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邓小平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文化建设,思想,启示,精神文明,双百方针,人民性。
邓小平文化观论文文献综述
陈雷[1](2019)在《邓小平文化观的生成语境与人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始终坚持文化要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坚持文化的人民性,是邓小平文化观的根本遵循。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鲜明指出文艺工作服从政治任务,高度重视根据地的文化宣传工作,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后,他非常关注西南地区的文化建设工作,注重提高少数民族"本民族的文化",注重人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明确要求"两个文明一起抓",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把社会效益作为文化发展的最高准则,注重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邓小平文化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邓小平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杨振闻[2](2019)在《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叁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博大精深。掌握其核心要义,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特殊现实意义。当前,我们尤其需要关注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中的叁个重大问题:第一,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什么?这是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前提问题。邓小平指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有叁条:经济发展是观念文化发展的基石;观念文化(精神文明)会反作用于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推动文艺繁荣兴盛必须坚持的方针。第二,文化建设的使命何在?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问题。邓小平指出,这一使命就是要着力培育"四有"新人。第叁,文化建设的思路在哪?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方法论问题。"叁个面向"思想,就是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大视野、大方法。(本文来源于《文化软实力》期刊2019年02期)
姜琦[3](2018)在《邓小平文化思想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研究分析邓小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思想理论基础及对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探讨了邓小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本文来源于《改革与开放》期刊2018年21期)
姚荣[4](2018)在《习近平对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习近平同志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文章从文化建设意识形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和传统文化叁个方面系统分析习近平和邓小平同志的文化建设思想关系,以此体现了习近平同志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可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8年32期)
吕伟霞[5](2018)在《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及其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信是指人在自在状态下的坚持,既是对自己的极大认可,也是对他人的高度包涵。文化自信就是坚定并且认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有利于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丰富民族文化成果。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新时代下党中央对文化自信的重视与倡导正是对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本文在收集梳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查阅、分析归纳以及史论结合的方法,对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及其价值进行研究。论文主要从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来源和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双重价值和传承创新面临的挑战以及新时代对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的新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挖掘了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中蕴含的精神宝藏,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历程,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与发展,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3-18)
黄敏[6](2018)在《邓小平文化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邓小平的文化观,旨在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初的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通过深入分析改革初现实情况对邓小平文化观进行梳理,把邓小平文化观加以系统化,阐述了邓小平文化观的理论来源和发展过程,重点将邓小平文化观的基本内容归纳概括,进而深入探讨了邓小平文化观研究中的新问题和邓小平文化观研究的新方法。最后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实际出发,归纳现实意义:邓小平的文化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完善和创新,能够深化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指导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有利的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分析文化的内涵以及文化的特点。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说明文化的内涵,让我们对文化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二部分主要讲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时代背景下,研究邓小平文化观的形成背景与渊源,并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加以分析。第叁部分研究“邓小平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以邓小平在文化方面提出的理论为依据,详细分析邓小平的文化观;第四部分是深入分析“邓小平文化观”的显着特点;第五个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分析“邓小平文化观”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或将要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的积极变革。最后一个部分总结全文,将邓小平文化观的形成背景进行简述,展望未来邓小平文化观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8-03-01)
许珍荣[7](2018)在《论文化建设的拜金主义陷阱及其对策——以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易于落入拜金主义陷阱;而这势必降低文化品质,致使社会风气下行。邓小平对文化建设中的拜金主义现象有着高度警觉,他提出文化建设必须遵循"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当下,中国共产党正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市场必然是不容忽视的构型性力量,但我们不能忘却的初衷是:文化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此,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化软实力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胡晓敏[8](2017)在《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渊源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的文化思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渊源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根源,丰富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践活动之中,它在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承前启后,开辟出一种更具时代精神的理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文化思想,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14期)
马玉姣[9](2017)在《浅析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我国发展建设的起步阶,是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汲取我国传统文化营养基础上,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需要,提出的一系列文化建设思想、观点和方法。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文化的(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7年13期)
杨宁,王健[10](2017)在《邓小平与江泽民文化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文化观和江泽民文化观都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些各自创新的地方。他们分别发生在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江泽民文化观在内容和战略地位方面对邓小平文化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文化建设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面,想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力发展精神文明。(本文来源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邓小平文化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博大精深。掌握其核心要义,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特殊现实意义。当前,我们尤其需要关注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中的叁个重大问题:第一,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是什么?这是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前提问题。邓小平指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有叁条:经济发展是观念文化发展的基石;观念文化(精神文明)会反作用于物质文化(物质文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推动文艺繁荣兴盛必须坚持的方针。第二,文化建设的使命何在?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问题。邓小平指出,这一使命就是要着力培育"四有"新人。第叁,文化建设的思路在哪?这是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方法论问题。"叁个面向"思想,就是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大视野、大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邓小平文化观论文参考文献
[1].陈雷.邓小平文化观的生成语境与人民性[J].邓小平研究.2019
[2].杨振闻.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叁题[J].文化软实力.2019
[3].姜琦.邓小平文化思想及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8
[4].姚荣.习近平对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法制与社会.2018
[5].吕伟霞.邓小平文化自信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18
[6].黄敏.邓小平文化观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7].许珍荣.论文化建设的拜金主义陷阱及其对策——以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为视角[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
[8].胡晓敏.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渊源及意义[J].山西青年.2017
[9].马玉姣.浅析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J].知识文库.2017
[10].杨宁,王健.邓小平与江泽民文化观之比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