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书勤山东省微山县付村镇三河口小学277600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在学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管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班主任从任职那天起就要有十分强烈的质量意识,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上下功夫。笔者做了多年的班主任,总结出六个字:
一、爱
爱,是师德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班主任要把真诚的爱融在整个班级之中,不仅要爱那些好学生,更要爱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从教师这里得到一份爱的琼浆,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更加自爱、自尊、自信和自强。
做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学生们很善于观察与思考,对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在观察并做出相应的评价和反应。如果他们切实地感到教师是诚心诚意地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就会很自然地对你产生肯定,喜欢接近你,并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导;反之,如果他们感到你没有爱生之心,他们就会在情感上对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触的消极态度,那样的话,无论你怎样苦口婆心,他们都不会接受。所以,班主任要具有爱心,这是取得教育成果极为重要的前提,对学生爱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二、严
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谐,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常言道“严师出高徒”、“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同时要严而有格。“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的学生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
三、放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并从中挑选一部分学生担任班干部,形成领导核心。这样,才能有力地带动全班同学为实现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因此,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选拔班干部,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建立健全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接班后,应当尽快了解班里少先队员以及积极分子的状况,从中选择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团结同学、热心为同学服务、有一定工作能力、受到大家支持的学生作为干部。选择时要注意干部的优化组合,在具体分工时应考虑各自的特长,扬长避短,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才干。班干部一般应由全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建立班集体的核心和骨干队伍后,首先要求他们内部团结一致、行动一致,尤其是中队长和班长更要坚持团结,保持一致性。骨干队伍齐心,集体才会坚强;骨干队伍不团结,就会造成班集体的涣散。其次,要坚持独立性,充分让各种学生组织和班干独立地、主动地发挥作用。当然,他们仍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但班主任不能去包办代替,而是多当“参谋”、多当“导演”。再次,要坚持稳定性。班集体的核心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更换。
四、抓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抓好每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五、定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然后,要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使孩子丧失信心。
六、合
家庭是学生思想品德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儿童最早的教育者和启蒙教师。为此,家长的文化水平、思想修养、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法,都是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教育效率,学校必须同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班主任要主动介绍学生的在校表现,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生家长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合力,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只有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