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娴[1]2016年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在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该并发症是患者发生足溃烂甚至截肢的主要诱发因素,本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便为防治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在2013年1月到2014年8月之间接收的5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样本,样本含322例男性和198例女性。采用多普勒超声测定520例T2DM患者上臂和踝部的SBP,计算踝肱指数(ABI),根据ABI,将研究对象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ABI>0.9),检测患者血脂、血糖,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重、吸烟及其它血管病变情况,计算体重指数(BMI),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对以上数据的统计分析选用SPSS 17.0软件完成。用(?)、例数和百分比分别表示计量、计数资料;计量、计数资料分别选用t检验、χ~2进行组间比较;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数据(自变量)与下肢动脉疾病(因变量)的相关性,回归系数进行Wa Id检验,检验水准以P值<0.01定义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5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PAD者105例,发生率为20.2%。与非PAD组比较,PAD组年龄、病程、吸烟指数明显较高(P<0.01);(2)与非PAD组比较,PAD组SBP、DBP、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较高(P<0.01);(3)与非PAD组相比较,PAD组LDL-C、LDL-C/HDL-C、TC/HDL-C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以有无下肢动脉病变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病程、吸烟指数、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舒张压、收缩压、高血压发病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LDL-C/HDL-C等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指数是T2DM患者LEAD病发的独立高危因素(OR=1.077、1.02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疾病的患病率高,临床症状少,患病现况不容忽视;2型糖尿病患者PAD的发生与增龄、病程长、血压升高和脂代谢紊乱有关,吸烟促进糖尿病患者PAD的发生。防治2型糖尿病下肢病变要从多个危险因素入手,实施综合干预,并告诫禁烟和戒烟。
谷云龙[2]2018年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单独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踝肱指数以及足背动脉血量。结果观察组各项数据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显着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林冬阳[3]2004年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本包括文献综述和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Diabetic LEAD)临床症状两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内外中西医对本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从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分型及治疗等方面加以论述,较全面的反应了目前对本病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现代中医药学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中医辨证治疗本病等方面的进展。 临床调研部分,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明确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共84例进行全身症状与局部症状望、闻、问、切四诊信息(共79项)及临床常规检查指标的收集,将所得病例的症状进行频数和概率统计,对糖尿病下肢病交患者的证状学特点进行分析。依据虚实辨证,将所得这些症状参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证候分类,得出本病的主要证型是气虚、阴虚、血瘀叁证型,在证型相关性检验中,气虚、阴虚两证型相关显着,气虚、血瘀两证型相关显着,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检验中,血瘀与血凝一的异常改变相关显着,P均小于0.01。结果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证型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为标。
李家丽[4]2017年在《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干预及对大鼠Ang1、Ang2、Tie2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益气活血为治法,以丹蛭降糖胶囊为基础方,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干预作用及对血清Ang-1、Ang-2、Tie-2含量的影响,并且从分子层面研究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模型大鼠腓肠肌Ang-1、Ang-2、Tie-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内皮损伤状态下血管新生作用。方法:1.临床研究:将98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在予以相同基础降糖调脂方案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加用西洛他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蛭降糖胶囊。以4周为一疗程,共8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甘油叁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清Ang-1、Ang-2、Tie-2含量和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踝肱比值、经皮氧分压等,以及两组之间的比较情况。探讨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临床干预作用。2.实验研究:将70只雄性健康SD大鼠给予为期1周的适应性喂养,随后将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空白组10只,实验组60只。空白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实验组大鼠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实验组大鼠以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饮食造糖尿病模型,并予麻醉下建急性左下肢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9只大鼠再随机分为5组:西药组10只、模型组9只、高剂量组10只、中剂量组10只和低剂量组10只。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予以西洛他唑灌胃,高、中、低剂量组予以不同剂量丹蛭降糖胶囊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大鼠的一般行为、精神状态、体重情况等进行观察,在喂养17周后处死大鼠,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其FPG、TC、TG、HDL、LDL及血清Ang-1、Ang-2、Tie-2含量,分离选取腓肠肌检测Ang-1、Ang-2、Tie-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临床观察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经过32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87.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P<0.01);治疗后两组的FPG、2h PG、Hb A1c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TG、TC、HDL、LDL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增加,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缩小,踝肱指数及经皮氧分压值均显着上升,差异明显(P<0.01),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中Ang-1、Tie-2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显着升高,Ang-2含量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动物实验结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FPG、Hb A1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高、中、低剂量组FPG、Hb A1c降低更明显。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和西药组相比TG、TC、HDL及LDL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ng-1、Tie-2水平明显降低,Ang-2水平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Ang-1、Tie-2水平升高,Ang-2水平降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ng-1、Tie-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Ang-1、Tie-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高、中剂量组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可以有效改善早期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改善气虚血瘀证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节血脂,升高Ang-1、Tie-2表达水平,改善血管内皮状态,促进血管新生,保护血管,增加血流灌注等有关。
杨娟[5]2013年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即CDFI)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所收治的1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3例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62例为非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在本研究的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93例患者的下肢血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观察组有69例,其病变率为94.52%;对照组24例,其病变率为38.71%,在糖尿病组患者中,其主要病变为腘动脉以下中小血管的病变,其中以足背动脉的病变尤为突出,血管病变多为弥漫性或多节段改变,而在对照组中,血管病变多在血管分叉处单发、为局灶性改变。结论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高,起病早,进展快,且病变较早累及肢体远端中小血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的下肢病变进行早期诊断,可以使患者在病变初期就得到预防、及时治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尽早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血管供血情况,由此可见,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亮, 窦京涛, 敖国昆, 张妍, 申晶[6]2007年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血管介入治疗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特点及下肢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行下肢血管B超及DSA造影检查,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介入治疗方式,全部病例均行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成形术。结果4例糖尿病患者均表现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肢股动脉、髂动脉及胫前、足背动脉。介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介入治疗后患者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明显改善。结论下肢血管DSA造影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阻塞部位及程度,介入治疗联合内科保守治疗对改善下肢病变疗效满意。
庄百溪, 马鲁波, 于春利, 张童, 杨淼[7]2007年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技术进行分析并观察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期间收治的 Fontaine 分级Ⅰ~Ⅳ级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150例(176条患肢),采用球囊扩张治疗为主。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治疗血管再狭窄等。结果 150例患者(176条患肢)共进行187次介入治疗,161条患肢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1.4%,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前所有患者 ABI 为0.34±0.27,术后 ABI 为0.96±0.24。共有134例患者(153条患肢)经术后随访,平均随访5个月(1~16个月),术后1、6个月 ABI 比值分别为0.88±0.34、0.71±0.26;超声检查示术后随访期间有21例(13.7%)治疗血管再狭窄或闭塞,其中11例(7.2%)再次行介入治疗。结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行介入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疗效确切,可作为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
段凯敏[8]2012年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辩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以及中医证型研究,探讨相关因素与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相关程度,以及中医证型在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分布特点,探索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方法:搜集2011年6月至2012年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条件的做了下肢血管检查的300例病人,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组232例和非合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2型糖尿病变组68例,按照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血瘀脉络证进行分型,统计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证型分布特点。分析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P、2hC-P、血脂、收缩压、BMI、合并症等因素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LEAD与NLEAD两组在性别上比较,显示无差异,P>0.05;在年龄上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且6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LEA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0.01;两组在病程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糖尿病病人病程在10年以上的LEA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在BMI上两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在糖尿病并发症上在合并冠心病、高血压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收缩压上两组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血糖上两组在FPG、空腹C-P和2hC-P的叁个方面的比较显示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血脂上两组的比较显示在TG.HDL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中医证型上两组进行分析发现气阴两虚证、血瘀阻络证、湿热困脾证这叁个证型所占得份额是最多的,其中血瘀阻络证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并且在LEAD的叁期中二期的营养障碍期的病例数最多。结论:本此的研究发现LEAD与性别、BMI的相关度不明显。年龄与LEAD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度,并且6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LEA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病程与LEAD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度,病程在10年以上的LEAD的患病率明显升高。LEAD与其他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的相关性。收缩压与LEAD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度。在中医证型上两组在气阴两虚证、血瘀阻络证、湿热困脾证这叁个证型所占得份额是最多的,其中血瘀阻络证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在LEAD的叁期中二期的营养障碍期的病例数最多。
李慧枝, 简小兵, 伊娜, 王文英[9]2014年在《羌活外洗方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羌活外洗方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羌活外洗方中药熏洗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症状评分、ABI(踝肱指数)、下肢血管彩超等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治疗后两组间歇性跛行、疼痛感、麻木感、冷沉重感等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羌活外洗方熏洗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陈波[10]2016年在《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通络熏洗方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通络熏洗方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的临床观察,探讨阐明益气活血通络法的作用机制,评估其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研究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根据个体情况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静推前列地尔,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口服并联合通络熏洗方下肢熏洗。2个月一疗程然后进行疗效性评定。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中医临床征候及ABI指数、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叁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中医临床证候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观察组疗效更明显。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双下肢动脉症状、ABI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叁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方面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通络熏洗方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疗效确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ABI指数及总胆固醇(TC)、甘油叁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参考文献:
[1].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因素分析[D]. 陈静娴. 安徽医科大学. 2016
[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J]. 谷云龙. 双足与保健. 2018
[3].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研究[D]. 林冬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4]. 丹蛭降糖胶囊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干预及对大鼠Ang1、Ang2、Tie2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 李家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J]. 杨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6].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血管介入治疗观察[J]. 王亮, 窦京涛, 敖国昆, 张妍, 申晶.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7
[7].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初步探讨[J]. 庄百溪, 马鲁波, 于春利, 张童, 杨淼. 中华医学杂志. 2007
[8].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辩证分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D]. 段凯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9]. 羌活外洗方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观察[J]. 李慧枝, 简小兵, 伊娜, 王文英. 四川中医. 2014
[10]. 自拟益气活血汤联合通络熏洗方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观察[D]. 陈波.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标签:中医学论文; 糖尿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糖尿病血管病变论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论文; 糖尿病诊断标准论文; 中医论文;