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速投射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火器,创伤,损伤,面部,效应,微循环,脊髓。
高速投射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亮,傅廷友[1](2015)在《非高速投射物致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脊髓损伤可以导致机体其他部位远隔脏器的损伤,称为远达效应。具体损伤脏器包括肺、心脏、脑、腹腔脏器等,病理学主要表现为出血、水肿。目前认为非高速投射物致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机制以神经-体液调节为主。交感神经系统紊乱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作为远达效应机制的解释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临床上已经使用激素类药物预防和治疗脊髓损伤远达效应所致的多器官损害。(本文来源于《第22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生物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6-26)
周剑虹,任常群[2](2014)在《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周膜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牙周膜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将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高速投射物致伤右下颌骨体部第四前磨牙根尖下方区域,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 h、24 h、3 d、7 d、2 w及4 w处死实验犬,观察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右下颌第四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牙周膜损伤较明显,但病理学变化可逆;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仅见一过性血管扩张、充血。结论: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可导致牙周膜发生间接损伤,病理学变化可逆;损伤程度随着牙齿与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11期)
田磊,何黎升,刘瑞峰,任常群[3](2010)在《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损伤后局部骨质中血循环变化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后下颌骨的血运变化。方法将8只犬随机分成A、B两组,以水平气动式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生物高速投射实验机模式致伤。A组动物在致伤后6小时进行骨损伤区的局部血流量检测,测量骨断端边缘和距离骨断端0、0.3、0.5、1.0 cm处的血流灌注量值;B组动物在致伤后6小时及1、3、7、14天测量骨断端边缘0.3 cm的血流灌注量值。两组动物均以对侧未致伤的下颌骨相对部位作为对照。结果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后,骨创缘和距离创缘0.3 cm的皮质骨内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比率与皮质骨内血流量均小于对照侧,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有所改善;距创缘0.5 cm和1.0 cm的皮质骨内的墨汁灌注血管面积比率与皮质骨内血流量与对照侧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损伤后,距离骨创缘0.5 cm外的骨质内微循环未受到明显破坏,为牵张成骨术Ⅰ期修复火器伤性颌骨缺损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任常群,周树夏[4](2010)在《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投射物伤是火器伤的一种主要形式。高速投射物能致伤,是因其具有动能(k inetic energy,KE),动能与枪弹质量(m)和速度(v)平方成正比:KE=1/2 mv2。由于致伤力的主要来源KE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在致伤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1期)
田磊,何黎升,刘瑞峰,任常群[5](2009)在《骨牵张术修复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应用双焦点骨牵张术一期修复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6只犬以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二级撞击机系统致伤,清创后即刻植入钛质内牵张器,7d后开始骨牵引,速率为1mm/d,0.5mm/次,2次/d,连续10d。在牵张结束后的2w、4w、10w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片检查、HE染色组织学观察,并测量新生骨区骨密度;在固定期10w后使用叁点弯法测量牵引区的(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9-09-25)
田磊,何黎升,刘瑞峰,任常群[6](2009)在《骨牵张术修复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应用双焦点骨牵张术Ⅰ期修复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6只犬以多功能生物撞击机的二级撞击机系统致伤,清创后即刻植入钛质内牵张器,7天后开始骨牵引,速率为1mm/d,0.5mm/次,2次/d,连续10天。在牵张结束后的2、4、10周分别行大体观察、X线片检查、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组织学观察,并测量新生骨区骨密度;在固定期10周后使用叁点弯法测量牵引区的抗弯强度并进行骨密度测量,均以未致伤侧下颌骨作为对照。结果所有实验动物都顺利完成下颌骨牵张,伤口愈合良好,平均下颌骨牵张长度为(9.62±0.7)mm。放射线观察显示:固定期10周后,牵引区已无明显的透光区,有皮质骨形成。组织学观察:牵张结束后即可见牵张骨端边缘有少量新生骨形成,牵张区充满胶原纤维组织;固定期10周后,牵引区两端骨小梁呈网状,基本平行于牵引长轴,可见形成的成熟皮质骨。叁点弯法测试牵引区抗弯强度结果牵张组的常温抗弯强度和骨密度与对照组抗弯强度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骨牵引术Ⅰ期修复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骨缺损是可行的,新骨形成依靠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方式,新生骨质经放射线、组织学观察与正常骨质类似,抗弯强度好。(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09年05期)
赵欣,王玮[7](2009)在《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投射物对机体产生的损伤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直接损伤即弹道经过机体时所致途经组织器官的直接的损伤;间接损伤是指高速投射物所引起的伤道外组织器官的间接损伤。而在间接损伤中有一类损伤,其为弹道远隔部位的损伤,被称之为远达效应。直接损伤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09年07期)
任常群,周剑虹,田磊,刘桂才[8](2009)在《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不锈钢珠高速投射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分别于伤后6 h、24 h、3天、7天、2周及4周处死实验犬,对下牙槽神经、动脉的间接损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弹道附近下牙槽神经、动脉损伤较重,但未发生断裂、坏死;随着与伤道距离的增加,损伤程度递减;对侧神经、动脉仅发生轻度一过性损伤。结论在救治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的伤员时,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应予以妥善保护;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是关键,神经干探查松解范围应在伤道外2 cm以上。(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王伍超,高志明,王旭辉,张岫竹,代唯[9](2009)在《速眠新Ⅱ复合戊巴比妥麻醉在猪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制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速眠新Ⅱ复合戊巴比妥对实验小型家猪在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制备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小型家猪以速眠新Ⅱ0.1ml·kg-1肌注基础麻醉后,静脉复合0.3%戊巴比妥溶液0.5ml·kg-1诱导维持麻醉,观察麻醉后高速投射物致伤过程中猪的基本生命体征,判断麻醉效果。结果:动物麻醉平稳,致伤前后动物心率和呼吸等生命体征稳定;其中1例出现麻醉副作用。体温随着麻醉持续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不显着。结论:速眠新Ⅱ基础麻醉,静脉复合戊巴比妥诱导维持,此方法用于猪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制备麻醉效果稳定延长,操作简便。(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09年06期)
任常群,刘瑞峰,刘桂才,田磊[10](2008)在《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进行生物力学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水平气动式多功能生物撞击机,分别造成离体犬头下颌骨体部的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测试致伤过程中的一些生物力学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撞击伤时下颌骨体部产生的冲击加速度远远大于高速投射物伤;冲击波作用于体表后,到达下颌骨表面的冲击波压力峰值迅速衰减,撞击伤衰减更为严重;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情况下,随着与伤区距离的增加,下颌骨的应变和应变率都呈迅速递减的变化规律,与相应部位牙齿和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损伤程度变化规律相符合。结论:下颌骨的应变和应变率是衡量邻近组织、器官间接损伤程度的重要生物力学指标,其中应变率较应变值更能反映出创伤程度。(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5期)
高速投射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牙周膜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将18只实验犬随机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高速投射物致伤右下颌骨体部第四前磨牙根尖下方区域,但不直接伤及牙齿;分别于伤后6 h、24 h、3 d、7 d、2 w及4 w处死实验犬,观察右下颌第四前磨牙、第二前磨牙及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的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右下颌第四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的牙周膜损伤较明显,但病理学变化可逆;左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周膜仅见一过性血管扩张、充血。结论: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可导致牙周膜发生间接损伤,病理学变化可逆;损伤程度随着牙齿与伤区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速投射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晓亮,傅廷友.非高速投射物致脊髓损伤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C].第22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生物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2015
[2].周剑虹,任常群.口腔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牙周膜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
[3].田磊,何黎升,刘瑞峰,任常群.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损伤后局部骨质中血循环变化的实验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0
[4].任常群,周树夏.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
[5].田磊,何黎升,刘瑞峰,任常群.骨牵张术修复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C].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2009
[6].田磊,何黎升,刘瑞峰,任常群.骨牵张术修复犬下颌骨高速投射物伤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9
[7].赵欣,王玮.高速投射物致远达效应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9
[8].任常群,周剑虹,田磊,刘桂才.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致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实验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
[9].王伍超,高志明,王旭辉,张岫竹,代唯.速眠新Ⅱ复合戊巴比妥麻醉在猪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制备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09
[10].任常群,刘瑞峰,刘桂才,田磊.下颌骨体部撞击伤和高速投射物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