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1]2003年在《叁株溶藻细菌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从武汉市的4个池塘分离得到几株溶藻细菌,其中用于本试验研究的3株溶藻细菌都来自狂欢岛,编号分别为M6、M8和M13。通过对它们革兰氏染色、形态和运动性观察,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M6、M8和M13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3株细菌的生长曲线显示:M6的延迟期为8h,在60h左右进入稳定期;M8的延迟期为8h,在32h左右进入稳定期;M13的延迟期为4h,在44h左右进入稳定期。用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结果发现:M8没有检测到质粒,M6和M13的质粒大小都为20Kb左右。 3株溶藻细菌分别能溶解鲍氏织线藻、念珠藻、鱼腥藻、坑形席藻、铜绿微囊藻、鞘丝藻等多种蓝藻,其液体溶藻的现象较固体溶藻的现象明显。它们有明显溶藻现象的最低浓度要求分别是:M6-10~5/mL,M8-10~6/mL,M13-10~5/mL。通过在3株细菌溶解念珠藻和聚球藻的过程中,观察细菌和藻数量的变化情况得知,藻细胞溶解后,细菌数量急剧增加,而藻细胞没有发生溶解的则细菌数量变化不大。 3株细菌在不同浓度无机磷的情况下生长不同:无机磷浓度越高,生长越好。这说明了在一定磷浓度下,3株细菌与蓝藻之间有磷的竞争关系;另一方面,可能启示人们认识到,当磷浓度增加导致水华暴发时,溶藻细菌的数量也会急剧增加,起到控制水华的作用。 3株溶藻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仍有溶藻效应,说明溶藻原因可能是细菌释放某种化学物质所致。 在分离溶藻细菌过程中,得到一种原生动物,经形态观察,它属于一种纤毛虫。它能摄取聚球藻和组囊藻,对其他藻类如鱼腥藻7120,水华鱼腥藻,织线藻,小球藻和微囊藻没有作用。将原生动物加入到一定量的聚球藻中,使其起始浓度达到10~0~10~4个/mL,结果显示:原生动物起始浓度越大,聚球藻数量八 硕士学位论文 \WCZIT/\1\\ITR’Sll ills卜下降得越快,60h后都达到了起始浓度的20%左右。这种原生动物对这3株溶藻细菌没有摄取作用,说明它们可以共同应用到水华的防治中去。
林敏, 潘伟斌, 张太平, 李燕, 何鉴尧[2]2007年在《叁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已知3株溶藻细菌L7、L8和L18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明显的溶藻效果。为获得较高活性和浓度的目标产物,研究了培养基、碳源、氮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为考察溶藻活性代谢产物保存和应用的环境条件,研究了其热、酸稳定性。在牛肉膏蛋白胨、淀粉、查氏和高氏1号4种培养基里,淀粉培养基最适宜用于获得溶藻活性代谢产物。以淀粉培养基为基础,碳、氮源组合依次为淀粉+(NH4)2SO4、淀粉+(NH4)2SO4,葡萄糖+KNO3时,3株溶藻细菌的溶藻活性代谢产物溶藻活性最高。这一结果为目标产物的分离奠定了物质背景。3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代谢产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热处理后,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仍高于73%。L7的无菌滤液调至pH值4.0或2.5,2h后丧失溶藻活性;L8和L18的无菌滤液调至pH值4.0,2h后未丧失溶藻活性,调至pH值2.5,2h后丧失溶藻活性。上述结果为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奠定了基础。
马超, 潘伟斌, 林敏, 刘晶[3]2008年在《3株溶藻细菌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3株溶藻细菌L7、L8和L18溶解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 FACHB-245)的溶藻方式、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溶藻特性进行了研究。3株菌都为间接溶藻,产生具有热稳定性的、对水华鱼腥藻有较强溶藻效果的活性代谢产物。L8的溶藻效果与藻液中投加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浓度呈正相关。处于衰减期的L8,其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溶藻效果好于对数生长期和稳定期。在不同pH值条件下进行溶藻实验,当pH值为8.5±0.1时,L7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去除率达到85.78%;当pH值为10±0.2时,L8和L18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84%和78.72%;由7×108cells/mL的L8菌液获得的无菌滤液,当投加量<30%时,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高菲, 张萍萍, 吴佳慧, 王林, 尹若春[4]2012年在《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选择藻华现象严重的巢湖作为采样点,取3个不同位置的水样通过0.22μm的纤维滤膜过滤,培养后加入适应期的藻液中,取黄化藻液作为分离菌种的材料,初筛菌株经反复试验获得有较强抑藻能力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子鉴定其种属。初筛得到45个菌株,有两个菌株WD1和WD2表现出溶藻作用。两株细菌的菌液经离心、高温灭菌、细胞破碎等处理对供试藻鱼腥藻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分离得到两株溶藻细菌,WD1为约氏不动杆菌,WD2为门多萨假单胞菌。
魏雅冬, 戴明, 王双侠, 王广慧, 张腾霄[5]2011年在《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溶藻细菌A1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对青苔起到防除作用的。为进一步研究其防除机制,通过温度和pH值的单因素试验,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萃取以及活性物质粗提等试验探讨活性物质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A1菌株溶藻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经过121℃处理后仍有很好的溶藻效果;发酵液的pH值分别调至2.0和4.0时,活性物质失活,而中碱性条件下活性物质防除青苔能力会增强;该活性物质不能被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和氯仿萃取后,该溶藻活性物质表现出强亲水性,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活性物质属于糖类。溶藻活性成分粗提结果表明,A1菌株分泌的活性成分应由多种溶藻活性物质组成。
廖春丽, 杨闪闪, 许晨, 郭端强, 单林娜[6]2012年在《一株溶藻细菌NP23的初步分离鉴别及其溶藻作用研究》文中指出从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NP23。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研究了该菌株对湖泊中优势藻的溶藻效果,初步探讨了其溶藻方式及溶藻物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小球藻、惠氏微囊藻、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64.1%、53.1%、87.2%和84.4%,而且在10-108CFU/mL菌浓度范围内,藻的去除率与菌液的浓度成正相关;该菌株对小球藻、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是间接溶藻,对惠氏微囊藻是直接溶藻;该菌株对栅藻的溶藻物质是蛋白类物质,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溶藻因子是菌体胞外分泌的具有热稳定性的非蛋白类物质。
魏雅冬, 戴明, 王双侠, 王广慧, 张腾霄[7]2011年在《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英文)》文中研究指明溶藻细菌A1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对青苔起到防除作用的。为进一步研究其防除机制,试验采用温度和pH值的单因素等试验,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萃取以及活性物质粗提等试验,探讨活性物质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A1菌株溶藻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经过121℃处理后仍然有很好的溶藻效果;发酵液的pH值分别调至2.0和4.0时,活性物质失活,而中碱性条件下活性物质的防除青苔能力会增强;该活性物质不能被活性炭吸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石油醚和氯仿萃取后,该溶藻活性物质表现出强亲水性;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活性物质属于糖类。溶藻活性成分粗提结果表明,A1菌株分泌的活性成分应由多种溶藻活性物质组成。
颜小丹, 黄翔鹄, 李长玲[8]2010年在《一株溶藻细菌对4种微藻溶解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有效控制对虾养殖环境中有害微藻的大量生长,保持良好的养殖水环境,利用固体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溶藻细菌,编号为T12。在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对指数生长期的颤藻(Oscillatoriasp.)、席藻(Phormidium sp.)、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mutum)和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进行溶藻试验,观察藻细胞形态,藻液颜色变化及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溶藻细菌(T12)对席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有强烈的溶解作用,对颤藻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条纹小环藻作用不明显。藻液中加入细菌共培养24h后,微小亚历山大藻聚集成团,且大部分藻细胞发生破碎;共培养7d后,席藻藻液颜色完全变黄,且产生大量沉淀,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78.84%;颤藻藻块变黄,不生长,叶绿素a含量下降了19.48%。因此,该细菌对一些有害微藻有很好的溶解作用。
参考文献:
[1]. 叁株溶藻细菌的初步研究[D]. 彭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2]. 叁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J]. 林敏, 潘伟斌, 张太平, 李燕, 何鉴尧. 生态环境. 2007
[3]. 3株溶藻细菌溶藻特性的初步研究[J]. 马超, 潘伟斌, 林敏, 刘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4]. 两株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研究[J]. 高菲, 张萍萍, 吴佳慧, 王林, 尹若春. 生物学杂志. 2012
[5]. 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J]. 魏雅冬, 戴明, 王双侠, 王广慧, 张腾霄.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6]. 一株溶藻细菌NP23的初步分离鉴别及其溶藻作用研究[J]. 廖春丽, 杨闪闪, 许晨, 郭端强, 单林娜. 生物技术通报. 2012
[7]. 一株溶藻细菌溶藻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英文)[J]. 魏雅冬, 戴明, 王双侠, 王广慧, 张腾霄.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1
[8]. 一株溶藻细菌对4种微藻溶解作用的初步研究[C]. 颜小丹, 黄翔鹄, 李长玲. 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10
标签:生物学论文;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论文; 细菌论文; 小球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