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兰州新区设立于2010年,是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新区位于兰州市西北的秦王川盆地,根据调查,兰州新区雨洪水主要来源于盆地北部山洪沟道、东西两侧坡面汇流和盆地内降雨,现状主要沟道为四眼井沙沟和正路沙沟。根据规划,新区雨洪水下游主要通道被确定为新区东南部的水阜河,存在一定问题。根据盆地地形条件分析,兰州新区因暴雨产生地表经流时,必然沿地表漫流汇入东西两条沟谷,最终汇入盆地芦井水村处,通过李麻沙沟汇入黄河。根据盆地地质条件分析,盆地东西两侧分布有两条古河道,盆地内地表径流在下渗后转变成地下径流,通过古河道于盆地西南侧芦井水村处溢出地表,转变为地表径流后汇入李麻沙沟。所以新区的雨洪水出路应为新区西南部的李麻沙沟。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郜军辉
关键词: 兰州新区,秦王川盆地,李麻沙沟,雨洪水出路
来源: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
专业: 气象学,建筑科学与工程
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类号: P426.616;TU998.4
DOI: 10.16799/j.cnki.csdqyfh.2019.10.029
页码: 101-103+14-15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994K
下载量: 37
相关论文文献
- [1].甘肃秦王川盆地灌后土壤盐分变化特征[J]. 能源与环境 2014(06)
- [2].兰州市秦王川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机遇[J]. 甘肃农业 2015(20)
- [3].秦王川灌区15年来地下水变化特征分析[J]. 节水灌溉 2011(12)
- [4].兰州新区秦王川经济林建设现状与对策[J]. 北方园艺 2012(18)
- [5].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关键技术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04)
- [6].甘肃省秦王川盆地地下水氟富集特征及影响因素[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3)
- [7].秦王川灌区农田土壤盐分离子特征分析[J]. 土壤 2014(01)
- [8].秦王川杏芽瘿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甘肃林业科技 2011(02)
- [9].为了这片土地[J]. 都市生活 2010(31)
- [10].再造兰州 率先跨越——论加快建设兰州新区[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1(02)
- [11].兰州秦王川新区建筑基础选型及地基处理方案浅析[J]. 城市建筑 2013(06)
- [12].兰州新区潜在地震地质灾害预测分析[J]. 地震研究 2016(01)
- [1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秦王川灌区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变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5)
- [14].甘肃省秦王川地区牧草光温生产潜力评估[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8(05)
- [15].秦王川高海拔冷凉干旱地区杏树建园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4(13)
- [16].兰州新区“千塘百湖”工程进展顺利已建成1047座水塘、20多处人工湖[J].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2(04)
- [17].秦王川灌区种植牧草抗风蚀及减少养分流失效应研究[J]. 绿色科技 2019(14)
- [18].秦王川灌区种植小麦对地表微环境的影响[J]. 甘肃高师学报 2018(02)
- [19].秦王川盆地EH-43D数据场可视化模型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0].苦曲菜[J]. 丝绸之路 2012(17)
- [21].秦王川盆地西缘断裂活动性综合研究及盆地成因分析[J]. 震灾防御技术 2019(01)
- [22].综合运用影像对象多种特征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方法探讨——以兰州秦王川地区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3].兰州新区西部经济增长引擎[J].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3(08)
- [24].“引大入秦”建设工程回望[J]. 发展 2010(01)
- [25].甘肃秦王川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讨[J]. 中国沙漠 2012(01)
- [26].秦王川湿地不同密度柽柳枝-叶性状及其光合特性[J]. 生态学报 2018(05)
- [27].秦王川灌区冬小麦肥料试验报告[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13)
- [28].种植小麦与牧草对西北风蚀区秦王川灌区粉砂壤土风蚀的影响[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06)
- [29].题《引大入秦工程》邮票[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17)
- [30].秦王川灌区修建地下水库的必要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