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元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山东蓬莱265600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升,各项施工技术规范化与施工质量紧密相关,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是当前建筑工程的主要病害,并且在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鉴于此,本文以混凝土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控制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
0引言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扩大,因此,建筑物的整体质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与时代发展及人们的需求相适应,而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在我国建筑行业施工中普遍存在,这使得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受到了巨大影响。在我国现阶段建筑行业的整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新技术和相应新材料的引入,使得混凝土的造价低廉,同时混凝土效果较好,因此在整体的运用过程中就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探究相应的控制对策是解决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本文在这方面的运用过程中对此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分析。
1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解析
1.1混凝土内、外温成因
浇注混凝土的时间为,其全部完成浇注工作后。由于较多的水化热容易在水化的过程出现,起初因为混凝土聚集的水化热过多,使得其内部的热量不容易被挥发。从而导致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混凝土内部还会出现一定的拉应力。这也促使拉应力龄期混凝土,拉应力较大的时候,会发生温度裂缝现象。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配置钢筋不能深入内部,就会导致混凝土承受较大的内、外温差拉应力,出现温度裂缝情况。
1.2混凝土收缩成因
初期较多的水热化混凝土的消失,使得混凝土日后容易蒸发越来越多的内部自由水。确保外力不受影响下,混凝土容易伴随硬结且自身问题所构成的收缩/变形问题。然而,受到收缩变形影响,同时会受到内部钢筋所影响,使得混凝土中出现更多的拉应力。若混凝土不能承受拉应力的时候,就容易发生温度裂缝现象。
1.3温度突变成因
房屋建筑工程中,完成浇注主梁工作后,由于阳光会暴晒于主梁侧部。因此,这部分混凝土温度会明显高于其他位置,使得建筑柱梁的内部温度急剧上升,显示为非线性。这也促使主梁受到自身限制,构成较大的局部拉应力,出现温度裂缝现象。此外,其会受到暴雨、阵雨、冷空气等因素影响,完成浇注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会在短时间内下降,出现内、外温度以梯形的方式呈现。若温度应力到达一定的温度,容易发生温度裂缝。
1.4由于建筑物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缝
对于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设计而言,在整体的设计过程中,由于结构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是混凝土的收缩导致建筑物在整体的运行的时候。出现部分地区的应力集中,这些部分的拉应力过大,就会使得整体的建筑出现局部的破坏,这对于建筑的运行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同时,对于建筑物的应力集中,是建筑物产生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
2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控制策略分析
2.1设计的控制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的气候状况,合理的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布置适量温度钢筋于温度裂缝位置。以此种方法,与拉应力进行抗衡。此外,应在规定范围内选取厚度最小的钢筋保护层,避免因为厚度超标,对保护层造成影响,进而出现温度裂缝问题。与此同时,混凝土施工阶段,应有效应用后浇带、伸缩缝进行设置和分隔。同时,需结合科学、合理的对混凝土结构的形状进行扩大。以便能扩大混凝土水化热散热的范围,避免内部温度的产生较大的变化。分散应力的方式,以控制温度裂缝的发生率。需合理应用二次浇注、混凝土,因为二次浇注中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拉能力。这时,应有效的加入聚丙烯纤维网/钢筋网。
2.2材料控制的完善措施
大体积的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原因为,混凝土中可释放较多的水化热。所以,需尽量投入应用水热化较低的水泥,于大体积混凝土中,以有效的控制水泥实际的使用量。应用掺合料方式对材料进行控制,如添加一些粉煤灰,混凝土粗骨料应用级配良好、强度高、粒径较大的粗骨料,进而从根本上避免混凝土中发生收缩变形问题。此外,需对水泥含量、水泥中损害物质含量进行控制。混凝土细骨料选择方面,需按照泵送的具体标准,应用细砂/中砂,以此确保应用最小表面积、空隙率的水泥。为提高同龄期混凝土抗拉方面的能力,还能采取添加外加剂的方法,保障混凝土和易性,并控制其水灰的比例。
2.3施工控制的完善措施
混凝土浇注施工的过程,相关的试验人员的职责为结合现场具体状况,做好跟踪坍落度的测量、和易性改变的测量。结合上报于搅拌站的结果来看,应做好相关的处理。针对混凝土捣固人员来讲,应实行针对性的培训,完成考核后持证上岗。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通过固定人员实行捣鼓、钢筋集中位置的处理,如拐角和端模部位。相关的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应实行施工现场的跟班指导,以插入实行混凝土振捣。且插入振捣的最佳厚度30cm,垂直距离插入下层间距为60cm的范围内,高度控制在5~10cm的范围内。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边振捣边实行严格的观察,防止产生漏振/过阵情况。由于梁体钢筋比较密集,应根据下述对策完善施工:
(1)混凝土拌合、集中站,应将混凝土罐车运输到施工现场,采取汽车泵泵送于模板中。
(2)混凝土浇筑分层的厚度为30cm左右,采取适宜的缓凝对策,以保证梁体混凝土在初凝的阶段,完成浇注施工。
(3)灌注混凝土根据梁端~跨中,保持正确的流程施工。
(4)合理的使用撬棍在钢筋密集位置,将钢筋撬开。确保灌注混凝土达到标准后,通过值班工作所人员将钢筋工绑扎,以恢复钢筋。
(5)确保所有部位保证捣鼓严实后,将混凝土停止下沉作为标准,直至混凝土不会产生气泡现象。
(6)达到平坦表面、乏浆的状态下,完成部分振捣工作后,将振动棒慢速拿出,以避免与模板、钢筋、预应力管道、相关的预埋件发生强烈的撞击。
2.4对结构进行设计避免应力集中
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段,可以将建筑物的应力进行一定的分散,从而减少局部的应力集中,进行设计的控制主要包括在设计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设计结构进行一定的规定,同时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所需要的工艺进行测试,使得其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正常进行。除此以外,在混凝土设计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结构,如重要部分的拉应力是否存在过大的现象,或者是在设计过程中是否存在局部混凝土过厚的现象等这些情况在设计过程中都应当进行一定的规范,以避免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就是主要对混凝土的结构和施工工艺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控制。通过这些控制手段使得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整体的才智商都能够达标,避免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从而对建筑结构造成破坏。
3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在影响建筑物性能的同时又会减少建筑的使用寿命,裂缝问题,会降低房屋的承载力,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发生危险问题的几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为了能够改善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其成因开始分析,从而制定出具体的治理措施,同时要结合施工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材料的选择要与国家要求与设计相符合,监管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力度,这样在各个部分的全力配合下,混凝土裂缝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参考文献:
[1]魏大元.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355-355.
[2]邢凯军.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魅力中国,2013(11):355-355.
[3]周倩.刍议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