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效果

探讨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效果

河南省鹤壁淇滨育才学校秦登斌

恰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还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口头表达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上述效果。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从课堂提问遵循的原则、实施和对学生答问的评价三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课堂提问遵循的原则

1.提问要有启发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应提供学生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回忆已有知识、演示实验、叙述现象、出示练习题、阅读资料、观察挂图、参观或其他实践活动等,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利用矛盾,引起思索。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设计问题的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化。

例如,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教学中,刚开始教师就提出:木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浮在上面,铁块放在水里为什么总是下沉?学生回答:因铁重而木块轻。教师接着问:把重10牛的铁块和重10牛的木块都放进水里,为什么木块会浮上来,铁块却沉下去呢?这样提问,学生对生活经验“因铁重而下沉”产生了怀疑,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提问要突出重点

抓住教学重点,不在枝节问题上周旋。例如,讨论“浮力产生的原因”时,教师提出: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里,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而它的前与后、左与右的侧面受到的压力分别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相互平衡,为何还受到浮力?这里教师就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引导学生分析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上。

抓住知识的难点设问,有的放矢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后,学生由于头脑中早已有了与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类似的观念,不能正确运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去解释原来已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后的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你坐在向前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里,将手中的钥匙竖直向上抛出,当钥匙落下时,是落在手里,还是落在手后面?为什么?引导学生克服“钥匙抛出后,虽然在竖直方向上做先上后下的运动,但水平方向上,钥匙还将保持抛出时与汽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一认识难点。

3.提问要有层次性

系统而周密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去探索达到目标的途径。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一节课往往就是这样的几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使能力有效提高。

二、提问的实施

1.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位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对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选择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时机让他们参与,争取每节课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有解答问题的机会,更好地激发班级群体积极思维的热情。

2.提问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课前设计的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的提问,在教学中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拘泥于备课中的设计,应围绕提问的中心内容,根据学生答问的反馈信息,适当变通。对难以回答的问题采用分解、诱导的方法,把问题分成几个具有一定梯度的小问题;对回答不全面、不深刻的学生,可进一步追问;对离题的回答,要及时改换提问方法,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去思考问题,使他们答出正确的回答。

3.提问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然后指名回答。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这样的标准,对于水平差一点的学生,虽有难度,但经过努力也可跟得上;对于水平高的学生,也不至因为节奏太慢而影响学习情绪。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

4.提问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学生只有学会了思考,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多问几个为什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还能达到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对学生答问的评价

如果学生回答的不正确,不仅表明学生没有掌握这个内容,还反映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具体困难,要尽量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所以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要坚持以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即使回答完全错误,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价,或许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要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一方向、某种程度的肯定,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消除他们思想上的惰性和心理上的障碍。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公正、热情,恰如其分。在评价学生回答时,教师也要有民主作风,让学生有插话、提问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形成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总之,课堂提问应以“启发式”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引导全体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学会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要求。

标签:;  ;  ;  

探讨提高物理课堂提问的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