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卧龙区水利局,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南阳市卧龙区位于南阳市西半部,典型的盆地类型,在豫西南具有代表性。本文针对现阶段农村出现的抛荒、乱开发现象,剖析原因,找出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开发模式;南阳市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6A-0025-01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保护水土资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中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重要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卧龙区位于南阳市城区西北部,属于浅山丘陵区,地处中心城区上游,南水北调工程上游水源区。做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对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富区富民奔小康,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现阶段遇到的新形势、新问题
1.农村劳动力弃农务工、投入减少
农民大规模外出打工每年都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卧龙区这样的农业县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农业从业人数减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在外务工,出现了以妇女和老年人为主的局面。第二,农产品收益增幅赶不上其他收益的增幅,农业净收益下降,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业投入逐渐减少。第三,弃地撂荒和粗放经营倾向逐渐加剧。有的地方耕作方式有一年两熟变为一年一熟,更有甚者耕地改种速生杨或其他林木。
2.近几年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乱开发,带来新问题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出打工人员纷纷回到家乡自谋职业。为了增加收入和提高经济收入,大面积采取陡坡开荒、毁林草开荒,广泛种植农作物和花生等经济作物。这些坡耕地大都采取一年一耕作,没有采取挡土蓄水措施。而这些经济作物价值很低,这就陷入了越贫穷越搞陡坡开荒,越陡坡开荒环境破坏就越严重、人就越穷的恶性循环。个体开发项目也在逐渐增多,以砖厂、水泥厂、氟石矿为主。例如蒲山,多个矿山开发单位进行纵深开发,1996年曾形成泥石流,造成了严重危害。
3.农家乐近郊游、景区开发持续升温,形成新的破坏源
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旅游业,特别是近郊游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山区景区开发热逐渐升温。区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旅游开发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思路。近郊农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开发了农家乐、农家旅馆、果品采摘园等休闲游。这些旅游点的建设大都没有正规系统的规划,随意破坏自然资源,毁坏水保设施,在赚取经济效益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4.治理任务艰巨
卧龙区水土保持工作起步较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目前的治理任务仍相当艰巨。一是有大面积的水土流失亟待治理,二是以往的治理标准低,管理跟不上,自然损坏和人为破坏严重,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这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但分到地方上用于水保方面的专项资金少之又少,部分项目后续资金跟不上,成了半拉子工程。近几年高速公路、铁路等各类大中型工程项目相继上马,企业开山、采矿、办厂逐渐增多,人为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而水保工作是一项众多学科交融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需要各类专业的仪器、工具和器材,这就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的配合。
二、新时期开发模式的探索
1.投入模式的转变,政府引导为主,个人、企业积极参与
目前水土保持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随着治理进程的加快,必须转变观念,争取多方投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在潦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始终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理与效益并重,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水保经济,以经济林中的日本甜柿、石榴为突破口,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水保支柱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山丘区快速致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生态环境治理与近郊游、景区开发相结合
将近郊游等观光农业与生态保护结合在一起。在近郊游中,将采摘园、认种园、垂钓园、农家旅馆等建设与水保相结合,使水保治理融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为农民建立一条“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为主线的致富之路。这样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增强了农民投入水保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3.小户到大户,小片到集中连片开发,出规模出效益
水土流失治理仅靠农民个人的投入毕竟有限,在农业观光游建设和山区景观开发的过程中,要适度引导,创办各种类型经济组织,形成合力,加大对水保的投入。例如,引导农户参加互助组、各类协会、股份合作社等组织,汇聚资金,整片开发治理,同时加快水保设施产权制度的改革,使水保工作与农业观光旅游建设融为一体。建设一片,成效一片,形成以农民积极主动参与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推动水保工作向前迈进。
4.引导企业加入,共同开发,达到多方共赢
旅游产业属于国际社会公认的朝日产业,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区政府积极引导,主动参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优惠措施,树立了以旅游为主的经济发展思路。引导有实力的大企业、大公司有序的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景观建设巧妙的结合起来,成为一大亮点。例如,龙王沟水库在库区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与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合作,开发旅游项目,成为南阳市近郊游中的亮点。如今整个景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该景区已成功申报为全国水利旅游区。
5.示范引路,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示范区
在小流域示范治理的基础上,以小流域为中心向四方辐射。按照区域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布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成了一批优质高产高效流域。龙兴乡阎沟小流域,没有支柱经济。通过水保综合治理示范带动,建成了龙兴最大的石榴生产基地。在实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成果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水土保持生态旅游、农家乐游,每年举办以观光品果采摘为主题的采摘节。这些生态旅游区的建立,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人们从根本上认识到了保持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大治理、大开发、大发展,持续发展、可持续利用,“牧—沼—果”生态农业的模式广泛推进,使得绿化、美化、净化融为一体,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驾齐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李秀彬.论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的定位.中国水土保持.2006(7)1—3.
[2]徐邦敬.关于门头沟区水土保持工作发展的思考。中国水土保持.2006(7)19—21
作者简介:张晓(1973—),男,河南南阳人,学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