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治论文_赵晨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代法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治,德治,儒家,政法,秩序,司法,孔子。

现代法治论文文献综述

赵晨辉[1](2019)在《浅谈保辜制度对现代法治的镜鉴》一文中研究指出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一种刑事法律制度,产生于西周,直至清末修律才被取缔,可见其在我国古代刑法中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保辜制度在古代刑事案件中除了确定刑事责任外,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双方矛盾维护社会和谐,对加害人与被害人来说符合双方利益需求。本文研究意义在于探寻保辜制度中对现行法律制度有借鉴意义的地方并探究如何将其融入现行法律制度。(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4期)

王仲楠[2](2019)在《儒家“德治”与“法治”的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法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中,尽管我们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很多法律思想都来源于西方的法律文化,但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却始终影响着我们的法治进程。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儒家主要的叁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为政以德"、"仁政"以及"隆礼重法"等主要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和当下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不同之处。(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4期)

武树臣[3](2019)在《从古典法治走向现代法治——段秋关新作读后》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代法治及其历史根基》关于法治古今纵横多元之说为中国古典法治安顿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古典法治从初级形态向常规形态的经历酿造了法治的原始精华和实践成果;纳礼治、德治、法治于一炉的人治说概括了古典法治的本质特征;对儒家之礼和法家之法的历史定位与现代审视;中国现代政治实践的经验教训与艰难选择彰显了法治的无比优越;中国法治观念的叁度升华。(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娟[4](2019)在《现代法治视域下的德治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已是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原则,但目前学界对这一原则仍有存疑,其中,对"德治"内涵的不同理解是导致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之,梳理与条陈"德治"的词源本义,概述中国传统儒家"德治"的多重含义,阐述现代法治视域下"德治"特质,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郑重[5](2019)在《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传统隐忍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一个崇尚隐忍的国度,忍的普遍性、深刻性、长期性,可以在众多的历史典籍和民众行为习惯中得到印证。忍,多指“敢于止”的能耐,常见的有隐忍、忍耐、避让、谦退、妥协等。从大众心理来看,隐忍是中国人长期以来信奉的处事原则,并被视为一种有涵养的君子行为。作为传(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11-08)

刘莉[6](2019)在《哈尔滨市委政法委推行“八管”举措 打造现代法治新城》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刘莉)政法工作抓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能否获得满足感、幸福感和安全感。14日,哈尔滨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以“五个定位”为引领,通过“八管”抓落实,瞄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标准不降、力度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9-10-16)

李刚,吴卓玲[7](2019)在《从现代教育治理看德治与法治的融合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治理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举措,德治与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最重要的两个方面。由于德治与法治的治理范畴相互补充、治理标准梯队覆盖、治理力度软硬并重、治理时序全程覆盖,德法兼治模式在现代教育治理中具有可行性。现代教育治理过程中存在着社会化法治的有效性不足、人性化德治的关联性过度、多元化诉求的统一性不够等问题。在现代教育治理中促进德治和法治的融合,必须坚持双线并进、实践为基、矛盾发展的原则,加强德治规范化建设,强化法治人性化转变,构筑融合互动式渠道,营造常态融合氛围。(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8期)

李德嘉[8](2019)在《法治与人伦:传统儒家法秩序的现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伦理法"所强调的人伦价值与现代法治并不矛盾,具体君臣父子的人伦关系或许随着时代发展而被社会所扬弃,但背后所蕴含尊重人伦,尊重生活情理的法律价值则将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法治建设的具体思路可借鉴传统"伦理法"。传统"伦理法"的最大意义在于滋养了传统法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共识基础。儒家通过"化民成俗"的德教实践,将君臣、父子的人伦秩序内化为社会上人人所奉行的基本价值共识,并通过法律儒家化的过程将伦理与法律巧妙融为一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法治建设中发挥了社会价值"最大公约数"的重要意义,其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引导法治建设认知与实践的统一,使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通约。(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期刊2019年18期)

杨战平[9](2019)在《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在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添加了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元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可以给学生们呈现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画面,给学生提供极好的视觉与听觉效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对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27期)

谭菊华[10](2019)在《现代社会治理与政府治理法治化融合互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治理体系向现代化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主体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和公民。其中政府组织的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与核心,实施法治化的目的是与其他主体进行有效对接与合作。社会治理现代转型与政府治理法治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融合与互动关系,前者可为政府治理法治化创建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而后者则可强力助力社会治理的现代转型,所以应促进二者之间融合互动。(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27期)

现代法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中,尽管我们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很多法律思想都来源于西方的法律文化,但中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却始终影响着我们的法治进程。为此,本文将通过分析儒家主要的叁个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为政以德"、"仁政"以及"隆礼重法"等主要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我国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和当下我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不同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代法治论文参考文献

[1].赵晨辉.浅谈保辜制度对现代法治的镜鉴[J].法制博览.2019

[2].王仲楠.儒家“德治”与“法治”的思想及其对我国现代法治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9

[3].武树臣.从古典法治走向现代法治——段秋关新作读后[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王娟.现代法治视域下的德治意蕴[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5].郑重.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传统隐忍文化[N].人民法院报.2019

[6].刘莉.哈尔滨市委政法委推行“八管”举措打造现代法治新城[N].黑龙江日报.2019

[7].李刚,吴卓玲.从现代教育治理看德治与法治的融合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8].李德嘉.法治与人伦:传统儒家法秩序的现代价值[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

[9].杨战平.浅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

[10].谭菊华.现代社会治理与政府治理法治化融合互动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2019

论文知识图

3排斥诉讼状况(四)传统价值观与现4程序存在瑕疵状况叁传统价值观与现社科评奖重庆市第叁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获奖...社科评奖重庆市第叁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获奖...社科评奖重庆市第叁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获奖...社科评奖重庆市第叁届社科优秀科研成果获奖...

标签:;  ;  ;  ;  ;  ;  ;  

现代法治论文_赵晨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