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华[1]2003年在《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属于高考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亟需研究的一个课题,是高考改革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它不仅关系到高考改革,还关系到高等教育、高中教育甚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到教育能否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进而影响到21世纪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 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逻辑层次上,包括高考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与高中教育的关系两个论题。本论文围绕“二者关系”这个中心议题,紧紧抓住高考在高等、中等教育间“承上启下”的角色特点,以教育基本理论、考试基本理论为指导,从历史的视角,教育学及考试社会学的视角,比较的视角,研究了高考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了高考改革的思路。 除了导论和结语部分,全文主干部分有四章。每一章均按照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同一个中心议题,分别为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历史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国别比较研究。 历史研究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论述了科举时代、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选拔性考试”对学校教育的作用而言,是一把利弊共存的“锋利的双刃剑”。这种作用的机制,从积极面说,通过“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或者严格说来的“招考标准的科学化程度”起作用;从消极面说,通过“不考什么,往往就不教什么不学什么”或者严格意义上通过“招考标准的缺陷”起作用。就招考形式而言,它与招考标准紧密相连,为招考标准服务,历史上的全国统一考试或者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对快速提高学校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往往也有不利于高校选拔个性化人才等弊端,进而不利于高中教育个性化发展;单独招考也是利弊共存,其优点是招考自主、灵活,缺点是对高中教育往往有较大的不利影响,更不利于考生报考。至于废除高考,则更是教育导向的失控,历史表明,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正确的办法往往是改革高考,特别是高考的导向标准。 基础理论研究部分按照社会系统发展中“从目的到过程到结果”的一般逻辑顺序展开,论述高考与教育在目的、过程、结果叁个维度上的关系。就目的而言,高考目的既要满足高等教育目的之需要,同时也要照顾到高中教育目的之要求,避免高考仅仅满足前者需要而冲击高中教育教学,或者仅仅满足后者需要而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不论如何,在高等教育与高中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矛盾情况下,高考目的与高等教育目的、高中教育目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冲突。就过程而右一,高考过程作为选才的过程,是高考目的的展开过程,系统的分析高考过程,它由选拔者一高校、被选拔者一高中生、选才标准、选才方法四个基本的要素集合体组成,其内在的复杂多样的矛盾运动,形成了高考过程的基本规律,即高考过程的双面性规律、导向性规律、竞争性规律。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了高考过程需要贯彻的兼顾原则、可行性原则。就高考结果而论,它事实上对学校教育造成了双面影响,我们要继续凸显的是高考的正面功能,对于客观存在只能逐步减轻的负面影响,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并正确的对待。 应用理论研究部分则是按照现实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而展开,论述了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会考的关系问题。研究认为,应试教育表达了高考与高中教育的关系,它是利弊共存的。素质教育是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其核心诉求是教育目的并最终表现为质量标准。会考与高考有根本区别,也有诸多联系,处理好叁几者关系的关键,是借鉴会考的性质,提升会考的功能,使高考包容一次水平性考试,以满足高中教育目的之要求。 比较研究部分讨论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与其教育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概括了国外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共同特征,以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参考及借鉴。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结语部分论及的高考改革的思路,严格说来只是通过改革高考来处理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思路,以体现高考的正面教育功能。同时,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研究,只是高考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之一,高考改革还涉及到其它许多复杂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对高考改革涉及的所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蔡明山[2]2016年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有教育公平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不够。已有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也主要是关于公平问题的,对公平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制度、实践中的理念为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采用诠释哲学、文本分析、话语分析、个人主义方法论、关系论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是一种宏观考察,以高等教育系统论和公共性理论为基础,以理论演变、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实践为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理论的正当性和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应从问题研究的范式向理论研究范式转变,从“公平与效率之争”和“精英与大众之争”的话语范式向把公平作为一个开放性话题的研究范式转变。在西方,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分配正义的公平理论、平等主义的公平理论和竞争公平的公平理论叁大体系。从西方传来的高等教育发展叁阶段论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演变逻辑:从高等教育特权化到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公平理念。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与变革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公平理念包括:一是平等主义的公平理念。主要是对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如“工农”、“大众”话语范式、“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形式的举办和对少数民族的倾向性与优惠性高等教育政策;地域平等主义理念;女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在平等主义理念变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以“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为话语范式的不当做法。改革开放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平等主义理念呈现了法制化特点: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理念法制化;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得到法制保障。地域平等理念发展成为地域公平理念并体现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是扩大地方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职能、扩大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二是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包括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待遇、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对待、提升和改善弱势群体竞争条件等为内容的分配正义意义上的公平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招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既可以从平等主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结果意义上的公平理念,也可以从分配正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念。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一种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主要是一种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叁是竞争公平的理念。高等教育竞争公平的理念,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丰富和完善,内容包括:机会的公平,即从权利平等向机会平等和机会公平转变;选择的公平,即开放性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选择等为内容的公平理念;保障多样性价值的公平理念,包括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面向农村举办高等教育等;旨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面向天赋不足者或技能有所长者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应具有正当性和理论善的品格,同时作为一种倾向于行动的理论也应具有时代适切性。在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了以下叁个方面认识:一是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具体内容为受教育权平等保障、优惠性对待、特殊群体和特定高等教育类型特殊对待。二是尊重差异与多样性保障。这主要是一种高等教育个体公平的理论,包括选择的公平、促进社会流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流动的公平、符合个体和特殊群体所需的公平。叁是竞争的公平。包括从机会平等到机会公平的竞争公平理念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同等对待、规则公平和正当竞争;扶持优势群体;奖励优势群体;各得其所的发展机会;组织公平竞争;禁止抢夺的公平竞争基本秩序的维护;倾向于提升弱势群体竞争能力的公平等。
张彤[3]2016年在《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L中学“唤醒心灵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构建》文中认为2004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于2012年在全国全面推行。伴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实施的研究也不断深化,但是基于学校层面的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研究还不多。为此,本项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依据国家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稿)》(以下简称《方案》),以一个普通高中L中学为研究个案,考察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状况,分析课程实施中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探究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以期提出有效的实施高中课程的建议。本研究通过对个案学校L中学的课程实施状况的深入分析,剖析出学校层面课程实施的若干核心问题。为探索学校如何有效地落实国家制定的《方案》,L中学把握实施过程中的众多因素,以《方案》为依据,以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学校文化为依托,以学校现有条件和现状为基础,力争创造性地在学校层面做好课程体系构建,促进课程实施。L中学的课程实施是基于多年形成的学校理念与文化特征,以“构建唤醒心灵课程体系”为主线开展的。唤醒心灵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依据《方案》的要求,将唤醒心灵教育理念作为学校发展特色的灵魂,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同时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唤醒心灵课程体系落实体现在叁个维度:一是国家课程的自觉落实,力求保障学生发展的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力求给学生较为充分的选择性,尤其是真正落实能体现学生个性化的课程,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才能真正达到全面的唤醒心灵;二是加大校本课程的选择性,通过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用以体现课程选择性,力求让每个学生追求自由,放飞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叁是以自主为核心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以此支撑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在课堂上的落实,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研究表明,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中,以课程体系构建为载体的课程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它保障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方向正确,也保障了过程中的调控和反思;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不能简单照抄照搬《方案》的要求,要构建符合自身理念的课程体系,形成有灵魂的课程规划,保障学校发展特色的持续;学校课程体系构建要依据学生发展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求。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了学校层面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的一种模式,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将《方案》调试成一种适切的选择来构建课程体系,能够落实国家课程的基本要求,能够体现学校的文化与特色,并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在研究中笔者还发现由于高中发展的限制因素众多而复杂,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方案》自身存在缺陷,如描述的清晰度不足等;行政部门在行动的引领、政策的给予、自主权的赋予等方面的力度不足;学校层面缺乏理念、自我规划意识淡薄等。
刘清华, 刘海峰[4]2007年在《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除了导论和结语部分,全文主干部分有四章。每一章均按照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同一个中心议题,分别为高考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历史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国别比较研究。历史研究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论述了科举时代、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以来“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梁超梅[5]2006年在《高考与高校教育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高校招生入学考试这几年正在积极探索中。本文试图从高考的内部构成要素去分析高考与高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从改善二者关系为出发点提出改革高校招生入学考试的方法。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首先陈述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及改革状况,并阐明选题的原因,接着介绍思路。第二章对我国高校招生考试的发展历程与高校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回顾,主要探讨了古代选拔人才的方式以及考试的诞生和发展过程,重点分析了清末洋务学堂、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以来高校选拔新生的措施,以及分别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为分析高校招生考试与高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依据。第叁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理解考试的一般概念和高考的功能,接着分析高校教育的目的、高校选才标准和选才方法,最后从高考的要素来重点分析高考与高校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主要通过日本、美国两国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招生制度陈述来揭示他们与高校教育之间的服务关系,从而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提出为改善高考与高校教育之间关系,高考应该做出的改革,并简要分析高校应该做出的相应改革。高校招生入学考试方面实行两种不同性质的统一招生考试:实行各省统一的水平考试,加强高中生素质的考核;实行全国统一的选拔性考试。在录取方法上,应实行录取标准多元化。
江婷, 熊英[6]2015年在《基于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来看我国高考的改革》文中指出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反映的是科举与学校孰轻孰重的地位之争。以科举与学校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分析当下高考与学校的"实然"关系,试图从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视角来看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从中寻找启示,以促进我国高考制度更加健康和谐地走下去。
欧颖[7]2006年在《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一项考试制度,在为维护社会稳定、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为促进中小学生努力学习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高考改革自1985年全面展开以来就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共生、交织、摩擦和碰撞。价值取向作为理性层面的行为取向,有制约人们实践活动的巨大功能。因而,以何种价值取向为依据决定了当前和今后高考改革的方向。高考改革究竟应依据一个怎样的价值取向,何去何从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当前对高考的研究很多,但大多集中于对高考功能的研究和对具体改革政策利弊的探讨,而对影响高考改革政策的深层因素,即改革所依据的价值取向的研究很少。本论文正是以当前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作为研究的主题。当前高考改革价值取向的确立必然要以当前的时代发展为现实依据,要从历史的发展中吸取经验教训,要从他国的发展中得到启示。所以本研究以辨正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纵向地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现状及横向地对国外招考制度的发展演进进行梳理、分析,探寻出蕴含其中的价值取向演变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当前高考改革所应依据的价值取向,对该问题做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这一问题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同时展开研究是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特色。 论文内容主要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历史的视角分析了1985年以来我国高考改革在价值取向上的两点明显变化趋势:内容上能力立意的确立和高考人文关怀的增强。同时指出了改革在价值取向上引起人们争议的叁个方面:公平性、高考功能和对考生能力的价值定位。第二部分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国外高校招考制度发展中价值取向的叁大共同发展趋势:追求教育公平;以人为本;立足本土,循序渐进;在第叁部分中,通过前两部分中对我国高考改革历史的分析和对他国招考制度发展的比较,从中得出可借鉴之处,并结合我国当前高考改革价值取向确立的现实依据,即我国当前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教育发展状况,本研究就我国当前高考改考所应确立的价值取向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首重公平、适才录取、结合国情,政策切实可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四点具体改革建议以望能促进上述价值取向的实现。
郑若玲, 宋莉莉, 徐恩煊[8]2018年在《再论高考的教育功能——侧重“高考指挥棒”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高考因其"魔力指挥棒"功能造成基础教育严重的"片追"、"应试"现象而饱受非议。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分析考试与教育的关系以及"高考指挥棒"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现象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论述高考的教育功能。研究发现,考试引导教学的现象在古今中外都是普遍存在的。"高考指挥棒"纵有诸多弊病,亦具正向功能,有必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考试与教育的关系,唯有如此方可趋利避害、兴利除弊,最大程度地发挥高考的教育功能。
魏国东[9]2008年在《1977年以来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简称高考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着各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甄别与选拔,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从1977年至今,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已历30年。从历史的角度对30年来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对于全面认识和完善我国的高考制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本论文在追述中国考试制度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1977年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其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问题,并进一步总结出高考制度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从而在历史的反思中丰富对当前高考制度的认识。除导论外,本论文的主体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本部分在简要概述中国考试制度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1977年以来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历史反思;第二部分为第叁、四章,本部分是对30年来我国高考制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主要改革举措做出理性分析与评价。第一章是对1977年以前中国考试制度的历史回顾。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和历史传承的文明古国,同其他文化传统一样,“考试制度”在我国的历史演变已逾千载,其艰难坎坷的演进历程,漫长曲折的历史发展,教育本身以及教育之外的复杂因素,都对新中国高考制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1952年,我国创设了统一的高考制度,高等教育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1952年到1966年,新中国高考制度经历了由兴到废的过程,期间有过成功的经验,更有失败的教训,而这些经验教训又对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提供了复杂的社会背景。对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1977年之后高考制度的恢复与重建无疑是重要的,这也是论文第一章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第二章评述了1977年以来中国高考制度的重建与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不言而喻。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纪元到来的标志,因而,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历史反思与理性分析必须站在这样一个“历史拐点”上,才能痛彻地感受并理性地分析高考制度在今天的历史走向。本论文试图运用教育社会学理论,从公民考试权的获得与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一角度重新审视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改革与发展30年的基本历程,力求为今天的高考制度的改革寻求较有深度的历史参照。现阶段的高考制度面临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触及到高考制度的存废与否。本论文的第叁、四两章从问题出发,对1977年以来关于高考制度的种种争论和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进行叙述及评价。今天,高考改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但改革必须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第叁、四章从研究当代中国高考制度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出发,为探讨科学、公正的高考制度改革寻找理论和现实的基础。新一轮高考改革属于探索阶段,教育学界及社会各方面对它的评价众说纷纭,很难对这一进程提出完全令人信服的依据。正因为如此,对当下高考制度改革效果的追踪与研究更有待加强。如新课改的实验,新课改与高考的关系论证、标准化考试的推广、专业测试的规范、公布成绩与填报志愿的关系,以及平行志愿的利弊比较,招生方式的改革等等问题,都有待在实践的检验中走向完善。这都是高考制度研究的重要课题,需要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也需要更多研究者的参与,是新中国高考制度研究中有待开拓的学术空间。本论文将尝试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追踪研究,以廓清改革的方向,为今后的改革提供参考。
齐标[10]2007年在《论隐性课程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文中提出隐性课程,这个源出于教育社会学的术语,是一个既经历过争议又不断走向整合的概念,它不仅引起过教育社会学者的研究兴趣,而且正在为教学法学者以及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在当今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历史背景下,开发利用隐性课程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对于英语教学二期课改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有其实践的价值。开发利用隐性课程既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更新外语教学理念,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气氛和降低学习困难的有益的措施。开发利用隐性课程不仅有其心理学依据,而且是符合二语习得理论的。多媒体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发利用隐性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开发与显性课程相配套的电子辅助教材作为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的非正式教学的第二课堂,已成为当务之急。实践研究证明,开发利用隐性课程及其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在当今仍以应试为主的基础教育的转型阶段,开发利用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至少可以作为我们当今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学的语言输入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 刘清华. 厦门大学. 2003
[2]. 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D]. 蔡明山.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3]. 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L中学“唤醒心灵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构建[D]. 张彤.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 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J]. 刘清华, 刘海峰.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5]. 高考与高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 梁超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6]. 基于科举与学校关系的演变来看我国高考的改革[J]. 江婷, 熊英. 中国考试. 2015
[7]. 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 欧颖. 云南师范大学. 2006
[8]. 再论高考的教育功能——侧重“高考指挥棒”的分析[J]. 郑若玲, 宋莉莉, 徐恩煊. 全球教育展望. 2018
[9]. 1977年以来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 魏国东. 河北大学. 2008
[10]. 论隐性课程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D]. 齐标. 上海师范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