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标准测算论文-李恩平,张倩

最低工资标准测算论文-李恩平,张倩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低工资标准测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最低工资标准,适度性,ELES模型

最低工资标准测算论文文献综述

李恩平,张倩[1](2019)在《最低工资标准适度性评价与测算研究——以山西省及其周边省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关系着劳动者基本收入水平的维护,探明最低工资标准适度性问题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重要前提。针对山西省及周边部分省份最低工资标准的适度性进行评价与比较,选取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对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的相对适度水平进行判别并利用ELES模型进一步对各省最低工资标准进行理论测算,结果表明:(1)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都存在比例失衡的问题,失业率对最低工资标准起着重要的监测与预警作用;(2)五个省份目前实际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与理论值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陕西省和山西省差距最小,湖北省和河南省次之,安徽省差距最大。鉴于此,提出应该按照发展线水平加快调整省内较低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本文来源于《会计之友》期刊2019年23期)

吴忠,关娇,何江[2](2019)在《最低工资标准测算实证研究——基于CRITIC-熵权法客观赋权的动态组合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是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其制度有效施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研究以上海市2007—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收入比例法、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等5种方法实证测算最低工资标准,进而构建基于CRITIC-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的组合测算模型,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所得主要影响因子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动态调整。研究结果发现:(1)5种单一算法中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所得理论最低工资标准整体水平偏低,国际收入比例法所得温饱线与执行标准较接近而发展线则显着偏高,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测算结果总体较为理想;(2)构建所得最低工资标准组合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上海市近10年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含金量较高,相应标准已基本满足低收入劳动者生存和温饱需求,尤其近年来相关情况已得到显着改善;(3)深入分析来看,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仍普遍低于发展线需求,且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主要影响指标的比率关系并不协调,表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相应配套体制仍有较大提升改善空间。(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吴忠,关娇,何江[3](2018)在《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合理的标准测算是最低工资制度有效推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文基于文献政策梳理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组合方法筛选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子,并以1993-2016年间上海市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因子回归和基于主要因子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并实证分析了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构建所得最低工资因子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该模型对于最低工资测算具有显着科学可行性和适用性;所选9个因子均与上海市历年最低工资标准具有较强正向关联性,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人均GDP的影响最为显着,而CPI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弱;上海市最低工资制度具有较高含金量且受到相关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相关标准制定已由早期的"就业和物价导向"为主逐渐转变为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和收入支出导向",但最低工资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部分主要影响因子的比率关系仍不协调。总体说来,上海市最低工资增长和决定机制以及相应配套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总体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此基础上,为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各地政府制定更为合理适度的最低工资标准而提出系列策略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张锐[4](2015)在《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理论依据与测算的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最低工资制度没有明确统一的理论依据。研究者更多关注最低工资经济效应的理论模型研究,他们常将最低工资标准作为既定前提进行分析,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本身确定和调整的合理性却缺乏相应深入研究。现有的研究者大多认为现行最低工资标准偏低,并一致认为"合理即最佳"。然而,相关研究都未能给出明确的"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对最低工资测算模型的研究还不成熟,尚未建立最低工资标准的评价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胡淑静,柯慧飞[5](2015)在《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模型分析——基于杭州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杭州市1999~2012年最低工资标准历史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最低工资标准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基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引入马克思劳动力价值概念,并将CPI、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纳入模型,试图构建一套合理可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动态测算模型。为地方政府制订合理、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发挥最低工资制度实效,提供理论和实证的支持。(本文来源于《现代物业(中旬刊)》期刊2015年01期)

郑志国[6](2013)在《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态势与测算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明显低于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有必要采用比例法来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即按照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适当比例来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各地采用比例法制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关键是准确统计当地城镇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把最低工资标准控制在当地平均工资的40%~60%之间。(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陈寿才[7](2012)在《茂名市最低工资标准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从2011年3月开始,广东省人民政府上调全省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标准类别共分为四类,其中茂名市属第四类,月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本文利用最常用的叁种方法,直接使用茂名市统计数据,对茂名市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再测算,测算结果表明,现行最低工资标准稍为偏低。(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2年08期)

郑志国[8](2012)在《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态势与测算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这一目标定位对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制定的《最低工资规定》介绍了(本文来源于《“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12-04-01)

李艳,韩兆洲[9](2012)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我国四大一线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测算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城市最低工资标准过低成为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常态化诱因,尤其是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表现明显。本文选取我国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析它们的最低工资标准执行现状,并运用ELES模型测算其最低工资标准,结果显示:目前最低工资实际标准与理论标准仍有差距;最低工资标准与职工平均工资比例偏低,与人均GDP比例关系失调等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北人口》期刊2012年02期)

林原,曹媞[10](2012)在《基于改进马丁法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经济转型期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分析了应用马丁法测算最低工资标准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马丁法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来源于《商业时代》期刊2012年02期)

最低工资标准测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是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其制度有效施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研究以上海市2007—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收入比例法、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等5种方法实证测算最低工资标准,进而构建基于CRITIC-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的组合测算模型,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所得主要影响因子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动态调整。研究结果发现:(1)5种单一算法中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所得理论最低工资标准整体水平偏低,国际收入比例法所得温饱线与执行标准较接近而发展线则显着偏高,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测算结果总体较为理想;(2)构建所得最低工资标准组合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上海市近10年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含金量较高,相应标准已基本满足低收入劳动者生存和温饱需求,尤其近年来相关情况已得到显着改善;(3)深入分析来看,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仍普遍低于发展线需求,且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主要影响指标的比率关系并不协调,表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相应配套体制仍有较大提升改善空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低工资标准测算论文参考文献

[1].李恩平,张倩.最低工资标准适度性评价与测算研究——以山西省及其周边省份为例[J].会计之友.2019

[2].吴忠,关娇,何江.最低工资标准测算实证研究——基于CRITIC-熵权法客观赋权的动态组合测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9

[3].吴忠,关娇,何江.最低工资标准因子测算模型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

[4].张锐.中国最低工资标准的理论依据与测算的研究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

[5].胡淑静,柯慧飞.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模型分析——基于杭州市的实证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

[6].郑志国.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态势与测算方法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

[7].陈寿才.茂名市最低工资标准测算[J].南方论刊.2012

[8].郑志国.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态势与测算方法分析[C].“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2012

[9].李艳,韩兆洲.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我国四大一线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测算与比较[J].西北人口.2012

[10].林原,曹媞.基于改进马丁法的最低工资标准测算模型研究[J].商业时代.2012

标签:;  ;  ;  

最低工资标准测算论文-李恩平,张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