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周文辉[1](2020)在《陶艺作品风格散论》文中认为"科学是讲实用的,艺术是讲风格的。""风格"就是个性,这是艺术规律之一。不管是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诗词、陶艺、雕塑,等等,无一不讲究风格。"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最初的含义是柱子或棍子,后来把写字的棍子叫"风格",逐渐演变成另一个含义,就是"笔调",再后来此词义越来越广,超越了语言学的范畴,进入了艺术领域,演绎为现在的含义——作品中所具有的精神和特色(包括音乐、舞蹈、文学等作品)。"风格"有个人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本文所谈的是陶艺家的个人风格,即陶艺家的个性。
张维敏[2](2012)在《陶艺造型艺术的应用及其研究 ——以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现代陶艺作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国作为瓷的母国、陶的故乡,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表现空间,越来越成为现代人所热衷的一项艺术活动。陶艺也越来越融入到当今的生活中。作者通过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陶艺造型的成型和工艺技巧,在此基础上撰写成文。本论文从陶艺的历史进程及发展入手,以发掘陶这种材料的工艺和自然魅力,陶艺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艺术,陶创作永远走在理论的前面,除了必要的构思,更为重要的还是要考虑选用哪种材质表现最后的效果,这就要研究不同材质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论文于2010年8月到12月间,以富平富乐陶艺博物馆里馆藏作品为实例,依次对富乐博物馆馆藏优秀作品、釉成分的温度对成品的影响、及其陶自身的属性和温度对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并把陶这种材质丰富的表面质感运用到实践中,结合国外优秀的陶材质作品,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影响陶艺造型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火候、釉色。通过一定数据和研究成果的汇总及自己对陶艺烧成和制作时所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的研究分析,并对不同情况下所呈现出的釉色进行观察总结,最后把理论放入实践中,探索陶艺造型在生活中的应用。得出陶这种材料具有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用途。陶艺已经和我们现代的生活息息相关,陶艺服务于生活,灵感来自于点滴的生活中,生活是陶艺创作的基础。最终在现代陶艺的丰富性、时代性、艺术性的背景下,倡导我们要与时俱进,提高技艺,用心去发现身边的美,用双手去创造美,让陶艺这种艺术融入到生活中。给人们更多的感触和体会,启发我们对美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对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敏[3](2011)在《论完善与发展中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陶瓷历史的国度,中华民族有着比其它民族更为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在几千年陶瓷文化、陶瓷技艺的传承过程中,陶瓷艺术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开拓和确立自身的陶瓷艺术话语方式及教育思想方面,我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研究如何完善与发展中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具有民族品格和创新能力的新时期陶瓷艺术创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从长远来看,对于我国陶瓷艺术复兴、繁荣,意义更为重要。本课题以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现状为线索,从陶瓷艺术发展现状中反思陶瓷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高校陶瓷艺术教育自身特色的迷失、发展模式的‘自由化’、僵化的教学模式和理论建设的薄弱”等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得出以继承、借鉴为根本解决方法,并且以创新理念发展陶瓷艺术教育,最后,瞻望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而完善、继而发展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为中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完善、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全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其中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研究的目、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例举了我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边继承我国传统陶瓷艺术教育精华,另一边借鉴美、英等国优秀陶瓷艺术教育经验,以改良我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基本思路。第四部分:本着全民族创新精神的号召,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独有的陶瓷艺术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态度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第五部分:以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为参照,瞻望其发展方向。
孙立丰[4](2008)在《论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自然造成了人为的破坏,这使得现代人有必要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去重新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新时期艺术创作的自然情怀主题的认识。现代陶艺创作中对自然情怀内涵的体现表现在方方面面。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要从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从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艺术创作中去呼吁人们重新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社会主题。反映在现代陶艺创作中也应该如此。本文从对自然情怀内涵的阐释入手,从理论上、艺术实践上全面把握如何在现代陶艺的创作过程中深入对自然情怀内涵的理解。认为现代陶艺创作中对自然情怀内涵的表达要更加深入对人的精神情感的抒发以及对自然情怀本质上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这个时代艺术创作的自然情怀的本质要求;现代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的现实要求和发展意义就在于其对人的充分关怀,对人的情感表达的充分释放,以及为实现之而对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化、自由化的充分认同和尊重。
何彬,刘惠之[5](2008)在《试论陶艺的传承与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陶艺的价值观是保守的传承,还是完全迎合现代西方?这是现代陶艺工作者如何面对陶艺的传承与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认知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必然的血脉联系与民族文化认同感,给陶艺工作者带去一点新思路,来给今天的陶艺工作者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
夏瑛[6](2007)在《陶艺作品风格散论》文中认为“科学是讲实用的,艺术是讲风格的”。“风格”就是个性,这是艺术规律之一。不管是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诗词、陶艺、雕塑等等,无一不讲究风格。“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最初的含义是柱子或棍子,后来把写字的棍子叫“风格”,逐渐演变成另一个含义,就是“笔调”,再后来此词义越来越广,超越了语言学的范畴,进入了艺术领域,演绎为现在的含义——作品中所具有的精神和特色(包括音乐、舞蹈、文学等作品)。“风格”有个人风格、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等,本文所谈的是陶艺家的个人风格,即陶艺家的个性。
徐南[7](2003)在《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文中指出 现代陶艺的回归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特别是近十年来,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流,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不断更替的审美意识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现代陶艺拓展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现代陶艺,泥沙混杂,亦喜亦忧,原因甚多,而从业人员身份复杂,知识结构与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是主要原因之一。
徐南[8](2003)在《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陶艺是一种“边缘艺术”形态,艺术、科学、技术三位一体,对身处艺术热点之中的陶艺家是个极富挑战的命题,提高陶艺家的专业素质,健全知识结构,成为使中国现代陶艺摆脱冲突和选择中表现出来的浮躁和局限,以全方位的多元姿态融入现代艺术中心的必然思考。
二、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2)陶艺造型艺术的应用及其研究 ——以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现代陶艺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 课题研究背景 |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陶艺的历史进程及发展 |
2.1 陶艺的历史进程 |
2.1.1 陶艺“造型”一词的本义 |
2.1.2 陶艺的种类 |
2.1.3 陶艺的历史演变 |
2.2 陶艺种类的特点 |
2.3 陶艺的发展 |
2.3.1 陶艺的现状 |
2.3.2 现代陶艺文化源远流长 |
2.4 本章小结 |
3 陶艺生成的工艺与技术 |
3.1 陶材质的特点和固有美感 |
3.2 陶的表现手法 |
3.2.1 陶的色彩处理——固有色 |
3.2.2 陶的色彩处理——致密的硅酸盐陶瓷材料 |
3.2.3 陶的色彩处理——窑变温度 |
3.3 陶艺的技术和肌理效果 |
3.3.1 富平陶泥的特性 |
3.3.2 技术对陶艺造型的影响 |
3.3.3 古代陶艺造型特定及内涵 |
3.4 陶艺造型艺术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陶艺作品的创作和手法 |
4.1 国外优秀陶艺作品的分析 |
4.1.1 东欧优秀作品 |
4.1.2 法国优秀作品 |
4.1.3 日本优秀作品 |
4.2 陶艺手法与雕塑手法的异同 |
4.3 现代陶艺的特点 |
4.4 陶艺造型应用与生活——以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作品及设计为例 |
4.5 现代陶艺的工艺进步 |
4.6 本章小结 |
5 陶艺在科技进步下的发展及展望 |
5.1 科技进步给现代陶艺带来的影响 |
5.2 陶艺的未来走向 |
5.3 我国陶艺在世界舞台如何立足和展望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附录2 图表 |
(3)论完善与发展中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 研究方法 |
一、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发展中遭遇的问题 |
(一) 关于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民族特色的迷失 |
(二) 关于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发展模式的自由化 |
(三) 关于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僵化模式和薄弱的理论建设 |
(四) 关于从事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教师 |
(五) 关于高校陶瓷艺术作品的反思 |
二、以继承和借鉴改良高校陶瓷艺术教育 |
(一) 继承传统精华 |
(二) 借鉴国外经验 |
三、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几个基本创新点 |
(一) 陶瓷艺术教育观念创新 |
(二) 陶瓷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创新 |
(三) 陶瓷艺术教育队伍创新 |
(四) 陶瓷艺术课程与教学评价创新 |
四、高校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
(一) 遵循高等教育“精英—大众”的循环发展规律 |
(二) “同中求异”的发展思想 |
(三) 以素质教育为前进方向 |
(四) 反映社会需求的专业、专业课程设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4)论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2 自然情怀与陶艺创作的关系 |
2.1 自然情怀的精神内涵 |
2.2 自然情怀研究的必要性 |
2.3 自然情怀在陶艺创作中的重要性 |
2.3.1 从陶艺创作的发展来看 |
2.3.1.1 从中国传统陶艺看 |
2.3.1.2 从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看 |
2.3.1.3 从国外现代陶艺创作看 |
2.3.1.4 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的特点 |
2.3.2 从陶艺创作中自然情坏的表现形式来看 |
2.3.2.1 材质上 |
2.3.2.2 成型手法上 |
2.3.2.3 痕迹上 |
2.3.2.4 烧制手法及釉色上 |
2.3.2.5 创作题材与表达内容上 |
2.3.3 从陶艺创作中自然情环的回归及其影响来看 |
2.3.3.1 现代陶艺创作中自然情怀的回归 |
2.3.3.2 自然情怀的回归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 |
3 加深对陶艺创作中自然情怀的理解与把握 |
3.1 从题材选择上把握 |
3.2 从表达方式和表达语言上来把握 |
3.3 重视对现代陶艺创作中自然情怀审美性、精神性的理解与把握 |
4 自然情怀对陶艺创作的启示 |
4.1 整体、系统的创作观念的思考 |
4.2 社会意义与对环境艺术的关注和拓展 |
4.3 对陶艺创作的影响 |
4.4 用自然情怀理念打造陶艺的艺术化生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试论陶艺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与现代陶艺关系的思考 |
2 我国现代陶艺发展状况 |
3 现代陶艺发展的前景 |
(8)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具备深厚而广泛的艺术修养 |
2具备良好而娴熟的基本技能 |
3具备开放而多元的设计理念 |
3.1对借鉴学习的思考 |
3.2对传统文化的梳理 |
3.3对审美观念的反思 |
4结语 |
四、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陶艺作品风格散论[J]. 周文辉. 收藏与投资, 2020(12)
- [2]陶艺造型艺术的应用及其研究 ——以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现代陶艺作品为例[D]. 张维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3)
- [3]论完善与发展中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D]. 王敏. 长春师范学院, 2011(11)
- [4]论陶艺创作的自然情怀[D]. 孙立丰. 景德镇陶瓷学院, 2008(S1)
- [5]试论陶艺的传承与发展[J]. 何彬,刘惠之. 中国陶瓷, 2008(05)
- [6]陶艺作品风格散论[J]. 夏瑛. 景德镇陶瓷, 2007(02)
- [7]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J]. 徐南. 佛山陶瓷, 2003(12)
- [8]谈陶艺家的知识结构[J]. 徐南. 中国陶瓷,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