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热液和冷泉活动是现代深海环境中两个重要的极端系统,它们均是岩石圈与外部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转移和交换的重要途径,它们之间既有显著差异,但也存在很多相似点。一系列调查研究表明,在某些特殊构造单元,热液和冷泉活动可能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在构造地质、生物生态和元素循环上存在某种相互作用或耦合关系。冲绳海槽作为西太平洋一个典型的弧后盆地,发育了繁盛的热液和冷泉活动,是研究这两个海底极端系统相互影响机制的天然实验室。在大量文献调研和野外精细探测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冲绳海槽内相互毗邻的冷泉和热液之间的物质扩散过程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初步建立了两个极端系统内两种不同流体相互作用的概念模型,认识到未来如对两个深海极端环境共生区构造发育特征、地层流体演化、生物群落以及矿物元素组成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冷泉-热液两个系统在物质和能量上的耦合关系模型,同时也有助于揭示它们在生物生态之间的沟通融合规律,最终可建立盆地尺度上热液-冷泉区相互作用模式,从而加深对西太平洋甚至全球范围内冷泉-热液两个极端环境系统甚至"流体-固体"耦合的规律性认识。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吴能友,孙治雷,卢建国,蔡峰,曹红,耿威,罗敏,张喜林,李清,尚鲁宁,王利波,张现荣,徐翠玲,翟滨,李鑫,龚建明,胡钰,林根妹
关键词: 热液,冷泉,相互作用,物质能量循环,冲绳海槽
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
单位: 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点项目(91858208),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计划(ts201712079),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调查专项项目(DD20190819)
分类号: P744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19070102
页码: 23-35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1852K
下载量: 198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太平洋典型弧后盆地的地质构造、岩浆作用与热液活动[J]. 海洋科学集刊 2016(00)
- [2].冲绳海槽中部无井区速度场建立及应用[J]. 海洋科学 2015(07)
- [3].冲绳海槽火山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板块活动与金属成矿作用[J]. 矿物学报 2013(S2)
- [4].冲绳海槽西部陆坡第四纪沉积地层划分[J]. 地质学报 2018(12)
- [5].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古环境演化:来自元素地球化学的证据[J]. 海洋学报 2015(06)
- [6].西南冲绳海槽的微震活动性与断层作用[J]. 世界地震译丛 2008(04)
- [7].冲绳海槽西南端中全新世以来的沉积速率与物源分析[J]. 科学通报 2009(09)
- [8].冲绳海槽北部冷泉碳酸盐岩对海底天然气渗漏活动的指示[J]. 矿物学报 2015(S1)
- [9].冲绳海槽中部热液区及典型喷口区地形地貌特征[J]. 海洋地质前沿 2015(03)
- [10].88ka以来冲绳海槽北部物源及沉积通量演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5(05)
- [11].我国“科学号”在冲绳海槽科考满载而归[J]. 青海国土经略 2014(03)
- [12].18.5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沉积物碎屑态来源和古环境变化的常量元素记录[J]. 海洋地质前沿 2017(05)
- [13].南冲绳海槽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的气象和水文条件[J]. 海洋通报 2015(02)
- [14].东海划界不能回避冲绳海槽[J]. 南风窗 2010(14)
- [15].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物源和热液活动的指示[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8(02)
- [16].南冲绳海槽1000年以来的硅藻记录及古环境[J]. 科学通报 2011(08)
- [17].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4)
- [18].冲绳海槽热液区可培养硫氧化细菌多样性及其硫氧化特性[J]. 微生物学报 2019(06)
- [19].16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J]. 沉积学报 2018(06)
- [20].冲绳海槽中部8.2ka以来GDGTs组成及温度重建[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6)
- [21].冲绳海槽中部MIS 6期以来Florisphaera profunda百分含量变化及其控制因素[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01)
- [22].南冲绳海槽深海沉积物中度嗜盐菌系统进化及多样性分析[J]. 海洋科学 2009(05)
- [23].近7300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上升流的演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2)
- [24].构造地质过程对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的控制研究综述[J]. 海洋通报 2018(05)
- [25].东海陆架外缘区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制[J]. 海洋与湖沼 2018(06)
- [26].冲绳海槽北部15ka B.P.以来沉积物源及控制因素——稀土元素的证据[J]. 海洋与湖沼 2008(02)
- [27].冲绳海槽南部流纹岩中角闪石的化学特征及其对岩石成因的指示[J]. 海洋学报 2017(12)
- [28].中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氧化还原环境重建及其气候效应[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4)
- [29].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地质条件与资源潜力[J]. 地球学报 2014(06)
- [30].中全新世以来南冲绳海槽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化石证据[J]. 科学通报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