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选择论文_朱金奇,孙华志,黄永鑫,刘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路由选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由,信道,网络,网关,链路,波束,组织网络。

路由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朱金奇,孙华志,黄永鑫,刘明[1](2019)在《软件定义网络中延迟满足的路由选择与实时调度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数据流的动态性和流量负载转移,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简称SDN)需要频繁更新数据平面以优化网络性能.大多数已有路由更新策略首先根据网络当前流量状态确定目标路由配置,然后更新数据流的路由.然而,由于交换机基于TCAM(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进行流表更新的速度较慢,导致路由更新的延迟通常较大.当网络规模大或网络拓扑结构经常变化时,路由更新的延迟可能更大.研究发现,大多数数据流的持续时间很短且整个网络的流量强度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变化.如果路由更新延迟过长,更新后的路由配置可能不再有效.为此,研究了SDN的实时路由更新问题,提出了延迟满足的路由选择和调度更新策略(delay satisfied route selection and updating scheme,简称DSRSU).与大多数现有研究不同,DSRSU同时从控制平面路径选择和数据平面的更新调度两方面来联合优化,降低路由更新的延迟.路径选择阶段只选择部分数据流进行路由更新;更新调度阶段通过建立更新关系图挖掘数据流的更新先后顺序,进一步加快路由更新速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几种路由更新策略相比,DSRSU能够在大幅度降低路由更新延迟的同时,达到与现有策略相似的网络性能.(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吴刚[2](2019)在《路由选择技术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路由选择技术解决了多OSPF区域、多自治系统等情况的路由次优问题和路由环路问题。华为的VRP和锐捷的RGOS都能高效实现路由选择。本文在华为VRP平台和锐捷RGOS平台分别配置实现路由选择技术,并进行比较研究,帮助掌握市场主流网络设备的实现技术。(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9年11期)

孙光懿,贾英霞[3](2019)在《基于BGP协议实现双多宿网络路由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校园网络出口结构,在GNS3仿真环境下,设计了双多宿网络路由选择仿真实验。文章给出了在校园网出口处引入双多宿ISP线路以及部署BGP、EIGRP等多种动态路由协议的网络优化方案,详细阐述了EBGP多跳、IBGP、修改BGP下一跳属性、修改BGP本地优先级属性的配置方法。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校园网,不仅出口链路的可靠性有较大提高,而且可使校园网用户的数据流能够按照最佳路径访问互联网资源。(本文来源于《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陈尔东,靳学明,胡元奎,贺文干[4](2019)在《一种基于光波长路由选择的光学同时多波束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采用光波长路由选择方式实现时延扫描的光学波束形成网络,波束形成网络具有处理带宽大、电磁兼容性好、传输损耗小、同时多波束能力强等诸多优势。根据介绍的光学同时多波束网络原理框图,搭建了原理样机,进行了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波束形成网络可同时形成多个波束,并具备很好的宽带性能。(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李思航[5](2019)在《基于IM通信系统用户信任关系的Tor路由选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享受即时通信技术(Instant Messaging,IM)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对通信过程中个人数据及隐私安全愈发重视。且当前即时通信软件大多拥有自己的私有通信协议,不利于系统的扩展和互联。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并实现一个具有良好匿名性和异构性的IM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针对通信过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本系统采用第二代洋葱路由系统(The Second Generation Onion Router,Tor)作为匿名通信的实现方案,系统的用户则形成了一个对第叁方透明的匿名社交网络。其次,针对即时通信软件普遍可扩展性、互通性差的问题,本系统采用XMPP(the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协议作为通信协议,利用XMPP协议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来实现系统的多元异构性。系统测试表明,系统在满足基本IM功能需求的同时,为安卓客户端提供匿名,并具有跨平台性、跨域服务器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提高IM系统的匿名安全性,针对Tor路由算法缺乏对路由节点的可信度管理,从而无法控制带有欺骗性质的恶意节点被选择的问题,在对近些年来基于节点可信度的路由选择方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交网络的信任扩散模型,该模型基于IM系统的用户社交网络,提出了将直接信任、组间信任,以及基于前两项,通过信任扩散算法SLTP(Social Link-based Trust Propagate,SLTP)推导而出的间接信任相结合的方案,实现对用户节点可信度的评价。并基于IM系统架构所保证的用户节点和Tor路由节点的信任等价关系,在信任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基于节点可信度的 Tor 路由选择算法 TDRS(Trust Degree-based Routing Selection,TDRS)。后续在仿真平台TorPS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可信度为基准对节点的身份进行评判的前提下,TDRS算法可以有效的排除链路的恶意节点,提高Tor的匿名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4)

刘东煜[6](2019)在《D2D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路由选择与资源分配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网络的发展,终端直连通信技术(Device-to-Devic,D2D)被广泛关注,它的应用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流量需求。然而,D2D技术的引入使得蜂窝网络内部的干扰冲突加剧,用户难以满足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的需求。一些传统算法基于网络“抓拍”信息可以计算得到各采样时刻的网络控制策略,却难以适应复杂多变、高度动态的网络环境。因此,本文着手于动态环境下的D2D网络中的通信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结合正在兴起的机器学习技术,提出了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研究“多跳D2D网络”与“D2D直连通信”两类D2D应用场景的通信问题,提出了在两种场景下基于强化学习的在线学习方法,从而解决多跳网络中的路由问题与D2D直连网络中的资源分配问题。而随着问题复杂程度的增加,强化学习算法也相应由浅入深。在路由问题中,因问题复杂程度较低,我们利用传统强化学习算法中的值迭代算法求解,而在资源分配问题中因问题规模变大,本文依次提出了基于深度Q学习(Deep Q-Learning,DQN)的资源分配算法和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的资源分配算法分别解决了问题中状态空间连续与动作空间连续的问题,而这两种算法都是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中的经典算法。在多跳D2D网络路由问题中,我们考虑了叁类随网络动态变化的QoS指标,并利用值迭代算法求解,同时提出了分布式的强化学习算法解决了集中式算法学习周期过长的问题。仿真发现,在动态环境中,所提算法在性能与时间复杂度方面相较于传统算法有着更好的表现。在D2D资源分配问题中,我们考虑单信道与多信道两类资源复用场景,在用户移动构成的动态环境中,利用DRL算法智能体可以通过自身探索与环境反馈实现网络自学习、自优化的智能化控制。在单信道的资源复用场景,我们单独解决单信道上的D2D功率控制问题,而在多信道的资源复用场景,D2D的总发射功率可以以不均等的方式分配在各信道资源上,从而优化蜂窝网络整体的吞吐量。仿真发现DQN与DDPG两种算法均具备智能性,并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算法。同时在仿真中我们发现DQN算法易出现“伪收敛”问题,因此本文又提出了“样本加权”的优化方法并有效的解决了该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1)

沈宇春,刘晓霞[7](2019)在《基于负载感知的网关选择的低成本的WMNs路由》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s,WMNs)为用户接入Internet提供了平台,已得到广泛研究。为此,提出基于路径成本和概率-网关路由(Path cost and probability-Gateway-based routing,PCPG)协议。先利用期望链路质量、干扰率计算路径成本,然后,利用网关负载计算选择网关的概率,进而维持稳定的路由。仿真结果表明,与基于期望传输次数(Expected Transmission,ETX)、最近网关(Nearest Gateway,NG)、网关负荷(Load at Gateways,LG)和干扰率(Interference Ratio,IR)路由相比,提出的PCPG路由能够有效地控制数据传输时延,并提高了吞吐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玉婷,郑国强,马华红,吴红海,李济顺[8](2019)在《基于信道选择的认知无线网络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保证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的稳定性,减少信道切换次数,降低端到端时延,提出基于信道选择的路由协议。以信道可用概率和信道切换时延为信道选择标准,在确保信道可用的前提下,选择端到端时延最短的路由进行数据传输,提高路由的时延性能和数据投递率。仿真结果表明,与TDRP、PUC-JRCA协议相比,该协议在数据包传输时延、数据投递率方面有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胡君,莫峥嵘[9](2019)在《水下传感网络中有效选择转发节点的协作路由》一文中研究指出协作通信充分利用了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提高了水下传感网络USNs(Underwater Sensor Networks)的链路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此,提出基于链路质量和物理距离选择转发节点的协作路由SRCR(Selecting Relays based link quality indicator and physical distances Cooperative Routing)。当源节点有数据要传输时,它就利用链路质量的指标(信噪比和到达时间)以及离目的节点的物理距离(跳数),从邻居节点中选择转发节点和协作节点。与传统的非协作路由相比,提出的SRCR路由有效地降低端到端时延和能耗,并提高了数据包传递率。(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方明清,丁刚毅,赵艳玲[10](2019)在《面向AODV的有效路由选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按需矢量路由(AODV)是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的典型路由,然而AODV路由总是选择最短路径进行通信,这会引起网内流量的不平衡,可能也会引起拥塞问题,最终影响服务质量(QoS)。为此,提出基于AODV的权值路由方案,记为AODV-W。AODV-W路由考虑了路径传输时延、链路稳定性和节点能量,并利用这些信息计算路径权值。再选择权值最低的路径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AODV-W路由提高了数据包传递率和吞吐量。(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路由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路由选择技术解决了多OSPF区域、多自治系统等情况的路由次优问题和路由环路问题。华为的VRP和锐捷的RGOS都能高效实现路由选择。本文在华为VRP平台和锐捷RGOS平台分别配置实现路由选择技术,并进行比较研究,帮助掌握市场主流网络设备的实现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由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1].朱金奇,孙华志,黄永鑫,刘明.软件定义网络中延迟满足的路由选择与实时调度更新[J].软件学报.2019

[2].吴刚.路由选择技术对比[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9

[3].孙光懿,贾英霞.基于BGP协议实现双多宿网络路由选择[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陈尔东,靳学明,胡元奎,贺文干.一种基于光波长路由选择的光学同时多波束网络[J].光电技术应用.2019

[5].李思航.基于IM通信系统用户信任关系的Tor路由选择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6].刘东煜.D2D网络中基于强化学习的路由选择与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7].沈宇春,刘晓霞.基于负载感知的网关选择的低成本的WMNs路由[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

[8].王玉婷,郑国强,马华红,吴红海,李济顺.基于信道选择的认知无线网络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9

[9].胡君,莫峥嵘.水下传感网络中有效选择转发节点的协作路由[J].传感技术学报.2019

[10].方明清,丁刚毅,赵艳玲.面向AODV的有效路由选择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下载方式对比的RREP分组结构蚂蚁寻找食物过程克隆选择算法与遗传算法收敛速度取最...节点邻居选择示意图外部接口模块结构图

标签:;  ;  ;  ;  ;  ;  ;  

路由选择论文_朱金奇,孙华志,黄永鑫,刘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