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场地震论文_刘俊才,田利,张睿,易思银

导读:本文包含了远场地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场地,震源,区间,粘弹性,汶川,震波,阻尼。

远场地震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才,田利,张睿,易思银[1](2019)在《远场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最不利输入方向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已有的最不利输入方向判别方法,开展了远场地震动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最不利输入方向的预测研究。依托实际工程,在ABAQUS中建立了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为了验证该近似方法的适用性,选取了7条典型的远场地震波进行激励。开展了不同远场地震动输入方向下输电塔-线体系时程分析,并与近似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似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利用近似方法得到的远场地震动最不利输入方向基本可以确定输电塔-线体系的最不利响应,减少了时程分析的计算代价。同时,不同地震动的最不利输入方向是不同的,同一条地震动激励下,输电塔-线体系的振动响应随输入角度而变化。(本文来源于《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期刊2019-10-18)

张洁,曾金明[2](2019)在《近、远场地震下深水桥梁地震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深水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分析对象,建立墩-水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动水压力对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近场、远场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大,桥墩结构的自振周期有所增大;同时考虑桥墩内、外域水的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幅大于仅考虑外域水;附加质量比越大,动水压力对结构自振周期及结构动力响应影响越大;随着水深的增加,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桥墩地震响应值均有增加的趋势,但近场地震作用下桥墩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远场;近场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桥墩地震响应值的影响大于远场地震,并且随着水深的增加,差异越明显。(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张赟昀,唐启家,黄敬棠[3](2019)在《远场地震在台湾南部的触发非火山型微震颤》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1—2016年发生的38次震中距大于1 000 km的M_W≥7.5地震震后3小时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人工检视方法对这38次地震是否触发了我国台湾地区的非火山型微震颤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这38次地震中有4次远震触发了非火山型微震颤,事件持续300—500 s不等。利用网格搜寻方法对此4次微震颤事件进行了定位,确定震中位于台湾中央山脉南段,震源深度为21—53 km。结合研究区内地球物理观测资料,分析认为是由于远震产生的面波改变了研究区内的瞬时应力,进而导致断层蠕滑触发了微震颤事件。(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正楠,陈兴冲,张永亮,刘尊稳,张熙胤[4](2019)在《近远场地震作用下基于摩擦摆支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座跨径布置为(60+100+60)m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为研究对象,采用SAP2000软件建立基于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运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考虑近远场地震动,进行基于摩擦摆支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小跨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在远场地震动下,主墩支座采用摩擦摆支座,联间墩支座采用普通盆式支座,可实现与全桥采用摩擦摆支座相当的减隔震效果;在近场地震动下,采用摩擦摆支座应用于主墩,普通盆式支座配合减震榫应用于联间墩,在避免邻梁碰撞的同时也可达到预期的减隔震效果;轨道约束系统对墩梁相对位移的限制及联间墩支座承担梁体质量较小是造成应用于联间墩的摩擦摆支座减隔震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尹建华,冀昆,崔建文,温瑞智,任叶飞[5](2018)在《基于中远场小震结构台阵观测数据的地震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布设的强震动观测结构台阵越来越多,并在数次地震中捕获了一批宝贵的观测记录,这些记录既是对应用日益广泛的结构数值模拟结果的检验和参数标定的依据,也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数据。本文选取昆明防灾减灾中心大楼观测台阵捕获的3次中远场小震记录作为研究对象,对比ANSYS结构数值模拟和观测值之间在时程以及谱特性等方面的响应差别,证明了在弹性范围下二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基于观测记录,采用高效简单的经验谱比法进行了结构模态参数快速识别,3次地震下的自振频率计算结果相对稳定,与数值建模计算结果的差值可控制在0.17Hz以内。(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胡岩,王敏,赵斌,王克林[6](2018)在《2011年Mw9日本地震远场震后粘弹性形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1年Mw9日本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得离震中上千公里区域记录到显着的同震及震后形变。我国东北地区GPS台站记录到高达近5厘米的同震位移。震后这些台站变形速率随着时间衰减,从2011-2013年的近1厘米每年到2017-2018年的0.3厘米每年。这些高质量的GPS形变数据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研究岩石圈以及上地幔流变结构的叁维各向异性。为此我们建立了叁维粘弹性有限元数值模型研究控制远场震后形变的机制。我们的模型包括弹性的上板块和俯冲板片,粘弹性的大陆和大洋上地幔。震后余滑效应是通过断层面上2公里厚的软弱薄层来模拟。我们用Burghers流变学来模拟(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5:行星物理学、专题66: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专题6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期刊2018-10-21)

赵静旸,武艳强,梁洪宝,杜凯夫,时爽爽[7](2018)在《利用流动GPS测定2011年日本M_W9.0地震远场同震位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999—2017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流动GPS观测资料,对比坐标时间序列直接解算、连续GPS同震位移插值结果约束解算、位错模型模拟同震位移约束解算和由上述2种外部数据同时约束解算等4种解算策略,获得了2011年日本M_W9.0地震远场同震位移,并由该远场同震位移约束反演了此次地震的静态位错。结果表明:在利用流动GPS解算量级较小的同震位移时,由外部可靠数据作为约束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流动GPS测定的2011年日本M_W9.0地震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造成的远场同震位移最大可达33 mm,以东向位移为主;由远场同震水平位移和近场同震垂直位移约束得到的静态位错对应的矩震级M_W为8.77,最大同震位错量为21.09 m。(本文来源于《地震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温少妍,单新建,张国宏,张迎峰,屈春燕[8](2018)在《基于InSAR和远场地震波联合反演2008年M_W6.3大柴旦地震震源破裂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InSAR同震形变升、降轨数据和远场地震波数据,基于均方根最小与标量地震矩最小双重约束下的模拟退火方法,联合反演2008年11月10日大柴旦M_W6.3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2008年大柴旦地震震源破裂过程整体表现为沿倾向方向从深部破裂起始点处向上往地表传播,且破裂未到达地表;在前7s内,滑动沿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传播,7s后主要沿东南方向传播,破裂过程时间持续约为11s,同震滑动分布主要集中在地下10~20km范围内,最大滑动量达-0.71m;反演结果揭示本次地震为西南倾高角度兼具微量走滑分量的逆冲破裂事件,反演矩张量为3.96×1018 N·m,矩震级约M_W6.37.通过大柴旦地震发震断层和破裂机制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发震断层为西南倾向的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孟国杰,苏小宁,王振,廖华[9](2018)在《利用近场高频GPS、强地面运动和远场地震波形数据联合反演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的震源时空破裂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联合近场GPS测站1-Hz运动学位移、强震仪加速度波形和全球台站P震相波形作为约束,以时空滑动分布约束条件和ABIC模型参数选择方法,结合先验的滑动方向变化范围,反演2008年汶川MS8.0地震的震源时空破裂过程,给出了能够综合反映震源破裂过程的统一模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总体上存在4个主要的破裂区,最主要的一个破裂区位于震源东北40~120km,断层面上的最大位错量约为10m,主体滑动分布在2~20km深度范围,破裂达到地表;第二个主体破裂区位于断层破裂带南段,最大滑动量达到6m;另外2个主体滑动区位于断层破裂带北段,但滑动破裂量小于断层南段破裂区的滑动量,滑动破裂值最大值为4m,超过1m的区域在走向上超过70km。反演得到的断层滑动模型的地震矩为9.5×1021 Nm,相应的矩震级为MW7.95。汶川地震破裂表现为单侧破裂,起始破裂在汶川下方16km深度,向东北方向一致性地传播,过程持续~120s。在地震发生后0~10s内,破裂集中在震源起始破裂区,滑动破裂值为~1.0m,之后破裂向东北方向扩展,震后20~40s是主要的破裂时段。在40~60s,破裂跨越断层南段和北段。在80~90s破裂最大值开始下降,在100~110s时,下降为~0.5m,在110~120s时,下降为~0.1m。加入近场GPS测站1-Hz波形数据与近场强震仪波形和远场长周期体波联合反演,提高了震源破裂模型的空间分辨率,特别是浅部滑动破裂区的分辨率,反演的最大滑动破裂值比不用1-Hz波形数据反演的结果增大,表明近场1-Hz GPS波形数据对于揭示汶川地震的时空破裂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8年02期)

张爱丽[10](2018)在《近远场条件下隔震支座参数对LNG罐地震响应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用下LNG罐可能发生破坏,带来的次生灾害尤为严重,如何保证大型LNG罐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工程界日益关注的问题,基底隔震技术的应用为提高LNG罐的抗震性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目前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远场地震作用下LNG罐的抗震、隔震性能,对近场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参数对LNG罐地震响应性能影响研究较少。因此,合理选择、设计隔震支座参数(频率与隔震阻尼比)将有利于提高LNG罐的安全性。为此,本文基于Haroun-housner叁质点理论建立了隔震和抗震储罐振动微分方程,应用Matlab软件编制了使用Newmark-β算法的LNG罐地震响应程序,研究了隔震支座参数对储液罐的隔震效果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研究近远场叁类场地条件下隔震支座刚度与阻尼变化对3千立方米与15万立方米储液罐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近远场叁类场地下隔震支座刚度对LNG罐响应影响较大,合理的隔震支座刚度能有效地提高LNG罐的抗震性能。隔震支座阻尼对LNG罐地震响应有影响,隔震刚度与隔震支座阻尼存在合理的取值区间。在不同的场地下LNG罐地震响应对隔震刚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2)研究近远场叁类场地下隔震频率(刚度)与阻尼比(阻尼)合理区间的选取。研究得出对3千立方米LNG罐,近场Ⅰ、Ⅱ、Ⅲ类场地下隔震支座的合理频率区间分别为[1,6],[1,3]、[5,6],[1,6],远场Ⅰ、Ⅱ、Ⅲ类场地下隔震支座的合理频率区间分别为[1,6],[1,4],[1,5]。对15万立方米LNG罐,近场Ⅰ、Ⅱ、Ⅲ类场地下隔震支座的合理隔震频率区间分别为[2,6],[1,6],[1,5],远场Ⅰ、Ⅱ、Ⅲ类场地下隔震支座的合理隔震频率区间分别为[1,6],[1,2],[1,5]。3千立方米LN G罐在近场Ⅰ、Ⅱ、Ⅲ类场地下隔震支座的合理阻尼比区间分别为[0.1,0.4],[0.2,0.4],[0.1,0.4]。15万立方米的LNG罐近场Ⅰ、Ⅱ、Ⅲ类场地下隔震支座的合理阻尼比区间均为[0.1,0.4]。(3)研究场地对基底隔震的LNG罐地震响应的影响。3千立方米LNG罐在近场Ⅰ、Ⅱ类场地下的基底剪力、弯矩隔震效果要比远场Ⅰ、Ⅱ类场地好,近场Ⅱ类场地比远场Ⅱ类场地对晃动波高放大作用大。而对于15万立方米LNG罐,近场Ⅱ类场地比远场Ⅱ类场地对晃动波高的放大作用大,基底剪力、基底弯矩、晃动波高的隔震率在近场Ⅱ类场地比远场Ⅱ类场地明显要大。(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远场地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深水大跨连续刚构桥为分析对象,建立墩-水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动水压力对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近场、远场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水深的增大,桥墩结构的自振周期有所增大;同时考虑桥墩内、外域水的结构自振周期的增幅大于仅考虑外域水;附加质量比越大,动水压力对结构自振周期及结构动力响应影响越大;随着水深的增加,近、远场地震作用下桥墩地震响应值均有增加的趋势,但近场地震作用下桥墩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大于远场;近场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桥墩地震响应值的影响大于远场地震,并且随着水深的增加,差异越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场地震论文参考文献

[1].刘俊才,田利,张睿,易思银.远场地震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最不利输入方向预测研究[C].第2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2019

[2].张洁,曾金明.近、远场地震下深水桥梁地震响应特性研究[J].交通科技.2019

[3].张赟昀,唐启家,黄敬棠.远场地震在台湾南部的触发非火山型微震颤[J].地震学报.2019

[4].刘正楠,陈兴冲,张永亮,刘尊稳,张熙胤.近远场地震作用下基于摩擦摆支座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减隔震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9

[5].尹建华,冀昆,崔建文,温瑞智,任叶飞.基于中远场小震结构台阵观测数据的地震响应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8

[6].胡岩,王敏,赵斌,王克林.2011年Mw9日本地震远场震后粘弹性形变分析[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5:行星物理学、专题66: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专题67:地球与行星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2018

[7].赵静旸,武艳强,梁洪宝,杜凯夫,时爽爽.利用流动GPS测定2011年日本M_W9.0地震远场同震位移[J].地震研究.2018

[8].温少妍,单新建,张国宏,张迎峰,屈春燕.基于InSAR和远场地震波联合反演2008年M_W6.3大柴旦地震震源破裂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2018

[9].孟国杰,苏小宁,王振,廖华.利用近场高频GPS、强地面运动和远场地震波形数据联合反演2008年汶川M_S8.0地震的震源时空破裂过程[J].地震.2018

[10].张爱丽.近远场条件下隔震支座参数对LNG罐地震响应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昆仑山日西Ms.l级地震GPS点的震后形变...一12远场地震激励作用下四种情况...抚顺山龙峪水井响应远场地震分...一7远场地震激励作用下ZDOF体系的...远场地震CHY002-E加速度时程记录7 远场地震下动力计算结果计算结...

标签:;  ;  ;  ;  ;  ;  ;  

远场地震论文_刘俊才,田利,张睿,易思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