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瓣论文_卢飞虎

导读:本文包含了颅骨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颅骨,颅脑,自体,手术,损伤,脑出血,高血压。

颅骨瓣论文文献综述

卢飞虎[1](2019)在《去颅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叁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1-3月内)行叁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手术中的情况(皮瓣游离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是否比常规时期(3-6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颅脑损伤的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共计70例。依据去颅骨瓣减压术后的时间进行颅骨修补分为早期组(1-3月内)和常规组(3-6个月内)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总的颅骨修补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皮瓣分离时间以及在术后6个月期间内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通过格拉斯哥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远期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神经功能以及颅骨修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缩短,头皮剥离时间较常规修补组明显缩短(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在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面并无明显差异(P>0.05)。早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NIHSS评分和KPS评分和常规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在颅骨缺损修补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GOS、NIHSS和KPS评分和常规组相比较均有显着提高(P<0.05)。结论:在无明显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颅骨修补术可在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1-3月内进行,其在皮瓣游离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总的手术时间上面和常规组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同时早期组患者在术后的神经功能改善和恢复上面较常规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期刊2019-05-01)

李鹏强[2](2019)在《去颅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手术时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手术过程中选择不同时机行去骨瓣减压术对术后疗效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接收的67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有无出现脑疝将患者分为脑疝前手术组共29例患者和脑疝后手术组共38例患者;又根据发病后行手术时间分为<24h组共14例、24~48h组共33例、> 48h组共20例。对不同手术时机对术后半年患者病死率、机体功能恢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疝前手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脑疝后手术组(P <0.05);发病后<24h手术组病死率42.8%、24~48h手术组病死率30.3%、> 48h手术组病死率55.0%,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 0.05);脑疝前手术组术后功能恢复好71.4%、术后功能恢复一般28.6%相比于脑疝后手术组33.3%和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后<24h手术组术后机体恢复好75.0%、功能恢复一般25.0%、24~48h手术组43.5%、56.5%、> 48h手术组55.6%、44.4%,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 0.05)。结论选择脑疝前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提高生存率和改善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临床意义,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夏永利[3](2018)在《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治疗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术式分为2组,观察组接受大骨瓣减压治疗,对照组接受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GCS评分为(13.69±2.02)分,对照组(10.85±1.87)分;观察组术后1周治疗有效率为78%,对照组为58%;观察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为(79.58±6.69)分,对照组(64.48±6.28)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的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式治疗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尤其适用于重症脑出血患者,更有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8年19期)

何木良,植汉兴,钟向球,骆志明,易椿钧[4](2017)在《快速可吸收颅骨夹在开颅骨瓣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快速可吸收颅骨夹在开颅骨瓣复位中的固定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44例开颅手术中采用瑞士产快速可吸收颅骨夹固定系统进行骨瓣复位固定。结果 44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例颞肌波浪式蠕动收缩、1例颅骨夹固定处硬膜外积液伴发热。3例外颅骨面欠平整,41例内、外颅骨面平整。头颅外观正常,无局部凹陷、皮下积液、头皮感染等。头颅CT叁维重建显示颅骨夹在术后12~18个月吸收。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影像学伪影。结论应用快速可吸收颅骨夹进行骨瓣复位固定创伤小、安全,避免终生携带金属异物,能较好地提高病人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王猛,谷大伟[5](2017)在《弹力绷带对去颅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对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因颅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压、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弹力绷带适度加压包扎,对比两组各部位(同侧大脑凸面、对侧大脑凸面、同侧大脑镰旁)处硬膜下积液发生情况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16.22%)明显低于对照组(37.8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1%、5.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弹力绷带可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裘孝忠[6](2016)在《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行修补手术前后病人局部脑血流灌注的改变,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及影像学检查来观察深低温保存的颅骨,评定病人神经功能评分以分析颅骨修补术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并比较自体颅骨与叁维钛板不同修补材料进行颅骨修补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别。方法第一部分:病人自体颅骨选择放入-196℃的液态氮深低温保存,选择26例行自体颅骨修补术患者,在手术前24小时及术后第7-10天分别行CT灌注成像(CTP)测定颅骨缺损区皮层灰质、白质、基底节区等灌注数值,行手术前后对照分析,并通过光镜观察深低温保存的自体颅骨骨细胞的变化及X线、ECT检查来观察颅骨修补术后颅骨情况,并在修补手术前后对患者行Barthel指数评定量评分以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第二部分:回顾分析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之间的84例颅骨缺损后行颅骨修补病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病人,分为自体颅骨组39例和叁维钛板组45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光镜下:颅骨结构正常存在,可见内外板和骨髓腔内的骨小梁,骨细胞形态和分布正常,未见明显坏死分解细胞。2、术后X线、ECT检查示回植自体颅骨成活良好,能与周围颅骨良好融合。3、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修补手术前后比较,术后缺损侧灰质、白质、基底节区CBF均有明显增高(p<0.05);基底节区CBV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4、患者术后Barthel评分明显提高,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5、自体颅骨组术后感染率为7.69%(3/39),癫痫发生率为10.25%(4/39),皮下积液发生率为7.69%(3/39);叁维钛板组术后感染率为8.89%(4/45),癫痫发生率为6.67%(3/45),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11%(5/45),硬膜外血肿发生率4.44%(2/45)。结论1、深低温保存颅骨可保存其生物学活性,回植后可较好与周围颅骨融合。2、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原位回植后可明显改善患者全脑CBF,能改善神经功能症状。3、CTP技术可评估手术前后脑灌注血流的改变,可广泛在神经外科开展应用。4、以自体颅骨及叁维钛板为修补材料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无明显差异,由于叁维钛板存在人工塑形困难、价格较贵以及额外增加患者不适感等缺点,因此自体颅骨是颅骨缺损修补的较理想材料。(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6-05-22)

曲延明,朴哲范[7](2014)在《自然风干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40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自然风干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观察,寻找简便、经济、效果确切、易普及的修补颅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自然风干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40例的疗效观察。结果自然风干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易推广,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随访无溶骨现象。结论自然风干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接受,易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4年13期)

王涛,廖天安,邱勋永,王鸿[8](2014)在《带蒂颞肌颅骨瓣修复上颌骨上份的缺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带蒂颞肌颅骨瓣修复上颌骨上份缺损的优缺点。方法对6例上颌骨缺损的患者,用带蒂颞肌颅骨瓣修复上颌骨上份(眶底)缺损,同时封闭口鼻瘘。结果术后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成活,术后随访12个月,其面部外形满意,能够正常进食,进食时无食物从鼻腔返流,语音清晰。结论应用带蒂颞肌颅骨瓣重建上颌骨上份(眶下区)缺损,术后患者上颌骨外形和语音恢复正常,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雷新军,雷具成,田建平,冯勇,马晓明[9](2014)在《去骨瓣减压术颅骨瓣面积大小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前开颅骨瓣面积大小如何确定。方法总结分析158例重、特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的临床资料,选择GCS评分、瞳孔和头颅CT为依据,分析患者骨瓣得分,为开颅骨瓣计算方法。结果本组158例患者经过术后6个月以上随访,其中5级69例(43.67%),4级41例(25.95%),3级10例(6.33%),2级2例(1.27%),1级36例(22.78%)。结论采用颅骨瓣面积大小的计算方法安全、可行,可减少去选骨瓣盲目性,可有效提高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李宏[10](2013)在《不同条件下保存后自体颅骨瓣活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标准化大骨瓣减压治疗的应用,临床中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大面积颅骨缺损的病例,自体骨瓣具有其他颅骨修补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有关自体骨瓣保存后活性及术后远期活性的组织学及影像学的研究较为少见。骨瓣埋藏于腹壁下,病理检查发现为骨髓腔细胞的死亡;扫描电镜可见骨板及骨小梁均存在,但是陷窝内骨细胞逐渐死亡。深低温保存的颅骨瓣的骨细胞仅出现皱缩,骨胶质纤维稍紊乱,结构较稳定。组织学发现新鲜骨91.5%的骨陷窝内有骨细胞,冷冻骨73.3%的骨陷窝内有骨细胞,皮下保存骨45.8%的骨陷窝内有骨细胞。自体骨瓣皮下保存与深低温保存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尚不完备,缺乏与临床治疗时间节点相一致的实验资料,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透析与人工器官》期刊2013年04期)

颅骨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在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手术过程中选择不同时机行去骨瓣减压术对术后疗效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接收的67例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前有无出现脑疝将患者分为脑疝前手术组共29例患者和脑疝后手术组共38例患者;又根据发病后行手术时间分为<24h组共14例、24~48h组共33例、> 48h组共20例。对不同手术时机对术后半年患者病死率、机体功能恢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疝前手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脑疝后手术组(P <0.05);发病后<24h手术组病死率42.8%、24~48h手术组病死率30.3%、> 48h手术组病死率55.0%,组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 0.05);脑疝前手术组术后功能恢复好71.4%、术后功能恢复一般28.6%相比于脑疝后手术组33.3%和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后<24h手术组术后机体恢复好75.0%、功能恢复一般25.0%、24~48h手术组43.5%、56.5%、> 48h手术组55.6%、44.4%,间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 0.05)。结论选择脑疝前去骨瓣减压术对于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提高生存率和改善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临床意义,值得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颅骨瓣论文参考文献

[1].卢飞虎.去颅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叁维钛网颅骨缺损修补的临床疗效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9

[2].李鹏强.去颅骨瓣减压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的手术时机探讨[J].临床研究.2019

[3].夏永利.大骨瓣减压及小骨窗开颅骨瓣复位治疗高血压性幕上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8

[4].何木良,植汉兴,钟向球,骆志明,易椿钧.快速可吸收颅骨夹在开颅骨瓣复位固定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

[5].王猛,谷大伟.弹力绷带对去颅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6].裘孝忠.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回植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6

[7].曲延明,朴哲范.自然风干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40例报道[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

[8].王涛,廖天安,邱勋永,王鸿.带蒂颞肌颅骨瓣修复上颌骨上份的缺损[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

[9].雷新军,雷具成,田建平,冯勇,马晓明.去骨瓣减压术颅骨瓣面积大小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

[10].李宏.不同条件下保存后自体颅骨瓣活性的研究[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3

论文知识图

引流管由颅骨瓣中央孔引出手术中环钻开颅、观察确定开窗位置Mo...1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患者的粉碎性~#...去除颅骨瓣,完整保存硬脑膜1例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患经纵裂入路鞍区肿瘤切除术-图6.3.10 经纵...

标签:;  ;  ;  ;  ;  ;  ;  

颅骨瓣论文_卢飞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