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林
(绍兴县钱清镇中学,浙江绍兴312025)
有效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领悟新课程理念,展开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在构成课堂的众多因素中,具体的教学细节是构成课堂的基本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却举轻若重。
一、适时鼓励———课堂因相激而生趣
水本无华,因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因相击而火花。课堂平常,因相激而生趣。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宽容学生的个性,更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学生经常提出与老师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评价,不一样的结论。教师不应当以自己既定的教学程序以及思维模式、思想结论去“规范”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应当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创造的智慧火花往往蕴藏在各种古怪貌似幼稚的问题之中。一个好的“鼓励”就是让“无华之水”生出“涟漪”的和风,就是让“无光之石”生出“火花”的外力,就是能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击打出来的教学智慧。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对于他喜欢的学科会积极投入大量的学习时间,而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会出现漠然甚至厌恶的情绪。若教师在课堂上抓住良好契机,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激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的一句表扬,学生们的一个赞许举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灵感,学生就会努力学习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能。正如第斯多惠说的,“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老师传授知识不能是粗线条,要从细处着手,及时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对其教学充满兴趣,整堂课才会气氛活跃,跌宕起伏,处处洋溢着新课程的气息。
二、巧用质疑———课堂因相动而生彩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质疑”,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境。课堂因疑而师生相动,因疑而生生相动,学生就会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
案例1:老师在教学“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设计了飞镖图案,让学生用粉笔头作为飞镖,学生自愿上来投掷粉笔头,有的粉笔头落在圆外,有的粉笔头落在圆内,有的粉笔头落在圆上,学生兴趣盎然,几分钟后活动结束。老师提问:投掷时最想让粉笔头落在什么位置?你想让落点离圆心近好还是远好呢?刚才同学投掷时,落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落点离开圆心的距离与谁之间的关系将决定这个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总结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设计游戏活动时应注意紧扣主题,要为本节课服务,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游戏结束后教师应巧设问题,使活动为理解或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服务;设计活动时应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关键取决于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能否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要求设计上体现出一定的艺术性,创设富有新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觉复习不再是老生常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
三、善待错误———课堂因相容而美丽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善待学生思维的“错误”,容纳学生思维的错误,让学生在“错误”中学会求异,诱发学生求异意识,这样才能探求出与众不同的问题答案,才能把平常的课堂装扮成美丽的殿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解答某些题目之前,教师故意装作不明白或出现一些错误思路,而后,沿着这条路往前探究,最终发现此路不通,引起学生放弃的思想,这时教育学生不能泄气,应沉着冷静之后再思考,千回百转之后终于柳暗花明。
案例2:讲完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后,我精心设计了3组开放性问题。开始,我启发学生回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都有哪些,并让学生逐一口答了这些方法。在强调了应用时要灵活应变之后,我出示了第一组题,给出3个条件:①一组对边平行;②一组对边相等;③一组对角相等.任意两个条件组合,能否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教室内分为6组,每组讨论都很热烈,他们很快得出结论:
①②组合: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还可能是等腰梯形。(如图1)
①③组合: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给予了证明。(如图2)
②③组合: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各组都拿不定主意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随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草图。(如图3)
课进行得很顺利,我正准备再出示第二组开放题时,小涵犹犹豫豫地站起来说:“老师,我能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我感到很意外,但为了鼓励他的探究热情,我顺水推舟,让他说明其中的道理,他说:“连接AC(如图4),由AC=AC,BC=AD,∠B=∠D,得出△ABC≌△CDA,于是,AB=CD.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他的话音刚落,未等我评判,小响就指出小涵犯的错误是用了“SSA”的判定方法。我的眼睛在教室里环视一圈,学生们似乎默认了我刚才的结论。一个小插曲结束了,我正准备继续时,小杰又站了起来,并非常自信地说:“老师,不用小涵的证法,我也能证明它是平行四边形。”在我鼓励的目光中,她流利地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如图5):可以作AE⊥CD,垂足为E;CF⊥AB,垂足为F,连结AC。先证△BCF≌△DAE,得CF=AE,EF=DE再证Rt△ACE≌Rt△CAF,得AF=CE.∴BF+AF=DE+CE即AB=CD于是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教室里,学生都在快速思考她的思维是否有什么漏洞。几秒钟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而此刻的我也不断问自己“难道是我错了”。小杰的证明似乎无懈可击,为了赢得思考的时间,我先让学生讨论3分钟。教室里沸腾了,学生互相讨论、争辩着,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是结论的错误,还是证明的错误呢?3分钟很快过去了,没有人站起来反驳,学生脸上的表情是兴奋的,小杰更是高兴地说:“也许以前人们没找到这种证明的方法,老师您不是常说,让我们要敢于否定前人吗?是不是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定理?”教室里一片欢呼。
看着他们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他们探究的热情和期待成功的心情深深地感染了我。虽然这时我已经明白了问题的症结,但我没有急于解释,我要让他们自己找到“错误”,这也是另外意义上的“成功”。
于是我改变了既定的教学策略,给他们出示了这样一道题:△ABC中,AB=15,AC=13,高AD=12,求第三边的长?很快,学生用第一章的勾股定理知识得出(如图6)。小晓急迫地说:“老师,我和他们不一样,我认为题中没有说明是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所以应该还有另一种情况,即△ABC是钝角三角形,则高AD在外部”(如图7)。也有一些同学附和他的说法,而只给出第一种答案的学生也恍然大悟。随着下课铃响起,这节课结束了。可学生仍然意犹未尽,似乎还希望再找出新的方法,又似乎还没能从一开始的“成功”中走出来。小杰的“定理”虽然夭折了,可她一点儿挫败感都没有,因为最终还是她自己推翻了自己的“定理”,她还是成功的,并且信誓旦旦地说:“以后我一定会发现‘新定理’,一定会。”我也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