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是地质历史中的一段重要变革期,这段时期见证了罗迪尼亚大陆最终的解体并伴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聚合,同时也见证了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对这些变化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寒武纪真极移假说。然而,寒武纪的真极移假说尚存在很大争议。导致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全球埃迪卡拉纪至寒武纪的古地磁数据数量较少、质量较低且年代约束较差,而反对者认为寒武纪真极移假说的真实性取决于古地磁数据的选取。检验真极移假说需要从尽可能多的大陆获得高质量并具有很好年代约束的古地磁数据。华南寒武纪地层的研究程度高,并且一些寒武纪的“金钉子”和候选层型剖面就位于华南,因此华南寒武纪的生物地层可为地层提供了精细的年代约束。基于此,本文对浙西江山碓边剖面的寒武纪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来检验寒武纪的真极移假说,并尝试更好地约束真极移的发生时间。另外,也对湘西桃源瓦尔岗剖面的晚寒武世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来检验从江山识别到的晚寒武世真极移事件。江山碓边剖面出露一套完整且连续的寒武纪地层,主要岩性为碳酸盐岩。前人对该剖面系统性的生物地层研究已经确立了精细的年代框架,而且寒武系第九阶(江山阶)的“金钉子”就位于此处。该剖面的古地磁样品记录到三个天然剩磁组分,其中低温和中温剩磁组分未通过褶皱检验,而高温剩磁组分通过了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岩石磁学结果说明高温剩磁组分的载磁矿物为磁铁矿或低钛磁铁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磁铁矿颗粒为碎屑成因。因此,高温剩磁组分被解释为在岩石沉积时或不久之后获得的原生剩磁。进一步分析发现,高温剩磁组分的方向在中-下寒武统和上寒武统之间发生显著的变化,指示一次约57°的极移。根据生物地层的约束,极移发生于~500.5-~494Ma,极移速率约为8.8°Myr-1。因为如此快的极移速率不太可能由板块构造运动造成,故认为此极移很可能指示一次晚寒武世的真极移事件,并且也很可能是埃迪卡拉纪至古生代中期震荡性真极移中的一期极移事件。该事件与全球的SPICE碳同位素正漂移以及伴随的三叶虫绝灭事件在时间上基本吻合,暗示晚寒武世期间的全球气候-生物变化与晚寒武世真极移事件很可能存在着内在关联。为了进一步检验在江山发现的晚寒武世真极移的真实性,又对湘西桃源瓦尔岗剖面的寒武纪地层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该剖面是寒武系第十阶的候选层型剖面,可与江山的碓边剖面进行对比,因此可以非常有效地检验晚寒武世真极移的真实性。而且,该剖面的沉积速率比江山碓边剖面的沉积速率要高很多,因此该剖面具有揭示真极移发生过程的潜力。取样层位整体上属于上寒武统,主体岩性为灰岩和泥质灰岩。可以从样品中分离出三个天然剩磁组分。其中,低温和中温剩磁组分未通过褶皱检验,高温剩磁组分通过了褶皱检验。然而,高温剩磁组分对应的古地磁极与华南中三叠世的古地磁极基本一致,表明高温剩磁组分很可能代表中三叠世的重磁化。岩石磁学和扫描电镜的结果显示,高温剩磁组分的载磁矿物为似球状磁铁矿集合体,而且磁铁矿是由黄铁矿转化而来。这些结果表明高温剩磁组分是化学剩磁,而且扫描电镜的结果揭示了高温剩磁组分的形成很可能是由外来流体造成的。综合分析华南的三叠纪重磁化数据后发现华南三叠纪的重磁化具有从华南东部往西部逐渐变年轻的趋势,这可能与华南和华北在早中生代的“剪刀式”碰撞过程相关,即在碰撞造山过程中,源于造山带前缘的流体逐步引起了华南广泛的早中生代重磁化。虽然瓦尔岗剖面遭受了重磁化的影响而未能有效检验晚寒武世真极移的真实性,但新的古地磁结果为理解华南早中生代重磁化和地质过程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焦文军
导师: 杨振宇,李永祥
关键词: 华南,古地磁,真极移,寒武纪,碳同位素正漂移,三叠纪,重磁化,造山流体
来源: 南京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南京大学
分类号: P534.41;P318.44
总页数: 132
文件大小: 15591K
下载量: 109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分量进行联合解算的极移预报方法研究[J]. 测绘科学 2016(05)
- [2].一种考虑PMX与PMY之间相关性的极移预报新方法[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11)
- [3].厄尔尼诺现象对极移短期预报的影响[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3(05)
- [4].利用小波分解改进极移预报模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9(12)
- [5].1990—2015年极移和日长周期性变化的小波分析[J].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16(05)
- [6].极移时间序列模型的拟合与预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12)
- [7].长期极移的成因[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4)
- [8].长期极移的移动方向及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5)
- [9].天文观测极移运动周期变化的原因解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05)
- [10].Chandler摆动的双频现象用于拟合极移确定项的研究[J]. 测绘地理信息 2014(03)
- [11].对钱德勒参数进行时变修正的CLS+AR模型在极移预测中的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03)
- [12].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极移中长期预报[J].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20(02)
- [13].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法的地球自转参数周期性研究[J]. 宿州学院学报 2018(01)
- [14].基于差分序列分析极移不规则变化及对模型拟合的影响[J]. 测绘地理信息 2017(01)
- [15].地球定向参数对天文定位定向的影响分析[J]. 导航定位学报 2015(01)
- [16].最小二乘外推与ARIMA(P,1,0)组合模型在极移短期预报中的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1(03)
- [17].基于截距修正的GM(1,1)模型在极移预测中的应用[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01)
- [18].周日、半日地球自转变化研究进展[J]. 天文学进展 2014(03)
- [19].由SLR观测的日长和极移季节性和年际变化(1993~2006年)[J]. 科学通报 2008(21)
- [20].岁差章动极移对轨道根数的影响[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6)
- [21].地球定向参数的组合[J]. 城市勘测 2013(02)
- [22].BP神经网络在极移预报中的应用[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5(02)
标签:华南论文; 古地磁论文; 真极移论文; 寒武纪论文; 碳同位素正漂移论文; 三叠纪论文; 重磁化论文; 造山流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