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检验及其对保质期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岩,周龙杰,王麟[1](2021)在《壳聚糖固定化漆酶时间温度指示剂制备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剂因其安全环保、成本较低成为智能包装领域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利用漆酶催化愈创木酚氧化分解产生随时间温度累积的颜色变化特性制备漆酶型TTI。首先测定巴氏杀菌乳储存过程中酸度值,计算其变质活化能为27.14kJ/mol。改变漆酶浓度和愈创木酚浓度,使TTI体系中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与巴氏杀菌奶变质活化能匹配,利用柠檬酸与壳聚糖间发生交联反应以及冻融过程中冰晶融化产生的孔洞实现漆酶的固定化,最后确定TTI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示当酶浓度为2mg/mL、愈创木酚浓度为40mmol/L时,TTI体系活化能为32.82kJ/mol,最接近巴氏杀菌乳的变质活化能,可用于指示巴氏杀菌乳的新鲜度。
刘红,王达,张明,吴光虹,刘岘铄,张晓燕[2](2017)在《饮料保质期测试方法的研究综述》文中指出作为衡量饮料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饮料保质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注。该文从一般饮料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引出了影响饮料保质期的主要因素,并详细介绍了影响饮料保质期的物理、化学因素试验方法、加速破坏性试验方法和常温长期测试方法等以及影响保质期的重要考察指标,为饮料行业的研发人员提供一定的实验思路。
王莹[3](2016)在《嗜酸乳杆菌细菌素纯化及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嗜酸乳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菌,是人体肠道中主要益生菌,对人体具有显着的健康促进作用,是公认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GRAS)。乳与乳制品属于营养价值高、成分丰富且完善的大众化食品,但极易腐败变质,因此探寻一种自然安全的防腐剂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嗜酸乳杆菌产生的细菌素具有防止腐败的作用,所以近年成为研究的热点。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Lactobacillin为研究对象,首先优化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发酵条件获得高产量的细菌素Lactobacillin;其次建立分离纯化路线,并对细菌素Lactobacillin进行鉴定和蛋白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将该细菌素应用到鲜乳中建立防腐体系。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细菌素相对抑菌效价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培养基初始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及接种量四个因素对细菌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培养温度35℃、接种量为2.5%、培养时间28 h,在此条件下细菌素Lactobacillin相对抑菌效价值达到247.49±1.05 A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倍。2.分别采用硫酸铵盐析沉淀、1k膜包超滤、HiTrapTM CaptoTM Q强阴离子交换层析、SuperdexTM 75 10/300 GL凝胶柱层析技术对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进行分离纯化,利用Tricine-SDS-PAGE检测细菌素Lactobacillin分子质量,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并对蛋白序列相关生物信息学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细菌素Lactobacillin比活为11068.42 AU/mg,纯化倍数为12.24倍,得率为9.49%,分子质量约6 ku左右;序列分析得出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氨基酸序列为mlggvlsrltswddfgdvwf srlqseaearslgwrrspwqaeplaagvrpfyitqengnkga,不稳定系数为78.06%,不具有明显的跨膜结构,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二级结构预测和三级空间结构图说明存在α螺旋、伸展链、β-折叠、无规则卷曲,其中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所占比例较高。此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鉴定细菌素Lactobacillin提供了重要参考。3.研究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建立起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在消毒鲜乳防腐应用中的HACCP技术体系。按照经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纯化后的细菌素Lactobacillin蛋白浓度0.019 mg/mL计算,在鲜乳和消毒鲜乳中添加细菌素Lactobacillin 50μg/mL,测定其在4℃贮藏期间抑菌活性、酸度、感官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条件下贮藏,添加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试验组鲜乳在贮藏4 d时细菌数4.5×106 cfu/mL、酸度值20 0T、煮沸后凝固、色泽青色、出现腐败变质现象与未添加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对照组鲜乳贮藏2 d时各指标基本一致;添加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试验组消毒鲜乳在贮藏40 d时细菌数2.3×105 cfu/mL、酸度值25 0T、煮沸后沉淀、色泽暗淡、出现酸臭味与对照组消毒鲜乳贮藏3436 d时基本一致,有效延长鲜乳保质期2 d,消毒鲜乳保质期46 d。通过对消毒鲜乳中添加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建立,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陈浩[4](2015)在《休闲豆制品超高压杀菌工艺及产品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休闲豆制品是指将作为菜肴的豆腐干经卤制、调味、包装、杀菌等工艺制成的风味独特、满足休闲、旅游等消费需求的即食豆制产品,典型产品有川式麻辣熏干、湘式香辣卤豆腐干、安徽茶干以及江浙油炸卤汁豆腐干等。因其食用方便、美味可口,产品风靡全国,产销量年年攀升,仅邵阳风味的湘式休闲豆腐干年产值就超过30亿元。为保障产品安全,延长保质期,目前休闲豆制品生产大多采用热杀菌,但高温处理会导致产品结构硬化,弹性减小,风味损失等,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制约豆制品行业发展。而超高压技术可在中低温条件下有效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品质。本研究以邵阳风味的湘式休闲豆腐干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超高压杀菌工艺,并与工厂最常用的两种热杀菌工艺相比较,研究超高压处理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杀菌率为评价指标,分别对压力、保压时间和温度进行了单因素考察,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高压杀菌工艺,获得最佳超高压杀菌工艺为:压力438MPa,保压时间21min,温度61℃,此时杀菌率为96.62%,优于工厂最常用的热杀菌工艺——巴氏杀菌(95℃、保温40min)和高温反压杀菌(115℃、保温20min)。2.采用感官评价和质构仪测定法对未杀菌、巴氏杀菌、高温反压杀菌及超高压杀菌的休闲豆腐干色、香、味、硬度、弹性、咀嚼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1)质构仪测定结果显示,与未杀菌产品相比,超高压和热杀菌的休闲豆制品硬度显着增加(P<0.05),弹性下降,咀嚼性增加。超高压处理样品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与巴氏杀菌产品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与高温反压杀菌差异显着(P<0.05)。(2)双盲法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未杀菌样品感官得分最高(94.3分),高温反压杀菌样品得分最低(85.1分),感官人员能明显感觉到,产品结构硬化、耐咀嚼性增大、弹性下降,风味减弱,这说明产品品质下降明显。超高压处理样品感官得分为92.8分,排名第二,高于巴氏杀菌的89.1分,与未杀菌样品感官得分无显着差异(P>0.05),接受度较高。(3)分析了质构参数与感官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感官得分与硬度、咀嚼性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52,-0.983,与弹性正相关(R2=0.89),说明质构参数能够客观反映出休闲豆制品的感官品质。而硬度和咀嚼性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R2=0.978),弹性与硬度、咀嚼性均表现负相关。
杨慧英[5](2014)在《长效液体乳聚乙烯吹塑薄膜阻隔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的水蒸气透过量、氧气透过量进行研究,在满足液体牛奶保鲜期要求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聚乙烯吹塑薄膜的阻透性要求,从而降低液体牛奶产品的包装成本。
李冬梅,赵兵,王树忠[6](2012)在《原料奶中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文中认为利用微分生物动力学理论分析原料奶中细菌生态演变的过程,建立了在温度影响下原料奶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模型的平衡点稳定性充分条件,从而确定了牛奶变质的临界条件.
廖鑫[7](2011)在《巴氏鲜奶中优势腐败微生物的菌相分析与生长预测模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巴氏鲜奶的优势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巴氏鲜奶中主要存在假单胞菌、肠杆菌科、乳酸菌、酵母菌及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属等主要腐败微生物。其中初步分离出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和酵母菌各2株,乳酸杆菌、乳酸球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各1株。确定假单胞菌、肠杆菌科和乳酸菌是引起巴氏鲜奶腐败的优势微生物。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数量,建立巴氏鲜奶中优势腐败微生物在不同的储藏温度下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细菌总数以及各类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总的来说,假单胞菌、乳酸菌和肠杆菌科在所研究的温度下均与细菌总数相当,增长速度最快。酵母菌和微球菌及葡萄球菌属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4℃、10℃、15℃、20℃储藏温度下连续监测巴氏鲜奶中菌落总数的生长,运用统计学软件SAS9.1拟合菌落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动力模型,表明Gompertz模型能很好拟合菌落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且判定系数R2值在实验温度下均达到为0.9以上,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平方根模型描述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期的关系,得到菌落总数生长的二级模型,表明温度与最大比生长速率和延滞期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黄润[8](2011)在《高粘度低后酸酸奶发酵剂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乳制品工业的迅猛发展,积极研究和开发不同种类的酸奶发酵剂,对提高酸奶的品质和酸奶发酵剂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市售酸奶易出现粘度低和后酸化严重的两个问题,通过单发酵酸奶和复配发酵酸奶试验,筛选出一对具有产粘高和后酸化度低特性的球杆菌组合:PZST4-PZLB5。具体结果如下:(1)从商业发酵剂中运用分离纯化的方法初选出六株嗜热链球菌和五株保加利亚乳杆菌,通过单发酵酸奶试验和复配发酵酸奶试验筛选出一组菌株,与对照组G027相比,具有粘度高和后酸化度低的特性。(2)对PZST4进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为:葡萄糖13.3g/L、大豆蛋白胨8.9g/L、酵母浸粉8.9g/L、牛肉粉8.9g/L、Na2HPO4 6.75g/L、NaH2PO4 16.75g/L和MgSO4·7H2O 100mg/L。培养温度为37℃、接种量为5%、起始pH为6.8,培养16h达到最大菌体干重。(3)对PZLB5进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为:蔗糖13.3g/L、大豆蛋白胨8.9g/L、酵母浸粉8.9g/L、牛肉粉8.9g/L、柠檬酸钠1.25g/L、乙酸钠3.125g/L、K2HPO4 1.25 g/L、MgSO4·7H2O 200mg/L和MnSO4·5H2O 50mg/L。培养温度为37℃、接种量为2%、起始pH为6.5,培养18h达到最大菌体干重。(4)对球杆菌比例进行试验,可知酸奶发酵剂中PZST4:PZLB5的比例为50:1时能更好地达到产粘高后酸化低的效果。
赵兵[9](2011)在《原料奶中菌群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及奶质检测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牛奶是大众喜爱食品之一。牛奶丰富的营养物质也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条件。因此,要了解牛奶中的细菌变化情况,才能保证牛奶的奶质。本文针对原料奶中菌群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奶质检测两个问题,通过机理分析以及数据资料统计分析,建立了原料奶中细菌间相互作用和用于细菌检测的数学模型。主要研究工作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牛奶在自然发酵与酸败中生态演变过程,得到了牛奶中的细菌变化规律,考虑了温度变化对牛奶细菌增长的影响,利用已有的试验分析方法得到了各阶段牛奶中细菌变化随温度参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从而建立了牛奶奶中乳酸菌、酵母菌和营养物质乳糖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利用微分生物动力学理论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给出了乳酸菌、酵母菌依赖着温度的变化趋势,得到了非负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进行了数值仿真。同时利用在统计分析方法给出了牛奶变质的临界温度,为控制贮存原料奶的温度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在分析牛奶细菌数量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由近红外光谱在检测微生物以及牛奶中细菌的应用,得到细菌能够反射出不同的光谱数据,从而用多波长光谱检测牛奶成分的方法,并且考虑到测量时间、温度对细菌变化的影响,利用牛奶细菌数量和不同波长单色光吸光度之间的关系,以多光路的测量方式实现了多波长的牛奶细菌光谱测量。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多波长光谱数据测定牛奶中细菌数目的数学模型,揭示光谱数据和牛奶中细菌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
那宇[10](2007)在《软包装榨菜的超高压杀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高压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在国际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超高压处理技术比热处理更好的保持了食品的原有风味、色泽和营养价值。榨菜是我国主要的腌渍蔬菜和世界三大酱腌菜之一,一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软包装榨菜是市场上主要的流通形式,但是一直受胖袋和防腐剂问题所困扰。关于超高压杀菌技术在我国传统的腌渍品中还很少,本文研究超高压技术对软包装榨菜杀菌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超高压技术处理软包装榨菜的杀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3组单因素实验和一组正交实验。得到超高压杀菌的最佳工艺为压力300 MPa,保压20 min,能有效地防止胖袋。2.比较超高压处理、热处理以及添加防腐剂的超高压处理和热处理对榨菜的品质和胖袋情况的影响。超高压处理感官上好于热处理,热处理有蒸煮味。榨菜的脆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Ck组下降最为显着,添加防腐剂组、加热加压组可以更好的保榨菜的脆度(P<0.05)。榨菜中的蛋白质含量处理后都有所升高,经过高压处理组增加显着,达10%左右,氨基酸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加热组、加压组间差异不显着。亚硝酸盐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加热处理更有利于榨菜中亚硝酸盐的降解。3.研究了超高压和加热协同处理的工艺。当杀菌温度为70℃,加热7 min,超高压在200 MPa下保压20 min可以取得最好的杀菌效果,且杀菌温度和超高压压力在95%的显着水平上对杀菌效果具有显着性影响。4.研究了造成软包装榨菜胖袋的原因-微生物。从软包装榨菜中分离得到8株细菌,2株霉菌,2株酵母。利用反证法找到使软包装榨菜产气的微生物—2株酵母菌。研究其耐温和耐压性,其中酵母A对温度敏感,加热很容易将其杀死,但较耐压;酵母B对压力敏感,300 MPa的压力即可防止胖袋,但较耐热。因此本文认为采用加热和加热的协同效应杀菌可以更经济的控制榨菜的胖袋。
二、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检验及其对保质期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检验及其对保质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壳聚糖固定化漆酶时间温度指示剂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仪器 |
1.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巴氏杀菌乳新鲜度的表征及酸度测量方法 |
2.2 壳聚糖固定化漆酶TTI的制备 |
2.3 壳聚糖固定化漆酶TTI反应速率表征及颜色测量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度下巴氏杀菌乳的酸度变化速率 |
3.2 巴氏杀菌乳变质过程活化能的确定 |
3.3 不同温度下壳聚糖固定化漆酶TTI反应速率的确定 |
3.4 壳聚糖固定化漆酶TTI中酶促反应活化能的确定 |
4 结论 |
(2)饮料保质期测试方法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饮料保质期内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
2 影响因素实验 |
3 加速破坏性试验 |
4 长期试验 |
5 保质期试验重点考察项目 |
6 保质期试验研究结果评价 |
(3)嗜酸乳杆菌细菌素纯化及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嗜酸乳杆菌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嗜酸乳杆菌的生理功能 |
1.1.2 嗜酸乳杆菌的研究现状 |
1.1.3 嗜酸乳杆菌的研究趋势 |
1.1.4 嗜酸乳杆菌在乳品工业上的应用 |
1.2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细菌素的定义及分类 |
1.2.2 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
1.2.3 细菌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4 细菌素应用于食品防腐的优势 |
1.2.5 细菌素在乳品防腐中应用 |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发酵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菌种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株的培养 |
2.3.2 细菌素Lactobacillin抑菌作用影响因素的排除 |
2.3.3 细菌素Lactobacillin发酵条件优化单因素试验 |
2.3.4 正交试验 |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6 细菌素Lactobacillin抑菌活性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培养基初始p H对细菌素Lactobacillin抑菌效价的影响 |
2.4.2 培养温度对细菌素Lactobacillin抑菌效价的影响 |
2.4.3 培养时间对细菌素Lactobacillin抑菌效价的影响 |
2.4.4 接种量对细菌素Lactobacillin抑菌效价的影响 |
2.4.5 正交试验及分析 |
2.4.6 验证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纯化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Lactobacillin蛋白质浓度及抑菌活性测定 |
3.3.2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粗提液制备 |
3.3.3 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细菌素Lactobacillin |
3.3.4 凝胶柱层析纯化细菌素Lactobacillin |
3.3.5 脱盐柱纯化细菌素Lactobacillin |
3.3.6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菌素Lactobacillin纯度 |
3.3.7 细菌素Lactobacillin分子质量的测定 |
3.3.8 HPLC-MS/MS鉴定细菌素Lactobacillin |
3.3.9 细菌素Lactobacillin序列分析 |
3.3.10 细菌素Lactobacillin理化性质分析 |
3.3.11 跨膜螺旋信号分析 |
3.3.12 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预测 |
3.3.1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硫酸铵粗提细菌素Lactobacillin |
3.4.2 阴离子交换层析 |
3.4.3 凝胶柱交换层析 |
3.4.4 高效液相检测细菌素Lactobacillin纯度 |
3.4.5 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纯化结果 |
3.4.6 细菌素Lactobacillin分子质量测定 |
3.4.7 HPLC-MS/MS鉴定细菌素Lactobacillin及序列分析 |
3.4.8 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理化性质 |
3.4.9 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氨基酸跨膜螺旋信号分析 |
3.4.10 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二级和三级结构预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嗜酸乳杆菌细菌素Lactobacillin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及HACCP体系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细菌素Lactobacillin的制备 |
4.3.2 细菌素Lactobacillin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 |
4.3.3 细菌素Lactobacillin对消毒鲜乳保质期的影响 |
4.3.4 感官指标测试 |
4.3.5 细菌素Lactobacillin应用于消毒鲜乳中HACCP体系的建立 |
4.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细菌素Lactobacillin对鲜乳保质期的影响 |
4.4.2 细菌素Lactobacillin对消毒鲜乳保质期的影响 |
4.4.3 细菌素Lactobacillin应用于消毒鲜乳中HACCP体系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休闲豆制品超高压杀菌工艺及产品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休闲豆制品概述 |
1.1.1 休闲豆制品 |
1.1.2 休闲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
1.1.3 休闲豆制品的市场状况 |
1.2 休闲豆制品的微生物安全与质量问题 |
1.2.1 休闲豆制品中微生物的来源 |
1.2.2 休闲豆制品产品微生物限量 |
1.3 休闲豆制品传统杀菌技术 |
1.3.1 巴氏杀菌 |
1.3.2 高温反压杀菌 |
1.4 新型食品杀菌技术 |
1.4.1 微波杀菌技术 |
1.4.2 辐照杀菌技术 |
1.5 超高压技术 |
1.5.1 超高压技术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
1.5.2 超高压技术对微生物的影响 |
1.5.3 超高压杀菌对食品成分的影响 |
1.5.4 超高压杀菌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
1.5.5 超高压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现状 |
1.5.6 超高压技术需注意和待解决的问题 |
1.6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休闲豆制品超高压杀菌工艺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样品理化指标 |
2.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3 响应面优化设计 |
2.3.4 热杀菌工艺的杀菌效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超高压杀菌对休闲豆制品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超高压对休闲豆制品质构的影响 |
3.3.2 感官评价 |
3.3.3 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
(5)长效液体乳聚乙烯吹塑薄膜阻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样品的前处理 |
1.4 聚乙烯吹塑膜的检测 |
1.4.1 聚乙烯吹塑膜外观的检测 |
1.4.2 聚乙烯吹塑膜拉断力的检测 |
1.4.3 聚乙烯吹塑膜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的检测[10-11] |
1.4.3.1 氧气透过率 |
1.4.3.2 水蒸气透过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聚乙烯吹塑膜拉断力 |
2.2 聚乙烯吹塑膜氧气透过率、水蒸气透过率 |
(6)原料奶中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 预备知识 |
1 模型建立 |
2 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
3 数值模拟 |
4 牛奶变质的临界条件的确定 |
5 结 语 |
(7)巴氏鲜奶中优势腐败微生物的菌相分析与生长预测模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巴氏鲜奶 |
1.1.2 巴氏鲜奶的杀菌技术 |
1.2 巴氏鲜奶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腐败变质 |
1.2.1 巴氏鲜奶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 |
1.2.2 微生物引起巴氏鲜奶的腐败变质 |
1.3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模型及其在巴氏鲜奶中的应用 |
1.3.1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模型简介 |
1.3.2 模型在巴氏鲜奶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立题的背景与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巴氏鲜奶中优势腐败微生物的分离、初步鉴定与菌相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巴氏鲜奶中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
2.3.2 巴氏鲜奶的初始菌相分析 |
2.3.3 不同储藏温度下微生物菌相变化规律的研究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温度下巴氏鲜奶中微生物的预测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3.1 微生物计数 |
3.3.2 一级模型拟合 |
3.3.3 二级模型拟合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不同温度对菌落总数生长的影响 |
3.4.2 菌落总数生长动力学模型的拟合 |
3.5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创新点分析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高粘度低后酸酸奶发酵剂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酸奶及其历史发展 |
1.2 酸奶的营养价值及生理保健功能 |
1.2.1 酸奶的营养价值 |
1.2.2 酸奶的生理保健功能 |
1.3 酸奶粘性物质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
1.3.1 粘性物质的产生 |
1.3.2 影响粘性物质产生的因素 |
1.4 酸奶后酸化机理及防止措施 |
1.4.1 后酸化机理 |
1.4.2 后酸化的防止措施 |
1.5 发酵剂 |
1.5.1 酸奶发酵剂的种类及特点 |
1.5.2 酸奶发酵剂的微生物学 |
1.6 酸奶发酵剂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试验药品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分离纯化菌株 |
2.2.2 液体培养基的初步选择 |
2.2.3 滴定酸度(°T)的测定 |
2.2.4 脱水收缩性的测定 |
2.2.5 粘度的测定 |
2.2.6 分子鉴定 |
2.2.7 菌体密度OD 值的测定 |
2.2.8 活菌数的测定 |
2.2.9 杂菌、致病菌、霉菌的检验 |
2.2.10 水分含量的测定 |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酸奶制作工艺 |
2.3.1 单发酵酸奶试验 |
2.3.2 复配发酵酸奶试验 |
2.3.3 酸奶感官评定步骤 |
2.4 培养基的筛选与配比优化 |
2.4.1 接种和传代 |
2.4.2 培养基碳、氮源的优化 |
2.4.3 培养基中碳氮质量比的优化 |
2.4.4 培养基缓冲盐的优化 |
2.4.5 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优化 |
2.5 静态培养条件的研究及生长曲线的研究 |
2.5.1 静态培养条件的优化 |
2.5.2 生长曲线 |
2.6 发酵剂的中试生产 |
2.7 球菌与杆菌比例的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离纯化菌株的菌落形态 |
3.2 液体培养基的初步选择结果 |
3.3 单发酵酸乳结果 |
3.3.1 六株嗜热链球菌单发酵酸乳粘度的变化 |
3.3.2 五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单发酵酸乳酸度的变化 |
3.4 复配发酵酸乳结果 |
3.4.1 不同组合的发酵酸乳在贮藏结束后(21d)pH 值的变化 |
3.4.2 不同组合的发酵酸乳在贮藏期内(21d)酸度的变化 |
3.4.3 不同组合的发酵酸乳在贮藏期内(21d)粘度的变化 |
3.4.4 不同组合的发酵酸乳在贮藏期内(21d)脱水收缩性的变化 |
3.4.5 不同组合的发酵酸乳在贮藏期结束后(21d)的感官评定 |
3.4.6 最优发酵组合的筛选 |
3.5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3.6 PZST4、PZLB5 培养基的优化结果和分析 |
3.6.1 PZST4、PZLB5 培养基碳源、氮源的筛选 |
3.6.2 PZST4、PZLB5 培养基中碳、氮质量比的优化 |
3.6.3 PZST4、PZLB5 培养基缓冲盐的优化 |
3.6.4 PZST4、PZLB5 培养基微量元素的优化 |
3.7 PZST4、PZLB5 静态培养条件的研究及生长曲线的绘制 |
3.7.1 PZST4、PZLB5 静态培养条件的研究 |
3.7.2 PZST4、PZLB5 生长曲线 |
3.8 PZST4、PZLB5 的中试发酵和菌粉的制备 |
3.9 发酵剂中球杆菌的比例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原料奶中菌群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及奶质检测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2.1 关于微生物及牛奶中细菌的研究 |
1.2.2 牛奶中的细菌检测方法概况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 |
1.5.1 原料奶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
1.5.2 多波长的牛奶细菌光谱测量模型 |
第2章 预备知识 |
2.1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
2.2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定理 |
第3章 原料奶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建立 |
3.3 模型的分析 |
3.3.1 平衡点的存在性 |
3.3.2 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
3.4 数值模拟 |
3.5 牛奶变质的临界条件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波长的牛奶细菌光谱测量模型 |
4.1 引言 |
4.2 多波长的光谱测量原理 |
4.3 多波长光谱测量牛奶细菌的模型 |
4.3.1 多波长光谱测量模型机理分析 |
4.3.2 多波长光谱测量牛奶细菌模型建立 |
4.3.3 模型求解 |
4.4 模型的应用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软包装榨菜的超高压杀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高压杀菌国内外的发展 |
1.1.1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 |
1.1.2 超高压技术的优越性 |
1.1.3 超高压技术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
1.1.4 超高压技术装备 |
1.1.5 超高压技术的前景及存在问题 |
1.2 超高压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1 超高压加工灭酶效果 |
1.2.2 超高压对肉制品品质的影响 |
1.2.3 超高压对水产品的影响 |
1.2.4 超高压处理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
1.2.5 超高压对奶制品的应用研究 |
1.2.6 超高压技术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 |
1.2.7 超高压处理对食品软包装材料性能的影响 |
1.2.8 超高压技术在提取方面的应用 |
1.3 超高压杀菌技术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
1.3.1 超高压杀菌机理研究 |
1.3.2 压力和保压时间 |
1.3.3 微生物 |
1.3.4 温度 |
1.3.5 食品成分、pH、和水分活度(Aw) |
1.3.6 加压装置和施压方式 |
1.4 榨菜在我国的历史和超高压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
1.4.1 腌酱菜的发展历史以及存在的问题 |
1.4.2 榨菜 |
1.4.3 引起榨菜腐烂变质的原因 |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榨菜的超高压杀菌工艺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检测项目: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盐度对软包装榨菜保藏的影响 |
2.3.2 超高压杀菌压力对杀菌效果和保藏期的影响 |
2.3.3 超高压保压时间对杀菌效果的影响 |
2.3.4 超高压工艺条件对榨菜保藏期及品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热和超高压杀菌对榨菜品质的影响及协同处理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与加热协同处理的工艺 |
3.2.5 检测项目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处理后感观比较和胖袋情况 |
3.3.2 酸度变化 |
3.3.3 质构变化 |
3.3.4 各处理后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
3.3.5 各种处理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影响 |
3.3.6 处理后37℃贮藏的菌落变化 |
3.3.7 处理对亚硝酸盐的影响 |
3.3.8 超高压加热协同处理工艺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榨菜中主要胖袋菌的分离和灭菌效果分析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2.3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分离、纯化 |
4.3.2 反证试验 |
4.3.3 加热超高压杀菌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鲜牛奶中的微生物检验及其对保质期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壳聚糖固定化漆酶时间温度指示剂制备及应用[J]. 张岩,周龙杰,王麟. 数字印刷, 2021(06)
- [2]饮料保质期测试方法的研究综述[J]. 刘红,王达,张明,吴光虹,刘岘铄,张晓燕. 饮料工业, 2017(05)
- [3]嗜酸乳杆菌细菌素纯化及在牛乳保鲜中的应用[D]. 王莹. 河南科技学院, 2016(08)
- [4]休闲豆制品超高压杀菌工艺及产品品质研究[D]. 陈浩. 邵阳学院, 2015(09)
- [5]长效液体乳聚乙烯吹塑薄膜阻隔性能研究[J]. 杨慧英. 饮料工业, 2014(04)
- [6]原料奶中细菌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J]. 李冬梅,赵兵,王树忠.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2(01)
- [7]巴氏鲜奶中优势腐败微生物的菌相分析与生长预测模型的研究[D]. 廖鑫. 武汉工业学院, 2011(06)
- [8]高粘度低后酸酸奶发酵剂的研究及应用[D]. 黄润.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1)
- [9]原料奶中菌群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及奶质检测问题的研究[D]. 赵兵.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05)
- [10]软包装榨菜的超高压杀菌研究[D]. 那宇. 浙江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