 重构法律责任归责方式 |
5.6.2 改革损害赔偿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全域旅游视域下河南省漯河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
1.3.2 国内全域旅游理论研究 |
1.3.3 全域旅游实现路径的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调查法 |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2 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全域旅游内涵 |
2.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
2.1.2 全域旅游的目标与特征 |
2.2 基础理论 |
2.2.1 旅游系统理论 |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全域旅游视野下漯河市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现状 |
3.1 漯河市旅游资源情况简介 |
3.1.1 漯河市域情况简介 |
3.1.2 旅游资源概况 |
3.2 漯河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必要性 |
3.2.1 发展全域旅游是当地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要求 |
3.2.2 发展全域旅游是加强区域合作、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客观要求 |
3.2.3 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 |
3.2.4 通过全域旅游策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精准扶贫 |
3.2.5 全域旅游发展是整合现有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
3.3 漯河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优势 |
3.3.1 景区建设初具规模 |
3.3.2 配套服务设施趋于完备 |
3.3.3 旅游知名度的不断提高 |
3.4 漯河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可行性调查 |
3.4.1 基础设施建设调查 |
3.4.2 生态环境调查 |
3.4.3 政策调查 |
3.4.4 项目实施调查 |
3.4.5 互联网信息化调查 |
3.4.6 农村联动情况调查 |
4 全域旅游视域下漯河市旅游业开发存在的问题 |
4.1 优势项目稀缺,全市旅游竞争力不强 |
4.1.1 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足,特色旅游项目较少 |
4.1.2 项目不集中,特色项目竞争力不强 |
4.2 旅游消费水平不高,相关产业链不完善 |
4.3 缺少足够的文旅宣传,品牌效应难以形成 |
4.3.1 旅游形象不明确 |
4.3.2 旅游宣传不到位 |
4.4 相关设施建设程度不高 |
4.5 各项产业配合度较低 |
5 全域旅游视域下建设优势旅游业的策略 |
5.1 明确旅游定位,打造旅游优势品牌 |
5.1.1 发展目标 |
5.1.2 区域定位 |
5.1.3 旅游品牌形象 |
5.2 建设优势项目,展现文化内涵 |
5.3 把握旅游需求,推动产业融合与共享共建 |
5.3.1 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
5.3.2 打造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多产业融合发展 |
5.4 筑牢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
5.4.1 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
5.4.2 完善配套服务系统 |
5.4.3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 |
5.5 完善市场监管,建立管理新常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5)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信息技术的研究 |
2.1.1 信息技术及其测度 |
2.1.2 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
2.2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 |
2.2.1 产业升级的概念 |
2.2.2 产业升级的测度 |
2.2.3 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和后续影响 |
2.2.4 产业升级路径 |
2.3 关于信息技术和产业升级关系的研究 |
2.3.1 信息化、工业化和工业结构升级 |
2.3.2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产业升级 |
2.3.3 智能化和产业升级 |
2.4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论与研究启示 |
2.4.1 研究成果评论 |
2.4.2 几点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1.1 信息重要性向信息媒介延伸 |
3.1.2 信息媒介重要性向信息技术延伸 |
3.2 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 |
3.2.1 信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路径 |
3.2.2 信息、知识、数据与信息技术演变趋势 |
3.2.3 信息革命浪潮与经济形态新概念的叠现 |
3.3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 |
3.2.1 直接动力机制 |
3.2.2 间接动力机制 |
3.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 |
3.3.1 基本传导机制 |
3.3.2 互动传导机制 |
3.3.3 时序传导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分析 |
4.1 从语言到AI:全球信息技术的产业应用及特点 |
4.1.1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 |
4.1.2 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特点 |
4.2 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和特点 |
4.2.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阶段 |
4.2.2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3 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应用的本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构建与测度研究 |
5.1 构建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原则 |
5.1.1 常见的信息技术水平测度方法 |
5.1.2 信息技术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构建与模型求解 |
5.2.1 信息技术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模型的计算和求解 |
5.3 信息技术水平的测度分析 |
5.3.1 确定原始数据矩阵 |
5.3.2 利用熵值法计算权重 |
5.3.3 时间分异特征 |
5.3.4 空间分异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1 模型构建 |
6.1.1 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
6.1.2 变量设计 |
6.2 计量分析 |
6.2.1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 |
6.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6.2.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固定效应分析 |
6.3 实证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分析 |
7.1 经济效应分解及其测度模型 |
7.1.1 经济效应的核心:效率 |
7.1.2 经济效应的总括与分解:运营效率、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 |
7.1.3 经济效应的测度:超效率DEA模型及变量设定 |
7.2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总经济效率分析 |
7.2.2 信息技术对产业内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3 信息技术对产业间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2.4 信息技术对产业生态化升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3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特征分析 |
7.3.1 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的效率具有差异性 |
7.3.2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效率平稳性和均衡性 |
7.3.3 时间上信息技术对产业升级效率趋于稳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问题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问题 |
8.1.1 信息技术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非均衡发展 |
8.1.2 互联网信息技术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8.1.3 消费在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中的中介作用有待挖潜 |
8.1.4 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伴随着低经济效率问题 |
8.2 政策建议 |
8.2.1 给予信息制造业技术R&D适度政策倾斜 |
8.2.2 加大对信息化水平较低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
8.2.3 把握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
8.2.4 充分发挥消费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催化作用 |
8.2.5 激发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效应 |
8.2.6 鼓励信息产业优先开发新产品、打造新模式形成新动能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网文出海概况 |
第一节 中国网文出海背景分析 |
一、国内环境分析 |
二、国际环境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网文出海发展历程 |
一、萌芽期 |
二、积累期 |
三、快速发展期 |
第三节 中国网文出海整体特征 |
一、传播主体 |
二、传播内容 |
三、传播渠道 |
四、网文用户 |
五、传播效果 |
第四节 中国网文出海现存问题 |
第三章 阅文集团引领中国网文出海 |
第一节 阅文集团网文出海缘起 |
一、阅文网文出海内因 |
二、阅文网文出海外因 |
第二节 阅文集团网文出海的三个阶段 |
一、阅文出海1.0时代:海外出版授权阶段 |
二、阅文出海2.0时代:海外平台搭建与内容输出阶段 |
三、阅文出海3.0时代:海外原创内容上线及生态输出阶段 |
第三节 阅文网文出海成就 |
第四章 阅文网文出海策略:本土化全生态输出 |
第一节 海外原创机制丰富内容生产源 |
一、瞄准海外市场空缺差异化输出 |
二、鼓励海外作家创作输出生产机制 |
第二节 翻译众包模式孵化全球译者 |
一、全球范围组建专业译者团队 |
二、基于读者意向选取翻译作品 |
三、平台多媒体设计增进译文传播 |
第三节 全版权运营打造海外网文生态 |
一、国际投资合作打通海外本土渠道 |
二、全版权运营构建海外IP全生态体系 |
第四节 自建平台逐步确立商业雏形 |
一、建立全球粉丝互动生态体系 |
二、推广海外全端网文阅读平台 |
三、“三步走”确立本土付费机制 |
第五章 阅文网文出海面临挑战 |
第一节 当下发展瓶颈 |
一、输出功利化且海外原创尚不成熟 |
二、高语境网文翻译困难,人才易流失 |
三、外站盗版合作破裂,监测维权不易 |
四、商业模式分歧垄断做法引发抵触 |
第二节 未来潜在威胁 |
一、作者直接授权与自出版输出越过阅文 |
二、国内企业竞相出海竞争加剧威胁地位 |
三、出版模式纠纷与替代品影响用户黏性 |
四、文化壁垒与限制政策征兆成最大挑战 |
第六章 透过阅文看中国网文出海优化对策 |
第一节 输出现实多元题材,培育海外原创作家 |
一、针对性输出垂直现实题材网文 |
二、完善网文多元价值评估体系 |
三、健全海外本土作家培育机制 |
第二节 AI翻译推规模出海,PUGC破翻译难题 |
一、AI翻译增强网文供给 |
二、PUGC孵化优质译作 |
第三节 全球跨界开发IP,稳步推进商业模式 |
一、国际全平台合作拓宽输出渠道 |
二、IP全生态开发丰富传播形式 |
三、个性推荐与互动增强粉丝黏性 |
四、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确立商业模式 |
第四节 研发技术打击盗版,加强国际维权合作 |
一、技术研发把控网文版权保护壁垒 |
二、参照国际经验推动外站正版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中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业 |
2.1.2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 |
2.1.3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 |
2.2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国家竞争力理论 |
2.3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实证分析 |
3.1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的演化 |
3.1.1 “十一五”时期的装备制造产业政策 |
3.1.2 “十二五”时期的装备制造产业政策 |
3.1.3 “十三五”时期的装备制造产业政策 |
3.1.4 “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演化特点 |
3.2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指标筛选 |
3.2.1 效应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3.2.2 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模糊综合评价 |
3.3.1 确定指标权重 |
3.3.2 模糊综合评价 |
3.3.3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影响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的主要问题 |
4.1.1 产业政策制定机制偏差影响产业政策质量 |
4.1.2 产业政策执行机制不完善制约产业政策效果 |
4.1.3 产业政策支持偏向影响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
4.1.4 产业政策引导力不足影响产业结构优化 |
4.1.5 产业政策推动力不足制约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
4.1.6 产业政策退出机制不健全影响产业政策效应 |
4.2 影响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主要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4.2.1 体制机制不健全,产业政策功能定位模糊 |
4.2.2 产业变革加剧,产业政策落后于产业发展 |
4.2.3 区域发展差异,产业政策的空间结构性偏差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的政策建议 |
5.1 完善产业政策制定机制,提升产业政策质量 |
5.1.1 明确产业政策目标 |
5.1.2 完善产业政策制定程序 |
5.1.3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
5.1.4 提高产业政策的可操作性 |
5.2 完善产业政策执行机制,提升产业政策效果 |
5.2.1 丰富产业政策执行手段 |
5.2.2 加强产业政策宣传引导 |
5.2.3 协调利益冲突 |
5.2.4 加强政策执行的监督反馈 |
5.3 完善产业政策支持方式,提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
5.3.1 产业政策转型促进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5.3.2 促进产业整体效率提升 |
5.4 提升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引导力 |
5.4.1 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 |
5.4.2 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
5.5 发挥产业政策对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推动力 |
5.5.1 推动核心技术创新 |
5.5.2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
5.5.3 完善科技应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5.6 完善产业政策退出机制,提高产业政策效应 |
5.6.1 加强产业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 |
5.6.2 加强产业政策退出配套工作建设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主要成果 |
致谢 |
(8)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内涵 |
2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
2.1 融合发展 |
2.2 创意化发展 |
2.3 集群化发展 |
2.4 生态化发展 |
2.5 信息化发展 |
3 展望 |
(9)IT能力视角下信息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三)研究框架 |
(四)创新点 |
二、文献综述 |
(一)信息消费研究综述 |
1.信息消费的概念 |
2.信息消费的影响因素 |
3.信息消费的测度 |
4.企业信息消费的相关研究 |
(二)IT(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综述 |
1.IT能力的概念 |
2.IT能力的构成 |
(三)企业绩效研究综述 |
(四)本章小结 |
三、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
(一)相关变量概念界定及测量 |
1.企业信息消费的概念界定与测量 |
2.IT能力的概念界定与测量 |
3.企业绩效的概念界定与测量 |
(二)研究假设提出 |
1.信息消费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
2.信息消费与IT能力之间的关系 |
3.IT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
4.IT能力对信息消费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
(三)理论模型构建 |
(四)本章小结 |
四、研究设计 |
(一)企业信息消费量表 |
1.构念说明与生成测量题目 |
2.初始量表修正 |
3.量表预测试 |
(二)IT能力量表与企业绩效量表 |
1.IT能力量表 |
2.企业绩效量表 |
3.量表信效度检验 |
(三)本章小结 |
五、数据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1.信度检验 |
2.效度检验 |
(三)相关性分析 |
(四)假设检验 |
1.信息消费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检验 |
2.信息消费与IT能力关系的检验 |
3.IT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检验 |
4.IT能力的中介效应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管理启示 |
(三)研究局限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信息消费与企业绩效调查问卷 |
附录 B 信息消费与企业绩效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本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拟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与重难点 |
1.3.3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拟创新之处 |
2 生态文明与大数据产业理论基础 |
2.1 生态文明及相关理论基础 |
2.2 大数据产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大数据 |
2.2.2 大数据产业 |
2.2.3 大数据产业形成路径 |
2.2.4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模式 |
2.3 大数据产业集群及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产业集群 |
2.3.2 大数据产业集群 |
2.4 生态文明与大数据产业的关系 |
3 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1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
3.2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以贵阳数字物流产业园为例 |
3.2.1 建设背景 |
3.2.2 产业园区发展定位 |
3.2.3 产业生态体系发展总体框架 |
3.2.4 产业园区发展重点 |
3.2.5 案例分析总结 |
3.3 贵州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对比分析 |
4.1 我国各地区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的对比 |
4.1.1 东部地区 |
4.1.2 中部地区 |
4.1.3 西部地区 |
4.2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劣势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3 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的综合评述 |
5 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
5.1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 |
5.1.1 贵州省发展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5.1.2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 |
5.1.3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发展内容 |
5.1.4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5.2 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大生态战略与大数据产业的协调发展 |
5.2.2 加快推进三次产业信息化转型 |
5.2.3 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势,促进人才集聚 |
5.2.4 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 |
5.2.5 加强产业园区投融资平台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产业信息化战略的哲学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智能制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 曹婷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乡村振兴视角下信息化对农村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J]. 赵诗源,王林,蔡东宏. 商业经济研究, 2021(03)
- [3]电子商务领域消费者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 陆佳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全域旅游视域下河南省漯河市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D]. 王智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信息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研究[D]. 李荣胜. 西北大学, 2020(07)
- [6]中国出版“走出去”背景下的网文出海现状研究 ——以阅文集团为例[D]. 黄莺.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效应评价研究[D]. 朱旭. 燕山大学, 2019(06)
- [8]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J]. 侯爽,刘爱利,黄鸿.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9]IT能力视角下信息消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 陶润生.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集群研究[D]. 李政.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标签:智能制造论文; 信息消费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智能制造装备论文;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