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山,双杰,李永臻[1](2021)在《苯并咪唑类药物新剂型及其抗棘球蚴活性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所致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手术治疗作为棘球蚴病首选治疗方式,存在适用范围小、难以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高及患者负担重等缺陷。而药物治疗不仅是棘球蚴病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所必需的,更是手术不适用情况下的首要选择。本文结合苯并咪唑类药物的理化特性、药代性质,对苯并咪唑类药物新剂型的抗棘球蚴活性做一综述,为今后探索棘球蚴病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刘可欣,张伟,金朝辉,秦舟,扎西群宗,徐珽[2](2020)在《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发生各种不良反应的概率,探讨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通过PubMed、 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检索时间为各个数据库建库开始至2019年9月),收集阿苯达唑用于棘球蚴病治疗的文献,参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中阿苯达唑用药后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共纳入26篇文献,结果显示研究地区以我国新疆为主,西藏地区对该药物的研究相对缺乏,有限的研究文献中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不良反应类型常见于消化系统、皮疹、血液系统等,且多为一过性。提示目前关于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研究有限,虽然基于现有研究提示阿苯达唑治疗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仍需更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验证和支撑。
孙立[3](2019)在《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防治现状与医防结合模式初探》文中指出目的:通过调查新疆包虫病流行区域患者的药物治疗现况,探索包虫病患者在医防结合模式下的诊治与全程健康管理路径,总结现行模式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评价标准,为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干预初期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2017年奇台县、吉木萨尔县和察布查尔县定点医院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计六家机构登记在册的包虫病患者资料,通过双人录入原则进行患者病案资料和随访信息的整理,应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疆包虫病流行区患者防治体系进行基线调查;对医防结合模式的首批试点县包虫病患者治疗过程全程追踪随访,进行医防结合模式实施前后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采用Bagging模型、AdaBoost模型、随机森林模型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随访效果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半结构化问卷调查方法对现行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实施效果进行定性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包虫病患者主要分布在乡村(85.9%),文化程度大多在高中及以下(96.3%),复发再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占55.6%(75/135)。药物治疗随访服药不达标占34.8%(47/135)。包虫病患者有效随访服药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年龄、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及给药次数对有效随访服药率影响较大。医防结合模式实施以后,吉木萨尔县囊型包虫病诊断分期不明比例下降26.9%。试点县初步形成了包虫病定点医院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动工作机制。根据试点县经验及在定性访谈中发现的问题,对包虫病医防结合下一阶段试点工作的推广提出4阶段3视域的建议。将访谈资料、专家意见及试点县工作经验归纳梳理,从供方和需方提出评价指标建议,涵盖政策、经费、人员及满意度。结论:新疆包虫病患者复发比例高,有效随访服药患者比例低。医防结合模式试点工作理顺了医疗机构同疾控机构的联动机制,患者诊断准确性提升,但工作模式仍需完善。本研究将工作模式优化为患者就诊、确诊、治疗、随访四阶段,患者、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三视域,并提出评价指标建议,将为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推广至全疆45所包虫病定点医院提供参考依据。
朱文君[4](2018)在《青海省两型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采集青海省人民医院手术患者术后包虫标本,提取虫体组织中的线粒体DNA,扩增线粒体基因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Cox1)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1)序列,获得的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序列与其它不同种绦虫进行序列比较分析,进一步研究青海省两型棘球属绦虫的分类,系统发生及其起源。【方法】选用青海省人民医院2016-2017年手术切除的肝包虫患者大体标本,所有标本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囊型包虫病(CE)或泡型包虫病(AE)。使用DNA纯化回收试剂盒提取纯化DNA,并通过Genbank上棘球属绦虫的基因信息设计引物,使用PCR技术扩增线粒体DNA中的Cox1、Nad1基因并测序。扩增后的DNA用DNASP软件、MEGA7.0软件的邻接法(NJ)等分析方法测定棘球绦虫线粒体Cox1、Nad1基因的碱基组成、基因变异情况及其在物种进化中的地位。通过比较青海地区棘球属绦虫与其它绦虫基因差异,明确青海省两型棘球绦虫的基因变异情况,推测棘球属绦虫的分化时间,并构建绦虫系统进化发育树和分子钟模型。【结果】通过收集青海地区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对其线粒体DNA上的Cox1和Nad1碱基序列的测定并构建进化树。发现细粒棘球绦虫均为G1基因型,多房棘球绦虫均为亚洲株,其中细粒棘球绦虫Cox1和Nad1测得的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1600bp和894bp,共有不同的基因序列7个和5个,变异位点为15处和7处;多房棘球绦虫Cox1和Nad1基因序列大小1608bp和894bp,共有不同的基因序列4个和1个,变异位点为7处和1处。通过对比棘球属绦虫与其它种属绦虫的碱基序列,发现两者碱基组成成分、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趋势类似。将棘球属绦虫进行分子钟的分析,推测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起源于11.8万年前,多房棘球绦虫起源于7.9万年前。【结论】青海省细粒棘球绦虫的优势株为G1基因型,多房棘球绦虫优势株为亚洲株。通过与绦虫其它虫株对比,两者碱基组成成分类似。绦虫Cox1基因的单倍型多样性高于Nad1,说明Cox1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另外细粒棘球绦虫G1基因型和G3基因型、多房棘球绦虫亚洲株和北美株、欧洲株分歧时间较短,因此在生物学特征上有很多类似。
杜小旦[5](2018)在《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脑泡型包虫病1H-MRS和DWI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长期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脑泡型包虫病(CAE)的1H-MRS和DWI定量指标的分析,及1H-MRS与DWI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泡型包虫病患者。采用3.0T的双梯度超导磁共振仪,进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DWI和2D多体素1H-MRS检查,DWI梯度敏感因子b值取1000s/mm2。测量CAE患者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1年前后同一病灶实质区的ADC值及胆碱(Cho)、脂质+乳酸(Lip+Lac)、N-乙酰天冬氨酸(NAA)、肌酸(cr)、肌醇(mI)等代谢物的浓度,并计算NAA/Cr、NAA/Cho、NAA/Cho+Cr、Lip+Lac/Cr比值,对各组数据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1H-MRS部分化合物浓度及其比值与ADC值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E患者在口服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前后同一病灶实质区ADC值比较,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治疗前相比同一病灶实质区治疗后ADC值升高,NAA峰较前升高,NAA/Cho、NAA/Cr、NAA/Cho+Cr值不同程度升高,治疗前后两次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泡型包虫病病灶实质区ADC值与Cho浓度呈负相关。结论:长期持续的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CAE是有效的,当常规MRI检查显示病灶变化不大时,DWI和1H-MRS联合应用可为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脑泡型包虫病提供定量指标,为治疗CAE病变观察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牛祁光[6](2018)在《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生存率的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比较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抗包虫药物对于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liver alveolar echinococcosis)的生存率。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abrary、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有关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患者的相关文献资料。利用RevMan5.3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生存率的分析。结果:未检索到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12篇非随机对照研究,共包括67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486例,其中261例接受了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有225例单纯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如表2,12个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3年生存率: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3,95%CI[0.90,1.68],P=0.20>0.05];5年生存率: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相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8,95%CI[0.88,1.57],P=0.27>0.05];通过亚组分析提示阿苯达唑脂质体组的3年[RR=0.90,95%CI[0.65,1.25],P=0.54>0.05]和5年生存率[RR=0.38,95%CI[0.57,1.24],P=0.3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在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方面,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尤其在接受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作用相同,二者无区别。但由于本系统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偏倚,且所纳入研究中缺少随机对照研究,可能会对结果的可靠性造成影响,所以还需要大规模严谨的、多中心参与的、长期随访的、并采用正确严格的随机原则、盲法、分配隐匿等文献研究方法来进一步论证。
朱文君,韩秀敏,郭亚民[7](2017)在《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包虫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包虫病主要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由于受手术复发、死亡等手术水平的限制,药物治疗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每年药物治疗的数量远大于手术治疗数。药物在术前缩小病灶、减轻痛苦,延长患者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苯并咪唑类药物及其新剂型的动物及临床治疗包虫病现况,为探索包虫病药物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杨春红[8](2017)在《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在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的复杂肝泡型包虫病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5例,使用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0例,则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本次治疗中总有效率为95.56%(43/45),存在有显效患者24例,有效患者1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31/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用药期间,观察组1例(2.22%)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为10例(25.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对复杂肝泡型包虫病进行治疗,可有效确保临床对该类患者诊治效果,并实现对不良反应的有效控制,具备极高的安全性。
马海龙[9](2016)在《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对肠道粘膜免疫屏障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背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高发于我国及世界各地的畜牧区,分布地域相当广阔,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人类及部分食草类动物(如绵羊等)因为误食了由其终末宿主排出的虫卵成为其中间宿主,虫卵经过胃,最终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段肠粘膜内寄居,在此虫卵孵化出六钩蚴,穿过肠粘膜屏障入血并到达肝脏及其他器官,对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既往研究发现,细粒棘球蚴之所以能够在机体内长期生存,是其通过影响宿主Th1及Th2两型细胞免疫应答平衡因子,诱导非保护性的Th2型免疫应答成为主导,利于细粒棘球蚴在体内的生长。但是,肠粘膜免疫屏障系统是机体内最大的淋巴免疫系统,是细粒棘球蚴进入机体的第一道屏障,其对肠粘膜免疫屏障影响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绵羊做为大动物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及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Th1/Th2相关的部分免疫因子(IL-6,IL-10及IFN-γ)在外周血和小肠粘膜组织内的水平变化;同时,应用阿苯达唑质脂体治疗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感染的绵羊,进一步评价细粒棘球蚴感染后对外周血及肠粘膜内Th1/Th2所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影响;此外,通过对肝细粒棘球蚴患者与正常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以期从肠道微生态角度来探讨,肠道微生态变化对细粒棘球蚴影响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可能起到的作用。最终来研究,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对肠道粘膜免疫屏障可能发生的影响,为今后预防和治疗细粒棘球蚴感染提供可行性研究方向。方法:用B超初检和CT复检的方法,从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986只绵羊中,筛选出年龄在24-36月左右,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的雌性绵羊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使用阿苯达唑治疗组和细粒棘球蚴感染组,以及按同法筛选出未感染组绵羊10只,做为正常对照组。严格随机三盲方法,对上述三组实验对象进行治疗及饲养3月后,进行外周血采集、处死后小肠粘膜标本收集。用ELISA法对外周血中IL-6,IL-10及IFN-γ等免疫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细粒棘球感染及阿苯达唑质脂体治疗后外周血中免疫因子的变化;同时通过对小肠粘膜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IL-6,IL-10及IFN-γ等免疫因子的阳性表达水平;此外,通过随机选取临床确诊感染细粒棘球蚴患者51例及正常健康体检人群30例成人做为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探讨,肠道微生态对细粒棘球蚴作用于肠粘膜免疫屏障过程中的可能影响。结果:1)ELISA法对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外周血免疫因子IL-6、IL-10、IFN-γ进行测定提示:感染组上述3种免疫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只有IL-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法对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肠粘膜内免疫因子IL-6、IL-10、IFN-γ进行测定提示:感染组仅有IFN-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5);2)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干预后,ELISA法测定外周血Th2相关免疫因子IL-6,IL-10均有降低,但仅有IL-1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后,肠粘膜免疫组化结果示:肠粘膜内Th1相关免疫因子IFN-γ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1),肠粘膜内Th2相关免疫因子IL-10有所降低,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893);3)用化学发光法对51例细粒棘球感染患者进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发现阳性率达74.51%,而对照组为50.00%,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5)。结论:本研究利用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做为研究对象,更接近同样做为细粒棘球感染中间宿主的人类感染模式。研究发现,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绵羊外周血中免疫反应主要以Th2型为主,而肠粘膜免疫反应可能以Th1型为主;行阿苯达唑质脂体进行干预治疗后结果提示:阿苯达唑质脂体可增强机体体液及肠粘膜免疫屏障的Th1型免疫反应,对Th2类免疫因子有抑制作用;在对人细粒棘球蚴感染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提示: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可能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后,肠粘膜免疫屏障功能改变具有影响,其中幽门螺杆菌可能与细粒棘球蚴存在协同感染可能,为进一步研究细粒棘球蚴如何影响肠粘膜屏障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朱帝文[10](2016)在《肝泡状棘球蚴病综合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的治疗效果。方法:Wistar大鼠复制肝泡球蚴动物模型。血管内介入治疗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口服组、静脉注射组、肝动脉组、门静脉组。分别观察阿苯达唑纳米微球治疗后泡球蚴组织湿重、病理学变化、HIF-1α、VEGF-A、VEGF-C、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的变化。射频消融治疗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及射频实验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后泡球蚴组织湿重、病理学变化、血清HIF-1α、血清及组织VEGF、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的变化。抗血管生成治疗分为两组,模型对照组和肝动脉灌注贝伐单抗实验组,观察给予抗血管药物治疗后病理学变化、VEGF、微淋巴管密度、Fox P3+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血管介入治疗对大鼠白细胞及ALT/AST的五个分组的不同时间点的资料进行重复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的白细胞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一过性升高,肝功能一过性损伤。泡球蚴组织湿重5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改变门静脉组、肝动脉组与口服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变性、坏死为主。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两组肝脏的局部的阿苯达唑亚砜药物浓度最高,相对于血浆和泡球蚴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组VEGF-a/VEGF-c、HIF-1α、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射频消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测量的白细胞及肝功能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一过性升高,肝功能一过性损伤。泡球蚴湿重较前明显下降趋势(P<0.05),减重率为32.16%。病理学变化以坏死为主。血清VEGF值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诱导因子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泡球蚴边缘带微血管计数、及微淋巴管计数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实验中,药物灌注组及生理盐水灌注组,两组在试验后的转氨酶变化曲线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有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病理学观察无明显改变。抗血管生成治疗后,VEGF变化呈下降再上升曲线,术后第7天VEGF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4天血清VEGF降至最低(P<0.05),术后第28天血清VEGF升高至对照组水平(P>0.05)。泡球蚴组织边缘带VEGF-a的检测结果与血清VEGF在体内的变化趋势一致。Fox P3+Treg细胞呈下降趋势,而微淋巴管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虽然对肝功能造成一过性损伤,通过检测阿苯达唑亚砜浓度、HIF1-α、VEGF、微血管密度计数、微淋巴管密度,以及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证明了血管内介入治疗有其独特优势,具有更为优异的肝脏靶向性和泡球蚴囊的阿苯达唑亚砜浓度,治疗效果优于与口服、静脉治疗。肝泡状棘球蚴病的射频消融治疗,着重在于大鼠泡球蚴射频消融的方法的探索与建立。射频消融的热能损伤通过病理学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对比分析等,认为能够直接杀灭泡状棘球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抗血管生成治疗贝伐单抗肝动脉灌注后,可有效抑制局部VEGF诱导的血管生成,并使泡球蚴组织边缘区域微血管、微淋巴管的正常化,以及抑制Fox P3+Treg表达,逆转免疫耐受,从而调动机体免疫杀伤作用。
二、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2.1 研究类型 |
1.2.2 研究对象 |
1.2.3 排除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伦理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
2 结果 |
2.1 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文献基本情况 |
2.2 我国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
2.3 其他国家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
3讨论 |
(3)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防治现状与医防结合模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调查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的防治现状 |
1.2 总结包虫病医防结合试点地区实施模式 |
1.3 评价试点县医防结合模式实施效果 |
1.4 提出新疆包虫病医防结合模式的建议指标 |
2 研究方法 |
2.1 定量分析 |
2.2 定性调查 |
3 伦理学要求 |
3.1 自愿参加和知情同意 |
3.2 尊重原则 |
3.3 隐私的保护 |
4 质量控制 |
5 数据处理 |
6 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包虫病患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4)青海省两型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扩增及进化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虫体 |
2.1.1.2 主要试剂 |
2.1.1.3 主要仪器 |
2.1.1.4 主要软件 |
2.1.2 方法 |
2.1.2.1 虫体收集 |
2.1.2.2 线粒体基因的提取 |
2.1.2.3 目的基因的克隆 |
2.1.2.4 PCR产物的检测 |
2.1.2.5 PCR产物提纯 |
2.1.2.6 PCR产物的测序 |
2.2 结果 |
2.2.1 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 |
2.2.1.1 PCR扩增结果 |
2.2.1.2 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序列分析 |
2.2.1.3 进化树构建 |
2.2.2 细粒棘球绦虫Nad1基因 |
2.2.2.1 PCR扩增结果 |
2.2.2.2 细粒棘球绦虫Nad1基因序列分析 |
2.2.2.3 进化树的构建 |
第三章 多房棘球绦虫基因组扩增及进化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虫体 |
3.1.1.2 主要试剂 |
3.1.1.3 主要仪器 |
3.1.1.4 主要软件 |
3.1.1.5 引物 |
3.1.2 方法 |
3.1.2.1 虫体收集 |
3.1.2.2 线粒体基因的提取 |
3.1.2.3 目的基因的克隆 |
3.1.2.4 PCR产物的检测 |
3.1.2.5 PCR产物提纯 |
3.1.2.6 PCR产物的测序 |
3.2 结果 |
3.2.1 多房棘球绦虫Cox1基因 |
3.2.1.1 PCR扩增结果 |
3.2.1.2 多房棘球绦虫Cox1基因序列分析 |
3.2.1.3 多房棘球绦虫Cox1进化树 |
3.2.2 多房棘球绦虫Nad1基因 |
3.2.2.1 PCR扩增结果 |
3.2.2.2 多房棘球绦虫Nad1基因序列分析 |
3.2.2.3 多房棘球绦虫Nad1基因进化树 |
第四章 棘球属绦虫分子钟的建立 |
4.1 软件与方法 |
4.1.1 软件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B 主要实验器械及标本 |
附录C 标本收集情况 |
作者简介 |
(5)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脑泡型包虫病1H-MRS和DWI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内容与方法 |
3.质量控制 |
4.统计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生存率的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入选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文献检索策略 |
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包虫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苯并咪唑类药物作用靶点 |
2 苯并咪唑类药物 |
2.1 甲苯咪唑 |
2.2 阿苯达唑 |
3 苯并咪唑类新剂型 |
3.1 甲苯咪唑新剂型 |
3.1.1 甲苯咪唑微丸 |
3.1.2 甲苯咪唑软胶囊 |
3.2 阿苯达唑新剂型 |
3.2.1 阿苯达唑乳剂 |
3.2.2 阿苯达唑脂质体 |
3.2.3 阿苯达唑壳聚糖 |
4 尚未进行动物及临床实验的苯并咪唑类新剂型 |
5 非苯并咪唑类药物 |
6 联合用药 |
7 结语 |
(8)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疗效评定标准[2] |
1.4 统计学方法[3] |
2 结果 |
3 讨论 |
(9)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对肠道粘膜免疫屏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细粒棘球蚴自然感染动物筛选及外周血、肠粘膜部分免疫因子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阿苯达唑对细粒棘球蚴感染动物外周血及肠粘膜部分免疫因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囊型包虫感染的相互关系探讨 |
1 病例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病例纳入标准 |
1.3 检测仪器及试剂 |
1.4 检验方法 |
1.5 质量控制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肠粘膜免疫屏障与寄生虫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肝泡状棘球蚴病综合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肝泡状棘球蚴病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5 研究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肝泡状棘球蚴病射频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5 研究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抗血管生成治疗肝泡球蚴病的实验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材料 |
1.4 实验方法 |
1.5 研究指标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四、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苯并咪唑类药物新剂型及其抗棘球蚴活性研究进展[J]. 杨海山,双杰,李永臻.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1(06)
- [2]阿苯达唑在棘球蚴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J]. 刘可欣,张伟,金朝辉,秦舟,扎西群宗,徐珽.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03)
- [3]新疆包虫病流行地区患者防治现状与医防结合模式初探[D]. 孙立.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4]青海省两型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的研究[D]. 朱文君. 青海大学, 2018(10)
- [5]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脑泡型包虫病1H-MRS和DWI定量分析及其相关性研究[D]. 杜小旦. 新疆医科大学, 2018(11)
- [6]姑息性手术联合药物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晚期肝泡型包虫病的生存率的系统分析[D]. 牛祁光.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1)
- [7]苯并咪唑类药物治疗包虫病研究进展[J]. 朱文君,韩秀敏,郭亚民.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04)
- [8]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口服液治疗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J]. 杨春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9)
- [9]自然感染细粒棘球蚴对肠道粘膜免疫屏障的影响研究[D]. 马海龙.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3)
- [10]肝泡状棘球蚴病综合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D]. 朱帝文. 新疆医科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