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与趋势分析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与趋势分析

林沛[1]2004年在《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与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消耗着地下水资源。北京市地下水开采量占全市供水量的叁分之二,由于城市发展过快,城市布局和市政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工业“叁废”和城市生活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多,致使城市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了一系列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部分水厂的供水安全和城市居民饮水健康,已成为制约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次工作的目的是对北京市城近郊区开采层地下水水质进行现状评价,分析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研究其变化趋势,并预测今后几年地下水水质的状况。 一、研究区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概况 北京市位于华北大平原的西北端,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东西宽约160km,南北长约170k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和北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北京地貌的主要特征是从西部、北部的侵蚀构造山区地形逐渐过渡到东南部的堆积平原地形。 北京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5mm左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000mm以上, 北京市属海河流域,河网较为发育。自东向西有分属蓟运河水系的泃河;潮白河水系的潮河、白河及怀河;北运河水系的温榆河;永定河水系的永定河及其支流妫水河以及大清河水系的拒马河、大石河等五大水系60多条干支河流。 北京市平原区主要由永定河、潮白河、沟河、温榆河、拒马河等几条河流作用形成的大小不等的冲洪积扇地连接而成,砂卵石、砂砾石、砂是构成本区主要的含水介质。第四系沉积厚度由数米至几百米不等,广泛分布一到数层砂卵、砾石及砂层含水层,其累计厚度一般20、50m,个别大于70m,而且多集中在150m深度以内,该范围内开采极为方便,是北京市地下水主要开采层。 二、评价指标 由于目前北京地区地下水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生活饮用,故选择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钱氮、溶解性总固体、化学耗氧量、砷、汞、六价铬、挥发酚类、氰化物等作为评价指标。 叁、评价标准: 本次监测评价的标准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一93,将地下水各指标分为五类,以其中的m类标准的上限值作为地下水质量评价的依据。 本次地下水有机物的评价标准,参照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一2002中,关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的有关规定。 四、评价方法 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汀14848一93中推荐的综合指数法与模糊数学评判法。 五、预测方法: 预测地下水水质的变化采用时序模型法进行预测。时序模型法是将预测对象(因变量)的历史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然后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从而外推预测对象的未来值。也就是将预测对象的因素综合起来由时间来描述,找出时间与预测对象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行预测。 六、结论: 1、北京市地下水污染源可分为叁大类,即工业污染类型,城市生活污染类型与农业污染类型,其中以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类型为主。2002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 8044万吨。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耗氧量、氰化物、石油类、挥发酚、六价铬、铅。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053万吨,其中排放量为17万吨,综合利用量为822万吨,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321.35万吨,无害化处理量277.53万吨;全市粪便清运量为311.73万吨,粪便无害化处理量95.55万吨。 2、由于地下水多年过量开采以及人为污染严重,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一般较差,且水化学类型也较为复杂多样,地下水PH值一般在6.97一8.45之间。主要超标组分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硝酸盐氮。2003年,溶解性总固体超标面积约为225km2,与2002年度的220km2相比,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超标地区基本稳定,超标面积略有增加。地下水中总硬度超标面积约为35okmZ,与2002年超标面积34okmZ相比,超标面积增加1 okrnZ,地下水中硝酸盐氮超标面积约为165km2,与2002年地下水中硝酸盐氮超标面积160kin2相比,增加skinZ,主要集中于城市南部地区。 3、设在丰台区北天堂垃圾填埋场的监测井中,有机物苯检出含量为4977.9u叭,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一2002中关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超标约497倍,同时氯代烃多数指标也有检出,表明未做防护措施的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危害极大。 4、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利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其结果,2003年水质为优良、良好水质占监测井总数的59.5%;而较差水质、极差水质占监测井总数的40.5%。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优良、良好监测井(I、11类)主要分布在城近郊区西北、北部、东北部地区,而较差、极差水(IV、V类)主要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及南部和东南部地区,鉴于上述情况应尽快采取有针对性环境保护措施,治理水环境,以防止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 5、根据资料分析,城近郊区地?

孔刚, 王全九, 黄强[2]2017年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北京昌平山前平原地下水水质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该文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昌平区浅层地下水的超标因子进行筛选,结合水文地球化学理论探讨各因子超标原因,分析浅层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BP神经网络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级。从综合评级结果来看,12眼监测井中1眼为Ⅴ类水质,5眼为Ⅳ类水质,6眼为Ⅲ类水质。单因子筛选结果表明,总硬度、总溶解性固体、氮素、氟化物等为该区最主要的超标因子。经分析可知,山前平原地带浅层地下水中氟化物为原生污染,氮素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表污染物下渗,总硬度和总溶解性固体的升高主要受地表污染物下渗、氮素的迁移转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可为研究区地下水管理工作提供可靠数据。

林健[3]2004年在《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污染演变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重要的对外窗口,是担负着对内、对外交往的国际化大都市。由于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缺乏系统的、完整的地质资料的支撑,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发展,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以及自然地质营力的作用,加重了城市对地质资源的索取和对地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目前北京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地下水占全市供水量的2/3左右,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以地下水作为城市主要供水水源的国际化大都市。然而在北京市正面临供水紧张的同时,北京市的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由于污染造成的地下水质恶化严重地威胁了城市水厂的供水安全,给北京水资源短缺的形势雪上加霜。本科题是在充分了解北京平原区地下水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即地下水的赋存条件、补径排特征对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的空间分布现状、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地下水的污染演变发展趋势,为城市建设规划以及总体布局的调整、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全面、系统的地质依据。目前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总体较好,主要开采层中水质分级属优良、良好水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北部、昌平的西部地区、大兴的东南部、通州的东部、顺义东北部以及怀柔、密云、平谷,延庆,面积约4511km2;其中平原区地下水主要污染和超标指标为总硬度、硝酸盐氮和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超标范围最大,范围为东起朝阳十八里店,西至丰台区王佐、房山区的良乡一线;南起房山区的葫芦垡、大兴区的黄村一线,北至城区的黄寺等地,呈不规则分布,面积约820km2。根据对地下水质变化规律的研究表明,北京城近郊区地下水的污染范围与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开采利用状况有密切联系,主要开采层的水质污染区,主要集中在第四系地下水由单层结构向多层结构的过渡带以及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的城市中心区,潜水、第一、第二承压含水层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深度达90m;而地处城市下游的朝阳东南部、大兴北部地区的浅层地下水(0~60m),总硬度、硝酸盐氮和溶解性总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但下部主要开采层的承压水水质较好。从浅到深,地下水中各指标都有降低的趋势,深层水优于浅层水。对比1973年与2000年资料,发现城市南部地区地下水水质恶化明显,其中总硬度指标在部分地区升高显着,升高了50%以上为严重污染区;而在城市中心区的东城、崇文部分地区总硬度含量有所降低,降低幅度达10%以上,水质有所改善。根据对北京城近郊区第四系地下水水化学类型、总硬度、硝酸盐氮的污染变化规律的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其污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原始阶段主要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工业体系较为薄弱,特别是地下水还未大量开采,仍基本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此时的北京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清泉涌流,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良水环境。②地下水水质污染缓慢发展阶段(1960~1980)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后,随着城市建设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度增加,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多,地下水污染逐渐显现,并得到人们重视,主要表现在硬度超标和北京西郊地下水酚氰污染。③地下水水质恶化加快阶段(1980~1995年)20世纪八十年代后,城市建设和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北京市区废污水排放量大幅度增加,使城近郊区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地表河流已成为城市的排污场所,造成城市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进入含水层,造成城近郊区地下水中总硬度、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等各项指标逐年升高,污染程度日益加重,污染范围逐年持续扩大。④趋于稳定阶段(1995~2000)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北京开展了包括地表水体截污改造在内的多项环境治理工程,随着环境的改善,地下水污染在城近郊区逐渐趋于稳定,表现在污染范围逐渐稳定,部分地区主要污染指标有下降的趋势,有好转的迹象。通过研究分析,地下水污染与表层地质环境即包气带岩性、结构、厚度,地下水赋存条件以及污染源的分布有直接关系,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北京建城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地下水就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建国后,北京城近郊受人类活动影响日益加剧,特别是渗井、渗坑的使用,使得城市中心区地下水污染严重。2、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北京城市中心区及南部地区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地下水以垂直入渗补给为主,且地下水各含水层之间的粘性土类隔水层稳定性较差,上下含水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上部含水层受到人为污染后易污染下部含水层。3、在冲洪积扇中下部地区粘性土层厚度大且稳定,各含水层之间的垂向水力联系较弱,目前这一地区主要承压含水层水质一般较好。但在城市下游的朝阳、通州以及大兴地区,由于受农业污灌以及排污河流的影响,地下水潜水以及下部第一承压含水层(埋深在0~60m)水质较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硬度、硝酸盐氮、氨氮等。因此,地下水水质污染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中各类废弃物的排放。通过分析,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地下水质恶化不是一个必然的条件,而只是诱发水质恶化的一个因素,地

潘术香[4]2004年在《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北京市水环境日益恶化,北京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为了研究地表水质污染程度,对五大水系进行了布点采样,采用模糊数学法和单因子评价法进行水质评价并分析污染原因,进而提出污染控制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 (1) 潮白河水系水质良好,41.4%的断面好于或符合Ⅱ~Ⅲ类水体功能要求。下游污染来源于顺义河段以及牛栏山酒厂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2) 永定河水系水质较好,27.3%的断面好于或符合Ⅱ~Ⅲ类水体功能要求。延庆县以及上游张家口和宣化地区污水造成局部地区水质恶化。 (3) 大清河水系水质较差,从上游往下游,水体污染明显加重,由单纯重金属污染转为有机与无机污染并存的形式。石家庄市大量施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山区采矿业和乡镇企业的废水造成水体污染。 (4) 蓟运河水系水质较差,为Ⅴ类或劣Ⅴ类水质,下游断面有多项污染物超标。平谷县污水以及顺义地区的养殖废水对水体造成污染。 (5) 北运河水系水质最差,为劣Ⅴ类水质。北运河水系是北京城近郊区的主要排污河道,所以水体被严重污染。 (6) 湖泊基本符合水质功能的要求。除了密云、海子水库,其余水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官厅、沙河水库水质最差。 (7) 氮磷以及有机污染指标之间相关性极为显着(P<0.01),重金属之间相关性各异。DO与各指标基本呈负相关。各指标相关性不同体现了污染来源即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 (8) 模糊数学法水质评价结果可以表明水质好于水体功能要求的情况,避免只以一种污染物评价的偏颇,而单因子评价避免饮用水超标带来的威胁,列出超标污染物及其倍数,便于进行污染原因分析。应该结合两种方法对北京市地表水质进行评价。

赵微, 林健, 王树芳, 刘记来, 陈忠荣[5]2013年在《变异系数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系统可以分为6个子系统.由于各子系统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程度也不同.为评价人类活动对各子系统的影响,以2011年9月地下水样品数据做基础,选取水质相对较差的第一和第二含水层组为评价层位,考虑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氨氮等13项人为活动影响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及参考国标确定各指标评价分值的方法,迭加计算各水样的综合分值,评价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状况.以地下水子系统为评价单元,以各类型水质分区为评价要素,对比分析各子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第一含水层组的影响大于第二含水层组,永定河地下水子系统和潮白河地下水子系统受影响大于其他地下水子系统.

安永凯[6]2016年在《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处于黄河中游。近年来,随着盆地城镇化和工农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肆意堆放,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农药和化肥的过量使用,这使盆地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当地居民饮水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针对盆地地下水污染问题,亟待需要开展地下水质量评价、污染风险评价以及污染预警研究,从而为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方案和合理开发保护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针对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工农业生产、能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对盆地开展了5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是自然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资料的收集,地下水水样采集和检测;其次是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再次是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污染源危害性评价、地下水功能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及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然后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最后是地下水污染预警,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本次论文研究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为保障盆地居民饮水安全,单项指标评价法的评价结果较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可靠。盆地内有31.88%区域的地下水属于Ⅴ类水,主要分布在白垩系地下水系统北部偏西和寒武系-奥陶系地下水系统西缘;23.48%区域的地下水属于Ⅳ类水,在盆地内广泛分布。造成地下水质量变差主要指标是CODMn、F-、Cl-、As、I-、NO3-、Na+、Cr6+、TH、Mn、Fe、TDS和SO42-。研究区53.16%区域的地下水已受到了污染,研究区东部地下水污染程度明显高于西部,主要污染指标是CODMn、NO3-、SO42-和TDS,这与盆地内农业生产和煤矿开采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2)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固有脆弱性以较低为主,其次是中等、较高和低固有脆弱性,地下水高固有脆弱性分布范围最少。高或较高固有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榆林市西北部的风沙滩地、白垩系地下水系统的北部风沙滩地和寒武系-奥陶系地下水系统的东缘北段。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指标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对包气带介质类型最敏感,然后依次是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和地形坡度。(3)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以低污染风险为主,其次是中等污染风险,高污染风险分布范围最少。高污染风险主要分布在白垩系地下水系统的北部,这是由于该区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较高且广泛分布有工农业污染源和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4)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结果表明,盆地大部分区域为污染治理区,且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部。盆地西部大面积分布有防护区,且以重点防护区和一般防护区为主。(5)地下水污染预警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污染以重警为主,其次是轻警和无警,中警分布范围最少。地下水污染重警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白垩系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污染整体上以重警和轻警为主;石炭系-侏罗系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污染以无警为主;寒武系-奥陶系地下水系统地下水污染以中警和轻警为主。

吴文勇[7]2009年在《再生水灌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试验及灌溉区划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主要研究区域,采取地下水水质普查、野外试验与模型改进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主要污染物在包气带的迁移转化规律,量化评价了地下水水质与人类活动的相关关系,改进了DRASTIC模型的评分标准与权重,编制出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防污性能区划图,提出了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利用分区。开展了北京市东南郊再生水灌区地下水化学评价,建立了基于GIS的再生水灌区地下水水质基础数据库,得出了地下水碳酸平衡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淋溶作用、浓缩作用是决定了典型区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规律,发现近年来典型区地下水水质总体呈现改善的趋势,再生水灌溉未导致典型区地下水显着污染。空间变异性分析提出了硝氮、亚硝氮、铵氮、氯化物、高锰酸钾指数、总硬度等6项指标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显着的指标。开展了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原位定点精细剖面试验,模拟长期(167年)再生水灌溉不会导致包气带剖面重金属含量显着增加,包气带剖面硝态氮易于迁移,包气带铵氮增加受粘粒含量影响较大,12m、18m包气带对总氮的去除率达到83%以上,对地下水TP含量的去除率达到99%以上,再生水灌溉(167年)条件下表层土壤盐分、土壤碱性具有增加的趋势,但是仍然在适宜范围内(0≤SAR≤10)。再生水长期渗滤条件下监测井(12m)pH值相比变化不显着,再生水在包气带的淋溶过程中盐分增加21%~30%、氯离子含量增加1.5%~16.1%,但是,监测井地下水TDS与对照井差异不显着,说明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盐分的影响与其它水源补给无显着差异。再生水长期渗滤条件下不同层位土壤PAHs含量变化不显着,与我国一些地区自然背景值相接近,多环芳烃污染源为石油源兼具燃煤污染的特征,可能源于大气降尘及历史污水灌溉,萘、菲、荧蒽、芘与其他组分相比具有更好的迁移性,包气带对多环芳烃的去除率达到95%,试验区域包气带防护性能良好。研究绘制出北京市东南部再生水灌区地下水固有防污性能分区图,提出了土地利用类型、水位降深值评分标准及权重,确定包气带防污性分区阈值,建立了北京市平原区基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地下水包气带防污性能区划模型(DARSILE),完成了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利用区划,提出了再生水优先发展区、再生水适宜发展区和再生水禁止发展区,面积分别为11.6万hm2、4.8万hm2、15.8万hm2。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与趋势分析[D]. 林沛. 吉林大学. 2004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北京昌平山前平原地下水水质评价[J]. 孔刚, 王全九, 黄强.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污染演变分析研究[D]. 林健. 吉林大学. 2004

[4]. 北京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D]. 潘术香.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5]. 变异系数法评价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J]. 赵微, 林健, 王树芳, 刘记来, 陈忠荣. 环境科学. 2013

[6].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及预警研究[D]. 安永凯. 吉林大学. 2016

[7]. 再生水灌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试验及灌溉区划研究[D]. 吴文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与趋势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