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异丁基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丁基,苯基,乙醇,试剂,烷基化,羰基,丙酸。
异丁基苯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凯,李兴泰,吕志果,郭振美[1](2019)在《Pd/C催化对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试验制得高收率的对异丁基苯乙醇(IBPE),为下一步羰基合成布洛芬提供较纯的反应物。方法以异丁苯为起始原料经傅克酰基化自制的对异丁基苯乙酮(IBAP)通过加氢反应制得,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进行对异丁基苯乙醇(IBPE)合成工艺的研究。结果 30 g对异丁基苯乙酮,对异丁基苯乙酮∶甲醇(质量比)=1∶3,T=30℃,P=0.8 MPa,5%Pd/C 2.4 g,氢氧化钠(30%)0.38 g,反应时间3.2 h,在此工艺条件下对异丁基苯乙醇的收率可以达到96.5%。结论当活性金属Pd负载量较低以及反应条件相对温和的情况下更加有利于对异丁基苯乙醇收率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杨璐,史行,李云兰,陈曦,牛思青[2](2018)在《新型含异丁基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了20个目标化合物,并通过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细胞上清液中NO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了构效关系。合成的20个目标化合物全部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ESI-MS、~1H NMR和~(13)C NMR确认。体外活性实验表明,有18个目标化合物在浓度为40μmol·L~(-1)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中以9a、8b、7c和9c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7c和9c的IC_(50)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相当。(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定,墙氏梅良,淡文佳,任彦亮,张鞍灵[3](2017)在《新型异丁基苯酮类Ⅱ型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苯乙酮骨架存在于一些天然的抗菌活性化合物中[1-3]。我们从活性天然产物5-甲基-2,4二羟基苯乙酮出发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异丁基苯酮类化合物。抗真菌活性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很好的广谱抗真菌活性。进一步,我们探讨了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亲水性的酰基化或者酯化修饰4位的羟基能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另一方面,酶水平的活性实验表明[4],这些化合物能很好的抑制稻瘟菌II型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的活性,其中化合物5e和5g的抑制常数Ki值分别为15.12和14.27μM,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这是首次报道这类天然产物衍生物的抗菌活性靶标。分子对接的结果证明了化合物5e和5g能很好的结合在酶的底物活性空腔中,解释了构效关系的酶抑制本质。以上结果表明化合物5g可以作为一个较好的先导化合物来开发靶向II型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新型抗真菌药物。(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期刊2017-09-23)
吕志果,马秀玲,周超,郭振美,李高宁[4](2015)在《4-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羰基化合成布洛芬》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uO-ZnO/Al2O3纳米铜基催化剂催化4-异丁基苯乙酮(IBAP)加氢制备1-(4-异丁基苯基)乙醇(IBPE);然后以PdCl2/PPh3/CuCl2为催化体系,将IBPE经羰基化反应合成2-(4-异丁基苯基)丙酸(布洛芬)。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80℃,氢气压力1.5MPa,n(H2)∶n(IBAP)=40∶1,液空速0.30h-1的条件下,IBAP的加氢转化率为100%,IBPE收率达到93.6%。以盐酸为酸性介质、丁酮为溶剂,在温度100℃,CO压力5.5 MPa,反应时间24h的条件下,IBPE羰基化合成布洛芬,IBPE的转化率为100%,布洛芬收率达到72.9%。(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乔志强[5](2014)在《异丁基苯付克酰基化合成对异丁基氯代苯丙酮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是合成芳酮类化合物最重要的方法,目前,在工业化生产中,酰基化反应所采用的催化剂仍然是传统Lewis酸和质子酸等最经典的催化剂,这类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带来的环境、资源等问题越来越不能被环境友好的化学工业发展大趋势所容忍。因此,开发针对Frideel-Crafts酰基化反应的新型催化工艺,实现芳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传统的Lewis酸无水AlCl3为催化剂,催化异丁苯酰基化反应,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总结,目的在于为新型催化剂的考察提供参比,期望在原有的工艺条件下,直接用新型催化剂代替无水AlCl3进行生产。本文第叁章,设计合成了[Bmim]Cl-AlCl3、[Bmim]Cl-FeCl3、[Emim]Br-AlCl3叁种离子液体,对其溶解性进行了测试,并考察了金属卤化物摩尔分数的不同对离子液体催化异丁苯酰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根据离子液体的溶解性,可采用相应的溶剂将其从反应体系中萃取出,从而实现催化剂的重复使用;金属卤化物的含量对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大,当金属卤化物含量为x(MCl3)=0.7时,催化剂的活性最高,目标产物收率达到64.9%。第四章,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SO24/ZrO2、SO24/TiO2、SO24/Fe2O3等一系列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对其酸强度进行了测定,并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对其在异丁苯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比较,目的在于筛选出一种活性较高的催化剂进行后续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SO24/ZrO2固体超强酸的催化活性相对最高。分析原因为,Zr的电负性较低,负载硫酸后更易形成强Lewis酸中心;并且Zr原子的配位数为8,金属氧化物负载硫酸后表面配位不饱和的情况更易出现,因此理论上SO24/ZrO2的活性也会最高,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第五章,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引入Al2O3对活性较高的SO24/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进行改性。比表面积测定结果显示,引入Al2O3对载体进行改性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但相应的孔径有所下降;XRD测试结果表明,当Al2O3引入量为2%时,催化剂结晶度最好,活性四方相最稳定。改性后的催化剂活性由原来的50%提高至67%左右,提高了约34%。采用浸渍焙烧法考察了改性后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次数,催化剂活性稍微有所改变。分析原因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后,表面负载的硫酸会有部分流失,浸渍焙烧法虽然能够及时补充流失的硫酸根,但由于催化剂晶型已经确定,负载SO24的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活性稍微下降。(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4-06-10)
王艳,吕伟,高友兵,姚小泉[6](2013)在《溴钴法催化氧化异丁基苯制异丁酰苯》一文中研究指出异丁酰苯是制备光引发剂1173的重要中间体,但它在生产中普遍采用傅克酰基化反应制备,需要使用大量的叁氯化铝,后处理困难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在文献报道的以异丁基苯为底物,苄位亚甲基C-H键的选择性催化氧化方法中,多采用TBHP[1]、HNO[2]3]3、KMnO[4及氮氧化物[4]等作为氧化剂,成本高昂且危险性高;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常压下利用分子氧为氧化剂的催化选择性氧化无疑是一条比较理想的路线.在利用分子氧的芳烃侧链甲基选择性氧化中,钴-溴催化体系是研究较多的体系.而利用该体系对苄位亚甲基C-H的选择性氧化研究相对较少,在零星的报导中,收率低且选择性差.针对异丁基苯底物,我们使用Co(Ⅱ)盐与多种具有表面活性剂作用的溴化季铵盐作为催化剂,通过季铵盐种类选择、催化剂配比和温度控制,实现了常压下以氧气为氧化剂,高选择性氧化异丁基苯制备异丁酰苯,并得到中等以上的收率.该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及底物的拓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期刊2013-10-17)
石靖[7](2013)在《1,3-二(4,4,4-叁氟甲基-1,3-氧代异丁基)苯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及催化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β-二酮及其衍生物作为金属离子的重要配体,其金属配合物在发光领域和催化领域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含有吸电子基(-CF3)的双齿1,3-二(4,4,4-叁氟甲基-1,3-氧代异丁基)苯(BTP)配体,并通过红外、紫外、核磁、质谱对配体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该配体与稀土金属螯合形成13种稀土金属配合物:[Ln2(BTP)3(H2O)4][Ln=Sm (1), Eu (2), Nd (3), Yb (4), Gd (5)];[Ln2(BTP)3(bpy)2][Ln=Sm (6), Eu (7), Nd (8), Yb (9), bpy=2,2-联吡啶];[Ln2(BTP)3(phen)2][Ln=Sm(10), Eu (11), Nd (12), Yb (13), phen=1,10-邻菲啰啉];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热失重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测试确定了配合物1-9的分子结构,其中包括5个二元稀土配合物和4个未见报道的叁元稀土配合物。其次,对钐、铕、钕、镱四个系列稀土配合物的固态、液态激发和发射光谱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配体BTP能够有效敏化稀土离子(Sm~(3+), Eu~(3+), Nd~(3+),Yb~(3+))发出特征荧光,同时辅助配体2,2-联吡啶和1,10-邻菲啰琳有荧光增强的作用。最后,开发出以双β-二酮为配体促进碘化亚铜催化Ullman交叉偶联反应的新体系,分别考察了BTP、CuI、18-冠-6、反应温度、碱、溶剂、反应气氛等条件对该反应气氛的影响,进行了工艺优化,并利用该体系合成了16个芳基亚胺类化合物。(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3-05-15)
陈建军,周丽萍[8](2013)在《4-羟基-3-异丁基苯硼酸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溴-2-羟基苯甲醛(2)为起始原料,经苄基保护,与Wittig试剂反应,得关键中间体(4),(4)经格氏、酯化及水解反应,得4-苄氧基-3-异丁烯基苯硼酸(5),(5)经氢化还原反应,制得4-羟基-3-异丁基苯硼酸(1),总产率为63%。关键的中间体及产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MS表征确认。(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3年04期)
陈新德[9](2013)在《异丁基苯合成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丁基苯是合成消炎、解热、镇痛药物布洛芬的主要中间体。目前国内外主要的生产方法是甲苯与丙烯侧链烷基化反应制备异丁基苯。我国异丁基苯的生产工艺是“一锅煮合成法”,此工艺存在异丁基苯收率低、选择性差、副反应多和生产成本高等缺点。本文通过研究甲苯与丙烯侧链烷基化合成异丁基苯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历程,确定提出采用“分步合成法”的生产工艺。通过研究不同催化剂体系对异丁基苯收率的影响,从催化剂的活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采用以钠钾合金为催化剂,以碳酸钾为载体的催化体系。采用不锈钢高压釜反应器,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搅拌速率和反应物物料比等因素对异丁基苯收率的影响,确定较优的反应工艺条件为:丙烯与甲苯的摩尔比为0.85:1,催化剂用量为甲苯质量的2.5%,碳酸钾用量为甲苯质量的8.0%,分散剂A的用量为甲苯质量的0.5%,苄基化反应温度为200℃,苄基化反应时间为1.5h,烷基化反应温度为210℃,烷基化反应时间为6h,搅拌速率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甲苯转化率可达67.8%,异丁基苯的收率为55.1%,异丁基苯对甲苯的选择性为81.3%。本文还对甲苯与丙烯侧链烷基化合成异丁基苯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动力学预实验得出:(1)当碳酸钾目数大于150目时,内扩散的影响可以消除。(2)当搅拌速度大于800r/min时,外扩散的影响可以消除。在此条件下,建立的动力学方程为:(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3-04-10)
袁剑,张波,胡文清,戴琪军[10](2012)在《MgO/AC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在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中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gO/活性炭(AC)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XPS和CO2-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MgO/AC催化剂在以异丙醇为氢源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生成1-(4-异丁基苯基)乙醇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与MgO催化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gO/AC催化剂因MgO分散度提高使碱中心数目增加,以及π电子的相互作用使催化剂活性中心附近的对异丁基苯乙酮浓度增大,这两方面的原因使MgO/AC催化剂比MgO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氢转移活性;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的适宜反应条件为:10.0%MgO/AC催化剂用量(以对异丁基苯乙酮为基准)为0.15 g/mmol、n(异丙醇):n(对异丁基苯乙酮)=10:1、82℃、4 h,在此条件下对异丁基苯乙酮转化率达到80%以上。(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2年06期)
异丁基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了20个目标化合物,并通过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细胞上清液中NO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了构效关系。合成的20个目标化合物全部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ESI-MS、~1H NMR和~(13)C NMR确认。体外活性实验表明,有18个目标化合物在浓度为40μmol·L~(-1)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中以9a、8b、7c和9c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7c和9c的IC_(50)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相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丁基苯论文参考文献
[1].王金凯,李兴泰,吕志果,郭振美.Pd/C催化对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生成对异丁基苯乙醇[J].药学研究.2019
[2].杨璐,史行,李云兰,陈曦,牛思青.新型含异丁基苯甲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炎活性的初步研究[J].药学学报.2018
[3].李定,墙氏梅良,淡文佳,任彦亮,张鞍灵.新型异丁基苯酮类Ⅱ型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C].第十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墙报).2017
[4].吕志果,马秀玲,周超,郭振美,李高宁.4-异丁基苯乙酮加氢-羰基化合成布洛芬[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乔志强.异丁基苯付克酰基化合成对异丁基氯代苯丙酮反应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
[6].王艳,吕伟,高友兵,姚小泉.溴钴法催化氧化异丁基苯制异丁酰苯[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2013
[7].石靖.1,3-二(4,4,4-叁氟甲基-1,3-氧代异丁基)苯金属配合物的荧光及催化性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
[8].陈建军,周丽萍.4-羟基-3-异丁基苯硼酸的合成研究[J].应用化工.2013
[9].陈新德.异丁基苯合成工艺及反应动力学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
[10].袁剑,张波,胡文清,戴琪军.MgO/AC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在对异丁基苯乙酮氢转移反应中的性能[J].石油化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