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论文_陈圆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死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死,女性,西蒙,悲剧,形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生死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圆[1](2019)在《萧红《生死场》中的生育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代的女性"叛逆者"萧红,冲出父亲家门进入丈夫家门后经历了两次痛苦的生育。作为一位自叙型作家,萧红现实中受到的伤痛在其作品中有所呈现,早期成名作《生死场》中,萧红利用了大篇幅揭示出女性群体痛苦的生育过程,通过对怀孕的无奈、痛苦的生产的描写展现了女性最原始的苦难,采用直白且直击心灵的白描手法刻画出一幕幕血淋淋的生产场面,打破了男性"回避式"的生产叙事,从而发出了女性对生育的怀疑与拒绝的声音。(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陈知训[2](2019)在《从《生死场》对女性的书写解读女性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的描写以及对女性悲剧的描绘是力透纸背的。在循环往复的生与死的轮回中,人们忘记了"人"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将一切压迫合理化,将一切悲剧消解在无限循环的乡村生活中。萧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女性的身体、感情和精神困境进行揭露,以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女性的觉醒。(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0期)

林日暖[3](2019)在《论《生死场》的譬喻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完成于1934年9月,1935年12月作为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种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发行,小说面世后在文坛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和强烈反响。《生死场》以"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里的生活为背景,萧红用看似平静而散乱的语调叙述着"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的生存故事,前十章主要写乡民们日复一日近于麻木的日常生活,后七章则主要写他们面对国难时所作的种种牺牲和所生出的种种抗争。23岁的萧红运用超凡的联想能(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麦合普拜木·阿卜杜热合曼[4](2019)在《《生死场》的文学地理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死场》可谓是一部展示我国东北乡村独特一面的小说。小说里农民的生存状态,生活气息丰富的文学地理色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小说在边陲小镇呼兰的地理空间中嵌入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社会底层贫苦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空间。本文用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对其小说进行文本解读,分析地理环境对作家小说创作和作品包含的地理空间要素。(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0期)

孙瑜钒[5](2019)在《生存、死亡、女性——论萧红在《生死场》中对于女性境遇的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之作,在这部作品中,萧红借助她敏锐的洞察力和女性独特的生命及情感体验描绘了东北乡村满载着血与泪的生死景观,将这一方生死场域里普通乡民们关于"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表现得透彻入骨。小说前后两个部分组合起来共同形成了萧红笔下完整的乡土空间中女性的生死境遇,萧红也正是通过对于女性悲惨遭际和悲剧命运的书写,构建了一方玷满血污的生死场域。(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7期)

余安然[6](2019)在《《生死场》悲剧女性形象谫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死场》是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谈及女性悲剧不得不提及《生死场》的故事,书中作者描述了女人们在男权世界里卑微而无助的生活和死亡,引得人们痛心深思。本文试图通过性别视角,探究《生死场》悲剧女性形象及其深层内涵。(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1期)

庞婧[7](2019)在《从女性形象的解构看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以《生死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从性别角度对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通过其独特的身体叙事方法再现了底层女性被压抑被损害的真实面貌,颠覆了男权文化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萧红在民族话语大背景下对于女性个体生命的关注,对男权中心文化的消解与批判。(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1期)

丁安琪[8](2019)在《《生死场》中民间话语的隐性力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萧军创作倾向和上海文坛左翼思潮的影响,萧红在《生死场》中有意识地引入了启蒙主义的相关视角。但丰富的童年经历与背井离乡的漂泊生活,让萧红在批判民间文化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其顽强的生命力。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巨大冲击,让民间话语在与启蒙主义的对决中展现了强大的隐性力量。一、女性的双重人生苦难(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1期)

李书凝[9](2019)在《永久的憧憬与追求——读萧红《生死场》》一文中研究指出打开作家萧红的一部《生死场》,一场人生迷茫的梦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静静的山村中,暗流涌动、生死离合全都包括,这大概是人生的一幅生动画卷。世道改变,人心不古,浮浮沉沉,我们不应该去责怪任何人,更不应该去责怪自己。一本书,12个中短篇小说,民国时期的哈尔滨农村的小人物的命运,就这样真实地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无限的震撼。同时,在阅读了萧红的《生死场》之后,也更加具象地意识到萧红不仅仅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帮助,更在文字的表述和文章的内涵表达方面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只是,身为一名女性,萧红的文字更加细腻与感性,十分犀利的揭示了国民劣根性。(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0期)

黄正琛[10](2019)在《论《生死场》中的女性“存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洛神”和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萧红在文学创作上成绩斐然,特别是她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已经成为抗日文学和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生死场》是萧红真正走入大众视野的开端,是她的成名作。但是,把《生死场》当作纯粹的抗日文学作品却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误判,萧红渗透在其中的强烈的女性主义和启蒙主义思想不容忽视。她将整个东北农村假定为一个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她讲述了一群女性的悲剧,女性永远逃脱不了这个场域,只能选择在里面坚强地生、绝望的死,“生”和“死”的故事不断在这个“场”里上演。萧红通过讲述这些女性的故事来诉说自己坎坷的经历,揭露女性内心深处的奴性和麻木怯懦,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残酷,以呼唤底层女性被遮蔽的女性意识和被几乎磨灭的自我生命。萧红通过讲述这些女性的故事,鼓励她们能从噩梦中觉醒并奋起反抗。本文旨在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存在”理论来解读《生死场》中女性悲剧,揭示女性作为“他者”而“存在”是《生死场》中的女性悲剧产生的主要根源。波伏娃在吸收了海德格尔、萨特、尼采等人的存在主义思想后,将其运用于性别差异和女权思考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并凝结在《第二性》一书中。她在《第二性》中指出,女性是作为“第二性”存在的,是男性的附属品。波伏娃系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开始以来女性处境、社会地位、话语权等的发展历程,试图寻找女性生存的出路。虽然萧红当时并没有接触到波伏娃的女性“存在”理论,但她在女性意识和启蒙思想上与波伏娃不谋而合,二者都对男权制度下女性的生存困境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萧红通过还原女性生存场景来揭露女性生存真相,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用生动而又富有哲理的梳理向读者阐明了两性关系在“存在”维度的逻辑关系。用女性“存在”理论来解读《生死场》,有助于更深层次理解萧红的女性意识,促进对《生死场》这一文本的全面理解;将女性作为“他者”的存在来分析《生死场》中女性悲剧的根源,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对新时代女性写作也有一定的启发性。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文章的选题背景进行了梳理和说明,总结归纳了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明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运用波伏娃的女性“存在”理论来分析《生死场》,力图找寻女性悲剧的真正根源,对于《生死场》这一文本解读本身来说是一种丰富,同时在社会层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第一部分对《生死场》中女性的主要叁种典型存在形态进行阐述,即麻不不仁的无知者、软弱绝望的受害者、还是后知后觉的反抗者。文章第二部分是重点和核心部分,结合波伏娃的女性“存在”理论论述了《生死场》中女性作为“他者”存在的现象,突显女性悲剧根源。第叁部分从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和作者本人两个维度去考察他们对于女性寻求自我存在之路的思考,深层次讨论萧红的女性观。(本文来源于《湖北民族大学》期刊2019-06-30)

生死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萧红在《生死场》中对女性的描写以及对女性悲剧的描绘是力透纸背的。在循环往复的生与死的轮回中,人们忘记了"人"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将一切压迫合理化,将一切悲剧消解在无限循环的乡村生活中。萧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女性的身体、感情和精神困境进行揭露,以唤起社会的关注和女性的觉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死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圆.萧红《生死场》中的生育叙事[J].绥化学院学报.2019

[2].陈知训.从《生死场》对女性的书写解读女性悲剧[J].青年文学家.2019

[3].林日暖.论《生死场》的譬喻美学[J].文艺评论.2019

[4].麦合普拜木·阿卜杜热合曼.《生死场》的文学地理学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9

[5].孙瑜钒.生存、死亡、女性——论萧红在《生死场》中对于女性境遇的书写[J].北方文学.2019

[6].余安然.《生死场》悲剧女性形象谫析[J].青年文学家.2019

[7].庞婧.从女性形象的解构看萧红的女性主义创作——以《生死场》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9

[8].丁安琪.《生死场》中民间话语的隐性力量[J].牡丹.2019

[9].李书凝.永久的憧憬与追求——读萧红《生死场》[J].青年文学家.2019

[10].黄正琛.论《生死场》中的女性“存在”[D].湖北民族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画。胡风先生说,《生死场》里的村...萧红1935年手绘的《生死场》封...萧红--图1萧红--图2萧红--图3萧红--图4

标签:;  ;  ;  ;  ;  ;  ;  

生死场论文_陈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