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径流与入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入渗,径流,土壤,喀斯特,数值,人工降雨,有限元。
径流与入渗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刚,黎建强,赵洋毅[1](2019)在《房地产建设项目土壤入渗及径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使用的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依据规范实施,对不同项目扰动后地面的适用性较差,为此针对城建区主要的房地产类开发建设项目进行了入渗试验和径流分析。结果表明,施工区域除松散堆体外,其余裸露场地土壤被压实,入渗能力下降;场内松散堆体、压实体和场内路面的稳定入渗速率分别为0.49、0、0 mm/min,经果林地稳渗速率为0.29 mm/min;在20 a一遇1 h最大暴雨60 mm的条件下,场内平均径流系数为0.86,经果林地为0.71,大于该处水土保持方案采用的0.50,并且实测的场地蓄持水分能力远小于按照土壤孔隙计算的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土保持》期刊2019年11期)
吴泽华[2](2019)在《海岛山地坡面降雨入渗与地表径流观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在不同下垫面和降雨强度等情景下,于平潭岛设置野外降雨入渗与产流试验场地,根据获得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山地坡面降雨入渗和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与裸地观测小区相比,植被覆盖良好的坡面能延缓产流,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入渗量;因降雨平均强度、降雨历时等降雨因子均值化,其与坡面降雨平均入渗系数的相关性均很低,无法响应降雨过程中雨型和降雨量的瞬时变化特征。该成果可为平潭岛雨洪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宋秋明[3](2019)在《边坡降雨入渗与坡面径流耦合数学模型及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特别是强降雨时边坡渗流和坡面径流过程是研究许多工程问题的基础。本文采用Richards方程描述非饱和渗流过程;运动波方程描述坡面径流。先推导了Richards方程的积分弱解格式;然后将坡面水深作为运动波方程的控制变量,并用运动波方程表示入渗率;再将这一表达式融入Richards方程的积分弱解格式,从而构建同时描述边坡渗流和径流的积分弱解格式的数学方程。该方程不再包含入渗率这一未知量。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实现方程的有限元模拟。算例表明,所建有限元模拟方法可以用于模拟边坡渗流和坡面径流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李怀恩,贾斌凯,成波,郭超,李家科[4](2019)在《海绵城市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海绵城市研究的热点主要有海绵城市的内涵、目标、内容和效果,而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缺乏研究。近几年雨水径流集中入渗类设施在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集中入渗的影响及风险研究严重滞后,不利于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因此,从海绵城市雨水径流集中入渗与传统入渗的差异切入,分别从集中入渗对土壤污染与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影响、集中入渗对土壤与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集中入渗污染物的累积效应与风险评价研究等方面,综合评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不足。建议今后从以下4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①土壤污染风险及其影响因素;②雨水径流集中入渗的土壤污染累积效应;③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④降低地下水污染风险的措施。(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4期)
王娇[5](2018)在《坡面径流—入渗耦合的解析解及无网格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坡面径流是在重力势能下,降雨、融雪或灌水顺着坡面流动的水流过程,与坡面水流量、流速及水深变化等水力特征有关。入渗是在灌溉或降雨条件下,水通过土地表面土粒间隙向下流入土壤的过程。所以精确模拟坡面径流-入渗耦合过程,对土壤侵蚀预报和流域工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灌溉方式,而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最重要的是为防止水土流失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的坡面径流-入渗是较复杂的耦合过程:一是水流过程中,土壤水分向地下深层入渗的过程;二是当水流量大于土壤入渗能力时产生地表径流的过程。本文针对Neumann边界条件的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采用Hermite径向基配点法模拟坡面径流-入渗耦合过程,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包括:(1)针对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采用泛函极值理论分别提出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水平吸渗和垂直入渗问题的泛函极值问题,并基于变分原理给出了求解非饱和土壤水分入渗解析解的新方法,并证明了该解析解是泛函问题极值解的充分必要性。通过数值算例将解析解与数值解进行了比较分析,误差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解析解能够准确预测上边界饱和、初始含水量均匀分布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水平吸渗和垂直入渗问题的土壤含水量分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2)给出了 Hermite径向基配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坡面入渗过程中的一维和二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方程构造了 Hermite径向基配点算法。给出了 5种具有代表性的规则区域和非规则区的数值算例及实际背景问题的模拟,并与有限差分和径向基配点法模拟的结果进行了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3)对坡面径流-入渗过程的实际背景问题做了实际模拟。首先,采用Hermite径向基配点法对坡面土壤水分入渗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入渗率耦合坡面径流的简化的圣维南方程,即运动波方程;然后采用preissmann隐式法模拟坡面水流过程;最后,通过时间迭代耦合模拟得到整个坡面径流-入渗系统。耦合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到实际背景工程问题中。(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栗跃跃,王保田,田拼[6](2018)在《岩溶地区红壤坡面入渗与坡面径流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红壤坡面细沟侵蚀中入渗与坡面径流的关系,通过室内模拟冲刷试验,设计3种坡度(10°,15°,20°)和3种冲刷流量(0.7,1.0和1.3 L/min),测量不同时间段内的入渗量和径流量,探究红壤入渗与坡面径流的关系.结果表明,保持冲刷流量不变,在不同坡度下,坡面红壤入渗量会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坡度越小入渗量越大.随着时间增加,入渗量开始增加的幅度较大,之后慢慢减少,直至在某个数值左右波动.同时,坡度越高,坡面径流量就越大,不同坡度下坡面径流量随冲刷时间的推移会有不同的结果,存在一个使坡面径流量在30 min内随时间呈现稳定上升的临界坡度.保持坡度不变,在不同冲刷流量作用下,在冲刷前期确有着明显的规律,即冲刷流量越大入渗量越大,并且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同时,冲刷流量越大坡面径流量也就越大.在不同冲刷流量下,当坡面红壤饱和后入渗量会出现峰值.(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姚单君,任维,王震洪,刘立波[7](2017)在《贵阳市花溪河岸喀斯特带地表径流中磷流失和土壤入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岸带是流域生态系统水陆交错带,河岸带研究对重点流域环境保护和面源污染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贵州省贵阳市花溪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河岸带分类,利用河水模拟地表径流对不同类型河岸带的冲刷,并采用径流槽收集径流,测定径流中P含量,同时测定河岸带土壤磷相关化学性质、水分-物理性质,分析喀斯特河岸带P释放规律。结果表明:花溪河可划分为9种不同类型的河岸带;不同河岸带土壤水分累积入渗量差异显着,丘陵谷地+壤土+沟渠(护渠堤)+中重度干扰河岸带类型经五次加水后未产生径流,累积入渗量最高为4000±0 mL。河岸带土壤水分入渗量随着加水次数的增加而减小,最后达到稳渗。不同河岸带类型单位体积径流中总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差异均显着,丘陵谷地+渣土+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中度干扰河岸带类型单位体积地表径流平均总磷含量和磷酸盐含量最高,分别为0.249±0.005 mg/L和0.242±0.003 mg/L,达到Ⅲ类地表水标准,且随着加水次数的增加,径流中的磷含量逐渐降低。试验所用的径流槽可用于收集地表径流,测定地表径流量,进而得到入渗量,认识土壤入渗和土壤P释放规律。(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夏振尧,梁永哲,牛鹏辉,许文年,高家祯[8](2016)在《植被对含碎石土壤坡面降雨入渗和径流侵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植被对含碎石土壤坡面入渗和径流侵蚀的影响,为合理配置叁峡地区含碎石土壤坡面植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建立的径流小区内铺设含碎石土壤,并配置不同种类、不同覆盖度的植被,进行人工降雨试验。[结果]各类小区径流量排序为:裸坡>灌木坡面>草本坡面>草灌混合坡面,入渗量与径流量排序相反,有植被覆盖坡面的壤中流大于裸坡;入渗率服从对数函数规律,产流强度呈幂函数变化;草地对水沙的调控机制更多的是直接拦沙;累计径流量和累计侵蚀量的关系均满足幂函数形式。[结论]植被措施可有效地减少含碎石土壤坡面的水土流失,不同的植被措施减少的效益不同。(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6年03期)
田东方,郑宏,刘德富[9](2016)在《考虑径流影响的滑坡降雨入渗二维有限元模拟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降雨是滑坡失稳的常见诱发因素之一,现有数值模拟方法由于不能考虑来自基岩边坡的径流对滑体渗流的补给而低估了真实的降雨入渗水量,导致在评价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特别是深层滑动影响时存在一定不足。以Richards方程和有限元法为基础,忽略降雨对渗透性极低的滑床和滑带的影响,将滑坡渗流计算域缩小为滑体,以避免因滑体与滑床(滑带)渗透性差异巨大引起的数值计算困难;依据基岩边坡水平长度和滑体降雨入渗边界饱和情况,修正降雨入渗边界,实现了考虑径流补给的滑坡降雨入渗简化数值模拟。算例表明,该方法所得渗流场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以叁峡库区某滑坡为例,模拟了2006年10月~2009年12月间滑坡在库水升降和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场和安全系数的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径流补给时滑坡后部的渗流场饱和区域明显较大,稳定系数降低较多,与位移监测资料显示的佐证较为吻合;若不考虑径流补给,则降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6年04期)
黄俊,金平伟,李敏,李岚斌,姜学兵[10](2016)在《径流小区尺度土壤入渗率影响因子与估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次降雨水文过程,确定了影响土壤平均入渗率(i_m)的多个因子;借助野外人工径流场观测资料,研究im与多个因子间定量关系,构建i_m估算模型。i_m与坡度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随坡度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i_m随坡长、降雨强度的增加均呈线性增加规律,随次降雨量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随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增加呈线性降低规律。im与地表植被盖度、前期土壤含水率之间均存在双曲函数关系,随二者递增分别呈逐渐增加和降低规律。基于上述7个函数关系,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法建立估算im的回归模型,模型约72%的数据点相对误差不超过10%。采用上述7个因子作为输入参数,建立预测i_m的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了模型最优训练算法为Levenberg-Marquardt、隐含层神经元结点最优个数为15;模型约81%的数据点相对误差不超过10%。(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径流与入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在不同下垫面和降雨强度等情景下,于平潭岛设置野外降雨入渗与产流试验场地,根据获得的观测数据分析研究山地坡面降雨入渗和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与裸地观测小区相比,植被覆盖良好的坡面能延缓产流,有效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入渗量;因降雨平均强度、降雨历时等降雨因子均值化,其与坡面降雨平均入渗系数的相关性均很低,无法响应降雨过程中雨型和降雨量的瞬时变化特征。该成果可为平潭岛雨洪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径流与入渗论文参考文献
[1].马建刚,黎建强,赵洋毅.房地产建设项目土壤入渗及径流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9
[2].吴泽华.海岛山地坡面降雨入渗与地表径流观测研究[J].水利科技.2019
[3].宋秋明.边坡降雨入渗与坡面径流耦合数学模型及有限元模拟[J].中国煤炭地质.2019
[4].李怀恩,贾斌凯,成波,郭超,李家科.海绵城市雨水径流集中入渗对土壤和地下水影响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19
[5].王娇.坡面径流—入渗耦合的解析解及无网格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6].栗跃跃,王保田,田拼.岩溶地区红壤坡面入渗与坡面径流关系研究[J].河南科学.2018
[7].姚单君,任维,王震洪,刘立波.贵阳市花溪河岸喀斯特带地表径流中磷流失和土壤入渗分析[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7
[8].夏振尧,梁永哲,牛鹏辉,许文年,高家祯.植被对含碎石土壤坡面降雨入渗和径流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6
[9].田东方,郑宏,刘德富.考虑径流影响的滑坡降雨入渗二维有限元模拟及应用[J].岩土力学.2016
[10].黄俊,金平伟,李敏,李岚斌,姜学兵.径流小区尺度土壤入渗率影响因子与估算模型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