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标签防冲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射频识别,标签防冲突算法,物理层网络编码,二进制搜索树算法
标签防冲突论文文献综述
王翠香,邵星[1](2015)在《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RFID标签防冲突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二进制搜索树算法在解决射频识别系统多标签冲突时读写速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射频识别标签防冲突算法PNBA。PNBA算法将传统防冲突算法丢弃的多标签冲突信息压栈保存,引入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结合栈顶信息和已识别标签信息,通过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解码运算得到未被读取的标签信息,减少读写器和标签之间的交互次数,提高多标签的识别速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表明,PNBA算法与现有二进制搜索算法相比,能够减少读写读取次数,提高系统读写速率。在标签数目为100时,其读取次数比基本二进制搜索树算法低83%,比后退二进制搜索树算法低43%,读取次数效率达0.93。(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5年12期)
张泉,宋君远[2](2015)在《RFID标签防冲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解决RFID标签冲突问题的叁种算法:使用ALOHA算法通过降低随机RFID标签发生冲突的概率解决问题;采用二进制树搜索手段解决确定性RFID标签冲突问题;采用二进制树防冲突算法依次依据每一个电子标签独一无二的序号完成确定性的识别.(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黄以华,陈小若[3](2015)在《改进型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标签防碰撞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内的读卡器在识别大数量标签时常因信号的碰撞而导致系统识别效率降低.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算法DSCTTA(Dynamic Slots Collision Tracking Tree Algorithm)采用动态时隙应答机制可减少前缀开销和迭代开销,但会产生大量空闲时隙.本文将DSCTTA和比特转换方式(BCM)相结合,得到改进型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标签防碰撞算法(IDSCTTA)以防止标签冲突,加快标签识别速度.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IDSCTTA不仅具有DSCTTA的全部优点,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小识别时延和提高时隙效率,并且标签数目越大,算法性能越优越.(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陈一凡[4](2015)在《RFID系统标签防冲突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进行全双工数据通信,从而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读取相关数据。由于其识别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可以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物流仓储、商业零售、商品防伪、安保和交通管理等领域。RFID系统最大的难题是标签冲突问题,标签冲突是由于标签总是工作于同一个射频信道内,并且多个标签同时在同一个时隙响应阅读器产生的。因此,标签防冲突算法的研究是必需的,以提高RFID系统标签的识别效率。本文概述了RFID技术的发展背景,系统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并详细分析了已有的一些标签防冲突算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两点:(1)提出了基于标签数估计的RFID标签防冲突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Improved RFID Anti-collision Algorithm,IAA)。该算法通过标签的反馈信息获知时隙的分配情况,进而估计每个冲突时隙中的标签数,然后冲突时隙中的标签分配合理的时隙数,以处理冲突时隙的冲突问题。仿真结果表明,IAA算法在识别效率和所使用的总时隙数上优于多种已有的算法。(2)提出了混合冲突跟踪树标签防冲突算法(Hybrid Collision Tree Protocol,HCT)。算法在CT(Collision Tree Protocol)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空闲时隙数标签估计法对标签数进行估计,给标签分配合理的帧长;然后让阅读器识别标签,空闲时隙直接跳过,阅读器查询成功时隙可将标签识别,若遇冲突时隙,则利用CT算法将冲突标签一一识别,其中CT算法是一种基于冲突跟踪的二进制树算法。与文献中已有的几种算法相比,HCT算法较CT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识别效率,并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5-05-08)
王振玲,梁妍,高亮[5](2015)在《基于分组的RFID标签防冲突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有的动态二进制搜索和后退式二进制搜索标签防冲突算法思想的基础上,将标签进行二次分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的动态二进制改进算法。通过减小标签搜索范围和动态调整识别标签过程,该算法通过减少标签的搜索次数、阅读器与标签间的数据通信量,提高了识别效率。由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它算法相比在阅读器搜索次数、通信数据量和识别时间上性能均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办公自动化》期刊2015年07期)
余绍俊,王玉见,林丽,陈星园[6](2014)在《基于ALOHA改进的RFID标签防冲突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随着无线电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普及应用,在20世纪90年代所兴起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随着RFID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提高RFID标签的识别效率,标签防冲突算法成为了RFID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组标签的动态时隙帧ALOHA算法,希望能够为提高RFID标签的识别效率和精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4年10期)
张燕宁[7](2014)在《物联网RFID标签防冲突方法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两类常用方法来解决RFID系统标签冲突问题:一类是基于二进制树搜索方法来解决确定性RFID标签的冲突问题;另一类是基于ALOHA算法来降低随机RFID标签发生冲突的概率。最后介绍了有关物联网射频阅读器冲突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物流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许梦[8](2014)在《NFC标签防冲突机制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场通信技术是可以在电子设备间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实现数据点对点的交换和传输的一种无线高频短距离通信技术。NFC技术最初只是将无线射频识别与互联技术简单合并,不需要通过线缆连接只要将两个具备该功能的设备靠近,就可以在两者之间进行通信。该技术在移动商务、服务搜索和设备互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先从NFC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始介绍,接着对本文中设计的NFC标签所采用的ISO/IEC14443A协议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主要介绍了标签通信过程中的指令、防冲突帧及防冲突流程。在了解了标签的工作协议后,分别对标签数字模块中的命令控制模块、防冲突模块以及EEPROM接口模块进行设计。其中,命令控制模块主要是通过设计一个状态机,实现对标签接收到不同命令时各个工作状态的转换;对防冲突模块的设计,主要是提出了一个在标签选择发生冲突时,可以实现标签选择的电路框图;最后是根据EEPROM存储内容及读写时序的要求,完成对EEPROM接口模块的设计。在给出了各模块的实现状态图或电路框图后,通过Verilog语言对设计的框图编写代码,并对编写代码进行仿真验证。经验证后,所设计的电路可以实现命令控制、多标签防冲突和读写EEPROM操作。最后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展望,以及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所要进行的工作做了一些规划。在后续的工作中,希望能将所设计的代码进行综合,并将综合出的门级网表进行布局布线。(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4-05-01)
吕聪颖[9](2013)在《一种新颖的RFID标签防冲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算法来解决RFID标签冲突问题,即采用vogt法估计待识别标签数量,并推导出分组策略,然后采用二叉树算法对每组中的标签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所用时隙数量及系统吞吐量方面优于二叉树算法及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3年20期)
王政[10](2013)在《增强型多标签防冲突安全协议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识别技术又称RFID技术,由于其无需接触便能将数据、信息在叁维空间进行传输,因而在无线传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正是这些特点,使其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到重传攻击等安全隐患,极易造成数据包的泄露以及隐私信息的盗用。目前,常见的防冲突和安全协议通常只考虑单一方面的因素,鲜有文献将此两类问题综合考虑,因此,研究并设计一种结合两种问题的增强型协议不但具有理论意义,也更具现实的应用意义。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增强型多标签防冲突安全协议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只使用一种协议算法而满足防冲突和安全两方面的需求,同时提高数据采集速度、增强信息的安全系数,又能有效改善系统的效率。该算法基于ALOHA多标签防碰撞算法和Hash锁的身份验证安全协议,通过加装优先级寄存器,对多个信号进行优先级排序,来逐个满足阅读器与标签间一对多的通信应用。本文的最后一章,将此增强型防冲突安全协议算法应用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上,通过对地铁系统的进出站应用验证,表明该协议在实际中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标签防冲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解决RFID标签冲突问题的叁种算法:使用ALOHA算法通过降低随机RFID标签发生冲突的概率解决问题;采用二进制树搜索手段解决确定性RFID标签冲突问题;采用二进制树防冲突算法依次依据每一个电子标签独一无二的序号完成确定性的识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标签防冲突论文参考文献
[1].王翠香,邵星.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RFID标签防冲突算法研究[J].软件导刊.2015
[2].张泉,宋君远.RFID标签防冲突技术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3].黄以华,陈小若.改进型动态时隙冲突跟踪树标签防碰撞算法[J].电子学报.2015
[4].陈一凡.RFID系统标签防冲突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5
[5].王振玲,梁妍,高亮.基于分组的RFID标签防冲突改进算法[J].办公自动化.2015
[6].余绍俊,王玉见,林丽,陈星园.基于ALOHA改进的RFID标签防冲突算法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
[7].张燕宁.物联网RFID标签防冲突方法解析[J].物流技术.2014
[8].许梦.NFC标签防冲突机制的研究与设计[D].安徽大学.2014
[9].吕聪颖.一种新颖的RFID标签防冲突算法[J].制造业自动化.2013
[10].王政.增强型多标签防冲突安全协议算法[D].河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