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患者护理50例分析
赵芬(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巴彦1518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19-0072-02
1临床资料
从2003年/2006年,收集我院收治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共50例,其中脑出血23例,脑血栓的形成27例,年龄60岁~80岁者28例,42岁~59岁者22例。下面介绍我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的情况。
2讨论
2.1对先兆症状的观察
有些患者在发病前常有一定的先兆症状,如脑血栓形成患者,由于夜间血流缓慢,脉搏变慢,多在清晨发病,发病前数日常有头晕、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一般神志清楚,本组中半数以
上病例有上述表现。高血压患者在血压高于200/120~130mmHg时易发生脑出血。本组中11例血压在200/120mmHg以上患者中,有4例发生脑出血。
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可能与颅内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颅内压增高的速度和程度有关。当血压增高时,常表示颅内压也可能增高,若同时伴有脉搏、呼吸减慢,则说明有脑干受压的现象;如出现脉搏时快时慢,说明脑干代偿功能差;如血压下降,但脑干损伤的其他症状未见好转反而恶化,则可能出现延髓功能衰竭。如果患者出现频吐,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意识障碍逐渐加深并很快进入深昏迷,两侧瞳孔不等大或忽大忽小,
边缘不整,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血压升高(收缩压较原水平升高40mmHg~60mmHg,舒张压升高20mmHg~40mmHg),呼吸脉搏减慢等现象时,则提示即将发生脑疝。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并发脑疝。
2.2对头痛的观察
本组中有20例患者主诉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60%呈剧烈的局限性劈裂样头痛,疼痛始于前头部常表示幕上出血;始于后枕部常表示幕下出血。高血压患者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呈弥漫性深部两侧钝痛与跳痛,清晨较重,常因头部震动或强烈摇动而加剧。脑梗塞患者,有18%起病时出现梗塞病灶侧头痛。颅内压增高患者的头痛,多于夜间加重。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头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程度、伴随症状及加剧或减轻的因素等情况,以协助早期诊断。
2.3对神志的观察
神志的变化是估计患者病变的部位、性质及预后的标志之一,也是辨别是否发生颅内压升高的依据之一。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发病初期,不一定都存有明显的神志改变。以后则依损伤的部位、程度、出血量的多少以及病情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脑梗塞患者,约半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时间短暂;数小时或数日后,当病变达到脑部时,则出现谵妄、癫痫、瘫痪、昏迷等神志改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较轻时可无神志不清症状,但病情发展迅速,常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本组病例中有1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改变。
2.4对呃逆的观察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可见于脑血管疾病的急性或慢性期。轻者偶而发生几次,可自行缓解;严重者每分钟1次~2次,甚至呈持续或周期性发作,并且在睡眠中也可出现。有的呃逆发作不规则,时轻时重。本组病例中有2例发生不规则的呃逆。患者出现呃逆,可能和脑干下部,主要是延髓中的网状结构受到损害有关,并且涉及呼吸中枢、呕吐中枢以及内纵束的功能活动有关。如呃逆增多,说明脑干受到了影响。所以对出现呃逆的患者,要观察呃逆的频度及有无规律性。
2.5对瞳孔的观察
观察瞳孔的对光反射,可以反映患者的视觉通路,特别是中脑的机能状态。本组病例中有10例患者的瞳孔改变明显,观察瞳孔变化,必须从第一次接触患者时就开始,以后要反复多次地进行观察对比,这对判断患者是原发性损伤还是继发性病变,有重要意义。
2.6对四肢活动及语言障碍的观察
脑血管意外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行动障碍、肢体瘫痪和语言障碍。由于发生脑出血的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也不同。内囊出血可出现偏瘫,口角歪斜等;脑桥出血可出现四肢瘫痪、强直等;小脑半球出血可出现颈项强直和一侧肢体的共济失调等。脑栓塞常引起局限性的癫痫、肢体瘫痪一侧感觉减退等。本组病例中有行动障碍或偏瘫者46例(占92%);有语言障碍者28例(占56%),约占半数以上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