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矮秆基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水稻,显性,标记,大麦,陆地棉,籼稻。
半矮秆基因论文文献综述
谢思宇,吴康靖,王飞凤,赖丽华,朱靖环[1](2019)在《大麦半矮秆基因ari-e.GP的分子标记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麦品种Golden Promise携带的隐性半矮杆基因ari-e.GP对大麦矮秆育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为了使ari-e.GP基因在大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得到高效和快速利用,开发一个dCAPS功能性分子标记dcDep1。dcDep1标记属于共显性标记,在携带野生型Ari-e.GP基因的中高秆品种和携带突变型ari-e.GP基因的半矮秆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多态性,能准确区分这两种基因型。利用dcDep1标记对藏QB09/Golden Promise的F2和Dash/VB9104双单倍体(Double haploid, DH)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检测和株高测定,发现ari-e.GP基因型结果和株高表型结果完全吻合,进一步证实dcDep1分子标记选择的准确性。利用该方法对ari-e.GP基因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有效快速导入目标大麦品种,加快大麦矮杆品种选育进程。(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徐建军,张云辉,顾啸,姚麒麟[2](2016)在《水稻半矮秆基因sd1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发利用已克隆的水稻株高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用于分子育种,对水稻理想株型的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发水稻半矮秆基因sd1的功能标记,利用该标记对国内外99份水稻品种的sd1基因位点进行了分子检测,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贾巧君[3](2015)在《大麦半矮秆基因sdw1/denso的克隆与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半矮秆基因广泛用于大麦育种。迄今,已报导过30多种大麦矮秆基因。其中sdw1/denso半矮秆基因在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大量应用,是大麦育种中应用最成功的基因之一。而我国大麦矮秆育种上应用的主要基因是uzul基因。sdw1/denso基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使株高降低10-20 cm。此外,该基因与迟抽穗、晚熟、降低千粒重和高过筛率相关。sdw1/denso基因对产量的影响因遗传背景而异。基于sdw1/denso基因适宜的株高和潜在的增产效应,故已被转入至许多大麦品种。目前,至少有4个sdw1/denso等位基因被先后报导。值得关注的是,denso基因主要用于啤酒大麦育种,而sdwl基因主要用于饲料大麦育种。综上所述,有必要克隆sdw1/denso基因,以阐明其矮秆机制,揭示该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大麦育种。现将本文的主要研究及取得的结果介绍如下:1.大麦sdw1/denso候选基因的克隆比较基因组学表明,大麦sdw1/denso基因位于与水稻1号染色体sdl基因染色体存在共线性区域,而水稻sdl基因编码GA 20-氧化酶。通过PCR法在大麦中获得部分水稻sdl基因的同源序列,并将其命名为HvGA20ox2。利用获得的部分序列BLAST Gramene网站(http://www.gramene.org/)获得HvGA20ox2全长序列。通过比较,发现大麦HvGA20ox2与水稻sdl具有相同的基因结构,包含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预测的HvGA20ox2蛋白序列与小麦GA20ox2b和粗山羊草的GA20ox2相似性分别达94.1%和95.7%。测序分析大麦denso品种Baudin和高秆品种AC Metcalfe的HvGA20ox2基因,发现了一个SNP标记和InDel标记。这两个标记在178个Baudin×AC Metcalfe DH株系中共分离,同时将HvGA20ox2基因定位于大麦3HL染色体。以上结果表明,sdw1/denso基因可能是水稻sdl的同源基因。HvGA20ox2基因的克隆有助于了解sdw1/denso基因的矮秆机制,并为sdw1/denso基因的筛选提供了诊断标记。2.HvGA20ox2基因的表达与大麦农艺和品质性状的关系半定量RT-PCR表明,HvGA20ox2基因在大麦各组织器官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denso基因型品种Baudin的叶片、叶鞘,茎、穗轴和幼穗中,HvGA20ox2基因的转录水平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利用qRT-PCR检测Baudin x AC MetcalfeDH群体中HvGA20ox2基因的表达量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仅在3H染色体HvGA20ox2基因区域获得一个eQTL。研究还发现该eQTL与株高、产量、发育指数、容重和籽粒饱满度QTL重迭,表明可能是HvGA20ox2基因的多效性影响大麦农艺和品质性状。根据QTL定位和基因表达与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Baudin x AC Metcalfe DH群体中,fIvGA20ox2基因低表达量除降低株高外,还提高产量。由于sdw1/denso基因与低粒重和高过筛率相关,同时该群体中高秆和矮秆品种的穗长相当,因此认为,该矮秆基因可能通过增加有效分蘖而提高产量。3. sdwl/denso等位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PCR扩增sdw1l/denso突变体的HvGA20ox2基因,结果发现两个sdwl突变体Jotun和Riso no.9265中HvGA20ox2基因完全缺失。测序分析denso突变体的HvGA20ox2基因,发现其1号外显子中缺失7 bp (GACTCCC).利用7 bp缺失设计了插入缺失分子标记InDel-der ISO,可以有效区分denso和sdwl突变体。利用该标记检测了535份大麦品种,结果发现denso基因已应用于我国甘肃和云南的大麦育种。此外,还获得一个鉴定d ns o和sdwl等位基因的基因表达标记(GEM)。通过检测HvGA20ox2基因的旁邻基因,发现两个不同来源的sdwl突变体Jotun和Riso no.9265缺失片段不同。Riso no.9265突变体中Morex_contig_40861 (包括HvGA20ox2和Mloc_56463基因)完全缺失。而Jotun突变体至少缺失包括Morex_contig_40861在内的5个基因。因此,可用Morex_contig_40861的旁邻基因鉴定Jotun和Riso no9265等位基因。上述HvGA20ox2基因在不同sdwl/denso突变体中的变异,进一步表明sdwl/denso就是HvGA20ox2基因。denso突变体中,7 bp缺失的HvGA20ox2基因内部还有一转录起始位点,可能编码产生一新蛋白,但仍然具有2-酮戊二酸和GA底物结合有关的保守序列。因此denso基因至少具有部分GA20-氧化酶的功能。相反,sdwl突变体中,HvGA20ox2基因完全缺失,表明突变体内缺失某一GA20-氧化酶。因此,可以认为denso突变体仍能广泛应用于啤酒大麦育种,可能是因为体内赤霉素含量的轻微变化不足以影响品质;而sdwl突变体由于体内赤霉素降低太多而只能用于饲料大麦育种。4. HvGA20ox2基因功能分析通过分析拔节期Bomi和突变体Risono.9265茎中GA双加氧酶的表达,发现突变体中HvGA20ox1和 HvGA3ox2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HvGA2ox3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下调。这可能是由于Riso no.9265突变体中HvGA20ox2基因缺失造成体内活性GA降低引起的。拟南芥中HvGA20ox2基因超表达引起赤霉素过量表型,特征是胚轴和茎伸长、早开花和高生长速率。此外大麦HvGA20ox2基因能使拟南芥半矮秆突变体ga5-3表型恢复。与对照相比,HvGA20ox2转基因拟南芥中GA含量增加,尤其是GA1+3。转基因拟南芥赤霉素含量的变化与表型的变化相应。研究还发现转基因拟南芥中AtGA20ox1、AtGA20ox2和AtGA3ox1基因表达量降低,而AtGA2ox2基因表达量增加,而ga5-3突变体正好相反,这可能是由于转基因植株中活性GA增加而ga5-3中活性GA降低引起的负反馈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大麦HvGA20ox2与拟南芥AtGA20ox1基因同源,且在赤霉素合成途径中参与GA 20-氧化酶功能。另外,Riso no.9265突变体中HvGA20ox2基因缺失、抽穗期推迟,这可能是由于突变体内GA含量降低引起sdw1/denso突变体抽穗推迟。(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1-01)
刘超,吴江生[4](2015)在《半矮秆基因BnaA6.rga-ds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Bna A6.rga-ds是本研究室从甘蓝型油菜突变体ds-1中图位克隆获得的半矮秆基因,它编码一个功能获得型(gain of function)突变的DELLA蛋白,能够组成型抑制赤霉素信号的转导。蛋白质理化性质的预测显示,Bna A6.rga-ds及其野生型蛋白Bna A6.RGA均为酸性蛋白。将Bna A6.RGA与不同物种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其C端的保守性高于N段。蛋白质结构的预测显示α-螺旋和无规卷曲是其二级和叁级结构的主要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na A6.RGA与十字花科植物拟南芥、小盐芥和荠菜等的同源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BLAST分析表明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共包括4个拷贝的BnaRGA基因。亚细胞定位研究结果显示,Bna A6.RGA及Bna A6.rga-ds均定位于细胞核,它们可能参与下游基因的转录调控。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na A6.rga-ds转化甘蓝型油菜品种Westar,获得13株阳性转基因植株,出现明显矮化表型,表明Bna A6.rga-ds基因具有调控油菜株高的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刘斌美,赵孟,叶亚峰,傅向东,吴跃进[5](2015)在《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SDT的克隆及功能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sd-1矮杆基因利用实现水稻第一次绿色革命以来,水稻生产上隐性化、单一化的矮杆基因带来了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杂种优势利用配组有局限和F1株高增加倒伏严重等问题,因而发掘创建新的矮源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新矮源水稻半矮杆多分蘖(semidwarf and high-tillering,sdt)基因的定位克隆和功能开展研究,旨在深入理解水稻矮杆基因调控机制,为水稻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sdt基因表现为控制株高,增加分蘖数,提高抗倒伏性和产量,呈半显性遗传方式。通过图位克隆技术分离了sdt基因,发现sdt基因编码水稻microRNA156前体之一的OsmiR156h基因。与SDT相比,sdt在第二外显子和第二内含子的位置发生了131bp的缺失,进而影响了sdt基因的mRNA,导致其3'端比SDT变短。sdt与sd1基因在控制株高方面的效果是可以累积的,通过聚合sdt/sd1基因的材料配制的杂交组合,其产量比目前主力超级稻品种提高约20%左右,同时株高显着降低,减少倒伏发生的风险,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潜力。OsmiR156基因能够调控下游"理想株型"基因OsSPL14的表达,通过聚合sdt/OsSPL14wFP基因位点,发现sdt能够改善OsSPL14的抗倒伏性,提高收获指数和产量。miRNA参与调控植物体的很多生命过程,但是关于miRNA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研究鲜有报道,我们首次将miR156位点本身在产量方面的价值挖掘出来,对将来在育种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5-08-14)
张超[6](2013)在《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Sdd7(t)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株高作为水稻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关系到水稻的产量。上世纪半矮秆基因sd-1的利用,引发了水稻育种的第一次“绿色革命”。迄今为止,虽然在水稻中报道了不少矮秆基因,但是大多数是隐性基因,对显性矮秆基因的遗传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还比较少。鉴定和克隆新的矮秆基因,尤其是显性矮秆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分析,明确它们在株高调控方面的机理,有助于实现株高的定向改良,对于水稻遗传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生产应用价值。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 NIL)进行基因定位是克隆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可以将影响某一性状的一个位点从众多影响该性状的位点中分离出来。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多代回交,构建了以滇粳优1号为背景亲本,巴蒂野生稻(Oryza barthii)为插入片段的近等基因系。通过对该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结果:1.在整个生育期内,与滇粳优1号相比,NIL表现为矮化(其中以第一、第二节间缩短最为明显),抽穗期变长,每穗粒数变少,分蘖数增多。2.茎秆细胞学观察发现NIL的茎秆细胞发育正常,排列整齐,能形成正常的细胞列,而且与滇粳优1号相比细胞大小并无变化,因此矮化表型可能是由细胞数目的减少造成的。横向观察茎秆发现,NIL有发育正常的厚壁细胞、薄壁细胞及维管束,但茎秆的细胞层数减少,这与NIL茎秆比较细弱是一致的。3.通过水培法对滇粳优1号与NIL进行了赤霉素处理实验,发现两者均可对赤霉素进行响应,表现为加速生长。分别用水培法及滴加法对滇粳优1号与NIL进行了油菜素内酯的处理实验,发现两者均可以对其进行响应,水培法表现为幼根的卷曲,滴加法表现为叶倾角的增大。以上结果说明了NIL在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的信号转导途径上没有缺陷。4.遗传分析表明NIL的矮化表型是由显性的半矮秆基因控制的,将该基因命名为Sdd7(t)。利用滇粳优1号与NIL杂交产生的群体将基因定位在第七染色体短臂82Kb的区间内。通过在线水稻基因注释系统对该区间预测,发现有14个开放阅读框,这为进一步克隆该基因并阐明NIL矮化的机理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3-06-01)
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陈旭升,许乃银[7](2012)在《棉花半矮秆基因的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株高是农作物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植株过高容易引起倒伏减产,而矮生植株抗倒能力强,源、库、流关系协调,有利于提高作物的稳产性。矮秆品种通过塑造理想株型和合理密植,可实现单产水平的突破。在20世纪60~70年代,由矮化育种带来的"绿色革命"便是很好的例证。因此作物矮秆基因的发掘研究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科技界的普遍重视。(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郭涛,霍兴,饶得花,刘永柱,张建国[8](2011)在《水稻半矮秆基因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通过空间诱变获得半矮秆隐性突变基因iga-1的基础上,进一步对iga-1进行鉴定。农艺性状调查表明携带iga-1的矮秆株系CHA-2、CHA-2N与原种特籼占13相比存在明显变异。节间长度测量显示CHA-2、CHA-2N节间比例正常,属dn型。外源GA3处理、内源GA3测定和α-淀粉酶活性检测揭示iga-1与GA3调控无关。利用CHA-2与粳稻品种02428杂交获得的F2群体将iga-1定位在水稻第5染色体两个InDel标记DL18和DL19间32.01kb的物理距离内。该区域有5个阅读框架,其中包括赤霉素信号传导调控基因D1。序列分析表明CHA-2、CHA-2N和特籼占13在D1位点上基因组序列不存在差异,推测D1并非iga-1的候选基因。比较水稻第5染色体上其他矮秆基因发现iga-1可能与半矮秆基因sd-7来自同一位点。(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陈庭木,王多明,吕孝财,方兆伟,樊继伟[9](2010)在《籼型水稻新半矮秆基因的发现与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籼品种9311中发现了1个矮秆突变体矮93,遗传分析表明,其矮秆突变性状受1对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野生型对突变型的显性度为0.31,将该基因暂定名为sd-m。对野生型与突变型配制的4对杂交组合进行对比,发现突变型对杂种一代的株高有明显矮化作用(平均矮8.8 cm),粒重降低,有效穗增加,对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没有显着影响,具有较大的育种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杂交水稻》期刊2010年06期)
孟丽君,王术,王伯伦,黄元财,贾宝艳[10](2009)在《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的水稻半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半矮生水稻品种沈稻4号(P1)和中高秆品系沈农637(P2)及其杂交后代F1、F2群体,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株高的遗传进行了联合分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性状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共同控制。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近似相等,分别为-4.742和-4.741,主基因遗传力为47.13%,多基因遗传力为41.33%。(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半矮秆基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发利用已克隆的水稻株高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用于分子育种,对水稻理想株型的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发水稻半矮秆基因sd1的功能标记,利用该标记对国内外99份水稻品种的sd1基因位点进行了分子检测,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有利工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矮秆基因论文参考文献
[1].谢思宇,吴康靖,王飞凤,赖丽华,朱靖环.大麦半矮秆基因ari-e.GP的分子标记开发[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徐建军,张云辉,顾啸,姚麒麟.水稻半矮秆基因sd1功能标记的开发与利用[J].上海农业学报.2016
[3].贾巧君.大麦半矮秆基因sdw1/denso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5
[4].刘超,吴江生.半矮秆基因BnaA6.rga-ds的亚细胞定位和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鉴定[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
[5].刘斌美,赵孟,叶亚峰,傅向东,吴跃进.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SDT的克隆及功能解析[C].遗传多样性:前沿与挑战——中国的遗传学研究(2013-2015)——2015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5
[6].张超.水稻显性半矮秆基因Sdd7(t)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3
[7].吴巧娟,肖松华,刘剑光,陈旭升,许乃银.棉花半矮秆基因的定位[J].江苏农业学报.2012
[8].郭涛,霍兴,饶得花,刘永柱,张建国.水稻半矮秆基因iga-1的鉴定及精细定位[J].作物学报.2011
[9].陈庭木,王多明,吕孝财,方兆伟,樊继伟.籼型水稻新半矮秆基因的发现与初步研究[J].杂交水稻.2010
[10].孟丽君,王术,王伯伦,黄元财,贾宝艳.基于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的水稻半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